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戰爭攝影作品賞析_第1頁
優秀戰爭攝影作品賞析_第2頁
優秀戰爭攝影作品賞析_第3頁
優秀戰爭攝影作品賞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攝影藝術”結課論文題目優秀戰爭攝影作品賞析學院:管理學院姓名:楊玲班級:公共事業管理(1)班學號:20102449優秀戰爭攝影作品賞析(美國)拉瑞.保羅斯1966年攝這幅攝影圖片極大的彰顯了美國的霸權主義!狼子野心!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幅幅慘絕人寰的畫面,讓人顫粒,發人深省?人類究竟是美的、善良的?還是殘暴、丑陋的?這幅作品諷刺了當時的戰爭執行者,也極大表彰了不畏強權的越南人民,為民族犧牲,為和平而戰斗!從側面烘托出了絕大多數人渴望和平,反對霸權。體現了被戰爭所迫害的群體的勇敢,堅強,熱愛祖國家鄉的美好情懷!被戰爭摧毀的家園,一片狼藉、蕭條的景象讓人悲痛!面目猙獰的美國士兵面對體弱嬌小,失去反抗能力的越南人民無絲毫的愧疚,更多的是一種欣喜,炫耀自己的戰績!一位纏著繃帶的美國黑人士兵,似乎想要去攙扶躺在地下的戰友,卻被身邊的倆位士兵攔住了,讓人深思,戰爭讓人失去了善良的本性,露出了可恥可惡的一面,是一具具行尸走肉,沒有血性,沒有靈魂!讓人恐怖!20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地攝影,有許多成為了攝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因為這些杰出的戰地新聞照片,生動地、深刻地揭露了戰爭的殘酷和罪惡,喚起了大眾的良知,共同起來反對戰爭,從而為盡早結束這場罪惡之戰做出了貢獻。

這幅作品令人觸目驚心。直躺在地上的傷兵,如同木雕泥塑,不知是死是活。頭纏繃帶的黑人士兵,茫然不知方位,不知向何處去?戰爭將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推向生死未卜的境地。一具具尸骸,千萬家庭的悲痛,將赤裸裸的暴行再次升華!!!枯枝的樹木,陰暗的天地似乎體現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沉重傷害,和不可泯滅的悲慘記憶。也批判了戰爭的行使者,枯枝象征了被戰爭迫害人民的心——悲傷欲絕、千倉百孔!陰暗的天地——渲染了戰爭執行者的黑暗、冷酷、無情!仿佛像地域魔鬼!情景交融,以景抒情!是攝影的魅力之所在。是一件件事情的寫真,罪惡的紕漏者。哪怕歷史已經塵封,但它依舊尚存。

據統計,赴越美軍四十萬,死亡四萬,傷殘者三十多萬。拍攝戰爭的記者,也時時處于生死未卜的險境。但他們無所畏懼,僅在越南戰爭中,就有二三十位攝影記者,獻出了生命。這幅作品的作者也在其中,他在越南朗那殉職。戰亂幾時停,還我家鄉明。朗朗乾坤日,豺狼野獸盡!這也是一幅以越南戰爭為題材的攝影作品。作者黃功吾是一名戰地攝影記者,當年只有22歲。照片拍攝的是一群孩子被從天而降的燃燒彈嚇壞了而四處奔跑的情景,特別是中間那個小姑娘因為身上的衣服被燒著,不得不赤身露體地在路上奔跑。這個形象十分鮮明地展示了皮肉的痛苦與精神上的極度恐懼。這個形象撕扯著每一個富有正義感、同情心的讀者的心。這幅攝影作品向世人揭露了戰爭的罪惡,強烈的諷刺了美國士兵的丑陋。赤裸裸的暴行令人發指!試問人性何在?為何一群美國士兵面對嬌小,瘦弱的小孩子卻毫無憐憫之心?戰爭?——魔鬼。不由自主畫上了等號!硝煙四起,戰火紛飛,家離破碎,怨聲再道。慘絕人寰!側面烘托了處于戰亂中人民的悲痛心聲,以及對和平的渴望,對侵略者的痛恨!1972年6月8日,越南戰爭已接近尾聲。久戰不勝的美國軍隊已經變得歇斯底里,對著平民村莊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轟濫炸。

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國《紐約時報》的頭版上,一下子成了轟動一時的話題。這幅照片逼真地揭露了戰爭的殘酷性,顯示了戰爭對人類靈與肉的深重傷害。美國人早已被這場遠離美國而無休止的戰爭弄得漠然麻木了,但這幅照片重又喚醒了他們的良知,于是一場反戰的浪潮重又興起。不久,越戰宣告結束,人們說,是這幅照片促使越戰提前半年結束。

1973年,這幅照片榮獲美國普利策獎,同年,在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中又被評為年度最佳照片。

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當年9歲。照片成名之后,她成了新聞攝影跟蹤的人物。成年后,她移居美國,被聯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經歷講述和平的意義。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背部還留有當年燒傷的疤痕。說明罪惡是無法掩飾的,中將被世人披露,唾棄!!!

1945年8月14日,紐約街頭和廣場上到處都是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人群,人們情緒亢奮,素不相識的人也彼此擁抱和親吻。在時代廣場上,一名水兵和一名白衣護士萍水相逢了,他們也相擁在一起,深情而吻。然而兩人擁吻的場景正好被攝影師阿爾佛雷德?艾森斯塔德及時捕捉了下來,這一瞬間成了美國《生活》雜志的封面照片。這張照片從此廣為流傳,被譽為“勝利之吻”。在攝影的策劃、拍攝、編輯、賞析等傳播環節中,拍攝作品這一環節始終是第一位的,拍攝者植根于原始生活越深,創造的域境就越寬廣,作品的原始創新性也越大。可是,拍攝者真正到達了現場,成為了生活事件的觀察者,卻往往不能拍到好照片。這中間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但是,透過《勝利之吻》超越時空而被人們鐘愛的現象可以發現,圖片傳播活動是一種動態的,由創造者、傳播者和讀圖者交相催生的互動效應。在這三維的互動效應中有一種尺度起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這就是攝影的審美三態:即現場的瞬間勢態,主體的審美情態,認識的象征意態,這三者是作品原始創新的支點。對于《勝利之吻》這幅佳作來說,審美“三態”完美地體現在它的畫面里:有限的方寸間,無限的永恒影,作者、作品、讀者勾通理解;瞬態、情態、意態水乳交融;“三態”潛存于畫面,簡約的畫面,對應無限的意象,達到了新聞攝影原始創新的最高境界。《勝利之吻》發生在紐約時代廣場,有好幾位攝影家都拍到這一個場面,一位海軍攝影師維克多.喬治森使用120雙鏡頭相機拍攝,白衣護士的腿部被切去,破壞了她優美的體態,畫面呈呆板方形構圖,主體不鮮明地出現在背景上,透視效果受阻。而艾氏采用135相機,豎式構圖,大街線條向前方匯聚,主體鮮明突出,形成悠遠的透視效果;護士的頭、腰、腿三點繃成反彈式的優美彎弓,男士表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