精選淺析沈陽地區景觀植物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_第1頁
精選淺析沈陽地區景觀植物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_第2頁
精選淺析沈陽地區景觀植物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_第3頁
精選淺析沈陽地區景觀植物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_第4頁
精選淺析沈陽地區景觀植物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析沈陽地區景觀植物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淺析沈陽地區景觀植物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參觀沈陽市樹木園認知實習報告班級:建筑1001姓名:學號:指導教師:淺析沈陽地區景觀植物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參觀沈陽市樹木園認知實習報告在人們通常的認知中,建筑屬于以人工美取勝的硬質景觀。而植物體是有生命的活體,有其生長發育規律,具有靈動的自然美。植物景觀是運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題材,通過藝術手法,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來配植成美麗動人的植物景觀,供人們欣賞。植物與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結合,二者關系假設處理得當可求得和諧一致。植物豐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變的線條、優美的姿態及風韻都能增添建筑的美感,使之產生的感染力生動活潑且富有季節變化,表達出一種動態的均衡感,使建筑與周圍的環境更為和諧、融洽。根據本學期?城市景觀設計?課程的安排,石老師組織我們10級建筑、規劃兩個班全體同學到沈陽市樹木園參觀學習。通過本次參觀學習,我們對沈陽地區的景觀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體上了解了本地常見樹種的習性和特點,親身實地地欣賞了眾多不同的景觀植物,感受了不同景觀植物給我們所帶來的不同視覺享受。通過本次參觀學習,我們對課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了提煉和穩固,對課堂知識進行深化和補充,提高了我們的專業素養,為今后的設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底。以下是我查閱資料、按照植物學分類對本次在樹木園中所見到的景觀植物做的簡單記錄和描述〔僅限老師介紹過的樹種,有局部遺漏〕:臭冷杉〔臭松、東陵冷杉〕松科冷杉屬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達30m,胸徑50cm。樹冠尖塔形至圓錐形。樹皮青灰色,淺裂或不裂。一年生枝淡黃褐或淡灰褐色,密生褐色短柔毛。葉條形,上面亮綠色,下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營養枝葉端有凹缺或二裂。球果卵狀圓柱形或圓柱形,熟時紫黑色或紫褐色。地理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遼寧、吉林及黑龍江東部海拔300-2100m地帶,俄羅斯遠東局部及朝鮮也有分布。主要習性:蔭性樹;喜冷濕氣候及深厚濕潤的酸性土壤。淺根性,生長較慢。應用范圍:樹冠尖圓形,青翠秀麗,良好的園林綠化樹種。在自然風景區,宜與云杉等混交種植。冷杉松科冷杉屬形態特征:常綠喬木。小枝平滑,有圓形葉痕。葉線形,扁平,上面中脈凹下。地理分布: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臺灣高山。主要習性:蔭性樹;喜涼潤氣候及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耐濕,抗煙塵能力差。淺根性樹種,幼苗期生長緩慢,十余年后生長加快;壽命長。抗病蟲能力強。應用范圍:樹形端莊優美,是良好的園林綠化樹種。日本落葉松松科落葉松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30m,胸徑1m。1年生長枝淡黃或淡紅褐色,有白粉。球果廣卵形,種鱗上部邊緣顯著向外反卷,反面常有腺毛。地理分布:原產日本。中國東北、山東嶗山、河北北戴河、河南雞公山、東北南部、江西廬山以及北京、天津、西安等地均有栽培。主要習性:喜光;對土壤肥力和水分要求較嚴,在氣候干旱、土壤瘠薄或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環境中生長不良。具有萌動遲、封頂落葉晚,生長期長的特性。生長快,抗病力弱。應用范圍:樹形優美,可用作城市綠化和風景林樹種。油松〔東北黑松〕松科松屬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25-30m,胸徑1-1.8m。老年期樹冠平頂呈盤狀或傘形。樹皮灰褐色,鱗片狀開裂。小枝粗壯,褐黃色。葉2針一束,葉鞘宿存。球果卵形,宿存枝上達數年之久。種鱗的鱗背肥厚,橫脊顯著,鱗臍有刺。種子卵形,淡褐色,有斑紋。地理分布:中國特有樹種。分布于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陜西、山東、甘肅、寧夏、青海、四川北部等地。朝鮮亦有分布。主要習性:強陽性樹;適干冷氣候,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干旱瘠薄土壤,喜生于中性、微酸性土壤中,在低濕處及粘重土壤上生長不良,不耐鹽堿。深根性樹種,有菌根菌共生。在10-30年間,生長最快,每年高生長可達1m。壽命達數百年。易受松毛蟲危害。應用范圍:樹形優雅、四季常青,挺拔蒼勁,可作行道樹、庭蔭樹和風景區綠化樹種。適于作獨植、叢植、純林群植和混交種植。長白松〔美人松〕松科松屬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20-30m。樹干通直,下部樹皮棕褐色,龜裂,中上部樹皮棕黃色至金黃色,薄鱗片狀開裂。冬芽紅褐色。針葉2針1束,1年生小球果具短梗,彎曲下垂;球果熟時淡褐色,種鱗螺旋狀排列,鱗盾稍隆起,鱗臍稍突起。花期4-5月,翌年9-10月球果成熟。主要習性:喜光,耐寒,較耐瘠薄土壤。在原生地區多與長白落葉松、魚鱗云杉和紅松等樹種混生。應用范圍:本種樹干通直,中上部樹外皮脫落后,露出橙黃色至金黃色的皮層,光亮奪目,頗具欣賞價值,為優良園景樹木。水杉杉科水杉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35m。干基部膨大;大枝斜展,不規那么輪生;小枝下垂,對生或近對生;具長枝及脫落性短枝。葉條形,扁平,交互對生。雄球花單生葉腋或枝頂,有短梗;雌球花單生去年生枝頂或近枝頂。球果深褐色,當年成熟,下垂,近圓球形,有長梗;種鱗木質,盾形,頂部扁菱形,有凹槽,宿存。種子倒卵形,扁平,周圍有窄翅。本屬僅1種,中國特有。地理分布:孑遺植物,天然古樹分布于湖北利川、四川石柱、湖南龍山。主要習性:陽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低溫,不耐澇,不耐旱;適于肥沃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應用范圍:樹形姿態優美,葉色秀麗,秋葉轉棕褐色,甚為美觀,為優美園林欣賞樹種。東北紅豆杉〔紫杉〕紅豆杉科紅豆杉屬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達20m。樹皮紅褐色,有淺裂紋;枝條平展或斜上直立,密生;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鱗,一年生枝綠色,秋后呈淡紅褐色,二、三年生枝紅褐色或黃褐色;葉排成不規那么的二列,條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有兩條灰綠色氣孔帶。種子紫紅色,有光澤,卵圓形,假種皮紅色。地理分布:產于我國黑龍江東南部,吉林及長白山區,山東、江蘇、江西等省有栽培。日本、朝鮮、俄羅斯也有分布。主要習性:極耐蔭,耐寒,喜涼爽濕潤氣候及富含有機質的酸性土壤。應用范圍:樹形端直,枝葉濃密,色澤蒼翠,秋日紅果在綠葉叢中輝映。宜在較蔭的環境中孤植、叢植;矮生品種:矮紫杉樹形矮小,半球狀,姿態古拙,宜于高山園、巖石園栽植或作綠籬。核桃楸〔胡桃楸〕胡桃科胡桃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30m;樹冠寬卵形;樹皮暗灰色,交叉縱裂。小枝有毛。小葉矩圓形或矩狀橢圓形,鋸齒緣,幼葉有短柔毛及星狀毛,老時外表僅中脈有毛,葉背有星狀毛及柔毛。果近球形至卵球形,先端尖;果核近球形、長卵形至長橢圓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地理分布:主要產于我國東北東部,華北、內蒙古有少量分布。朝鮮、日本亦有分布。主要習性:喜光,不耐庇蔭。耐寒。不耐干旱瘠薄。適生于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溝谷至山腹地帶。深根性。生長速度中等,20年生樹高達10-14m。壽命可達250年。應用范圍:地理分布較胡桃更北、材用價值更高些,其它應用同胡桃。楓楊胡桃科楓楊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30m,胸徑1m。幼樹皮光滑,老時深縱裂。裸芽,密被褐色毛。奇數羽狀復葉,頂生小葉有時不發育而成假偶數羽狀復葉,復葉軸具葉質窄翅,小葉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細鋸齒緣。堅果,具2斜上伸展的翅,矩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地理分布:廣布于我國華北、華中、華南和西南各省,在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最為常見,吉林、遼寧南部有栽培。朝鮮亦有分布。主要習性:喜光,幼時稍耐蔭。耐濕,野生常見于山谷溪旁或河流兩岸。喜溫暖氣候,但亦較耐寒,在吉林市栽培18年的大樹經受住了2000年1月-45℃低溫的考驗。對土壤要求不苛,但適生于肥沃、濕潤中性至酸性的土壤上。生長較快,18年生樹高達12m,胸徑30cm。應用范圍:樹冠開展,枝葉茂密,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宜行道樹、風景區綠化樹、四旁樹、庭蔭樹等。根系興旺,較耐水濕,也常植為固堤護岸林、防風林等。赤楊〔日本榿木〕樺木科赤楊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25m,胸徑60cm。樹皮灰褐色,略粗糙不裂。小枝無毛,具密的油腺點,皮孔明顯。葉卵形至橢圓形或狹卵形至狹橢圓形,基部楔形至近圓形;細尖鋸齒緣;幼葉有毛后近無毛;幼時有毛后無毛。果序集生。花期4-5月,果期8-10月。地理分布:產于我國東北南部及山東、江蘇、安徽等省。日本亦有分布。主要習性:喜光,耐寒,喜水濕,不耐干旱與鹽堿。野生常于低濕的河灘地、溝谷及河流兩岸形成小面積純林。生長快,萌芽力強。應用范圍:耐水濕,根部有根瘤具固氮作用。可作為固堤護岸、保持水土、改進土壤、濕地保護等生態公益林樹種。蒙古櫟殼斗科櫟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30m。小枝粗壯,栗褐色,無毛。葉常集生枝端,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短鈍或短凸尖,基部窄圓或耳形,葉緣具波狀鋸齒,僅下面脈上有毛;總苞淺碗狀,包果1/3-1/2,小苞片呈半球形瘤狀突起。堅果卵形或長卵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地理分布:分布北至黑龍江,南至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朝鮮、日本有分布。主要習性:喜光及涼爽氣候,耐干旱瘠薄,耐寒性強,能耐-40℃的低溫。喜酸性至中性土壤。樹皮厚,抗火性強。刺榆榆科榆屬形態特征:落葉灌木狀小喬木;小枝常有堅實的枝刺。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1.5-6.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鈍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粗鋸齒,側脈8-15對。花于葉同出,兩性花和單性花同株,1-4簇生于小枝的苞葉和下部葉腋;花被4-5裂,宿存;雄蕊4-5,雌蕊歪生。小堅果扁,上半邊有偏斜的翅,長5-6毫米。花期5月;果期9-10月。主要習性:喜光、耐旱、抗旱。應用范圍:北方園林中可作刺籬。小葉樸榆科樸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20m。樹冠倒寬卵形至扁球形,小枝無毛。葉卵形、寬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漸尖或近尾狀尖,基部偏斜,中部以上有淺鈍鋸齒,有時近全緣,上面無毛,下面僅脈腋有須毛,萌芽枝之葉兩面粗糙,先端長尾尖。核果單生,近球形,熟時紫黑色,果核白色、常平滑。花期5-6月,果期9-10月。地理分布:產于我國東北南部、華北、長江流域及西南、西北各地。主要習性:喜光,稍耐蔭,耐寒,喜深厚、濕潤之中性黏質土壤。萌蘗力強,生長較慢。應用范圍:樹冠寬闊、圓整,適應性強,庭蔭樹及城市綠化樹種,適宜作行道樹應用。大葉樸榆科樸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12m。小枝褐色,近無毛。單葉互生,葉片寬倒卵形或卵圓形,先端截形,有不整齊裂片,中央尾尖,葉緣在中部以下至尖頭基部具鋸齒,無毛或幼時有毛,3出脈。花雜性同株,單生葉腋,單被花,萼、雄蕊4。核果寬橢圓狀球形,徑約1cm,熟時桔紅色;核灰褐色,有4肋,面上有凹陷蜂窩狀網紋;果梗長1.5-2.5cm。花期4-5月,果期9-10月。主要習性:喜光,耐干旱瘠薄土壤。應用范圍:本種葉形奇特,果熟桔紅,頗為美觀,可作庭園欣賞樹。杜仲杜仲科杜仲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20m,胸徑50cm。樹冠圓球形,樹皮深灰色;樹體各部折斷均具銀白色膠絲;小枝光滑,無頂芽.單葉互生,橢圓形,羽狀脈,有鋸齒;無托葉。花單性,雌雄異株,無花被,生于幼枝基部的苞葉內,與葉同放或先葉開放;雄花簇生;雌花單生于新枝基部苞腋,花柄短。翅果扁平,長橢圓形,頂端有凹缺;花期4-5月;果期10-11月。本科僅1屬1種,中國特有。地理分布:原產中國東部及西部,分布于四川、湖北、貴州等地。主要習性:喜光,不耐庇蔭,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濕潤、深厚而排水良好土壤,在酸性、中性及微堿性土上均能正常生長,并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在過濕、過干或過于貧瘠的土上生長不良。根系淺而側根興旺,萌蘗性強。應用范圍:樹干端直,枝葉茂密,樹形整齊優美,是優良的庭蔭樹及行道樹種,也可作一般的綠化造林樹種。是重要的經濟樹種,枝、葉、果、樹皮及根皮等,均可提煉優質硬橡膠〔即杜仲膠〕,具絕緣、絕熱及抗酸堿腐蝕性能,是電氣絕緣及海底電纜的優質原料。樹皮為重要中藥材。珍珠繡線菊〔噴雪花〕薔薇科繡線菊屬形態特征:灌木,高達1.5m。枝條細長,弓形。葉條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窄楔形,葉緣自中部以上具尖鋸齒,無毛。傘形花序無總梗,花白色,基部簇生小葉。蓇葖果。花期4-5月,果期7月。地理分布:原產華東,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云南諸省。主要習性:喜光,不耐庇蔭,較耐寒,喜濕潤排水良好土壤。應用范圍:枝葉茂密,花白如雪,俗稱“雪柳〞或“噴雪花〞。入秋,葉變成橘紅色,是觀花及秋葉樹種,多叢植或作根底種植;也是蜜源植物。柳葉繡線菊薔薇科繡線菊屬形態特征:叢生灌木,高達l-2m。葉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具銳鋸齒或重鋸齒,無毛。圓錐花序長圓形或金字塔形,頂生,粉紅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地理分布: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生于海拔200-900m的開闊河岸、濕草地、林緣、沼澤地。主要習性:喜光,耐寒,喜肥沃土壤。應用范圍:夏季開花,粉紅色,可作根底種植;也是蜜源植物。水栒子〔多花栒子〕薔薇科栒子屬形態特征:落葉灌木,高達4m。枝條細長拱形,紫色。葉卵形或廣卵形,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圓或寬楔形,幼時反面有絨毛。花成復聚傘花序,白色,花瓣開展,近圓形,無毛。果近球形或倒卵形,紅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地理分布:產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各地。主要習性:性強健;較喜光,耐蔭,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極耐干旱瘠薄;耐修剪。應用范圍:夏季白花朵朵,秋季紅果累累,經久不凋,為優美的欣賞樹種,又是良好的巖石園種植材料。亦可作水土保持樹種。臭椿〔椿樹、樗樹、白椿〕苦木科臭椿屬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30m。樹皮平滑或略有淺縱裂。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葉片卵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具1-2、稀3個大腺齒,上部全緣,葉下無毛或沿中脈被毛,搓之有臭味。圓錐花序,翅果橢圓形;種子生于翅果中部。花期5-6月,果期9-10月。地理分布:我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和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世界各地廣為栽培。主要習性:喜光,適應性強,耐干旱、貧薄,不耐水濕,長期積水會爛根或死亡。能耐中度鹽堿,土壤含鹽量達0.3%,幼樹生長良好,在含鹽量達0.6%處亦可成活;對微酸性、中性和石灰質土壤都能適應,喜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西北能耐-35℃的絕對最低溫度。對煙塵和二氧化硫抗性較強。根深根性、根系興旺,萌蘗性強,生長較快。應用范圍:樹干通直高大,樹冠圓整如半球狀,頗為壯觀,葉大蔭濃,秋季紅果滿樹,是一種很好的欣賞樹和庭蔭樹,也是四旁綠化及礦區綠化的良好樹種衛矛〔鬼箭羽〕衛矛科衛矛屬形態特征:落葉灌木,高達3m。小枝常具4木栓質寬翅。單葉對生,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聚傘花序有花3-9;花小,淺綠色。蒴果,果瓣4深裂。種子具桔紅色假種皮。花期5-6月,果期9-10月。主要習性:喜光,稍耐蔭,耐寒,適應性強,耐修剪。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應用范圍:枝翅奇特,秋葉變紅,紅果累累,頗為美觀,為優良園林欣賞及廠區綠化樹種,宜作綠籬使用,木栓翅可供藥用。五角楓〔色木、五角槭、地錦槭〕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喬木,高達20m。單葉掌狀5裂,基部常心形,裂片卵狀三角形,裂片較寬,先端尾狀銳尖,全緣。傘房花序頂生,花多數,黃綠色,花瓣白色。翅果淡黃褐色,果翅展開成鈍角,長約為果核的2倍。花期4-5月,果期9-10月。地理分布:主產于東北東部山區、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各省。主要習性:弱陽性,稍耐蔭,耐嚴寒,喜溫涼濕潤氣候及土層深厚的山林地;生長速度中等,耐修剪;適應性強,很少病蟲害。應用范圍:秋葉變紅色或亮黃色,常與其他秋色葉樹或常綠樹配植,可作庭蔭樹、行道樹及風景林樹種,可修剪成樹球。連翹〔黃壽丹、黃花桿〕木犀科連翹屬形態特征:落葉灌木,基部叢生,枝條拱形下垂,小枝褐色,稍有棱,有凸起的皮孔,節間中空。單葉或3小葉,對生,卵形或橢圓狀卵形,緣有粗鋸齒。花先葉開放,通常單生,花冠黃色,裂片4。花期4月-5月。蒴果卵球形,外表散生疣點,10月成熟。地理分布:產于我國北部、中部及東北各省。主要習性:喜光,稍耐蔭;耐寒;耐干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病蟲害少,易管理。應用范圍:枝條拱形開展,花色金黃,早春先葉開放,鮮艷奪目,是北方常見的優良早春觀花樹種,宜叢植于草坪、角隅、路緣或轉角等處作根底種植;或作花籬應用;假設以常綠樹作背景,與榆葉梅等花灌木配植,效果更好。種子可入藥。東北連翹木犀科連翹屬形態特征:落葉灌木,高達3m。枝直立,髓心片狀,幼枝黃綠色。單葉對生,葉片廣卵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基部寬楔形,葉緣具粗鋸齒。花1-6朵生于葉腋,先葉開花;花冠黃色,4深裂,裂片長與花冠筒。蒴果卵圓形,2裂;種子多數,具窄翅。花期4-5月,果期6-7月。主要習性:喜光,稍耐庇蔭,喜濕潤氣候及肥沃土壤。地理分布:沈陽至丹東鐵路沿線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