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淮某工程施工期建筑物沉降觀測及其成果_第1頁
臨淮某工程施工期建筑物沉降觀測及其成果_第2頁
臨淮某工程施工期建筑物沉降觀測及其成果_第3頁
臨淮某工程施工期建筑物沉降觀測及其成果_第4頁
臨淮某工程施工期建筑物沉降觀測及其成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崗深孔閘工程施工期建筑物沉降觀測及其成果分析崗深孔閘工程施工期建筑物沉降觀測及其成果分析一、綜述崗深孔閘工程沉降觀測的目的是測定其建筑物在鉛垂方向的變動情況,是為了確保工程質量,了解和分析所產生的原因,以及在超載時所要采取的措施。根據設計圖紙及《水閘施工規范》(SL27-91)的要求,我們在建筑物施工期間,采用二等水準測量方法對其沉降進行觀測,現介紹如下:二、測點布設1.水準基點:根據業主提供的BM1,GBS12,GBS11作為沉降觀測基點。2.沉降標點:在砼結構物的分縫部位布設了36個原形觀測點,原形觀測點的具體分布見附圖“崗深孔閘原形觀測點布置示意圖”。觀測點用5mm厚鐵板上安置一個半圓形的銅標點,鐵板下焊接φ16鋼筋30cm長(人字形),澆筑到砼內,鐵板頂面與砼面平。三、觀測方法及精度要求1.水準測量采用DS3200水準儀及配套的測微器、因瓦標尺進行測量,觀測前對水準儀和標尺按照測量規范要求進行各項檢查校核,在滿足要求后進行觀測。施測時按二等水準測量,從BM1經GBS12到各沉降點到GBS11,形成附合線路,附合差不超過±1mm。觀測儀器及設備見下表:序號儀器名稱規格精度設備狀況數量備注1水準儀DS3200±1.5mm完好1臺2測微器FS10.01mm完好1臺3銦瓦標尺3m完好1對2.沉降觀測的時間和次數:觀測平常時期,每15天進行一次觀測;行洪時,每天觀測一次。3.工作要求:固定人員觀測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準儀和因瓦尺;使用固定的水準點;按規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線進行觀測。4.確定沉降觀測路線并繪制路線圖,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及考慮前后視基本等距等原因,選定設置儀器的位置及觀測路線,繪制沉降觀測路線圖,以后每次都按固定路線進行觀測。5.沉降觀測點的首次高程測定:沉降觀測點首次觀測的高程是以后每次觀測用以進行比較的依據,如初測精度不夠或存在錯誤,不僅無法補測,而且會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現象。因此我部在同期進行兩次觀測,沉降點相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大于1mm進行重新觀測。6.作業中應遵守的規定:觀測應在成像清晰、穩定時進行;儀器設置根據路線圖的位置,前后基本等距,視距不超過50m;前后視觀測用同一根因瓦尺;前視各視點觀測完畢后,應回視后視點。7.精度要求:水準測量按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觀測,儀器在每一測站觀測完前視各沉降點后,再回視后視點,兩次讀數差不超過1mm;每次觀測結束后,要檢查記錄計算是否正確,精度是否合格,并進行誤差分配,然后將觀測高程列入沉降成果表中,計算相鄰兩次的沉降量及總沉降量,并繪制時間與沉降量的關系曲線圖。四、觀測結果自2003年1月12日開始觀測,至2003年11月30日,累計沉降量見下表累計沉降量匯總表沉降點號123456沉降量(mm)-2.28+4.26-0.20+0.63+3.80+3.10沉降點號789101112沉降量(mm)+6.21+5.82+7.33+5.06+0.39+1.89沉降點號131415161718沉降量(mm)+0.65+1.260.00+0.86+1.16-3.03沉降點號192021222324沉降量(mm)-1.61-4.56-5.60-5.21+2.77+2.66沉降點號252627282930沉降量(mm)+6.20+7.59+0.59-8.66-11.06+0.74沉降點號313233343536沉降量(mm)+3.40+0.75+0.85+0.48-2.98+5.94五、成果分析深孔閘自2003年3月8日以后每間隔一段時間對所布標點進行分期檢測,檢測結果見附表《沉降觀測記錄》,下面就觀測結果作簡單分析。根據觀測結果顯示:在7月1日深孔閘過水之前大多數原形觀測點的高程抬高了,抬高幅度大多在1cm左右。引起基礎抬高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深孔閘基礎開挖和結構物施工期間一直采用無沙管進行基礎降水,降水期間地下水位低于基礎底高程一般為3~5米;2003年1月份主體結構物基本完成后,基礎降水大部分停止,地下水位回升并逐漸高于閘室底板底面(底板底面高程13.4m),部分地下水通過閘室下游消力池減壓孔溢出。這時,閘室部位還未過水,隨著地下水的上升,底板下粘土含水量增加、液性指數增大、孔隙比同時也增大,閘室基礎在滿足實際承載力的情況下開始彈性膨脹,對閘室底板產生一定的頂托力,造成原形觀測點高程抬高。根據汛期行洪需要深孔閘于2003年6月29日閘全部提開,正式投入使用,深孔閘最高水位超過27.1m。由于閘室內水位抬高,對閘室底板具有較大的壓力,閘室基礎彈性壓縮,致使原形觀測點高程降低,在20天內下沉了1cm左右。在此,僅選擇兩個較具代表性的原形觀測點,并繪制了其沉降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第一個點是2號底板北縫墩上的6號沉降觀測點,通過它的沉降量變化曲線我們可以看出:在2003年1月至6月初逐漸停止地下降水期間,觀測點高程抬高了1.18cm。在2003年7月1日至22日行洪期間,觀測點下降了2cm。第二個點是左岸上游扶壁翼墻南17號沉降觀測點,通過它的沉降量變化曲線我們可以看出:在2003年1月至6月初逐漸停止地下降水期間,觀測點高程僅下降了0.723cm,主要原因是翼墻基礎高程較高,并且處于閘室邊緣,地下水對底板的基礎影響較弱。在2003年7月1日至22日閘體行洪期間,由于水位較高以及地下水位的上升,上游扶壁翼墻南的觀測點下降了0.671cm;扶壁翼后填土對沉降的影響此處不做分析。通過施工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