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革命傳統教育心得體會_第1頁
江西革命傳統教育心得體會_第2頁
江西革命傳統教育心得體會_第3頁
江西革命傳統教育心得體會_第4頁
江西革命傳統教育心得體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硝煙彌漫的英雄城走進井岡山的崢嶸歲月--江西革命傳統教育心得體會因緣際會,難忘的2010年11月末,我們安監總局黨校的9名學員,有幸進行了幾次“時空”的穿越。第一次“時空”穿越,我們從21世紀,一下子回到了革命風暴大起大落的20世紀20年代,來到腥風血雨的1927,降臨在英雄的南昌城。在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廣場、八一紀念碑前,我們見識了真正的白色恐怖:蔣介石、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瘋狂屠戮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在“寧可枉殺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網”的叫囂聲中,從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31萬多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被殺害,其中共產黨員2.6萬多人,李大釗、趙世炎、羅亦農、向警予、夏明翰、蕭楚女等相繼犧牲,全國黨員由革命高潮時的6萬人減少到1萬多人,白色恐怖籠罩全國,中國革命處于低潮。在八一起義紀念館,我們見識了胸懷理想、堅定信念的共產黨人: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進行改組,停止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領導。決定由周恩來等率2萬余人“實行在南昌暴動”。八一起義的槍聲響了。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接著,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百色起義等相繼爆發,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創建紅軍的歷史新時期。但是,無情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屬于“城市暴動”的八一南昌起義,最終還是失敗了。為了追尋正確的革命道路,我們進行了第二次“時空”的穿越,進入了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的崢嶸歲月。深藏在“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的井岡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這個“天然氧吧”,孕育了絢麗的自然風光。這里有迄今地球上同緯度保存最好的7000多公頃次原始森林,有被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譽為全世界僅有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有“人間四月芳菲盡、井岡山杜鵑始盛開”的“十里杜鵑天然長廊”,有“石門壁立鎖飛龍,幽到心頭人欲醉”的水口,有“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的勝景,有五指峰的俊秀,筆架山的神韻。井岡山這個“天然氧吧”,更孕育了輝煌的歷史。這塊“浸透著烈士鮮血的圣地”,在1927年10月,因為毛委員率不及千人的工農革命軍的到來,因緣際會,成了“中國革命的搖籃”。在黃洋界、在茅坪八角樓毛澤東舊居前、在烈士陵園、雕塑園、在茨坪革命烈士博物館……我們走著,聽著,看著,想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我們聽到了“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的隆隆炮聲;聽到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鏗鏘有力的回答;聽到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鐵的紀律和《十送紅軍》的軍民情誼。我們看到了毛澤東身背斗笠,腳穿草鞋,走遍羅霄山脈進行社會調查;看到毛澤東晚上點一根燈芯的油燈,在寫《井岡山的斗爭》、《永新調查》、《寧岡調查》;看到毛澤東和紅軍戰士一樣,穿單衣,睡稻草,“背糧過黃洋界”的動人情景;看到了從井岡山走出來的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等功勛卓著的元帥和40多名戰功赫赫的將軍;看到“支部建在連上”凝聚的戰斗力,看到腸子都掉出來了的營長肖勁仍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看到班長馬奕福用身體堵住敵人的機槍口,看到被捕的縣委書記劉仁堪在敵人割下他的舌頭后,用腳趾蘸著自己的鮮血,在地上寫下“革命成功萬歲”;我們看到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第一個工農兵紅色政權、第一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部代表農民階級利益的《土地法》、第一次整黨運動。最使我們感慨的,是我們看到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的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的革命道路。根據中共八七會議的決定,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率領五千人在湘贛邊界發動了秋收起義。由于敵強我弱,起義受挫。是繼續強攻大城市長沙、以卵擊石,還是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地區,暫時保存自己,另謀遠圖,成了當時問題的焦點。毛澤東力排眾議,從敵大我小的實際出發,放棄攻打中心城市的計劃,改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1927年10月27日,率部進入井岡山的中心茨坪,之后紅色鐵流融匯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創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遺憾的是,當時的中共中央既教條主義的照搬俄國十月革命模式,又犯了左傾盲動主義的錯誤,把革命的低潮當高潮,堅持把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重點放在中心城市的暴動上,幻想以此達到奪取全國政權的目的。毛澤東審時度勢,去農村開展游擊戰爭,卻被斥責為右傾逃跑主義,被撤消了黨內職務。遺憾的是,“土籍的黨,客籍的槍”之爭,導致王左、袁文才被殺,使:毛委員痛呼錯錯錯,何長工無顏面王左。烈士陵園面對面,后人反思釋前嫌。往事如煙,歲月如歌。從20世紀20年代的“時空”歸來,大家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彭德懷說過:“在蘇區時,我們都只看到山,前后都是山,只有毛澤東看到山中不同的路,摸清一條正確的路。”毛澤東為什么慧眼識珠?在黨校第一周,我們就學習了毛澤東的《反對本本主義》,知道了毛澤東的名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而對井岡山精神,江澤民總結為24個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有了胸懷理想的堅定信念,才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燎原之火;有了艱苦奮斗、身先士卒,才克服了各種困難艱險,打破重重包圍封鎖;有了依靠群眾、無私奉獻的情懷,才贏得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使無數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這些都缺一不可,但井岡山精神的核心內容無疑應該是:實事求是、勇闖新路。井岡山斗爭是在革命處于低潮時期開始的。在歷史關鍵時刻,毛澤東不唯上而唯實,堅持實事求是、調查研究,通過正確分析中國革命的形勢,中國各階級的狀況,堅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歷經磨難,才是我黨找到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正確的革命道路。往事如煙,歲月如歌。我們的思緒飄到了1959年夏廬山會議的會場。井岡山根據地的代表毛澤東、彭德懷大步走來。如同32年前的1927年一樣,問題的焦點仍然是對革命形勢的判斷,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毛澤東的眼中“到處鶯歌燕舞”,他認為:總路線是不會錯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缺點錯誤是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問題。橫刀立馬的彭大將軍認為:“大躍進過急過多,增加了新的困難。”結果,“神仙會”變成了“交鋒會”,出席會議的163個中共高級干部做出了決議,“向黨進攻”的彭德懷被罷官,原本是為了“糾左”的廬山會議,但會后卻在全國展開了“反右傾運動”,上萬名黨員受到了批判。32年前的1927年,當時黨中央負責人瞿秋白也嘗試用馬克思主義來研究中國的現代社會,很想仔細地親切地嘗試一下實際生活的味道。也曾經去考察過一兩次。但他感覺:一開口就沒有“共同的語言”,而且自己也懶惰得很,所以終于一無所得。廬山會議前,毛澤東、彭德懷都回老家進行了考察,但卻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現象呀。可見,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多么不易,不僅要調查,還要全面、深入、具體,要“下馬看花”。往事如煙,歲月如歌。我們的思緒飄到了1962年9月召開的八屆十中全會上,康生遞了一張條子給毛澤東,上面寫道:“利用小說搞反黨活動,是一大發明。”結果,歌頌井岡山根據地之后出現的陜甘根據地的小說《劉志丹》,被康生污蔑成“剽竊毛澤東思想”,成了毒草,株連者達萬余人。往事如煙,歲月如歌。我們又進入了20世紀70年代未的“時空隧道”,矗立在南昌大橋上,注目著橋兩邊的“白貓黑貓”雕刻,感悟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改革開放的理論勇氣和創新精神。感悟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偉大握手”。往事如煙,歲月如歌,當年的情景一一再現。走一段紅軍小路、聽一堂傳統課、向先烈獻一束花、吃一頓紅軍套餐、學唱一首紅軍歌曲、看一場紅色歌舞,但更重要的是感悟井岡山精神的現實意義。1927年及之后的盲動主義,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改頭換面粉墨登場,在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今天,在微觀上,也是偶爾露崢嶸。2004年1月12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所作的《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講話中就剖析了其的典型表現:“突出表現為盲動主義。脫離實際,急功近利,為了取悅上級,熱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從個人形象、個人利益、短期利益出發,熱衷于空喊口號,嘩眾取寵,提高要求,定高目標,求高速度。”據有關部門統計,現在我國已有183個地級市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