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區2020年城市道路、路燈改造及橋梁整治項目-九龍坡區城市橋梁結構設施改造工程 結構及消防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
九龍坡區2020年城市道路、路燈改造及橋梁整治項目-九龍坡區城市橋梁結構設施改造工程 結構及消防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
九龍坡區2020年城市道路、路燈改造及橋梁整治項目-九龍坡區城市橋梁結構設施改造工程 結構及消防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
九龍坡區2020年城市道路、路燈改造及橋梁整治項目-九龍坡區城市橋梁結構設施改造工程 結構及消防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
九龍坡區2020年城市道路、路燈改造及橋梁整治項目-九龍坡區城市橋梁結構設施改造工程 結構及消防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838九龍坡區2020年城市道路、路燈改造及橋梁整治項目-九龍坡區城市橋梁結構設施改造工程結構及消防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1項目概況1.1項目背景九龍坡區位于東經106°14′52″—106°32′55″,北緯29°15′29″—29°33′44″,在重慶市主城區腹地,東與渝中區相鄰,南與大渡口區接壤,西與璧山區、江津區相連,北與沙坪壩區毗鄰,并與南岸區、巴南區隔江相望,是長江和嘉陵江環抱的重慶渝中半島的重要組成部分。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9.6公里,南北最大距離34.1公里。九龍坡區在主城的位置如下圖所示。圖1.1-1九龍坡區位置圖九龍坡區幅員遼闊,其面積為432平方公里,轄8個街道、11個鎮,常住人口逾123萬人,其中有6個鎮、近200平方公里被納入重慶高新區直管園。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62.88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4.4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9.2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1.24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萬元。九龍坡區是一個歷史悠久、資源富集、經濟發達、交通便捷、生態優越、開明開放的秀美雋永之城。九龍坡區2020年城市道路、路燈改造及橋梁整治項目-九龍坡區城市橋梁結構設施改造工程勘察設計(第二次),該項目工程地址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范圍內。目的是維修及消防改造人行地通道,對經緯大道、石坪橋橫街部分車行下穿道、九龍隧道等進行表觀病害和容貌整治。項目建成后不僅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消除交通安全隱患,為九龍坡區人民的生活和出行服務,為九龍坡經濟的高速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條件。1.2工程概況受重慶市九龍坡區市政設施維護管理處委托,本次設計根據各個地通道的定期檢測結果及現場踏勘情況,對一座隧道:九龍隧道表觀病害處治及附屬設施整治,同時九龍隧道增設掛板;兩個車行下穿道:盛吉汽配城下穿道和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表觀病害處治,并增設掛板和附屬設施整治;對中梁山2、3、4號地通道、九濱路地通道及區府地通道等19個人行地通道進行表觀病害處治,附屬設施整治及完善消防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根據定期檢測結果及建議,所有結構暫不需考慮加固處理。圖1.2-1九龍坡區隧道及下穿道區位圖圖1.2-2九龍坡區消防及病害整治人行地通道區位圖2設計依據和執行規范2.1設計依據(1)業主與我公司簽訂的本項目設計合同(2)《九龍隧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重慶市建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2019.05)(3)《盛吉汽配城下穿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重慶市建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2019.05)(4)《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重慶市建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2019.05)(5)本項目涉及的各個人行地通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重慶市建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2019.05)(6)現場踏勘及周邊相關調查資料(7)《主城區城市隧道和下穿道容貌整治方案》(重慶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8)業主提供的其他相關資料2.2主要設計規范(1)《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3370.1-2018)(2)《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T3660-2020)(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4)《公路隧道養護技術規范》(JTGH12-2015)(5)《公路隧道加固技術規范》(JTG/T5440-2018)(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修訂版)(7)《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221-2015)(8)《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BJ50-107-2010)(9)《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10)《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7)(11)《城鎮道路養護技術規范》(CJJ36-2016)(12)《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JTG/TF60-2009)(13)《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JTGD81-2017)(14)《混凝土結構防火涂料》(GB28375-2012)(1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2)(16)《建筑涂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T29-2015)(17)《不燃無機復合板》(GB25970-2010)(18)《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技術規范》(JTG/TB07-01-2006)(19)《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20)《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2019)(21)《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2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23)《室內消火栓安裝》(15S202)(24)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2017年7月頒發的《重慶市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定》(23)國家及部(委)發布的其它有關法律、法規、規程、規范本項目設計文件中主要采用國家、建設部、交通部標準,同時參考地方標準。3現場調查從2020年9月起,業主及相關設計人員對九龍坡區2020年城市道路、路燈改造及橋梁整治項目進行現狀調查,并收集設計、施工、養護等相關資料。根據設計人員現場踏勘,九龍隧道、盛吉汽配城下穿道、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以及涉及本次病害整治及部分消防改造的人行地通道現狀情況如下:3.1九龍隧道隧道(1)九龍隧道九龍隧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錦龍路,隧道設計為雙向四車道分離式隧道,左線隧道設計起止樁號為ZK0+000~ZK0+627(路線絕對里程),長度為627.0m,右線隧道設計起止樁號為YK0+000~YK0+591(路線絕對里程),長度為591.0m。隧道設計坡度為-1.6%,設計車速60.0km/h。隧道左右線為等斷面設計,間距為2.0m。進、出口端洞門形式均為端墻式。1、九龍隧道洞門都為端墻式洞門,洞門四周植物生長,裝飾采用涂料。隧道洞門涂料飾面暴露于大氣中,長時間受風吹、日曬、煙霧腐蝕、雨淋、冷熱變化等作用,在這些外界自然環境的長期反復作用下,涂層發生開裂、粉化、剝落、變色等現象,使涂層失去原有的裝飾保護功能,嚴重影響洞門的裝飾效果和車輛行駛安全,從而影響城市品質和我市獨特的城市品味、設施容貌和風格特點,因此有必要對隧道洞門裝飾進行提檔升級。圖3.1-1九龍隧道洞口圖3.1-2九龍隧道洞內2、九龍隧道墻壁裝飾采用涂料,兩側邊墻涂料美觀性欠佳,局部并發生剝落,拱頂涂料景觀性差且局部發生剝落、泛堿等情況。隧道內飾涂料暴露于大氣中,長時間受油污腐蝕、滲漏水、粉塵等作用,在這些環境的長期反復作用下,涂層發生剝落、泛堿等現象,使涂層失去原有的裝飾保護功能,嚴重影響洞內裝飾效果,從而嚴重影響城市品質和我市獨特的城市品味、設施容貌和風格特點,因此有必要對隧道洞內裝飾進行提檔升級。3、九龍隧道二襯局部出現滲漏水情況,滲漏水處局部出現較大面積的水漬,嚴重影響隧道內裝飾美觀效果。4、《九龍隧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①加強隧道日常管理及養護工作,對隧道內設施有效監管,以保證隧道的正常運營;②建議對隧道內環向開裂處、拱腰、側墻豎向開裂處進行清洗后封閉;③建議對路面開裂、坑槽處用瀝青料進行修補;④建議對涂層剝落處,先鏟除剝落涂層,重新清洗后涂刷;⑤加強對滲水處、環向裂縫處監測。圖3.1-3拱腰豎向開裂且水痕圖3.1-4拱腰及邊墻水痕且涂層剝落圖3.1-5拱頂泛堿圖3.1-6沉降縫滲水泛堿3.2盛吉汽配城下穿道及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1)盛吉汽配城下穿道盛吉汽配城下穿道位于重慶市石橋鋪高新區,比鄰盛吉汽配城,分為左右兩線,雙向四車道,車行道為瀝青混凝土路面。下穿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屬于明挖淺埋結構。經現場測量,盛吉汽配城下穿道全長106m,凈寬9.6m,凈高5.0m,道路橫向布置為:0.48m(檢修道)+8.5m(車行道)+0.62m(檢修道)=9.6m。盛吉汽配城下穿道內部墻體及頂面均有涂料,采用自然通風,燈光照明,通道兩側均設有排水設施。1、盛吉汽配城下穿道墻壁裝飾采用涂料,兩側邊墻涂料美觀性欠佳。由于隧道內飾涂料暴露于大氣中,長時間受油污腐蝕、滲漏水、粉塵等作用,在這些環境的長期反復作用下,導致側墻涂層脫落,側墻涂層開裂,拱頂涂料景觀性差且局部發生剝落、泛堿等情況,使涂層失去原有的裝飾保護功能,嚴重影響洞內裝飾效果,從而嚴重影響城市品質和我市獨特的城市品味、設施容貌和風格特點,因此有必要對隧道洞內裝飾進行提檔升級。另外,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存在排水蓋板周邊鋪裝破損,沉降縫滲水、泛堿,路面破損、開裂等病害。圖3.2-1盛吉汽配城下穿道洞口圖3.2-2盛吉汽配城下穿道洞內2、另外,盛吉汽配城下穿道進出口擋墻段也采用涂料裝飾,由于涂料完全暴露于外部自然環境中,長時間受風吹、日曬、雨淋等作用,在這些環境的長期反復作用下,及其導致側墻涂層脫落,側墻涂層開裂,使涂層失去原有的裝飾保護功能,嚴重影響下穿道洞口段裝飾效果,因此有必要對隧道洞口段裝飾進行提檔升級。圖3.2-3洞口段擋墻涂料剝落圖3.2-4頂板沉降縫滲水滴漏3、盛吉汽配城下穿道主體結構存在沉降縫位置滲水、局部滴漏;左洞頂板滴漏;路面井蓋輕微沉降,及未設置限高標志等現象。4、《盛吉汽配城下穿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①建議在通道內沉降縫滲水嚴重位置安裝導流管,避免地下水滲流至路面。②路面井蓋沉降應及時修復。③建議增設限高標志。④參照《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11-2004)和《公路隧道養護技術規范》(JTGH12-2015)的要求,加強盛吉汽配城下穿道的日常巡查和有關養護維修工作。(2)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石坪橋大循環處,是大公館通往荒溝的一條車行下穿道,實測軸線長約87.0m,左洞內凈寬為8.41m,右洞內凈寬8.44m,左洞內凈高為5.15m,右洞內凈高5.27m,雙向4車道,主體結構采用雙“門”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間有隔墻,頂板和側墻均有抹灰。設計荷載:車行:城-A,人群:4.0kPa。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設單位為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項目業主)和重慶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代理業主),監理單位為重慶市政建設工程監理公司,施工單位為重慶住宅建設有限公司。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墻壁裝飾采用涂料,兩側邊墻涂料美觀性欠佳。由于隧道內飾涂料暴露于大氣中,長時間受油污腐蝕、滲漏水、粉塵等作用,在這些環境的長期反復作用下,導致側墻涂層脫落,側墻涂層開裂,拱頂涂料景觀性差且局部發生剝落、泛堿等情況,使涂層失去原有的裝飾保護功能,嚴重影響洞內裝飾效果,從而嚴重影響城市品質和我市獨特的城市品味、設施容貌和風格特點,因此有必要對隧道洞內裝飾進行提檔升級。另外,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存在排水蓋板周邊鋪裝破損,沉降縫滲水、泛堿,路面破損、開裂等病害。圖3.2-5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洞口圖3.2-6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洞內圖3.2-7沉降縫處水痕且滲水、泛堿圖3.2-8側墻涂層開裂、剝落《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①建議針對路面鋪裝橫向開裂處用瀝青料進行封閉處理;②建議對側墻開裂進行修補處理;③建議嚴格按《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11-2004)的有關規定,做好下穿道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3.3人行地通道(1)中梁山2號、3號、4號地通道中梁山2號人行地通道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中梁山鎮華玉路,人行地通道長32.7m,寬6.0m,高2.5m,人行通道凈寬3.9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墻體采用瓷磚裝飾,共4個通道出口,兩側洞口均為一字墻。圖3.3-1中梁山2號地通道中梁山3號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中梁山華玉路,以沙坪壩往中梁山鎮方向路上。人行地通道長33.18m,寬3.85m,高2.66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兩側洞口均為一字墻,共2個通道出口。3.3-2圖中梁山3號地通道中梁山4號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中梁山華玉路,以沙坪壩往中梁山鎮方向路上。人行地通道長33.1m,寬3.89m,高2.63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兩側洞口均為一字墻,共4個通道出口。對于中梁山2號、3號、4號地通道出現的相關病害,相關《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建議對已損壞排水蓋板進行更換;建議對地通道排水溝進行疏通,保證排水通暢;③參照《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要求,進行其他必要的養護維修工作。圖3.3-3中梁山4號地通道(2)老場口人行地通道老場口人行地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石橋鋪大循環,該通道采用“門”型框架結構,頂板和側墻采用C30鋼筋混凝土,于200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人行地通道內部已進行了裝飾,頂板有吊頂,側墻粘貼墻面磚,通道地面貼有地面磚。實測軸線長42.23m,內凈寬6.03m,內凈高2.68m,A、B、C、D梯道寬度分別為2.47m、2.53m、2.53m、2.55m;采用自然通風,照明設施較好。圖3.3-4老場口地通道(3)九濱路地通道九濱路地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九濱路,以菜園壩往楊家坪直港大道方向芭菲盛宴賓館處,人行地通道長32.0m,寬4.9m,高2.5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兩側洞口均為一字墻,共4個通道出口。圖3.3-5九濱路地通道對于九濱路地通道出現的相關病害,《九濱路地通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建議開通通道內照明設施②參照《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要求,進行其他必要的養護維修工作。(4)區府地通道區府地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楊家坪往毛線溝方向,九龍坡區人民政府大門口,人行地通道長42.4m,寬4.0m,高2.8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墻體采用瓷磚裝飾,共3個通道出口,兩側洞口均為一字墻。對于區府地通道中存在的病害,《區府地通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參照《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要求,進行必要的養護維修工作。圖3.3-6區府地通道(5)北橋頭地通道北橋頭地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紅光大道往李家沱大橋橋頭,北橋頭立交橋旁邊。人行地通道長36.8m,寬3.9m,高2.6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墻體采用瓷磚裝飾,共4個通道出口,兩側洞口均為一字墻。對于北橋頭地通道中存在的病害,《北橋頭地通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參照《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要求,進行必要的養護維修工作。圖3.3-7北橋頭地通道(6)興勝路地通道興勝路地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楊家坪環道興勝路路口,人行地通道長25.9m,寬5.0m,高2.7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頂部為鋼筋混凝土蓋板,兩側墻體為混凝土墻身,共4個通道出口。對于興勝路地通道出現的相關病害,《興勝路地通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①參照《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要求,進行必要的養護維修工作。建議更換、維修損壞的照明設施;③建議對通道內頂部破損裝飾板進行更換。圖3.3-8興勝路地通道(7)直港大道地通道直港大道地下通道位于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工程與直港大道的TP3交叉口,處于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工程立交橋下方。本地下通道分為主通道、連接通道、出入口通道閉合段及出入口通道敞口段,主通道結構凈寬5.0m,結構凈高3.7m;連接通道結構凈寬4.0m,結構凈高3.7m;出入口通道閉合段結構凈寬3.6m及4.0m;入口通道敞口段結構凈寬3.6m及4.0m,結構凈高不大于4.8m,通道內高4.8m,通道內寬5.8m,地通道全長約285.8m,梯道口總寬4.4m,凈寬3.6m。地通道均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除墊層及重力式擋墻混凝土采用C20及C25外,其余混凝土結構均為C30,混凝土抗滲等級為P6,除入口通道敞口段為U型結構外,其余均為閉合箱形結構。直港大道人行地下通道于2016年竣工,建設單位:重慶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監理單位:重慶同致誠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重慶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圖3.3-9直港大道地通道對于直港大道地通道出現的相關病害,《直港大道地通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建議對開裂面磚進行更換,避免面磚脫落影響行人安全;②建議按《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有關規定,做好地通道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8)楊石路口地通道楊石路口地通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躍華商場與國際商城之間,地通道結構形式為“箱”型鋼筋混凝土結構,通道全長58.555m,內凈寬為4.845m,內凈高2.555m;采用C40混凝土,側墻混凝土厚度為50cm,頂板混凝土厚度為60cm,底板采用素混凝土,厚度為25cm(含鋪裝層);通道一側有商鋪,側墻貼有墻磚,頂板有吊頂,采用自然通風;抗震烈度為6度,通道頂部覆土厚度約2.1m。設計荷載:汽車荷載:城—A級,人群:4.0kPa。楊石路口地通于200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設計單位為重慶市市政勘察設計研究院和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設單位為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監理單位為重慶建新建設工程監理咨詢公司,施工單位為重慶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于楊石路口地通道中存在的病害,《楊石路口地通道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中建議參照《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要求,進行必要的養護維修工作。圖3.3-10楊石路口地通道(9)石坪橋立交1號通道石坪橋立交1號地通道(楊家坪石坪橋地通)位于石坪橋立交楊家坪側,橫跨石坪橋正街,地通道埋深約2.50m,通道全長35.10m,凈寬5.10m,凈高3.10m。通道采用“門”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側墻及頂板混凝土厚度均為50cm。通道內無商鋪,側墻貼有墻磚,頂板有吊頂,采用自然通風。石坪橋立交1號地通道(楊家坪石坪橋地通)約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設單位為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監理單位為重慶市政建設工程監理公司,施工單位為重慶住宅建設有限公司。圖3.3-11石坪橋立交1號通道針對人行地下通道現有病害及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結果,并結合規范相關要求,建議按《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有關規定,做好地通道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10)長江路地通道長江路地通位于九龍坡區長江二路,橫跨謝家灣正街、長江二路。該人行地通道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目前人行地通道內部正在進行整體裝飾施工中,已封閉通行。通道頂板厚0.35m,側墻厚0.30m采用C30混凝土。通道縱坡0.5%,橫坡0.3%,全長90.0m,內凈寬為4.0m,內凈高3.00m,梯道內凈寬分別為3.38m、3.38m、2.50m、4.60m、2.50m、3.30m。采用自然通風。設計荷載:汽車荷載:城—A,人群荷載4.0kPa。長江路地通于1997年竣工,建設單位為重慶市人民政府,設計單位為重慶市設計院,監理單位為重慶工程建設監理公司,施工單位為成都鐵路局第一工程公司。圖3.3-12長江路地通道針對人行地下通道現有病害及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結果,并結合規范相關要求,建議按《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有關規定,做好地通道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11)水碾立交1號、2號地通道水碾立交1號人行地通道位于九龍坡區水碾立交處,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全長54.83m,通道橫斷面全寬:0.5m(側墻)+5.0m(人行地通道)+0.5m(側墻)=6.0m;頂部覆土厚度約2.0m,通道凈高3.0m,側墻厚0.5m,頂板厚0.55m,頂板及側墻均采用C40混凝土;抗震烈度為6度,路面最大縱坡0.5%,最大橫坡1.0%。荷載等級:汽車荷載:城—A級;人群荷載:4.0kPa。圖3.2-13水碾立交1號地通道水碾立交2號人行地通道位于九龍坡區軌道二號線大堰村站處,橫穿錦龍路,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全長37.9m,通道橫斷面全寬:0.5m(側墻)+5.0m(人行地通道)+0.5m(側墻)=6.0m;頂部覆土厚度約2.0m,通道凈高3.0m,側墻厚0.3m,頂板厚0.35m,頂板及側墻均采用C40混凝土;抗震烈度為6度,路面最大縱坡0.5%,最大橫坡0.3%。荷載等級:汽車荷載:城—A級;人群荷載:4.0kPa。水碾立交1號、2號人行地通道于2009年建造,地通道建設單位為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設計單位為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監理單位為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監理公司,施工單位為中冶建工有限公司。圖3.3-14水碾立交2號地通道針對人行地下通道現有病害及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結果,并結合規范相關要求,建議按《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有關規定,做好地通道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12)區一院地通道區一院地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楊家坪西郊路,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一人民醫院公路對面,人行地通道長26.5m,寬4.9m,高2.5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墻體采用瓷磚裝飾,共2個通道出口,兩側洞口均為一字墻。針對人行地下通道現有病害及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結果,并結合規范相關要求,建議按《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有關規定,做好地通道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圖3.3-15區一院地通道(13)404車站地通道404車站地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楊家坪環道,人行地通道長41.6m,寬3.8m,高2.8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墻體采用瓷磚裝飾,共2個通道出口,兩側洞口均為一字墻。圖3.3-16404車站地通道針對404人行地下通道現有病害及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結果,并結合規范相關要求,提出以下建議:①建議按《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99-2017)的有關規定,做好下穿道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建議更換、維修缺失、損壞的照明設施;③建議對1#、2#、3#、4#、5#通道口有裂縫的裝飾面磚進行修復處理。(14)謝家灣立交1#、2#人行地通道謝家灣立交1#、2#人行地通道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立交附近,結構形式均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墻體采用瓷磚裝飾,每個地通道均有3個通道出口,洞口均為一字墻。圖3.3-17謝家灣立交1#地通道圖3.3-18謝家灣立交2#地通道(15)龍騰大道地通道龍騰大道地通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立交附近,重慶育才中學以西方向,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蓋板、混凝土墻身,墻體采用瓷磚裝飾,地通道共有4個通道出口,洞口均為一字墻。圖3.3-19龍騰大道地通道通過現場踏勘和相關檢測資料,本項目對涉及的人行地通道整治主要為維修及部分消防改造。其中,人行地通道的病害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地通道內排水蓋板變形、局部破損,排水溝堵塞導致梯道口處道面積水等。(2)地通道內照明設施損壞。(3)地通道入口段及內部裝飾板或面磚松動、損壞或缺失等。(4)墻面水痕、泛堿、滲水,面磚多處開裂及破損或墻面涂料脫落等。(5)沉降縫處泛堿、滲水等。(6)路面鋪裝開裂,損壞等。(7)地通道欄桿銹蝕、損壞等。經現場走訪查看,九龍坡區2020年城市道路、路燈改造及橋梁整治項目中涵蓋的19個人行地通的消防系統現狀存在以下三種情況:(1)通道內已有消防設施,且已接通消防水源。包括區一院地通道、直港大道地通道、404車站地通道。(2)通道內已有消防設施,但未接通消防水源。包括九濱路地通道、北橋頭地通道、興勝路地通道、石坪橋立交1號地通道、長江路地通、水碾立交1、2號地通道、老場口地通道。(3)通道內無消火栓的。包括中梁山2/3/4號地通道、區府地通道、楊石路口地通道。具體地各個地通道消防整治和病害整治情況如下表所示。表3.3-1人行地通道消防及病害整治序號人行地通道名稱整治內容消防整治病害整治1中梁山2號地通道是是2中梁山3號地通道是是3中梁山4號地通道是是4老場口地通道是是5九濱路地通道是是6區府地通道是是7北橋頭地通道是是8興勝路地通道是是9直港大道地通道是是10楊石路口地通道是是11石坪橋立交1號通道是是12長江路地通道是是13水碾立交1號地通道是是14水碾立交2號地通道是是15區一院地通道否是16404車站地通道否是17謝家灣立交1#人行地通道否是18謝家灣立交2#人行地通道否是19龍騰大道地通道否是4主要病害根據業主提供的本項目相關《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重慶市建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2019.04—九龍坡區市政設施維護管理處2018—2020年結構設施技術巡檢服務(楊家坪、中梁山)項目)以及設計人員現場踏勘,本項目設計涉及到的城市隧道、車行下穿道以及人行地通道的主要病害以及消防系統缺失整理如下:4.1裂縫及滲漏水病害(1)九龍隧道根據九龍隧道檢測報告(2019年5月),九龍隧道左右洞室共發現10處裂縫病害,檢測時發現裂縫寬度大部分均較小(小于0.20mm),有其中一處環向裂縫寬度較大為0.19mm,裂縫長度在2.0m~5.0m之間。其中多為豎向和環向裂縫。九龍隧道檢查共發現滲水泛堿跡象24處,其中有9處為沉降縫處滲水泛堿;其余為拱腰及邊墻部位滲水及泛堿。圖4.1-1隧道沉降縫滲水圖4.1-2隧道拱頂泛堿(2)盛吉汽配城下穿道根據盛吉汽配城下穿道檢測報告(2019年5月),盛吉汽配城下穿道病害主要為右洞頂板2道沉降縫位置滲水、局部滴漏;左洞頂板1處滴漏。(3)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根據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檢測報告(2019年5月),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左右洞室共發現20處裂縫病害,檢測時發現裂縫寬度大部分均較小(小于0.20mm),有其中一處環向裂縫寬度較大為0.19mm,裂縫長度在1.8m~6.0m之間。其中多為豎向裂縫。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檢查共發現滲水泛堿跡象5處,均發生在沉降縫處。圖4.1-3下穿道頂板沉降縫滲水圖4.1-4下穿道側墻豎向開裂(4)人行地通道經人行地通道檢測報告及現場踏勘發現,人行地通道病害主要以墻面水痕、泛堿、滲水,面磚開裂及破損或墻面涂料脫為主。圖4.1-5地通道沉降縫滲水圖4.1-6道與主通道連接處頂部滲水4.2照明設施破損以中梁山2號和4號地通道為典型的通道內照明設施多數損壞,需進行照明設施的修復和更換。圖4.2-1照明設施損壞4.3路面破損及排水溝堵塞九龍隧道路面情況基本完好,有少數位置有路面開裂,需對局部區域進行處治;盛吉汽配城下穿道及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路面局部破損、開裂,井蓋輕微沉降等,需進行整治。病害主要為輕、中程度車轍,整個路段未見明顯大面積開裂、沉陷、坑槽、擁包、啃邊和嚴重的車轍等病害。地通道則以進出口段臺階面磚和內部地面面磚開裂及破損為主,需進行替換整治修復,另外還包括一些通道頂部路面橫向開裂(水碾立交1#、2#人行地通道為例),需進行整治修復。圖4.3-1地通道頂部路面橫向開裂圖圖4.3-2排水溝堵塞4.4洞內裝飾材料破損九龍隧道頂部和側壁涂料裝飾表面主要存在涂層發生開裂、粉化、剝落、變色及泛堿等現象。盛吉汽配城下穿道和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側壁裝飾采用專用防火涂料,內飾涂料暴露于大氣中,長時間受油污腐蝕、滲漏水、粉塵等作用,在這些環境的長期反復作用下,涂層發生剝落、泛堿等現象,使涂層失去原有的裝飾保護功能,并且兩側邊墻涂料美觀性欠佳,拱頂部分涂料發生剝落、泛堿等情況,嚴重影響洞內裝飾效果。因此有必要對洞內裝飾進行提檔升級。圖4.4-1隧道邊墻滲水、涂層剝落圖圖4.4-2石行下穿道洞內側壁涂裝脫落多數地通道內部側壁采用面磚或裝飾板裝飾,部分已經過多次修復整治,顏色存在色差,并且局部已出現松動、損壞或缺失現象,需進行修復和更換。圖4.4-3通道內頂部石膏裝飾板局部破損圖4.4-4頂部裝飾板破損4.5洞口容貌整治九龍隧道洞口處線路凌亂,需進行規整。圖4.5-1九龍隧道洞口盛吉汽配城下穿道進出口段采用涂料裝飾,由于涂料完全暴露于外部自然環境中,長時間受風吹、日曬、雨淋等作用,在這些環境的長期反復作用下,及其導致側墻涂層脫落,側墻涂層開裂,使涂層失去原有的裝飾保護功能,嚴重影響下穿道洞口段裝飾效果,因此有必要對隧道洞口段裝飾進行提檔升級。圖4.5-2盛吉汽配城下穿道洞口段擋墻涂裝剝落多數地通道出口段側壁采用面磚裝飾,部分已經過多次修復整治,顏色存在色差,并且局部已出現松動、損壞或缺失現象;對墻面水痕、泛堿、滲水,面磚多處開裂及破損或墻面涂料脫落等也需進行整治。圖4.5-3梯道口側墻面磚泛堿圖4.5-4洞口側墻面磚起鼓、開裂4.6病害統計結果匯總4.6.1隧道病害統計匯總為方便病害描述,根據設計圖紙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檢測結構各構件的編號及方位闡述如下:(1)九龍隧道整體以李家沱大橋向毛線溝立交行進為正方向進行編號,隧道分為左洞、右洞,隧道內部各自以行車方向分左右側,單側隧道內部以各自行車方向依次劃分為左邊墻、左拱腰、拱頂、右拱腰、右邊墻,洞口為K0+000開始進行里程編號。表4.6-1隧道外觀檢查結果匯總一、九龍隧道病害位置病害類型病害描述入洞口開裂左洞入洞口處路面橫向開裂入洞口開裂、滲水入洞口右側墻豎向開裂且滲水泛堿L=3.0m,W=0.12mmZK0+006滲水沉降縫滲水ZK0+015水痕泛堿沉降縫水痕泛堿ZK0+023涂層剝落沉降縫處右拱腰、右側墻水痕、涂層剝落ZK0+473開裂環向開裂,L=5.0m,W=0.10mm且泛堿ZK0+482~487涂層剝落左側拱腰及邊墻水痕且涂層剝落ZK0+486開裂左拱腰豎向開裂L=2.5m,W=0.15mm且水痕ZK0+491開裂環向開裂,L=5.0m,W=0.19mmZK0+491滲水泛堿拱頂風機處大面積滲水泛堿,且水流蔓延至配電箱內部ZK0+540滲水、開裂左邊墻滲水、開裂,L=5.0m,W=0.1mmZK0+544滲水、涂層剝落左邊墻滲水、涂層剝落ZK0+559泛堿右拱腰沉降縫泛堿ZK0+561泛堿拱頂泛堿ZK0+571泛堿拱頂泛堿ZK0+575泛堿左拱腰泛堿ZK0+576滲水做邊墻滲水ZK0+580泛堿拱頂泛堿ZK0+776泛堿右拱腰沉降縫處泛堿YK0+004泛堿拱腰泛堿YK0+008滲水泛堿沉降縫滲水泛堿YK0+009開裂路面中部縱向開裂,L=3.0mYK0+051~YK0+061路面開裂路面縱向開裂YK0+062豎向裂縫右側墻涂層豎開裂,L=3.0m,W=0.12mmYK0+087開裂路面2處橫向開裂YK0+204環向裂縫右側墻環向裂縫L=4.0m,W=0.1mmYK0+260路面開裂、破損右側路面開裂、破損,S=2.0m×1.0mYK0+306豎向開裂右側墻涂層豎向開裂,L=5.0m,W=0.12mmYK0+318坑槽左側路面坑槽,S=0.2×0.3m2YK0+371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9.0m,W=0.12mmYK0+446豎向開裂右側墻涂層豎向開裂,L=2.0m,W=0.10mmYK0+472泛堿沉降縫拱頂泛堿YK0+546涂層剝落沉降縫右側邊墻處涂層剝落、水痕YK0+558泛堿拱頂泛堿YK0+629滲水、泛堿沉降縫處滲水、泛堿YK0+635泛堿、水痕左、右拱腰及拱頂沉降縫泛堿、水痕4.6.2下穿道病害統計匯總為系統表述盛吉汽配城下穿道和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狀況,對設施構件實行編號:(1)盛吉汽配城下穿道以從高廟村至二郎方向(設計行車方向)為正方向。以從高廟村至二郎方向為右洞,高廟村側洞口樁號為YK0+000;以二郎至高廟村行車方向為左洞,二郎側洞口樁號為ZK0+000;地通左側、右側依正方向而定。(2)設定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以水碾向大公館行進為正方向進行編號,下穿道洞口分為左洞、右洞,洞內以各自行車方向為正方向兩側墻分為左側墻、右側墻,下穿入口為K0+000開始進行里程編號。表4.6-2車行下穿道外觀檢查結果匯總及判定表一、盛吉汽配城下穿道病害位置病害類型病害描述YK0+012滲水頂板沉降縫位置滲水、局部滴漏YK0+020滲水頂板有修補痕跡,沉降縫位置滲水、局部滴漏。YK0+020滲水左洞頂板1處滴漏二、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YK0+006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開裂,L=2.0m,W=0.13mmYK0+008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裂縫,L=4.0m,W=0.12mmYK0+012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開裂,L=3.0m,W=0.1mmYK0+020滲水、泛堿沉降縫處水痕且滲水、泛堿YK0+028豎向開裂左側墻涂層豎向開裂至頂板,L=6m,W=0.19mmYK0+032開裂左側墻涂層開裂YK0+040泛堿、涂層剝落沉降縫頂板處泛堿、涂層剝落YK0+043網裂路面網裂YK0+046~062涂層剝落右側墻涂層剝落YK0+048堵塞排水溝堵塞YK0+048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2.0m,W=0.1mmYK0+049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5m,W=0.12mmYK0+049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裂縫,L=5m,W=0.11mmYK0+052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開裂,L=4.5m,W=0.14mmYK0+053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3m,W=0.1mmYK0+057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4m,W=0.11mmYK0+060豎向開裂右側墻縱向開裂,L=2m,W=0.13mmYK0+071開裂、破損路面開裂、破損ZK0+004涂層剝落左側墻涂層剝落ZK0+008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1.8m,W=0.1mmZK0+013水痕、泛堿沉降縫水痕、泛堿ZK0+023開裂路面開裂ZK0+031涂層開裂右側墻涂層開裂ZK0+039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開裂,L=6m,W=0.11mmZK0+039網裂、擁包路面網裂、擁包ZK0+047開裂路面開裂ZK0+048泛堿沉降縫泛堿ZK0+058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5m,W=0.1mmZK0+060豎向開裂左、右側墻豎向開裂,L=6m,W=0.1mmZK0+063豎向開裂左、右側墻豎向開裂,L=3m,W=0.1mmZK0+068泛堿沉降縫泛堿ZK0+076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6m,W=0.13mmZK0+076破損路面局部破損ZK0+081豎向開裂左、右側墻豎向開裂,L=5m,W=0.14mm/涂層剝落左、右側墻多處涂層剝落入洞口處破損入洞口處排水蓋板周邊鋪裝破損4.6.3地通道病害統計匯總(1)中梁山2號地通道中梁山2號地通道整體以新橋醫院往中梁山鎮方向行進為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出口以正方向依次編號為1號出口,2號出口、3號出口、4號出口;通道內部以1號向3號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圖4.6-1中梁山2號地通道平面圖(2)中梁山3號地通道中梁山3號地通道整體以沙坪壩往中梁山鎮方向為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出口以正方向依次編號為1號出口,2號出口;通道內部以1號向2號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圖4.6-2中梁山3號地通道平面圖(3)中梁山4號地通道中梁山4號地通道整體以沙坪壩往中梁山鎮方向為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出口以正方向依次編號為1號出口,2號出口,3號出口,4號出口;通道內部以1號向4號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圖4.6-3中梁山4號地通道平面圖(4)老場口人行地通道老場口人行地通道以石橋鋪小學往八益建材市場方向為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出口以正方向依次編號為1號出口,2號出口,3號出口,4號出口;通道內部以1號向2號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圖4.6-4老場口人行地通道平面圖(5)九濱路地通道九濱路地通道以菜園壩往直港大道方向為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出口以正方向依次編號為1號出口,2號出口,3號出口,4號出口;通道內部以1號出口向3號出口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圖4.6-5九濱路地通道平面圖(6)區府地通道對區府地通道設定以毛線溝往楊家坪方向為正方向進行編號。地通道以正方向依次編號為1#出入口~2#出入口。圖4.6-6區府地通道平面圖(7)北橋頭地通道北橋頭地通道以毛線溝往楊家坪環道方向為正方向,通道出口以正方向依次編號為1號通道口,2號通道口,3號通道口;通道內部以1號向2號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圖4.6-7北橋頭地通道平面圖(8)興勝路地通道興勝路地通道設定以楊家坪環道往石坪橋方向為正方向進行編號,地通道出入口為1#出入口,其余出口連接地下商場,無梯道。圖4.6-8興勝路地通道平面圖(9)直港大道地通道直港大道地通道整體以金都香榭小區向天鵝山莊小區為行進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出口由左向右依次編號為A#口、B1#口、B2#口D1#口、D2#口;通道內部以A#口向D#口順時針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墻。圖4.6-9直港大道地通道平面圖(10)楊石路口地通道整體以陳家坪立交向石橋鋪立交行進為正方向進行編號:地通入口梯道自左向右依次編號為1#入口、2#入口、3#入口、4#入口;通道內部以1#向4#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墻。圖4.6-10楊石路口地通道平面圖(11)石坪橋立交1號通道石坪橋立交1號通道整體以楊家坪向陳家坪行進為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內出口編號為1#口、2#口、3#口、4#口;通道內部以1#向4#入口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圖4.6-11石坪橋立交1號通道平面圖(12)長江路地通道長江路地通道整體以通道頂部行車行進為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內出口編號為1#口、2#口、3#口、4#口、5#口。圖4.6-12長江路地通道平面圖(13)水碾立交1號地通道設定以水碾立交1號地通道巴國城向毛線溝為行進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口從左向右依次對入口進行編號為1#、2#、3#、4#;通道內部以1#口向4#口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墻。圖4.6-13水碾立交1號地通道平面圖(14)水碾立交2號地通道設定水碾立交2號地通道以水碾向毛線溝為行進正方向進行編號。通道口從左向右依次對入口進行編號為1#、2#、3#、4#;通道內部以1#口向4#口行進為正方向分左右側墻。圖4.6-14水碾立交2號地通道平面圖(15)區一院地通道設定以毛線溝往楊家坪方向為正方向進行編號,地通道梯道口以正方向依次編號為1#出入口、2#出入口。圖4.6-15區一院地通道平面圖(16)404車站地通道設定404車站地通道以石坪橋往楊家坪環道方向為正方向進行編號,地通道梯道口以正方向依次編號為1#通道出口~5#通道出口。圖4.6-16404車站地通道平面圖(17)謝家灣立交1#人行地通道以鵝公巖立交至袁家崗輕軌站行進為正方向進行編號,地通道出入口分為1#口、2#口、3#口。圖4.6-17謝家灣立交1#人行地通道平面圖(18)謝家灣立交2#人行地通道以袁家崗輕軌站至大公館立交行進為正方向進行編號,地通道出入口分為1#口、2#口、3#口。圖4.6-18謝家灣立交2#人行地通道平面圖(19)龍騰大道地通道龍騰大道地通道以謝家灣立交至大公館立交行進為正方向進行編號,地通道出入口分為1#口、2#口、3#口。圖4.6-19龍騰大道地通道平面圖具體地,各個地通道病害統計如下表所示。表4.6-3地通道外觀檢查結果匯總及判定表一、中梁山2號地通道病害位置病害類型病害描述主體構造物松動4#梯道與主通道連接處頂部裝飾板松動滲水3#、4#梯道與主通道連接處頂部滲水排水系統破損1#出洞口處排水蓋板變形,且局部破損3#梯道排水溝輕微堵塞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多處損壞二、中梁山3號地通道排水系統堵塞2#梯道中部橫向排水溝堵塞1#梯道中部橫向排水溝堵塞三、中梁山4號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泛堿3#梯道口左側墻面磚泛堿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局部損壞四、老場口人行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泛堿3#梯道口墻面磚泛堿開裂2#梯道側墻面磚開裂五、九濱路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滲水通道內沉降縫滲水附屬設施/照明設施未開通六、區府地通道出入口水痕1#出入口側墻局部水痕缺失2#出入口頂板裝飾板缺失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損壞其它開裂通道頂部路面鋪裝開裂七、北橋頭地通道出入口水痕、泛堿4#梯道左側墻泛堿2#洞口梯步右側墻體滲水、泛堿3#洞口側墻水痕、泛堿開裂1#梯道口右側面磚開裂4#梯道口側墻面磚開裂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多處損壞八、興勝路地通道出入口泛堿1#梯道左右側墻泛堿道面開裂及破損通道內部地面面磚多處開裂及破損破損通道內頂部石膏裝飾板局部破損、孔洞附屬設施損壞通道內部照明設施局部損壞九、直港大道地通道出入口開裂C1#右側墻面磚開裂B2#梯道左側墻面磚開裂A梯道右側墻面磚開裂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局部損壞十、楊石路口地通道出入口水痕1#出入口左側墻水痕開裂1#出入口面磚開裂、水痕已修復主體構造物破損露筋通道頂板安裝有裝飾板,無法對原有病害3#出入口處頂板破損且露筋進行檢測缺失通道內中部頂板裝飾板缺失排水系統堵塞排水設施堵塞附屬設施損壞梯道內照明設施損壞已修復十一、石坪橋立交1號通道出入口積水1#梯道口有積水破損1#梯道面磚局部破損排水系統排水溝堵塞其他開裂通道頂部路面橫向開裂十二、長江路地通道出入口開裂3#梯道口右側面磚開裂泛堿3#、4#梯道口側墻面磚泛堿泛堿1#梯道側墻水痕、泛堿十三、水碾立交1號地通道出入口開裂2#梯道口外側護欄基座開裂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局部損壞其他開裂通道頂部路面橫向開裂十四、水碾立交2號地通道出入口開裂3#出入口外側護欄基座面磚局部破損、開裂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局部損壞其他開裂通道頂部路面橫向開裂十五、區一院地通道出入口涂層剝落1#出入口口頂部涂層剝落開裂1#口左右側墻面磚開裂2#口右側墻面磚開裂十六、404車站地通道出入口開裂1#出入口左側墻面磚開裂2#出入口與洞內接縫處左右側墻面磚開裂3#洞口左、右側墻裝飾面磚開裂4#洞口左側墻面磚起鼓、開裂5#洞口右側墻面磚開裂涂層剝落3#出入口頂部涂層剝落裝飾板破損1#出入口頂部裝飾板破損排水系統堵塞1#出入口排水溝堵塞附屬設施破損缺失通道內部照明設施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損、缺失現象十七、謝家灣立交1#人行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涂層剝落1#口頂板涂層剝落3#口頂板涂層剝落排水系統堵塞通道內排水溝堵塞十八、謝家灣立交2#人行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涂層剝落1#口頂板涂層剝落排水系統堵塞通道內排水溝堵塞十九、龍騰大道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涂層剝落1#口頂板涂層剝落出入口水痕1#出入口頂部水痕4#出入口頂部水痕5表觀病害成因分析九龍坡區城市隧道、下穿道及地通道產生病害的因素較多,主要有外力因素、材質劣化因素、設計及施工因素等。病害成因分析如下:5.1隧道二襯表面開裂九龍隧道洞身襯砌發育有環向、斜向以及縱向等不同形態的裂縫,裂縫寬度大小不一,分布部位既有拱部,也有邊墻部位,根據現場觀察,施工縫部位也有一定程度的裂縫發展。根據裂縫發育部位、形態及寬度等參數,初步分析隧道襯砌表面開裂原因如下:1)巖土體荷載作用。隧道圍巖在長期的運營過程中,可能發生松動或變形現象,形成圍巖荷載,作用于襯砌結構上后,可能使襯砌結構開裂。該影響因素下襯砌結構易出現斜向及縱向裂縫。2)基礎不夠密實牢固。隧道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襯砌及路面基礎不夠密實牢固,在運營過程中由于結構自重、車輛荷載及圍巖壓力作用下,基礎可能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襯砌出現開裂。該影響因素下襯砌結構易出現環向裂縫。3)施工質量原因。隧道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二次襯砌厚度不滿足設計要求、二襯或初支背后有脫空或不密實區域、露筋、襯砌混凝土強度可能不滿足設計要求等質量缺陷,襯砌結構在荷載作用下可能在缺陷部位產生開裂現象。欠厚及脫空是裂縫病害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4)襯砌結構存在受力不良部位。如邊墻與仰拱連接部位、彎道部位,由于開挖斷面較大,線條過渡不夠順滑,存在應力集中現象,易導致該部位襯砌開裂。5)襯砌混凝土劣化。混凝土是一種各向異性的材料,經過一定的使用年限后,由于各種原因混凝土發生劣化,同時由于隧道及下穿道縱向長度范圍溫度不一致,可能導致混凝土由于溫度應力出現開裂現象。該影響因素下襯砌結構易出現環向裂縫。5.2隧道襯砌滲漏水九龍隧道襯砌洞身存在施工縫滲水和裂縫滲水現象,初步分析主要原因如下:(1)防排水系統未充分發揮作用。排水系統可能存在堵塞現象,防水板施工質量未完全達到設計目的,存在破損、漏焊或松脫部位,導致地下水通過防水板存在縫隙的部位進入二次襯砌背后。施工縫部位存在施工質量問題,防水效果不佳。(2)襯砌存在貫通裂縫。地下水進入防水板和二次襯砌間之后,通過襯砌上的貫通裂縫滲出。(3)沉降縫滲水主要由于止水條或止水帶破損或脫落,覆土中水流下滲導致。5.3其他病害另外,本項目還需整治的病害和缺陷還包括二襯混凝土剝落、涂料脫落、人行檢修道蓋板破損、路緣石混凝土破損、邊墻裝飾面磚變形掉落等質量缺陷等。(1)下穿道側墻開裂主要是由于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外界環境等因素引起變形,當此變形得不到滿足時,在結構構件內部產生自應力,當此自應力超過混凝土允許拉應力時,產生裂縫。(2)下穿道側墻涂層剝落主要是由于涂裝施工前表面處理不當、周邊有水流及環境等因素,造成漆膜在結構表面或下涂層的附著劣化,喪失附著力。(3)路面破損、開裂一方面是在運營過程中,由于結構自重、車輛荷載作用下,基礎可能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路面出現開裂及破損。另一方面是由于瀝青老化及外荷載作用下引起。(4)地通道梯道面磚局部破損是由于裝飾面磚受到周圍混凝土熱脹冷縮及收縮徐變引起應力變化,或由于行人磨損或者由于面磚材料老化導致。(5)出入口排水溝堵塞主要是由于未定期清理和維護管理不當導致。(5)附屬設施破損缺失包括通道內部照明設施的破損、缺失,欄桿銹蝕等也主要是由于維護管理不當和材料老化導致。6病害處治原則本項目主要是對隧道(九龍隧道)、車行下穿道(盛吉汽配城下穿道和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以及地通道(中梁山2號地通道、老場口地通道及九濱路地通道等19座)病害及裝飾美觀的整治。首先,在分析隧道、下穿道及地通道病害現狀和原因的基礎上,結合相對應的檢驗檢測報告(常規定期檢查)的處治建議,并依據國內外成熟處治經驗,對其進行病害處治設計。處治原則為安全第一、經濟合理、技術可行。(1)處治方案施工技術簡易可行,盡量縮短施工工期。(2)隧道及下穿道處治后無明顯滲漏水現象和外觀缺陷,且不影響美觀,運營不影響行車安全;人行地通道處治后無明顯滲漏水現象,運營不影響行車安全。7病害處治設計本次設計對隧道、下穿道及地通道存在的表觀質量缺陷及表觀病害進行處治。7.1干性裂縫處治(GF1)本次設計根據不同形態的裂縫,提出不同的處治方法:(1)裂縫寬度<0.2mm時對寬度小于0.2mm的裂縫采用在裂縫部位涂刷環氧砂漿封閉裂縫的方法進行處治。(2)裂縫寬度≥0.2mm時對寬度≥0.2mm的縱向、斜向和環向裂縫采用低壓注漿法進行處治,通過壓注改性環氧樹脂灌縫膠充填封閉裂縫,粘結裂縫,阻止其進一步發展。低壓注漿法的施工工序為:裂縫清理→粘貼注漿嘴、封閉裂縫→試漏→配制注漿液→壓漿→二次注漿→清理表面。7.2襯砌滲漏水處治(SF)針對不同的滲漏水程度、形態等,分別采取如下處治方法:(1)1號方案(SF1):嚴重滲水段落處治設計圖對不存在裂縫的嚴重滲漏水段,主要施工步序如下:1)隧道滲漏水調查分析,確定處治部位;2)在墻腳部位向圍巖內打孔,一般滲水段按縱向3m間距設置1處泄水孔,滲漏水嚴重段1.0m設置1處泄水孔。鉆孔采用?89鉆頭,鉆孔深度打穿隧道二襯為宜,泄水孔內置C80軟式透水管。對于存在裂縫的嚴重滲漏水段,主要施工步序如下:1)隧道滲漏水調查分析,確定處治部位;2)向巖土層內打孔,鉆孔離電纜溝蓋板頂高度為0.5m,在有明顯滲水痕跡處邊墻打孔。一般滲水段按縱向3m間距設置1處泄水孔,滲漏水嚴重段1.0m設置1處泄水孔。鉆孔采用?89鉆頭,鉆孔深度打穿隧道二襯為宜,泄水孔內置C80軟式透水管。鉆孔臨空側外部鑿槽埋設半剖φ110波紋管,且封閉于襯砌混凝土內,將引出的地下水接至電纜溝內。(2)2號方案(SF2):環向滲漏水施工縫、沉降縫對存在滲漏水病害的環向施工縫、沉降縫,采用沿施工縫鑿槽埋管引排的方法進行處治,將引出的滲漏水排至電纜溝內。鑿槽深度均10cm,鑿槽完畢后,須先在滲水部位用鐵釘固定無紡布條帶引流滲水,再在槽內安設半剖φ110波紋管,可用鐵釘和鐵絲固定排水管,接茬時須上茬壓下茬,且重疊長度不得小于15cm。排水管安設完畢后,在鑿槽內充填聚合物水泥砂漿封堵。(3)3號方案(SF3):環向滲漏水裂縫對存在滲漏水病害的環向縫,采用沿施工縫鑿槽埋管引排的方法進行處治,將引出的滲漏水排至電纜溝內。鑿槽寬度16cm、深度為10cm,鑿槽完畢后,須先在滲水部位用鐵釘固定無紡布條帶引流滲水,再在槽內安設半剖φ110波紋管,可用鐵釘和鐵絲固定排水管,接茬時須上茬壓下茬,且重疊長度不得小于15cm。排水管安設完畢后,在鑿槽內充填聚合物水泥砂漿封堵。(4)4號方案(SF4):縱向及斜向滲漏水裂縫對嚴重滲漏水的縱向和斜向裂縫,采用直接向裂縫內壓注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劑的方法進行處治,同時采用鑿槽埋管的方法進行引排。7.3襯砌及側壁剝落部位處治(JF1)該法適用于隧道襯砌表層劣化、剝落、酥脆、麻面的補強處理。對隧道襯砌表層缺陷處理時應注意以下問題:(1)修補前應首先鑿除腐蝕成洞處砼,要求鑿到新鮮砼為止,剔除空鼓,清除浮漿碎屑;(2)刮涂結構修補劑前應用高壓水將修補區域沖洗干凈;(3)在修補處刮涂結構修補劑,當第一層結構修補劑開始初凝硬化時,抹第二層,每一層厚度≤2cm,如此方法至表面刮平;(4)如果修補區域較大較深,要打釬釘掛鋼筋骨架,并可在結構修補劑中拌和骨料以提高強度;(5)結構修補劑施做完后應分別涂刷一層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層和硅基混凝土強化保護劑;(6)對襯砌表面劣化部位或其它部位有單獨出水點時,應先處理集中出水點。7.4人行道破損處治(RF1)隧道人行道現狀為地磚鋪裝,部分地磚及路緣石混凝土出現變形、破損情況,對于破損不嚴重的部位,可對路緣石混凝土進行修復,對變形的地磚撬開處理基底后重新鋪設,對于破損較嚴重的部位,對現狀破損地磚進行替換處理。7.5路面破損處治(LF1)隧道及下穿道路面病害類型主要包括路面開裂、坑槽及局部不平整等類型。路面破損處治施工時應針對其病害類型,分別選取相應的整治措施。(1)針對路面鋪裝橫向開裂、坑槽處用瀝青料進行封閉處理和修補。縫寬在10mm及以內的,應采用專用灌縫(封縫)材料或熱瀝青灌縫,縫內潮濕時應采用乳化瀝青灌縫。(2)路面基層完好,僅面層有坑槽時的維修1)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劃出所需修補坑槽的輪廓線。2)沿所劃輪廓線開鑿至坑底穩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3)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動部分及粉塵、雜物。4)重新施做瀝青混凝土路面板(抗折強度不低于5MPa),厚度不低于原設計。面板底部基層超挖范圍用同標號混凝土回填。(3)路面基層存在缺陷導致的面層坑槽維修由于基層局部強度不足或水穩性不好,使基層松軟而導致的擁包,應將面層和基層完全挖除。如土基中含有淤泥,還應將淤泥徹底挖除,換填新料并夯實。在地下水位較高的潮濕路段,應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層下面加鋪一層水穩性好的材料,最后重做面層。7.6邊溝及防排水工程(BF1)根據檢測報告,部分地通道既有管溝及雨水篦子局部存在堵塞現象,在雨季滲水可能積聚于地通道出入口順坡排泄,給行人安全帶來很大隱患。病害整治過程中,應對隧道邊溝雨水篦子進行逐一檢查,并對堵塞的邊溝及雨水篦子進行清理修復。7.7病害處治方案選取(1)隧道病害處治方案詳見下表:表7.7-1隧道外觀檢查結果匯總及處治方式一、九龍隧道病害位置病害類型病害描述處治方式入洞口開裂左洞入洞口處路面橫向開裂LF1入洞口開裂、滲水入洞口右側墻豎向開裂且滲水泛堿L=3.0m,W=0.12mmSF4ZK0+006滲水沉降縫滲水SF2ZK0+015水痕泛堿沉降縫水痕泛堿SF2ZK0+023涂層剝落沉降縫處右拱腰、右側墻水痕、涂層剝落SF2ZK0+473開裂環向開裂,L=5.0m,W=0.10mm且泛堿SF3ZK0+482~487涂層剝落左側拱腰及邊墻水痕且涂層剝落SF4ZK0+486開裂左拱腰豎向開裂L=2.5m,W=0.15mm且水痕SF4ZK0+491開裂環向開裂,L=5.0m,W=0.19mmGF1ZK0+491滲水泛堿拱頂風機處大面積滲水泛堿,且水流蔓延至配電箱內部SF1ZK0+540滲水、開裂左邊墻滲水、開裂,L=5.0m,W=0.1mmSF4ZK0+544滲水、涂層剝落左邊墻滲水、涂層剝落SF4ZK0+559泛堿右拱腰沉降縫泛堿SF2ZK0+561泛堿拱頂泛堿SF4ZK0+571泛堿拱頂泛堿SF4ZK0+575泛堿左拱腰泛堿SF4ZK0+576滲水左邊墻滲水SF4ZK0+580泛堿拱頂泛堿SF4ZK0+776泛堿右拱腰沉降縫處泛堿SF3YK0+004泛堿拱腰泛堿SF4YK0+008滲水泛堿沉降縫滲水泛堿SF2YK0+009開裂路面中部縱向開裂,L=3.0mLF1YK0+051-YK0+061路面開裂路面縱向開裂LF1YK0+062豎向裂縫右側墻涂層豎開裂,L=3.0m,W=0.12mm-YK0+087開裂路面2處橫向開裂LF1YK0+204環向裂縫右側墻環向裂縫L=4.0m,W=0.1mmGF1YK0+260路面開裂、破損右側路面開裂、破損,S=2.0m×1.0mLF1YK0+306豎向開裂右側墻涂層豎向開裂,L=5.0m,W=0.12mm-YK0+318坑槽左側路面坑槽,S=0.2×0.3㎡LF1YK0+371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9.0m,W=0.12mmGF1YK0+446豎向開裂右側墻涂層豎向開裂,L=2.0m,W=0.10mm-YK0+472泛堿沉降縫拱頂泛堿SF2YK0+546涂層剝落沉降縫右側邊墻處涂層剝落、水痕SF2YK0+558泛堿拱頂泛堿SF4YK0+629滲水、泛堿沉降縫處滲水、泛堿SF2YK0+635泛堿、水痕左、右拱腰及拱頂沉降縫泛堿、水痕SF2(2)下穿道病害處治方案詳見下表:表7.7-2下穿道外觀檢查結果匯總及處治方式一、盛吉汽配城下穿道病害位置病害類型病害描述處治方式YK0+012滲水頂板沉降縫位置滲水、局部滴漏SF2YK0+020滲水頂板有修補痕跡,沉降縫位置滲水、局部滴漏。SF2YK0+020滲水左洞頂板1處滴漏SF1二、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YK0+006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開裂,L=2.0m,W=0.13mmGF1YK0+008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裂縫,L=4.0m,W=0.12mmGF1YK0+012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開裂,L=3.0m,W=0.1mmGF1YK0+020滲水、泛堿沉降縫處水痕且滲水、泛堿SF2YK0+028豎向開裂左側墻涂層豎向開裂至頂板,L=6m,W=0.19mm-YK0+032開裂左側墻涂層開裂SF4YK0+040泛堿、涂層剝落沉降縫頂板處泛堿、涂層剝落SF2YK0+043網裂路面網裂LF1YK0+046~062涂層剝落右側墻涂層剝落-YK0+048堵塞排水溝堵塞BF1YK0+048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2.0m,W=0.1mmGF1YK0+049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5m,W=0.12mmGF1YK0+049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裂縫,L=5m,W=0.11mmGF1YK0+052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開裂,L=4.5m,W=0.14mmGF1YK0+053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3m,W=0.1mmGF1YK0+057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4m,W=0.11mmGF1YK0+060豎向開裂右側墻縱向開裂,L=2m,W=0.13mmGF1YK0+071開裂、破損路面開裂、破損LF1ZK0+004涂層剝落左側墻涂層剝落-ZK0+008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1.8m,W=0.1mmGF1ZK0+013水痕、泛堿沉降縫水痕、泛堿SF2ZK0+023開裂路面開裂LF1ZK0+031涂層開裂右側墻涂層開裂-ZK0+039豎向開裂左側墻豎向開裂,L=6m,W=0.11mmGF1ZK0+039網裂、擁包路面網裂、擁包LF1ZK0+047開裂路面開裂LF1ZK0+048泛堿沉降縫泛堿SF2ZK0+058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5m,W=0.1mmGF1ZK0+060豎向開裂左、右側墻豎向開裂,L=6m,W=0.1mmGF1ZK0+063豎向開裂左、右側墻豎向開裂,L=3m,W=0.1mmGF1ZK0+068泛堿沉降縫泛堿SF2ZK0+076豎向開裂右側墻豎向開裂,L=6m,W=0.13mmGF1ZK0+076破損路面局部破損LF1ZK0+081豎向開裂左、右側墻豎向開裂,L=5m,W=0.14mmGF1/涂層剝落左、右側墻多處涂層剝落-入洞口處破損入洞口處排水蓋板周邊鋪裝破損BF1(3)地通道病害處治方案詳見下表:表7.7-3地通道外觀檢查結果匯總及處治方式一、中梁山2號地通道病害位置病害類型病害描述處治方式主體構造物松動4#梯道與主通道連接處頂部裝飾板松動更換滲水3#、4#梯道與主通道連接處頂部滲水SF2排水系統破損1#出洞口處排水蓋板變形,且局部破損更換3#梯道排水溝輕微堵塞BF1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多處損壞更換二、中梁山3號地通道排水系統堵塞2#梯道中部橫向排水溝堵塞BF11#梯道中部橫向排水溝堵塞BF1三、中梁山4號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泛堿3#梯道口左側墻面磚泛堿清洗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局部損壞更換四、老場口人行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泛堿3#梯道口墻面磚泛堿清洗開裂2#梯道側墻面磚開裂更換五、九濱路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滲水通道內沉降縫滲水SF2附屬設施/照明設施未開通增設開通六、區府地通道出入口水痕1#出入口側墻局部水痕清洗缺失2#出入口頂板裝飾板缺失更換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損壞更換其它開裂通道頂部路面鋪裝開裂更換七、北橋頭地通道出入口水痕、泛堿4#梯道左側墻泛堿清洗2#洞口梯步右側墻體滲水、泛堿SF23#洞口側墻水痕、泛堿SF2開裂1#梯道口右側面磚開裂更換4#梯道口側墻面磚開裂更換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多處損壞更換八、興勝路地通道出入口泛堿1#梯道左右側墻泛堿清洗道面開裂及破損通道內部地面面磚多處開裂及破損更換破損通道內頂部石膏裝飾板局部破損、孔洞更換附屬設施損壞通道內部照明設施局部損壞更換九、直港大道地通道出入口開裂C1#右側墻面磚開裂更換B2#梯道左側墻面磚開裂更換A梯道右側墻面磚開裂更換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局部損壞更換十、楊石路口地通道出入口水痕1#出入口左側墻水痕SF2開裂1#出入口面磚開裂、水痕已修復-主體構造物破損露筋通道頂板安裝有裝飾板,無法對原有病害3#出入口處頂板破損且露筋進行檢測-缺失通道內中部頂板裝飾板缺失更換排水系統堵塞排水設施堵塞BF1附屬設施損壞梯道內照明設施損壞已修復-十一、石坪橋立交1號通道出入口積水1#梯道口有積水BF1破損1#梯道面磚局部破損更換排水系統排水溝堵塞BF1其他開裂通道頂部路面橫向開裂LF1十二、長江路地通道出入口開裂3#梯道口右側面磚開裂更換泛堿3#、4#梯道口側墻面磚泛堿清洗泛堿1#梯道側墻水痕、泛堿清洗十三、水碾立交1號地通道出入口開裂2#梯道口外側護欄基座開裂修補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局部損壞更換其他開裂通道頂部路面橫向開裂LF1十四、水碾立交2號地通道出入口開裂3#出入口外側護欄基座面磚局部破損、開裂更換附屬設施損壞照明設施局部損壞更換其他開裂通道頂部路面橫向開裂LF1十五、區一院地通道出入口涂層剝落1#出入口口頂部涂層剝落修補開裂1#口左右側墻面磚開裂更換2#口右側墻面磚開裂更換十六、404車站地通道出入口開裂1#出入口左側墻面磚開裂更換2#出入口與洞內接縫處左右側墻面磚開裂更換3#洞口左、右側墻裝飾面磚開裂更換4#洞口左側墻面磚起鼓、開裂更換5#洞口右側墻面磚開裂更換涂層剝落3#出入口頂部涂層剝落修補裝飾板破損1#出入口頂部裝飾板破損更換排水系統堵塞1#出入口排水溝堵塞BF1附屬設施破損缺失通道內部照明設施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損、缺失現象更換十七、謝家灣立交1#人行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涂層剝落1#口頂板涂層剝落修補3#口頂板涂層剝落修補排水系統堵塞通道內排水溝堵塞BF1十八、謝家灣立交2#人行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涂層剝落1#口頂板涂層剝落修補排水系統堵塞通道內排水溝堵塞BF1十九、龍騰大道地通道主體構造物涂層剝落1#口頂板涂層剝落修補出入口水痕1#出入口頂部水痕SF24#出入口頂部水痕SF28整治工程美化設計本次設計對九龍隧道、盛吉汽配城下穿道以及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進行病害處治后對其進行美化整改,以提升城市形象。在不改變原隧道及下穿道主體結構的前提下對洞內裝飾提出要求。8.1設計思路(1)洞內裝飾設計樣式多樣,但應以簡潔、美觀為主,避免誘發交通事故。一般可采用護墻板、涂裝涂鴉、燈光修飾等手法。(2)材料選擇上應優先選用環保材質,一般來說,隧道內空氣質量較差,隧道裝飾材料不能選用揮發性強、有刺激性味道的材質。材料本身應起到防潮、防塵的作用。(3)隧道內行車容易讓駕乘人員產生視覺疲勞,因此裝飾設計方案,應偏重清新素雅,有助于緩解駕駛人疲勞感。(4)由于隧道現存的滲漏水可能會繼續發展,在實施景觀裝飾美化之前先對現狀隧道滲水進行處治。8.2設計原則本次設計遵循“安全、經濟、實用、美觀”的指導思想,在充分分析大學城隧道的現狀并吸收國內外成熟經驗的基礎上,應用工程類比法,綜合經濟性,并依據《主城區城市隧道和下穿道容貌整治方案》(重慶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準則進行大學城隧道的內裝、洞門、零星滲水等的整治。8.3隧道及下穿道內壁容貌整治設計8.3.1隧道內壁容貌裝飾設常用方式隧道內壁裝飾主要由拱頂、側墻二面組成,各自在裝飾功能上有所不同。目前應用于隧道容貌整治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分別為掛板、涂裝。圖8.3-1隧道掛板圖圖8.3-2隧道涂裝圖8.3.2重慶主城隧道內壁容貌裝飾調查重慶主城內隧道容貌裝飾調查:大多采用掛板或涂裝方式,如下表:表8.3-1隧道掛板序號123456隧道名稱華巖隧道南坪隧道石黃隧道南城隧道鴻恩寺隧道嘉華隧道采用方式掛板掛板掛板掛板掛板掛板表8.3-2隧道涂裝序號123456隧道名稱真武山隧道南山隧道慈母山隧道寶圣隧道雙碑隧道白鶴咀隧道采用方式涂料涂料涂料涂料涂料涂料8.3.3隧道及下穿道內壁容貌整治設計考慮因素九龍坡區九龍隧道、盛吉汽配城下穿道以及石坪橋立交車行下穿道內壁裝飾設計按照“以人為本、規范有序、大氣雅致、突出特色”的原則,實現城市隧道和下穿道容貌的和諧統一,充分體現和展示我市獨特的城市品味、設施容貌和風格特點。本次設計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設計:1、美觀:應能達到美化隧道的效果,并提高照明亮度,提高行車舒適性;2、耐久性能:材料抵抗自身和自然環境雙重因素長期破壞作用的能力,避免因經常維護、更換而影響交通,使用壽命應該在20年以上;3、耐污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污性,并具有抗靜電性能,使之不易沾污;4、降噪音性能:具有降低隧道環境噪音水平的作用;5、防眩光性能:“眩光”是一種不良的照明現象,以致引起視覺不舒適和降低物體可見度的視覺條件,避免眩光可顯著改善隧道內光環境,提高行車安全性;6、耐火性能:在一定時間內滿足標準耐火試驗中規定的穩定性、完整性、隔(阻)熱性;材料應達到燃燒性能等級A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