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學第十二講瘧原蟲演示文稿_第1頁
寄生蟲學第十二講瘧原蟲演示文稿_第2頁
寄生蟲學第十二講瘧原蟲演示文稿_第3頁
寄生蟲學第十二講瘧原蟲演示文稿_第4頁
寄生蟲學第十二講瘧原蟲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寄生蟲學第十二講瘧原蟲演示文稿現在是1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寄生蟲學第十二講瘧原蟲現在是2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為寄生于人體紅細胞內的一種單細胞真核生物瘧原蟲感染人體所引起的疾病稱為瘧疾(malaria)瘧原蟲與瘧疾現在是3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

瘧疾對人類的嚴重危害瘧疾是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世界十大熱帶病之一瘧疾、血吸蟲病、絲蟲病、黑熱病、錐蟲病、麻風病、肺結核病、登革熱、黃熱病、埃博拉出血熱現在是4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全世界瘧疾形勢:發病人數3—5億/年死亡人數110—270萬/年非洲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100萬/年瘧疾對人類的嚴重危害現在是5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我國瘧疾流行史:解放前我國75%的縣有瘧疾流行,3000萬病人/年,30萬死亡/年;至1989年降至13萬,目前仍有15個省、區近3億人受威脅。云南思茅縣1925年10萬人,1950年僅剩1000人。解放軍進軍西南時,有的連隊因瘧疾減員80~90%。修建滇緬鐵路時,有的路段因瘧疾暴發,50%民工死亡。瘧疾對人類的嚴重危害現在是6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我國瘧疾目前流行情況:經過幾十年積極防治,我國瘧疾疫情顯著下降,發病人數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每年3000萬例下降至2010年的7433例。但是,近年來,由于外出務工、經商、旅游等人口流動頻繁,輸入性瘧疾病例呈上升趨勢,惡性瘧死亡病例明顯增多。新華網北京4月18日電衛生部18日公布,根據全國傳染病網絡直報數據,2011年1月至3月,全國共11人因患惡性瘧死亡,均為20歲至5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瘧疾對人類的嚴重危害現在是7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我國瘧疾目前流行情況:為進一步動員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消除瘧疾工作,廣泛宣傳瘧疾防治知識,衛生部、教育部、商務部、質檢總局、廣電總局、旅游局將聯合開展“全國瘧疾日”防治宣傳活動。4月26日2011年4月26日是第4個“全國瘧疾日”,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消除瘧疾,履行承諾”。瘧疾對人類的嚴重危害現在是8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我國政府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2020年全國消滅瘧疾瘧疾對人類的嚴重危害現在是9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寄生人體的瘧原蟲共有四種: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vivaxpv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falciparumpf三日瘧原蟲plasmodiummalariaepm卵形瘧原蟲plasmodiumovalepo

我國最常見的是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

英文縮寫現在是10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形態與生活史人蚊(媒介宿主)肝細胞內發育紅細胞內發育胃內配子生殖胃壁孢子生殖現在是11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形態與生活史人體內發育階段紅細胞外期(肝細胞內發育)

TS子孢子(蚊)BS紅外期裂殖體

休眠子紅外期裂殖子子孢子紅外期裂殖體裂殖子(蚊)(肝細胞)裂殖子肝細胞裂殖體速發型子孢子遲發型子孢子現在是12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形態與生活史人體內發育階段紅細胞內期(紅細胞內發育)紅外期裂殖子侵入紅細胞進行無性的裂體增殖循環和有性體形成

環狀體(ringform)

大滋養體(trophozoite)

裂殖體(schizont)

紅內期裂殖子(merozoite)

配子體(雌、雄)

(gametocyte)現在是13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生活史與形態人體內發育階段紅細胞內期四種瘧原蟲紅內期各期形態特點瘧色素(malarialpigment)的形成被寄生紅細胞的變化血紅蛋白消化珠蛋白氨基酸合成原蟲蛋白血紅素高鐵血紅素

瘧色素現在是14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生活史與形態蚊體內發育階段蚊蟲能否被瘧原蟲感染取決于下列因素蚊蟲種類:中華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配子體的發育程度:成熟配子體30-60天感染力強配子體的雌、雄比例:(8:1)配子體的數量:(>0.01%)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溫度、濕度等)上述因素造成了瘧疾流行的地域性分布和季節性消長現在是15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生活史與形態蚊體內發育階段配子生殖(胃腔內)孢子生殖(胃壁上)雄配子體雌配子體雄配子雌配子合子合子動合子囊合子(卵囊)子孢子子孢子

(唾腺)現在是16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四種人瘧原蟲生活史主要不同點現在是17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生活史現在是18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疾的發病機理與表現潛伏期從瘧原蟲感染到瘧疾癥狀出現的一段時間發熱閾值:引起瘧疾發作的最低原蟲數/mm3血液P.v10-15至200-500/mm3P.f500-1300/mm3P.m140/mm3潛伏期時間P.v12天(長潛伏期蟲株11月)P.f6-27天(平均11天)P.m20-28天(最長達39天以上)現在是19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疾的發病機理與表現瘧疾的發作典型發作過程

發作機制:與紅內期瘧原蟲裂體增殖周期有關冷(寒顫)熱(發熱)汗(出汗退熱)間歇現在是20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疾的發病機理與表現瘧疾的再燃與復發瘧疾發作停止后一段時間,在沒有重復感染的情況下,又出現了再次瘧疾發作,稱“臨床復發”(包括再燃和復發)現在是21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再燃——血液內殘余的少量瘧原蟲抗原變異后再次繁殖起來引起的瘧疾再次發作。復發——肝細胞內遲發性子孢子(休眠子)發育繁殖后引起的瘧疾再次發作。再燃與復發的機制瘧疾的發病機理與表現現在是22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疾的發病機理與表現瘧疾的其他臨床表現貧血:

瘧原蟲破壞受染紅細胞,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脾腫大:巨噬細胞與脾組織細胞增生,高度充血,早期較軟,反復發作變硬。發病3~4天后可觸及瘧性腎病:由抗原—抗體復合物引起,P.m.常見現在是23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疾的發病機理與表現兇險型瘧疾腦型:頭痛、昏迷、抽搐等超高熱型:發熱高達42℃厥冷型:皮膚濕冷,體溫下降,血 壓下降胃腸型:嘔吐、腹瀉等現在是24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疾的發病機理與表現輸血性瘧疾:輸入含瘧原蟲的血液引起。特點是潛伏期短,只有紅內期,治愈后不復發先天性瘧疾:通過胎盤而感染。出生后3~5周發病,臨床癥狀不典型,貧血、黃疸明顯,肝脾腫大,預后差。現在是25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

瘧疾的診斷流行病學史輔助診斷

(傳播季節與發病季節)病原學檢查免疫學檢查分子生物學診斷現在是26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疾的流行傳染源:周圍血內含配子體的病人和帶蟲者(原蟲 血癥天后,P.f.7~11天后)傳播媒介:按蚊(中華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 蚊、大劣按蚊)易感人群:兒童、外來人口自然因素:溫度20~30℃,雨量充沛的季節,多 流行于夏秋季社會因素:經濟條件、生活習慣、文化素質等現在是27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

瘧疾的防治治療病人和帶蟲者氯喹:可殺滅紅內期裂殖體(控制癥狀)伯氨喹啉:殺紅外期和紅內期配子體(抗復發)乙胺嘧啶:殺滅瘧原蟲子孢子(阻斷傳播)青蒿素:用于對氯喹有抗性的蟲株防蚊、滅蚊預防服藥:乙胺嘧啶現在是28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謝謝!謝謝!現在是29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人體寄生的四種瘧原蟲現在是30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間日瘧原蟲紅外期發育的研究Shortt&Garnham(1948)持續性紅外期學說Garnham(1967)基于上學說修改為休眠學說1975年WHO正式否定持續性紅外期學說Moshkovsky(1973)提出兩型子孢子學說速發型子孢子(tachysporozoite,TS)遲發型子孢子(bradysporozoite,BS)Lysenko(1977)提出子孢子多態學說Krotoski(1980-1986)發現肝細胞內休眠子(hypnozoite)休眠子形態特點:2.9-7.0μm,膜較厚,單核,胞質淡, 有泡狀物現在是31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32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間日瘧病人肝組織切片(示紅外期裂殖體)現在是33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裂殖子的超微結構頂端復合體(侵襲細胞器)類錐體(conoid)極環(polarring)棒狀體(rhoptry)微線體(microneme)膜下微管球形體、線粒體、內質網、核蛋白體等細胞核現在是34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裂殖子超微結構(電鏡圖)現在是35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裂殖子侵入紅細胞的過程裂殖子粘附紅細胞表面紅細胞變形侵入紅細胞封口全過程約需10-15分鐘現在是36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裂殖子侵入紅細胞的過程現在是37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人體四種瘧原蟲紅內期各期形態鑒別

環狀體大滋養體未成熟裂殖體成熟裂殖體雌配子體雄配子體現在是38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39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40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41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42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43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44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45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46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47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的孢子生殖過程現在是48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卵囊---示子孢子逸出現在是49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疾熱型與紅內期發育的關系現在是50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時間紅內期蟲數發熱閾值時間紅內期蟲數發熱閾值再燃復發現在是51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52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53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54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55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56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57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血涂片間接熒光抗體試驗現在是58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間日瘧原蟲厚血膜涂片現在是59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60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61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62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總結間日瘧原蟲生活史特點蚊體內發育人體內發育肝細胞內發育(紅細胞外期)紅細胞內發育(紅細胞內期)胃內發育(配子生殖)胃壁上發育(孢子生殖)

子孢子

配子體現在是63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貧血(Anemia)A、紅細胞內期瘧原蟲直接破壞紅細胞B、脾功能亢進D、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使新生紅細胞數減少

C、免疫性溶血

原因:現在是64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瘧原蟲紅細胞裂體增殖紅細胞破裂裂殖子

瘧原蟲代謝產物血紅蛋白

紅細胞碎片中性粒細胞單核吞噬細胞

內源性熱原質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

發熱貧血瘧疾發作發作機制現在是65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66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67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68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69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70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71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72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73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74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75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76頁\一共有86頁\編輯于星期三現在是77頁\一共有8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