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小學下冊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_第1頁
2018年人教版小學下冊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_第2頁
2018年人教版小學下冊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_第3頁
2018年人教版小學下冊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_第4頁
2018年人教版小學下冊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含反思配學案)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第一課時小數乘以整數

教學內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練習一第

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聯系,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小數乘以整數的算理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小數乘以整數的積的小數點位置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觀察學案表格中因數和積的變化,并說說發現了什

么。

2.猜一猜:3.5X3=?為什么?

二、引入嘗試

大家喜歡放風箏嗎?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塊去買風箏。

1.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算理。

出示例1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

些數學信息?

⑴例1:燕子風箏每個3.5元,買3個風箏多少元?(讓學

生獨立試著算一算)

⑵匯報結果:誰來匯報你的結果?你是怎樣想的?(板書學

生的匯報。)

用加法計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計算:3.5X3=10.5元

3.5元二35角35X3=105105角二10元5角=10.5元

理解3種方法,重點研究第三種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義:為什么用3.5X3計算?3.5X3表示什么?

(3個3.5或3.5的3倍.)

⑷初步理解算理。怎樣算的?

(6)買5個4.8元的風箏要多少元呢?會用這種方法算嗎?

P2做一做

2.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象這樣的3.5元的幾倍同學們會算了,那不代表錢數的和

0.72X5你們會算嗎?能不能將它轉化為已學過的知識來解

答呢?(生試算,指名板演。)

(1)做完后,小組討論計算過程。

(2)強調依照整數乘法用豎式計算。

(3)示范:0.72擴大100倍72

3.60縮小到它的1/100360

引導性提問:

0.72變成72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72X5算完了,再該怎么辦?

為什么要縮小到它的1/100?

(4)回顧對于0.72X5,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使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0.72擴大100倍變成72,被乘數

0.72擴大了100倍,積也隨著擴大

了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360再縮小到它

的l/100o(提示: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將小數末尾的0

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積的末尾有0,要先點上積的小數點,再把小

數末尾的“0”去掉。

(5)小結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計算

7X425X7

0.7X42.5X7

觀察這2組題,想想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豎式計算2.05X4=?12.4X7=?2.3X12=?

組內互評,糾錯。

3.解決問題

我家到學校大約1.3千米,每天從家到學校往返要走多少千

米?一周(按5天)要走多少千米?組內互評,糾錯。

四、說說自己的學習所得。

板書設計:

課題:小數乘以整數

用加法計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計算:3.5X3=10.5元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擴大10倍35

10.5元縮小到它的1/10105

105角就等于10.5元

課后反思:

今天的教學法在學生預習后顯得十分順利,但在預習與作業

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1.第二個因數是兩位數的小數乘法該怎樣計算,由于教材

中并無此類例題,要適當補充指導。

2.小數乘整數的豎式書寫格式要強調到位。

3.計算中積的小數點末尾有0時,如何確定小數點的位置。

4.計算結果中小數點末尾的0沒去掉,化簡。

0.72擴大100倍72

3.60縮小到它的1/100360

第二課時小數乘小數

教學內容: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練習

一第5—9,13題。

教學目的:

1.掌握小數乘法計算法則,使學生掌握在確定積的小數位

時,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2.正確地計算小數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

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小數乘法的計算法貝h

教學難點:積的小數位數和小數點的定位,積小數位數不夠

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列豎式計算。

1.2X80.8X1216.7

X3

2.小組內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二、探索嘗試

1.出示例3圖:同學們最近我們校園宣傳欄的玻璃碎了,

你能幫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塊玻璃嗎?怎么列式?(板書:

0.8XI.2)

2.嘗試計算

師:觀察算式和前面所學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這就是我們要學的“小數乘小數”,兩個因數都是小數,怎

樣計算呢?和同桌討論一下,然后自己嘗試練習,指名板演:

1.2擴大到它的10倍12

X0.8擴大到它的10倍X8

0.96縮小到它的1/10096

3.1.2X0.8,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引導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1.2擴大10倍變成12,積就擴

大10倍;再把乘數0.8擴大10倍變成8,積就又擴大10倍,

這時的積就擴大了10X10=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

出來的積96再縮小100倍。

4.觀察一下,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因數的位

數和等于積的小數位數。)想一想:6.05X0.82的積中有幾

位小數?6.052X0.82呢?

5.小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教學例4

計算0.56X0.04時,你們發現了什么?那當乘得的積的小

數位數不夠時,怎樣點小數點?(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

小數點。)

通過以上的學習,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是怎樣的?

(3)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頁上的計算法貝1],

并讓學生打開課本齊讀教材上的法則。(勾畫做記號)

三、練習提高

1.3.7X4.60.29X0.076.5X8.4說說如何計

算以及該注意些什么?

2.豎式計算。

1.8X2.30.37X0.41.06X

25

7X0.860.6X0.3927X

0.43

四、體驗:回憶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P8第7.9題,P9第13題

板書設計:

小數乘小數

1.2擴大到它的10倍12

X0.8擴大到它的10倍X8

0.96縮小到它的1/10096

課后反思:

經過預習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兩道例題能在一課時內完成,

且還留有較充分的時間做課堂作業。作業中的主要問題有

以下幾種:

1.豎式格式不正確。如有的學生將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法的

格式混淆,寫豎式時錯將小數點對齊。

2.小數點定位存在問題。1.06X25有個別學生認為25是兩

位小數,所以出現積的小數點定位錯誤。

第三課時較復雜的小數乘法

教學內容:P6例5,做一做,P9練習一第10—12,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計算。

2,初步理解和掌握: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

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

3.理解倍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學會解答倍數是

小數的實際問題。

4.養成認真計算,及時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運用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計算小數乘法。

教學難點:正確點積的小數點;初步理解和掌握上述規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0.9X67X0.081.87X00.24X21.4X0.3

0.12X61.6X54X0.2560X0.52X0.34

2.不計算,說出下面的積有幾位小數。(P9第10題)

3.思考并回答。

⑴做小數乘法時,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⑵如果積的小數位數不夠,你知道該怎么辦嗎?

4.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乘法。(板書課題:

較復雜的小數乘法)。

二、新授:

同學們,你們見過鴕鳥嗎?知道鴕鳥是一種跑得比較快的動

物嗎?有一只鴕鳥正在幫助2個小朋友解難呢!我們一起去

看看吧!鴕鳥正馱著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兇猛的野狗

緊緊追上來了!小朋友說:“哎呀,它追上來了!”鴕鳥說:

“別擔心,它追不上我!”

1.教學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時,鴕鳥的

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L3倍,鴕鳥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

/小時?

⑴想一想這只非洲夠能追上這只鴕鳥嗎?為什么?(鴕鳥的

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鴕鳥的速度除了有一個非

洲狗那么多,還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鴕鳥。)

⑵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①怎樣列式?

②為什么這樣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⑶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⑷算得對嗎?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斷他做正確沒有?

方法1:把因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再乘一遍;

方法2:用計算器來驗算;

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觀察法.因為第二個因數大于1,所以積一定大于

第一個因數。

師:所以每個小朋友要養成認真做題,仔細檢查的良好習

慣.

⑸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計算.驗算,鴕鳥的速度是72.8千米/

小時,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樣?能追上鴕鳥嗎?說明剛才我們

的想法怎樣?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組題。

2.看乘數,比較積和被乘數的大小。

①(出示練習一第10題中積和被乘數的大小)先計算。

②引導學生觀察:這兩道例題的乘數分別與1比較,你發現

什么?

③乘數比1大或者比1小時積的大小與被乘數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因為1.20.4的乘數是0.4比1小,求的積還不足

一個1.2,所以積比被乘數小;而2.4X3的乘數是3比1

大,求的積是2.4的3倍(或3個2.4那么多),所以積比被

乘數大。

④你能得出結論嗎?(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

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這種關

系初步判斷小數乘法的正誤。)

⑤專項練習:練習一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明道理,明白每

一小題錯在什么地方。

三、運用

1.做一做:3.2X2.5=0.82,6X1.08=2.708

先判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2.P9頁第13題

四、體驗: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P8頁8題,P9頁11.14題

板書設計:

較復雜的小數乘法

驗算方法:

方法1:把因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再乘一遍;

方法2:用計算器來驗算;

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觀察法.因為第二個因數大于1,所以積一定大于

第一個因數。

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難度不大,但學生在學習過程存在一些困惑:

1.當已知單價,數量為小數時,不能正確列式解答,說明

對小數乘法意義的談化給他們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

2.作業中解決實際問題時,有下列計算題存在問題,需加

強指導:

(1)第二個因數是三位數的乘法。如P9第13題:0.96X

16.5

(2)其中有一個因數末尾有零的計算題。如P8第8題:150

X18.7

第四課時積的近似值

教學內容:P10例6,做一做,P13練習二第1一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

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的一般

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

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口算。

1.2X0.30.7X0.50.21X0.81.8X0.5

1-0.821.3+0.741.25X80.25X0.4

0.4X0.40.89X10.11X0.680X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個小數的近似數。(投影出示)

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填空)

(1)怎樣用“四舍五入法”將這些小數保留整數、一位小

數或兩位小數,取近似值?

(2)按要求,它們的近似值各應是多少?

3.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

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

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

積的近似值)

二、嘗試解答:

談話引出例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動物的嗅覺最靈敏嗎?

(生回答)所以人們常用狗來幫助偵探.看家。那狗的嗅覺

到底有多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據:

1.出示例6: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

個數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聞出壞蛋身上的氣味。狗約有

多少個嗅覺細胞?

2.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書:0.049X45

4.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指名板演并集體訂正,說一說是怎

樣算的。

5.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⑴積的小數位數這么多!可以根據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數位

數。學生獨立探究,指名說說取近似值的過程和理由。

⑵保留一位小數,看哪一位?根據什么保留?

⑶橫式中的結果應該怎樣寫?強調橫式中應當用約等號,

而不能用等號。

三、運用

1.試一試(根據下面算式填空)

(1)3.4X0.91=3.094

積保留一位小數是(O

積保留兩位小數是()0

(2)、計算下面各題。

0.8X0.9(得數保留一位小數)1.7X0.45

(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四、誰來小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五、鞏固提高

練習二第2、3題。

六、作業:P13第1題。

板書設計:

積的近似值

0.049X45^2.2(億個)

0.049

X45

245196

2.205

課后反思:

購物過程中,很多學生沒能主動保留結果,這反映出數學與

生活脫離的現象及待解決與完善。但這在現實生活中到底是

應該保留幾位小數呢?學生保留的是一位,而我建議他們保

留兩位,哪種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實際?

第五課時連乘'乘加'乘減

教學內容:P11例7,做一做,P14練習二第6一10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正確地計算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式題。

教學過程:

一、激發:

1.口算。

1.02X0.20.45X0.60.8X0.1250.759X0

0.25X0.40.067X0.10.1X0.080.85X0.4

2.說一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2X5X6030X7+85250X4-200

⑴讓學生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⑵得出:

①整數連乘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運算;

②整數的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先算乘法,再算

加法或減法。

⑶讓學生算出結果并集體訂正。

3.揭題談話:同學們已學會了整數連乘、乘加、乘減式題

的計算方法,小數的運算順序跟整數的一樣,這節課我們就

用這些已學的知識為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出一份力。

二、嘗試:

學校圖書室準備鋪地磚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從圖中你知

道了哪些信息?

1.出示例7:學校圖書室的面積是85平方米,用邊長室0.9

米的正方形瓷磚鋪地,100塊夠嗎?

2.全班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數量間的關系并列出算式。

怎樣知道100塊瓷磚夠不夠呢?

板書:0.9X0.9X100=81(平方米)(100塊不夠)

追問:0.9X0.9是先求的什么?再乘100又求的是什么?

4.那no塊夠嗎?(學生獨立嘗試,可以怎樣算?)

(1)0.9X0.9X110(2)0,81X10+81

=0.81X110=8.1+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如何算的?

5.上題是一道幾步計算的式題?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6.你認為在做連乘試題時應注意什么?

7.嘗試后練習:P.11頁的“做一做”。

⑴生先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⑵獨立計算出結果。

⑶師輔導有困難的學生,集體訂正。

(4)做乘加題注意什么?

三、學習體會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疑惑?

四、自我檢測

1.P14頁7題

(1)出示:50.4X1.95-1.83.76X0.25+25.8

=50.4X0.1=0.094+25.8

=5.04=25.894

⑵怎樣判斷它對不對?

先看它的運算順序是否正確;

再看它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⑶根據這兩點進行判斷并把不正確的改正過來。

(4)集體訂正。

2.看誰算得快。(分組比賽)

19.4X6.1X2.33.25X4.76—7.818.1X0.92+

3.93

3.P14頁9題

五、作業P14第6.8題。

板書設計:

連乘、乘加、乘減

0.9X0.9X100=81(平方米)(100塊不夠)

(1)0.9X0.9X110(2)0.81X10+81

=0.81X110=8.1+81(110塊

夠)

二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課后反思:

在練習中發現小數加減法出現回生現象。主要是豎式寫法與

小數乘法混淆,錯將小數加減法也把末尾對齊,所以必須及

時幫助學生回憶起小數加減法的法則。

第六課時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

教學內容:P12例8,做一做,P13—15練習二第4、5、11

—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

會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

2.培養自覺進行簡算的意識,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

教學難點:能選擇合理的方法進行小數乘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激發:

1.簡便計算:

25X95X425X324X48+6X48102X56

44X25

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訂正時說一說各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在整數乘法中我們已學過哪些運算定律?請用字母表示

出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乘法交換律ab二ba

乘法結合律a(be)=(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出示教材P9頁的3組算式:下面每組算式左右兩邊的結

果相等嗎?

0.7X1.201.2X0.7

(0.8X0.5)X0.4O0,8X(0.5X0.4)

(2.4+3.6)X0.5O2.4X0.5+3.6X0.5

每組左右兩邊的算式有什么關系?你發現了什么?

從而得出結論: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

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4.揭題并板書課題: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

二、嘗試

1.出示例8第(1)題:0.25X4.78X4

2.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遷移:你能仿照整數乘法中,類似的

題目的簡算方法來計算這道題嗎?請你試著做一下,指名板

演。

3.你能說出每一步各應用了哪一條運算定律嗎?根據學生

的回答板書:

0.25X4.78X4

=0.25X4X4.78乘法交換律

=1X4.78乘法結合律

=4.78

指出:用虛線框起來的部分可以省略。

4.嘗試后練習:

50X0.13X0.21.25X0.7X0.80.3X2.5X

0.4

生獨立完成,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指名板演,集體訂

正。

5.示范:例7第⑵題:0.65X201

你認為此題的關鍵是什么?(把201變成200+1,用乘法分

配律完成)

你會做嗎?誰來講講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指名上臺講解演

示)

0.65X201

=0.65X(200+1)

=0.65X200+0.65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6.練習:

0.78X100.51.5X1021.2X2.5+0.8X2.5

生獨立完成,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指名板演,集體訂

正。

三、運用

1.P12頁做一做:用簡便方法算下面各題。

0.034X0.5X0.6102X0.45

2.練習二第5題。

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讓學生先說說打算怎樣做以及自己的

想法。對能應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同學給予表揚,再讓學生獨

立計算并集體訂正。

四、體驗: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P13頁4題。

板書設計: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e)=(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課后反思:

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應用總體情況掌握較好,但在解答

";25X3.2X12.5";題時,有學生寫成了2.5X

4+0.8X12.5o

乘法的分配律則明顯是學生的難點,部分學生無法舉一反

三。如7.8X9.9,7.8X99+7.8這些稍有變化的簡算題錯誤

率較高。

0.65X201=0.65X(200+1)=0.65X200+0.65乘

法分配律=130+0.65=130.65

第二單元小數除法

第一課時小數除以整數(一)

教學內容:P16例1,例2做一做,P19練習三第1、2題。

教學目的:

1.掌握比較容易的除數是整數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

這種方法計算相應的小數除法。

2.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

概括能力。

3.體驗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

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

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416?32=1380+15=

二、目標導讀

三、探究新知

1.情景圖引入新課:同學們你們喜歡鍛煉嗎?經常鍛煉對

我們的身體有益,請看王鵬就堅持每天晨

跑,請你根據圖上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2.出示例1:王鵬堅持晨練。他計劃4周跑步22.4千米,

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教師:求平均每

周應跑多少千米,怎樣列式?(22.4:4)

3.觀察這道算式和前面學習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書課題:“小數除以整數”。

4.學生合作學習:

思考:(1)被除數是小數該怎樣除呢?

(2)24個十分之一除以4商6,6表示什么?

(3)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4)試著說一說22.4+4用豎式計算的過程。

5.匯報交流

6.試一試:列豎式計算,計算完后,組內交流自己計算的

方法。

25.2+6=34.5+15二

7.認真研讀例2,小組合作。

思考:(1)5.6+7豎式計算中5的上面為什么商0?

(2)接下來該怎樣算?在課本上完成。

(3)總結一下:在什么情況下商的最高位是0?

8.匯報。

9.列豎式計算

7.89?9二4.08+8-0.54+6二

四、學習體會: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疑

惑?

五、鞏固練習

1.算一算,比一比。

424-3=4.2+3=

914-149.14-1

2.完成教科書19頁第2題

3.完成教科書19頁第3題

板書設計:

小數除以整數

課后反思:

學生對之前的計算掌握不是很好,而且算理都講不清楚。給

新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對于用“0”占位的理解還有

難度。這些方面應在課后再加強,否則將嚴重影響后續學習。

第二課時小數除以整數(二)

教學內容:P17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

練習三第3一11題。

教學目的:

1.學會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除

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意義。

2.使學生知道被除數比除數小時,不夠商1,要先在商的個

位上寫0占位;理解被除數末位有余數時,可以在余數后面

添0繼續除。

3.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跟整數除法之間

的關系,促進學習的遷移。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除數是

整數的小數除法。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商小于1時,計算中比較

特殊的兩種情況。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教師出示復習題:

(1)22.4+4(2)21.454-15

教師先提問:“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時應注意什

么?”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1.認真研讀教科書17頁例3。小組內交流。

(1)1.8+12整數部分不夠除怎么辦?

(2)除到被除數1.8的末位仍有余數6怎么辦?

(3)接下來怎么除?自己試著在教科書上完成例3

2.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3.做一做。列豎式計算:

6.3?14二72:15=

14.21+7二

展示錯例,交流反饋。

4.自學例題4,組內交流。

5.匯報。

引導學生總結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1)小數除以整數

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2)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

數點對齊,(3)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再除;(4)

如果有余數,要添0再除。

6.練一練:

教科書18頁做一做(完成在教科書上)

師:怎樣驗算上面的小數除法呢?(用乘法驗算)自己試一

試。

7.試一試:計算下面各題,并且用乘法驗算。

15.6+12328?16

1.354-27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疑惑?

四、自我檢測。

1.列豎式計算。

43.5+29=18.9?27=1.35+15二

28.6+11=20.4?24=3.64+52二

2.完成教材19頁第5題

3.完成教材第20頁第7題

板書設計:

小數除以整數

⑴小數除以整數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

⑵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⑶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再除。

(4)如果有余數,要添0再除。

課后反思:

學生歸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高年段顯得尤為重要。雖然教材

中并沒有規范的計算法則,但作為教師有必要讓學生經歷將

計算方法歸納概括并通過語言表述出來的過程,所以引導學

生小結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然后再由教師總結出規范簡潔

的法則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

作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錯誤:

1.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計算題,學生容易遺忘商的

小數點。

2.商中間有零的除法掌握情況不太好,需要及時彌補。

第三課時一個數除以小數

教學內容:P21例5、例6,做一做,P24練習四第1—5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掌握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推

導過程,初步培養學生轉化的思想。

3.培養學生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知識

遷移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和算理。

教學難點:掌握被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時,位數不夠,要

在被除數末尾用0補足的方法。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把下列各數的小數點去掉,原數擴大了多少倍?

13.84.670.725

2.把5.34擴大10倍,小數點應怎樣移動?要擴大1000倍

呢?

3.學生填寫括號里的數:

被除數15150()

除數550500

商()()3

問:運用了什么規律?(商不變的性質)

4.計算:43.5+5=8.7

二、引入新課,解讀目標。

三、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解決例題5o

2.小組匯報,教師引導。

3.做一做,做完后說說方法。

4.認真完成學案第二部分。想想:這道題又該怎樣轉化成除

數是整數的除法呢?比較一下,例5和例6在計算方法上哪

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總結一下一個數除以小數的

計算方法。

5.匯報糾錯。

6.試一試:P22做一做。

三、學習體會: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疑惑呢?

四、完成自我檢測部分。

課后反思:

當被除數擴大后位數不夠時,學生往往忘記用“0”補足,

算理的邊邊角角還是要靠教師講解,學生發現并能理解的較

少。

第四課時商的近似數

教學內容:P23例7,做一做,P26練習四第10、11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數。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解決實

際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

地取商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知道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數,會用“四舍五入”

法取商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能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

地取商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

6.03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

8.785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1.2題后,要讓學生說明其中小數末尾的“0”為什

么不能去掉.

3.計算0.38X1.14(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二、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1.獨立完成例7,完成后有問題的組內交流。

2.匯報。說說“怎樣求商的近似值”

比一比求積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這兩者有什么相同點

和不同點?

3.P23做一做:

教師讓學生按要求進行計算,巡視時,注意學生計算時取商

的近似值的做法對不對。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按照不同的

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樣求出來的?

4.小結學習收獲。

三、自我檢測

1.求出下面各題商的近似值(用計算器驗算)。

(1)保留一位小數。

48?2.3=1.554-3.8=7.09

4-0.52=

(2)保留兩位小數。

3.81H-7=246.4+13=5.63

4-6.1=

2.完成教材26頁13題

3.我國優秀跨欄運動員劉翔在雅典奧運會110米欄決賽中,

以12.91秒的優異成績獲得金牌,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保

留兩位小數)

板書設計:

商的近似值

課后反思:

本以為求近似數是教學難點,但在實際教學中才發現計算才

是真正的教學難點。由于例題及做一做中所有習題全是小數

除以整數,所以當自我檢測中出現小數除以小數計算時,許

多學生都忘記了"一看,二移"的步驟,所以在

設計鞏固練習時應增加小數除以小數的練習。

第五課時循環小數

教學內容:P27、28例8、例9,課文P30練習五第1、2題。

教學目的: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

環小數的概念,了解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能用“四舍五入”

法求循環小數的近似值,能用循環小數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擴展數的范圍。

教學重點:掌握循環小數.無限小數.有限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師談活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

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從前有座山,山

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這

個故事講得完嗎?為什么講不完呢?(板書:重復出現)

二、解讀目標

三、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仔細閱讀教材P27—28,并通過計算,將書中的算式填寫

完整。

理解余數重復,所以商就會重復。

2.循環小數有幾種寫法?舉出兩個循環小數的例子,并用

不同的寫法表示出來。

3.循環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特點分別是什么?你

能各舉出一個例子嗎?

4.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循環小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請試著用圖來表示出來。

5.下列哪些是循環小數?并把循環小數用簡寫的形式表示

出來。

0.999?52.52525?4.1677?3.212121?

3.141592

4.7676763.508508?7.1231233.1415926?

6.試一試。

(1)用簡便形式表示下面的循環小數。

3.33?寫作:0.538538?寫作:

6.416416?寫作:4.32727?寫作:

(2)筆算下面各題,商是循環小數的用簡便形式表示。

3?1.1=3.38+1.8二

二、學習體會: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還有什

么疑惑?

三、自我檢測

板書設計:

循環小數(重復出現)

5.333…=5.1

課后反思:

在練習中出現了以下幾種常見錯誤:

1.在豎式中在第一個循環節上也打了循環節的圓點。

2.在橫式上照抄豎式結果時,雖然在第一個循環節上打了

圓點,可卻寫了兩個循環節。

3.

第六課時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教學內容:P29例10,做一做,P31練習五第7—9題。

教學目的:

1.能借助計算器探求簡單的數學規律。

2.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推理的數學能力,培養學

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信息化時代,計算器(或計算機)是探索

數學知識的有力工具。

教學重點:運用規律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發現規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計算器有什么好處嗎?

完成學案里的重復計算,說說發現了什么。

、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請大家先獨立操作,思考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再在小組內說

一說。

①商是循環小數②下一題結果是上一題的2倍③循環節都

是9的倍數??

不計算,用發現的規律直接寫出后幾題的商。

問:你是根據什么來寫的商?

2.用計算器驗證。

小結:一旦發現規律,就可以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3.獨立完成“做一做”:

請學生先用計算器計算前4題,找出積的規律。

思考: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小組交流。

根據規律很快寫出后兩題的結果,全班交流校對。

三、請學生總結,也可質疑。

教師激勵:肯定學生去探索規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勵

他們繼續努力;希望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研究中去發現探索

更多的規律。

四、自我檢測

板書設計:用計數器探索規律

14-11=0.0909?

24-11=0.1818?

3H-ll=0.2727?

課后反思:

1.部分學生的計算器只能顯示八個數字,會導致結果不同。

遇到這種情況,可先作指導。

2.數學黑洞學生們很感興趣,如果有機會可再為學生們提

供一些這種有規律的小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七課時解決問題(一)

教學內容:P32例11,做一做,P34練習五第1—3題。教

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有特殊數量關系的連除問題。2.使學生會

解決有關小數除法的簡單實際問題。3.培養學生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掌握連除應用題的解題

方法。教學難點:分析并理解連除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教

學過程:一、復習:

口算:

5.6+0.075.2+0.26.94-0.3

5.54-10.8X902.5X0.21.25X80

7.4X0.1二、導入:三、探究新知:

同學們,你們見過奶牛嗎?張燕家養了3頭奶牛,她正在和

爸爸一起擠牛奶呢.看吧.(出示掛圖),從圖中,大家能

得到什么數學信息?

讀題,理解題意,獨立思考,嘗試分析數量關系。交流:

1.(1)3頭奶牛上周的產奶量是220.5千克,這句話是什么

意思?(2)要求每頭奶牛一天產奶多少千克,可以先求什

么?再求什么?(3)試著做一做。

集體訂正。

2.(1)還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試著做一做。

交流方法。

3.觀察對比: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四、試

一試:

用你喜歡的方法完成教材32頁做一做。

讀題分析數量關系,請學生從數量關系描述解題思路,并說

出不同的解題思路。五、學習體會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六、自

我檢測

1.完成教材34頁練習六第1題。2.完成教材34頁練習

六第2題。3.完成教材練習六第3題。

我們一起去看

板書設計:解決問題(一)

220.5+3+7=

先求,再求。

220.5+7+3=

先求,再求O

課后反思:

其實有關解決問題的思路分析,學生早在三、四年級就已經

掌握,因此本課對成績較好的同學而言是計算的鞏固練習

課,但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則是一大難點。因為條

件較多,分析起來的中間問題較多,且例題、做一做及課后

練習的數量關系各不相同,只有學生在正確分析數量關系后

才能列式解答,所以教師要尤其關注學困生,加強個別輔導。

第八課時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P34—35練習六第4—6題。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用“進一”法或“去尾”法取

商的近似值。2.進一步鞏固小數除法。

3.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進一”法或“去尾”

法。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揭示本課學習目標。二、復習鋪墊

獨立列式計算,全班匯報答案。

小強的媽媽要將2.5千克香油分裝在一些玻璃瓶中,每個瓶

最多裝0.5千克,需要多少個瓶子?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長

的紅絲帶包裝禮盒。每個禮盒要用2.5米長的絲帶,這些絲

帶可以包裝幾個禮盒?三、教學新知

1.完成例題12的兩道小題。

思考:計算結果跟上面兩題有什么不同?應該怎么處理?

完成學案并說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膽地與同學進行交

流。同學們充分發表意見,明確:

瓶數取整數,6.25按四舍五入法應舍去25,但實際裝油時,

6個瓶子不夠裝,因此瓶數應比計算結果多1個。6個瓶子

可以裝多少香油?

盒數取整數,16.66?計算結果按四舍五入法本應進1,但實

際包裝時,絲帶不夠包裝第17個,因此個數應比計算結果

少lo

2.小結:看來,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適用于一般情況,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有

時要用“進一法”,有時要用“去尾法二

你能舉例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時候要用“進一法”,什么時候

要用“去尾法”嗎?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判斷是用進一法還是去尾法。

(1)國慶節五(1)班17名同學到公園劃船,每3個同學

一條船,需幾條船?(2)夏銘用彩紙折疊飛機,每5張紙

折一架,33張紙可以折幾架?(3)一種圓珠筆3元錢一支,

11元最多能買幾支?

(4)校辦工廠把50個乒乓球裝箱,每20個裝一紙箱,需

要多少個紙箱?2.P33“做一做”

如何處理的結果?為什么這樣處理?3.P35第6題。4.P34

第5題。五、全課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疑惑?六、作業:

1.P34-35第4、8、10題。

2.搜集生活中用“進一”法或“去尾”法來解決的實際問

題。

板書設計:解決問題(二)

進一法

去尾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四舍五入法

課后反思:

本課內容能真正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激發學生的

學習熱情,能使他們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是一節意

義重大的課。

第三單元觀察物體

第一課時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

教學內容:教科書38頁例1,例2以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教

學目的:

1.通過觀察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

形狀是不同的。能夠辨認從各個不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

形狀。

2.培養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3.加強學生之間交流

互助。

教學重點:能從不同方向觀察圖形,看到不同的形狀。

教學難點:辨認從不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幫助學

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教具學具:長方體、正方體、

球、圓柱、盒子、掛圖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題西林壁》這首古詩嗎?同一座廬山,為

什么詩人看到的卻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這里,詩人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廬山進行觀察。如果觀察藥箱

又會有什么結果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

[巧妙利用語文詩歌順利導入了新課,體現了語數學科的有

機整合。]二、合作探究

活動一:

將一個對面涂有相同顏色的長方體紙盒放置在課桌上,選擇

不同的方位觀察紙盒,并討論活動一的幾個問題。[在操作

過程中應強調被觀察的物體應放在桌面上不動,是觀察者的

方向發生改變。]

活動二:讓學生分別從正面、左面和上面進行觀察,并與小

組內成員交流各個面都有什么?注意事項:

(1)觀察時,視線要垂直于物體的表面。(2)正面、左

面和上面都是相對觀察者而言的。活動三:

1.觀察一個球和一個圓柱,從正面、上面和側面去觀察,

并記錄觀察到的圖形。2.探究畫出的圖形,并說一說是從

什么方位觀察到的。3.完成39頁例2及做一做(先獨立

完成,再在小組內交流)三、學習所得

說說你的收獲?還有什么疑惑?四、練習提高:

課后反思:

今天,我讓所有學生都帶了一個鞋盒子用來觀察,這樣就讓

全體學生參與到了觀察學習的全過程,因此教學效果極佳。

如果下次再上,可以將例1、例2壓縮在一課時內完成,這

樣40分鐘的知識含量更高。

其次,為讓所以學生能看清觀察的長方體教具,我將醫藥箱

改為了整理箱。由于它的體積較大,因此教學起來十分方便。

第二課時從不同角度觀察多個物體

教學內容:教材41頁例3,從不同角度觀察多個物體。

教學目的:

1.能分辨較復雜物體不同角度所觀察的情況,能根據圖形推

測拼搭的方式。

2.在操作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

意識。

3.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物體,提高學生的空間

想象力。

教學重點:從不同方向觀察由幾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

形。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具學具:小正方體若干、小字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觀察物體。前面都只是讓同學們觀察物

體,這節課同學們要動手擺出你所觀察到的物體。

二、探究新知

1.以4——6人為一小組,每小組四個正方體。

用4個正方體擺任意一個圖形,從不同方位進行觀察。畫一

畫。

小組成員分別從正面、左面和上面進行觀察,并合作在小字

本上畫出平面圖。

問:同一物體,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得到的結果是怎樣的?

2.每個小組用4個小正方體擺出不同的形狀,擺好后每個同

學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把看到形狀記錄下來。指名匯報。

問: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到的這些圖形都是相同的嗎?

小結:從同一角度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

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練一練。判斷從哪個方位觀察到的。

三、學習體會。

通過以上的探究活動,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四、自我檢測

1.獨立完成。

2.拓展:嘗試畫立體圖形。

板書設計:從不同角度觀察多個物體

課后反思:

教學證明每位學生準備學具一一10個小正方體,能夠更好地

讓他們參與操作、觀察、能夠使他們的嘗試、探究更主動,

更有實效性,所以學具準備必須充分。

本課觀察多個正方體拼搭成的圖形,辨認從正面、側面、上

面觀察的形狀不難,但根據圖形推測拼搭的方式由于是逆向

思維,且有時會有多種結果所以是教學難點。

-26-

第四單元簡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數

第一課時:用字母表示數(一)

教學內容:教材P44—P46例1一例3,做一做,練習十第1.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

2.能正確運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表示長方形.正方形的

周長.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求周長.面積。

3.使學生能正確進行乘號的簡寫.略寫,知道一個數的平

方的含義及讀寫法。

4.在學習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激發對數學學

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能正確進行乘號的簡寫.略寫。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目標導讀

師:在生活中,在數學中,我們經常用字母來表示數。今天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用字母表示數。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學習例1,體會用字母表示數

1.小組合作交流學案中“活動一”部分。

2.匯報。引導學生說出規律.算理.答案,明確符號和字

母可以表示數。

3.舉例。你還見過哪些用符號或字母表示數的例子?

如:運算定律.撲克牌.C大調.問號.括號??.

活動二:學習例2,探究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小組合作交流學案中“活動二”部分。

2.展示。投影儀展示學生學案中書寫的運算定律。

問:你喜歡這種表示方法嗎?為什么?

3.匯報。說說你從P45頁中獲得哪些新知識。

①乘號簡寫.略寫的方法。

②簡寫后“-”的寫法和讀法。

③數字間的乘號不能省略。

④加號.減號.除號不能省略。

4.展示學生簡寫或略寫的運算定律。

問:你更喜歡哪種寫法?為什么?(提示:略寫最簡便。)

活動三:學習例3,探究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1.小組合作交流學案中“活動三”部分。

2.說說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計算公式。先用文字表達,再

用字母表達。

3.匯報。說說你從P46例3(1)中獲得哪些新知識。

①平方的寫法.讀法.意義.舉例口答。

②數字和字母省略乘號的寫法。

4.說說例3(2)的解題過程,跟以往有什么不一樣?

-27-

展示學生學案中的解題過程。

三、學習體會:你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疑惑。

四、自我檢測

獨立完成下面各題,再小組內訂正,然后投影展示。

1.省略乘號寫出下面各式。

aXXxXXbX8bX1

提示:用略寫好強調寫成平方數字要寫前面

要略去'T

2.根據運算定律在口里填上適當的數或字母。

a+(2+c)=(D+口)+□

a?b?4=□?(□?□)

3x+5x=(□+□)?□

要說出依據的運算定律。

3.用字母表示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4.一個長方形的長是8cm,寬是5cm,它的面積和周長各是

多少?

必須按格式書寫。

五、結束:有時間可帶目標回顧書本內容。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這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系統接觸代數知識。這一單元學

生掌握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初中代數知識的學習。因

此,我將其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學習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時反饋出學生不能正確區分

字母的含義。

今天十分緊張的在一節課內完成了全部教學內容,但從作業

反饋來看卻差強人意。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省略乘號寫出各式子問題較大。如bxi應該簡寫成b,

而學生卻常常會寫成lb;xXx應該簡寫成x2,可學生卻往

往習慣于只省略乘號寫成xx;(a+b)X2應該簡寫為2(a+b),

而學生卻常常會寫成(a+b)2,忘記將數字放在字母的前面。

2.作業格式錯誤。部分學生求圖形周長和面積時列式結果

均正確,但卻不喜歡將已知數據代入計算公式求值的格式。

看來,這中間還需要一段適應調整的過程。

-28-

第二課時:用字母表示數(二)

教學內容:教材P47—P48例4做一做,練習十第4一6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

2.能正確運用字母表示常用數量關系,理解式子的含義。

3.能較熟練地利用公式.常用數量關系求值。

教學重點:能正確運用字母表示常用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字母所表示的含義,知道在含有字母的式子

中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范圍的。教學準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字母表示數,有哪些好處?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3.用S表示面積,C表示周長,a表示邊長,b表示寬,寫

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運算符號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

寫出來。

2X3aX714+ba+7aXa5-x0.6

X0.6

二、探究新知

導入:我們學過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計算公式,而含有字

母的式子還可以表示數量。(板書課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

表示數量關系)

1.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