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訓練:《通鑒紀事本末-諸葛亮出師》(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1頁
文言文閱讀訓練:《通鑒紀事本末-諸葛亮出師》(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2頁
文言文閱讀訓練:《通鑒紀事本末-諸葛亮出師》(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3頁
文言文閱讀訓練:《通鑒紀事本末-諸葛亮出師》(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文言文閱讀訓練:《通鑒紀事本末·諸葛亮出師》(附答案解析與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諸葛亮將入寇,與群下謀之。丞相司馬魏延曰:“聞夏侯楙,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長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危計,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亮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鎮東將軍趙云、揚武將軍鄧芝為疑軍,據箕谷。帝遣曹真都督關右諸軍,軍郿。亮身率大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號令明肅。始,魏以漢昭烈既死,數歲寂然無聞,是以略無備豫,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應亮,關中響震,朝臣未知計所出。帝乃勒兵馬步騎五萬,遣右將軍張郃督之,西拒亮。初,越巂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漢昭烈臨終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及出軍祁山,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謖督諸軍在前,與張郃戰于街亭。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舍水上山,不下據城。張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余家還漢中。收謖下獄,殺之。亮自臨祭,為之流涕,撫其遺孤,恩若平生。謖之未敗也,裨將軍巴西王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及敗,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守,張郃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亮既誅馬謖及將軍李盛,平特見崇顯。亮上疏請自貶三等,漢主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諸葛亮出師》)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B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C.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D.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關右,也稱關西,漢、唐時泛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的地區。古人以西為右,以東為左。B.昭烈,是蜀漢先主劉備的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的時候特起的名號。C.參軍,東漢末開始出現的官名,是“參某某軍事”的簡稱,是諸王及將帥的幕僚。D.行,是兼任的意思。表示兼代官職的詞語還有兼、領、署、權、判、假、攝、守等。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諸葛亮準備攻打魏國,于是與下屬謀劃,魏延獻出了自己的計策,諸葛亮認為此計太過冒險,途中沒有平坦的大道,決定不予采納。B.諸葛亮十分器重喜歡談論軍事計謀馬謖,不顧劉備的臨終告誡,出軍祁山時委任馬謖為先鋒,而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經過考驗的人。C.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揮調度,放棄水源上山駐扎,最后被敵軍打敗;后馬謖被依法處斬,諸葛亮親自前往祭奠,還撫恤他的子女。D.王平戰前一再勸諫,卻不被馬謖采納,戰后率領部下千人擂鼓把守營地,使魏軍不敢進逼,并收攏各營殘兵返回蜀國,受到尊崇。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亮身率大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號令明肅。譯文:(2)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譯文:14.魏延所獻之計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有哪些?請結合文本和自己的認識簡要分析。【答案】10.B11.B12.A13.(1)諸葛亮親自統率大軍進攻祁山,軍陣整齊,號令嚴明。(2)馬謖的言語浮夸,超過他的實際才能,不可委以重任,您可要對他多加考察。14.①所取之道順暢,無伏兵,十日內到達長安。②長安守將確實怯懦無能,遇敵逃竄,無抵抗的兵力。③魏延軍有糧補給,能在諸葛亮大軍到達之前守住長安。【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橫門倉庫存余的糧食以及離散百姓剩下的谷物,足以供給軍糧。等到魏國在東方集結起軍隊,還需要二十多天時間,而您從斜谷出來(接應),也完全能夠到達。這樣,就可以一舉而平定咸陽以西的地區了。”“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中的“之”在這里是“的”的意思,其中“谷”為中心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合聚”是“聚集,合攏”的意思,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B.“昭烈,是蜀漢先主劉備的廟號”錯誤,“昭烈”是蜀漢先主劉備的謚號。謚號,是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給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途中沒有平坦的大道”概述錯誤。由原文“亮以為此危計,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可知,諸葛亮只是認為此計很冒險,擔心難以成功,而沒有提及“途中”是否有“平坦的大道”。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身”,親自,親身;“戎陳”,軍伍,戰陣;“明肅”,嚴明。(2)“其實”,他的實際才能;“大用”,重用,委以重任;“其”,副詞,一定,千萬。1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①由原文“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可知,所取之道順暢,無伏兵,十日內到達長安。②由原文“聞夏侯楙,主婿也,怯而無謀”“楙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可知,長安守將確實怯懦無能,遇敵逃竄,無抵抗的兵力。③由原文“橫門……亦足以達”可知,魏延軍有糧補給,能在諸葛亮大軍到達之前守住長安。【參考譯文】諸葛亮將要攻打魏國,和部眾謀劃這件事。丞相司馬魏延說:“聽說夏侯楙是魏武帝的女婿,(此人)膽怯而沒有智謀。現在請給我精銳部隊五千人,帶著五千人的口糧,直接從褒中出發,沿著秦嶺向東進發,至子午道之后折向北方,不超過十天,可以抵達長安。夏侯楙聽說我忽然到來,一定會棄城逃跑,長安城中就只有御史、京兆太守了。橫門倉庫存余的糧食以及離散百姓剩下的谷物,足以供給軍糧。等到魏國在東方集結起軍隊,還需要二十多天時間,而您從斜谷出來(接應),也完全能夠到達。這樣,就可以一舉而平定咸陽以西的地區了。”諸葛亮認為這是危險的計策,不如平安地從平坦大路上出發,可以平平穩穩地取得隴右地區,有萬全的把握取勝而沒有憂患,所以沒有采用魏延的計策。諸葛亮揚言由斜谷道進攻郿縣,命令鎮東將軍趙云、揚武將軍鄧芝充當疑兵,據守箕谷。魏明帝派遣曹真統領關右地區各支部隊,駐軍郿縣。諸葛亮親自統率大軍進攻祁山,軍陣整齊,號令嚴明。起初,魏國認為蜀漢昭烈帝劉備已經去世,數年以來寂靜無聲,因此絲毫沒有防備,而突然聽到諸葛亮出兵,朝野畏懼。在這時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都叛魏而響應諸葛亮,關中地區驚懼騷亂,朝廷大臣不知所措。魏明帝于是統率步兵和騎兵五萬人,派遣右將軍張郃督察軍隊,向西抵御諸葛亮。起初,越巂太守馬謖才能和器量超過常人,喜好談論軍事計謀,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蜀漢昭烈帝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的言語浮夸,超過他的實際才能,不可委以重任,您可要對他多加考察。”諸葛亮仍然不以為然,讓馬謖出任參軍,經常接見馬謖談說議論,從白天一直到夜晚。等到出兵祁山,諸葛亮不任用舊將魏延、吳懿等人為先鋒,而讓馬謖督率各軍在前,同張郃在街亭交戰。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揮調度,(軍事)措施雜亂,放棄水源,上山駐扎,而不在山下據守城邑。張郃斷絕馬謖軍隊的取水通道,發動進攻,大敗馬謖,蜀軍士卒逃散。諸葛亮進兵沒有據點,就攻取西縣一千多人家回到漢中。逮捕馬謖關進監獄,殺了他。諸葛亮親自前去祭奠,為馬謖之死流淚,撫恤他的子女,像往常一樣恩待(他們)。馬謖沒有失敗時,裨將軍巴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