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1.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判斷依據是()。A.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血液中氧氣的含量C.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 D.血液的流速2.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模式圖,下列有關描述不正確的是()A.①~④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B.②是空氣和食物的共同通道C.④內壁沒有纖毛黏膜D.⑤是肺,它是氣體交換的場所3.“望梅止渴”和“蜘蛛織網”兩種現象分別是()A.非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B.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C.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D.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4.為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資料分析法B.觀察法C.調查法D.模擬實驗法5.失血過多時需及時輸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大量輸血時應輸同型血 B.一次獻血200~300毫升不影響健康C.獻血后血細胞不會再生 D.18~55歲的健康公民有無償獻血的義務6.不久前,初二年級某班出現了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例,學校隨即請感染及疑似該病的學生回家隔離,此預防措施屬于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 D.以上三項都不是7.某班興趣小組外出活動,一學生(血型為A型)發生意外導致大量出血,該小組中有甲、乙、丙、丁等4位同學主動為他獻血,其血型鑒定結果如表甲乙丙丁A型標準血清凝集不凝集凝集不凝集B型標準血清不凝集凝集凝集不凝集你認為最適合為該受傷同學獻血的是()A.甲 B.乙C.丙 D.丁8.不法分子使用工業明膠制作藥物膠囊,其膠囊不僅對人體產生潛在危害,而且破壞了藥物預期到達某消化消化器官的設計。在實際生產中有些藥物常被分裝在淀粉制成的膠囊中服用,以免刺激胃,從淀粉在消化道內的消化特點來看,其原因是A.胃能消化淀粉,使藥物慢慢滲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膠囊可以經胃進入小腸C.膽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內初步消化,便于吞咽9.某工地的王某因事故受到重創傷,急需進行輸血,經查,王某的血型為AB型,在一群獻血者中,已知甲的血型為O型,乙為A型,丙為B型,丁為AB型,醫生首先考慮的獻血者應是A.乙 B.丙 C.甲 D.丁10.神經系統中,由腦和脊髓組成的結構是()A.中樞神經系統 B.周圍神經系統 C.大腦 D.大腦皮層11.右圖是正常人腎小管內某種物質的含量變化曲線示意圖,該物質是A.尿素 B.無機鹽C.葡萄糖 D.水12.“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種遺傳現象主要決定于細胞的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核 D.細胞質13.為了保護環境,在購買下列日用品時,你應優先購買的是()A.紙質賀卡B.塑料包裝袋C.含磷洗衣粉D.節能熒光燈14.當遇到巨大聲響時,應該迅速張口,或閉嘴堵耳,這是為了保護耳的()A.聽小骨B.前庭C.鼓膜D.半規管15.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A.免疫系統不會攻擊人體自身的細胞B.溶菌酶和吞噬細胞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C.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體的免疫系統D.免疫對人體總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強越好16.觀察羊的心臟時,用手擠捏心臟各腔,感覺壁最厚的是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17.紅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是()A.成熟的細胞沒有細胞核,在人受傷時參與凝血和止血作用B.成熟的細胞具有細胞核,是人體與疾病作斗爭的“衛士”C.成熟的細胞沒有細胞核,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D.成熟的細胞沒有細胞核,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18.在“膝跳反射”實驗中,叩擊的部位應是A.膝蓋下面的韌帶B.膝蓋上方的肌肉C.膝蓋前面的膝蓋骨D.膝蓋后面的凹陷處19.同學們在看電視時,常會看到有這么一句廣告詞“補鈣新觀念,吸收是關鍵”,其實在補鈣的同時,還應適量的補充()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20.某人一到黃昏就看不清東西,應注意多吃下列哪一組食物()A.胡蘿卜、豬肝B.豆類、糙米、豬肝C.肉、蛋、奶D.新鮮的水果和蔬菜21.在吞咽時,能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誤入呼吸道的結構是A.甲狀軟骨B.舌狀軟骨C.會厭軟骨D.聲帶22.胎兒在母體內就已經開始工作的系統是()A.呼吸系統
B.消化系統
C.循環系統
D.生殖系統23.在人類,受精作用和胚胎發育的場所分別是()A.輸卵管和子宮 B.陰道和子宮 C.卵巢和子宮 D.陰道和卵巢24.不能隨地吐痰的原因是()A.社會不允許 B.痰里含有細菌和病原微生物C.痰里含有粘液 D.痰中有灰塵25.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量最大的含有哪些元素的無機鹽()A.氮、磷、鉀 B.鐵、硼、鉀 C.鉀、鈣、鎂 D.鈉、鉀、鐵26.下圖是人體腎單位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在尿的形成過程中,過濾作用發生在圖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過濾的液體進入_______________內,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尿檢時如果發現尿中有紅細胞,那么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發生病變。27.“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因甜脆爽口和其營養價值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請聯系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看,蘋果的果實屬于________。正常情況下,蘋果開花后結出果實,必須經歷______和_________兩個生理過程。(2)蘋果的果實是由____________發育來的,蘋果里的種子由_____________發育而來。(3)圖是切開的蘋果,從結構上可以判斷這種植物屬于(_____)。A.藻類植物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28.周日,小鳳陪同父母到果園采摘草莓。小鳳的手指被刺扎了一下立即縮回,并喊了一聲:“好疼啊!”爸爸聽到后跑過來一看,“沒事,小丫頭。”小鳳不好意思地笑了。如圖為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請分析回答:(1)小風手指被扎后立即縮回,該反應屬于_____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中的[_____],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_____(用序號和箭頭表示)。(2)若圖中的②受損,則該反射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3)小鳳的爸爸聽到“好疼啊”馬上跑過來,該反應屬于_____反射,需要_____參與。這種反應是人類特有的嗎?_____。29.閱讀下面科普文章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液和血管組成。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在心臟表面,有兩條冠狀動脈逐漸分支,深入心肌中,為心肌供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動脈內膜中沉積有脂肪、膽固醇等,形成粥樣斑塊。其主要是由于不合理飲食及脂類物質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而成白色斑塊狀病變。(如圖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冠心病,大多在勞動、情緒激動、飽餐或受冷時突然發作。疼痛部位是胸骨后或心前區,可放射到左臂內側、肩部、肩胛間區、頸、喉和下頜,有時位于上腹部。當患者出現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等癥狀時,我們應采取以下措施:①立即撥打120,送到最近醫院,或者在急救醫生的電話指導下對病人展開救治。②不要過于驚慌,應盡量鎮靜下來,讓患者就地平臥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③一些患者可通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緩解癥狀。此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擴張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心肌供血。④患者如果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等癥狀,要立即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緩解病情。人工呼吸可以使空氣有節律地進入和排出肺,維持呼吸。胸外心臟按壓可以輔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復血液循環功能,達到緩解組織缺氧的目的,從而有效挽救生命。請根據資料信息,回答相關問題:(1)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與______相連,并逐漸分支形成_____血管,在此心肌細胞與血液進行物質交換。(2)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動脈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細胞獲得的____和養料不足,使通過____作用釋放的能量減少,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死。(3)患者舌下服用的硝酸甘油運輸至冠狀動脈的途徑是:(請據圖2選擇恰當選項填在橫線上)舌下毛細血管→________→肺動脈→肺→肺靜脈→_______→冠狀動脈a.1→2→3b.4→5→6c.3→2→1d.5→6→4(4)據圖3,人工呼吸主要幫助患者恢復的過程是_______________。(5)為預防冠心病的發生,提倡的生活方式為________(多選)。a.戒煙限酒b.合理鍛煉c.高脂飲食d.避免情緒激動30.認真閱讀下列資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蚯蚓俗稱地龍,又名曲鱔。蚯蚓是營腐生生活動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生活環境內充滿了大量的微生物卻極少得病,這數蚯蚓體內獨特的抗菌數免疫系統有關。據調查我國每公頃土地內大約有蚯蚓15萬~180萬條。由于蚯蚓的掘地性和雜食性,每年每公頃土地內的蚯蚓排出的蚓糞就可以達到幾十噸至幾百噸。富含腐殖質的蚓糞是植物生長的極好肥料。蚯蚓的活動還可以改良土壤,加速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恢復和保持土壤的生態平衡。此外,蚯蚓在處理垃圾中的有機廢物,降解環境中的污染物和為入類提供蛋白質新來源等方面都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蚯蚓對人類的益處很多.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動,使土壤疏松,空氣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長,能夠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第二,蚯蚓能夠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進的腐爛有機物和大量土粒,經過消化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其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養分。第三,蚯蚓的身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營養價值很高,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和食品。第四,利用蚯蚓來處理有機廢物的效率很高,如1億條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噸有機廢物。.因此,蚯蚓對人類的益處很多,所以,我國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在大力開展蚯蚓的利用和養殖事業。(1)蚯蚓適宜生活在超潮濕的環境,它主要靠_____________進行氣體交換。(2)蚯蚓主要靠肌肉的收縮和_____________的協助進行運動。(3)蚯蚓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請列舉蚯蚓對人類的益處。(至少三點)__________31.下表為人體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成分含量(%)比較;為了探究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的變化,某同學做了實驗,結果如圖甲所示:人體內的氣體可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組織細胞,血液和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如圖乙。請分析回答:圖甲圖乙(1)閱讀上表可知,吸入氣體中_______含量比呼出氣體中的高。(2)觀察圖甲推斷,通入的氣體為人體呼出氣體的試管是________。(3)分析圖乙得出,經過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后,血液中含量明顯增多的氣體是____。(4)肺活量是人體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異,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兒童,運動員的肺活量大于普通人。由此分析,正常情況下,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徑是_______。
參考答案1、B【解析】
動脈血是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后,含氧氣較多,含二氧化碳較少,顏色鮮紅的血液;靜脈血是氧氣與血紅蛋白分離,含氧氣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動脈血、靜脈血的區別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顏色是鮮紅還是暗紅。【詳解】動脈血是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后,含氧氣較多,含二氧化碳較少,顏色鮮紅的血液;靜脈血是氧氣與血紅蛋白分離,含氧氣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動脈血、靜脈血的區別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顏色是鮮紅還是暗紅,可見B符合題意。
故選:B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人體心臟的結構、血壓以及血液循環的途徑的知識點。2、C【解析】
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圖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氣管和支氣管,⑤肺。【詳解】A、呼吸道包括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氣管和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A正確。B、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組成,呼吸系統由鼻腔、咽、氣管、支氣管和肺組成,②咽是空氣和食物進入人體的共同通道,B正確。C、④氣管的內表面覆蓋著有纖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潔空氣的作用;C錯誤。D、⑤肺由許多肺泡組成,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組成,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它是氣體交換的場所,D正確。【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呼吸道的組成及功能。3、D【解析】
(1)非條件反射是指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是一種低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這種反射活動是與生俱來、不學而能的,不會消退。(2)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詳解】“望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屬于條件反射(復雜反射)。“蜘蛛織網”與生俱來、不學而能的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故選:D。【點睛】掌握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的本質區別:是否有大腦皮層的參與。4、D【解析】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鹽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經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在做此實驗的過程中,我們一般利用食醋和清水配制的“模擬酸雨”,與清水形成對照實驗。【詳解】資料分析法是為了獲得某項成果或進行下一步調查研究,利用現有資料,分析利用以擴展研究深度廣度的研究方法。觀察法就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觀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地感知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種類、生存環境和外部形態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調查者以正確的理論與思想作指導,通過訪談、問卷、測驗等手段。有計劃地,廣泛了解。掌握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實驗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叫模擬實驗。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中利用食醋和清水配制的“模擬酸雨”進行實驗,屬于模擬實驗法。【點睛】本題考察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5、C【解析】A、輸血時要輸同型血,否則容易發生凝血現象,危及生命,A正確;B、D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當于本人體重的7%~8%。一個成年人失血量在200~400毫升時,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我們國家倡導18~55歲的健康公民無償獻血,一次獻血200-300毫升。B、D正確。C、獻血后,血細胞會再生,在一定程度上,獻血可以促進人體血細胞的更新,有利于身體健康但是不能過于頻繁獻血,故C錯誤。6、A【解析】
傳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起來,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等三個環節。所謂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針對傳染源所采取的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針對傳播途徑所采取的措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針對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詳解】A、感染手足口病及疑似該病的同學是傳染源,因此學校隨即請感染及疑似該病的同學回家隔離,此預防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正確。BCD、針對傳播途徑所采取的措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針對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感染手足口病及疑似該病的同學是傳染源,不是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錯誤【點睛】掌握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是本題解題關鍵。7、B【解析】
A型血的人的血管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兩種凝集素都沒有;O型人的血清中則兩種凝集素全有.【詳解】已知,發生意外的學生是A型血,從表中可看出,甲是B型血,乙是A型血,丙是AB型血,丁是O型血.根據輸同型血的原則,所以最適合為該受傷同學獻血的是乙.故選B.8、B【解析】
口腔中有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胃中有胃蛋白酶能消化蛋白質,小腸中有膽汁、腸液、胰液能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詳解】胃液內的胃蛋白酶只能把蛋白質初步消化為多肽,膠囊的成分是淀粉,胃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因此將對胃有較大刺激性的藥物放在淀粉制成的膠囊中,膠囊會完好的進入小腸,膠囊在小腸內被消化液分解消化,這樣可以減少對胃的刺激,起到保護胃的作用,B正確。【點睛】三大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的消化多以讀圖題的形式出現,是中考的重點內容。9、D【解析】輸血的原則是同型輸血,因為不同血型之間輸血可能發生紅細胞凝集現象,堵塞毛細血管。10、A【解析】
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詳解】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組成,如圖:故選:A。【點睛】掌握神經系統的組成即可解答。11、C【解析】試題分析:血液流經腎小球時,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過腎小管,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在腎小球的濾過作用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故選C考點定位:尿液的形成過程。12、C【解析】
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中有DNA,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詳解】A.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的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B.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的進出,故B不符合題意。C.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部分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遺傳片段。“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遺傳現象,這種現象主要決定于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故C符合題意。D.細胞質能夠流動,加速物質的交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細胞核的功能。13、D【解析】
生態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系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所產生的危害人類生存的各種問題應當引起人們的關注。【詳解】紙質賀卡會消耗大量的木材,不能選擇,A不符合題意;
塑料包裝袋會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保護環境,B不符合題意;
含磷洗衣粉會導致水體的污染,不利于保護環境,C不符合題意;
節能熒光燈可以節約能源,減少了環境的污染,可以選擇,D符合題意。【點睛】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應從維護生物圈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按照生態系統發展的規律辦事。14、C【解析】
當聽到巨大聲響時,空氣震動劇烈導致耳膜受到的壓力突然增大,容易擊穿鼓膜。這時張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張開,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閉嘴同時用雙手堵耳也是同樣道理,這樣就避免了壓強的突然改變對鼓膜的損傷。【詳解】聽覺形成的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聽覺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當聽到巨大聲響時,空氣震動劇烈導致鼓膜受到的壓力突然增大,容易擊穿鼓膜。這時張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張開,因咽鼓管連通咽部和鼓室。這樣口腔內的氣壓(鼓室內的氣壓)與鼓膜外(外耳道的)氣壓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閉嘴同時用雙手堵耳也是同樣道理,這樣就避免了壓強的突然改變對鼓膜的影響。【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保護鼓膜的措施及原因。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聲響時要迅速張口,或閉口堵耳,其目的是為了保持鼓膜內外氣壓的平衡。15、C【解析】
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點如表:【詳解】免疫系統可清除自身的衰老,死亡的細胞,從而保持內環境的穩定,故A錯誤;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是人人生來就有的,叫非特異性免疫,故B錯誤;HIV不僅使人體的免疫系統難以抵御其侵害,而且給特效治療藥物和預防用疫苗的研制帶來困難。HIV直接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破壞人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故C正確;免疫是人體的一種防御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非己”成分,能夠破壞和排斥進入體內的抗原物質,清除自身產生的損傷細胞核腫瘤細胞,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和穩定。故免疫對人體有保護作用是正確的,但免疫功能太強,會出現過敏反應,故D錯誤。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免疫的三道防線及免疫的功能。16、B【解析】
心臟壁越厚,肌肉越發達,收縮和舒張就越有力,心臟各腔壁的厚薄是與其收縮輸送血液的距離相適應的。【詳解】心臟的結構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個腔。左心室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途徑較遠需要的動力較大,右心室把血液從血液輸送到肺部,途徑較近,所需動力較小,心房把血液押送的心室,途徑最近,所以,左心室的壁最厚,右心室比較薄。17、C【解析】
血液分為兩部分: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細胞正常值(個/L)形態結構功能大小異常病癥紅細胞男子平均值:5.0×1013女子平均值:4.2×1013含有血紅蛋白,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成雙面凹的圓餅狀。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較大
貧血;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白細胞
(4~10)×103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吞噬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的作用最大
當身體有炎癥時,白細胞的數量會明顯增多。血小板
(1~3)×1011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最小當血小板過少時,會得血友病(血流不止)。【詳解】紅細胞無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紅細胞的數量,男子為500萬個左右,女子平均為420萬個左右,在三種血細胞中數量最多。主要的功能是運送氧氣和一部分二氧化碳。【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血液的組成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18、A【解析】
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孤來完成,反射孤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此題考查了膝跳反射感受器的位置。【詳解】只有叩擊膝蓋下位的韌帶時,大腿股四頭肌的肌腱和肌肉內的感受器才能接受刺激而產生興奮,興奮沿傳入神經傳到脊髓的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發出興奮,通過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引起大腿上肌肉收縮,使小腿前伸,表現為小腿(突然跳起)。故選:A。【點睛】反射弧的任何一個部位受到損傷反射都不能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的灰質里,是低級的神經中樞。19、D【解析】
幼年缺鈣會患佝僂病,中老年人和婦女缺鈣易得骨質疏松。維生素對人體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會得相應的缺乏癥。【詳解】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D會患骨質疏松、佝僂病等,因為維生素D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營養中含有鈣,但由于身體缺維生素D最終會導致缺鈣,使得幼年患佝僂病,中老年人和婦女患骨質疏松。因此補鈣的同時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
故選D。【點睛】做這題的關鍵是了解維生素D的作用,其它幾種維生素的作用也要注意掌握,這部分內容在考試中經常考到,多以這種選擇題的形式出現。20、A【解析】考點: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分析: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而且人體對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解答:黃昏看不清東西,患的是夜盲癥,夜盲癥缺乏維生素A。A、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到人體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豬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索A,常吃豬肝,可逐漸消除夜盲癥。故A正確。B、豆類、糙米、全粒谷物含有維生素B1。C、肉、蛋、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D、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維生素C。故選A21、C【解析】
咽是食物與空氣的共同通道,咽介于口腔和食管之間,既屬于消化系統的組成器官又屬于呼吸系統的組成器官,食物之所以不能進入氣管,與會厭軟骨有關。【詳解】吸氣時,會厭軟骨靜止不動,讓空氣進入氣管;吞咽時,喉上升,使會厭軟骨覆蓋氣管,令食物進入食道。因此,在吞咽時,能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誤入呼吸道的結構是會厭軟骨,C正確。【點睛】關鍵是理解掌握會厭軟骨的作用與其結構和位置有關。22、C【解析】
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處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移動到子宮中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逐漸發育成胚胎,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懷孕到40周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詳解】胎兒在母體子宮內通過胎盤與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胎盤呈扁圓形,是胎兒和母體交換物質的器官,胎盤靠近胎兒的一面附有臍帶,臍帶與胎兒相連。胎盤靠近母體的一面與母體的子宮內膜相連,胎盤內有許多絨毛,絨毛內有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與臍帶內的血管相通,絨毛與絨毛之間則充滿了母體的血液,胎兒與母體通過胎盤上的絨毛進行物質交換。胎盤中有子體與母體各自獨立的兩個循環系統,絨毛可視作半透膜,當母體的血液在絨毛間隙以及子血在絨毛內流動的同時,即能進行物質交換。因此胎兒在母體內就已經開始工作的系統是循環系統。【點睛】此題考查了胚胎的發育和營養物質的獲得。23、A【解析】母體產生的卵細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進入輸卵管,在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會與精子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發生在輸卵管;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移動到子宮中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胎兒,胎兒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懷孕到40周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發育的場所是子宮。即受精作用、胚胎發育的場所分別是輸卵管、子宮。點睛:生殖是指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人類新個體的產生要經歷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育成新個體,這一過程是由生殖系統完成的。24、B【解析】
氣管和支氣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細胞和纖毛,腺細胞分泌黏液,使氣管內濕潤,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細菌和病毒的物質,纖毛的擺動可將外來的灰塵、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形成痰。【詳解】氣管和支氣管的黏膜上有腺細胞,腺細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氣管內濕潤,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細菌和病毒的物質。當黏膜上的纖毛向喉部擺動時,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形成痰。痰中往往會有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隨地吐痰,以免傳播呼吸道疾病。因此從生物學角度看,隨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痰中往往會有病原微生物。
故選B。
【點睛】此題為基礎知識題,較易,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了解痰的形成過程。25、A【解析】
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詳解】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
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莖葉旺盛生長.
磷肥能夠促進花芽分化,提早開花結果,能使植物多開花多結果,促進幼苗根系生長和改善果實品質.
鉀能促進植株莖稈健壯,改善果實品質,增強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實的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有利有機物向植物儲存器官內轉運.
故選A.【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氮磷鉀.26、A腎小囊原尿腎小球【解析】
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詳解】(1)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構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在尿的形成過程中,過濾作用發生在圖中的A腎小球,過濾的液體進入腎小囊內,形成原尿。(2)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含蛋白質和血細胞的,只有腎小球發生病變、通透性增大時,蛋白質和血細胞才會進入腎小囊中,而腎小管對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進行重吸收,這些物質就會隨尿液排出。因此,尿液中有紅細胞和蛋白質的腎炎病人,可能是腎小球發生了病變。【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腎單位的結構、尿的形成過程以及正確識圖。27、器官傳粉受精子房胚珠D【解析】(1)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蘋果的最外面是果皮,屬于保護組織,里面的果肉等部分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屬于營養組織,可見蘋果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一個器官,蘋果是果實,屬于器官。蘋果的花發育成果實,必須經歷傳粉受精兩個生理過程。
(2)由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情況如圖:從圖中可知,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胚珠就發育成種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發育成果實。果實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蘋果是由子房發育的,種子是由胚珠發育來的。
(3)被子植物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蘋果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因此蘋果屬于被子植物。28、簡單③⑤→④→③→②→①不能條件大腦皮層是【解析】
圖示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⑤感受器、④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②傳出神經、①效應器。【詳解】(1)反射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也稱為簡單反射,如縮手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中的③脊髓中。完成該反射的途徑為:⑤感受器→④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②傳出神經→①效應器。
(2)人體的②傳入神經受損,反射弧不完整,神經沖動就不能傳到效應器,效應器就無法做出反應,即反射活動不能進行。
(3)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也稱為復雜反射。人類特有的反射是對語言文字發生的反應,小鳳的爸爸聽到“好疼啊”馬上跑過來,這是對抽象的語言發生的反應,屬于復雜反射,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是人類特有的。【點睛】明確反射弧必須完整才能完成一個反射活動。29、主動脈毛細氧氣呼吸adAa、b、d【解析】
心肌梗塞又稱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為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圖2中1是上腔靜脈,2右心房,3右心室,4主動脈,5左心房,6左心室。圖3中A表示肺的通氣,B表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C表示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詳解】(1)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構成,左心房與肺靜脈相連,左心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搪瓷企業成本控制與盈利模式考核試卷
- 滑雪場雪道標識與救援考核試卷
- 焙烤食品制造中的品牌推廣活動策劃考核試卷
- 氣體壓縮機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子樂器制造與未來發展考核試卷
- 玻璃纖維行業的技術創新與未來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毛發染整技能競賽與實操考核試卷
- 機床裝備智能制造裝備市場前景分析考核試卷
- 電池在定位設備中的穩定性考核試卷
- 電熱電暖風機熱量輸出考核試卷
- 葉片維修工-B卷考試附有答案
- DBJ∕T 15-120-2017 城市軌道交通既有結構保護技術規范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考英語試卷
- 五金材料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疼痛的中醫護理
- 2024年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社會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地理】2023-2024學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期中區域復習課件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小結與復習(課件)
- WizdomCloudUrban-EP-RM-013-市政綜合監管平臺用戶操作手冊
- 安琪酵母生產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