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觀察演示文稿_第1頁
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觀察演示文稿_第2頁
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觀察演示文稿_第3頁
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觀察演示文稿_第4頁
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觀察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觀察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26頁。(優選)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觀察當前2頁,總共26頁。神經外科危重病人包括重度顱腦損傷、顱內腫瘤、腦血管疾病、脊髓腫瘤手術后病人,尤其是術后48-72小時。由于全麻創傷、腫瘤所在部位的影響易并發腦水腫、腦出血、感染、中樞性高熱、尿崩癥、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高,常需觀察神志、瞳孔、心電、脈膊、呼吸、血壓、血氧、血氣和其它生化指標,積極搶救,精心護理,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當前3頁,總共26頁。急性期病人生命垂危,家屬十分著急。這時應主動關心病人和家屬,詳細介紹病情及愈后,并告知我們在盡力救治,消除其緊張焦慮心理,并告知合理按排陪護與探視,保持病室環境安靜、整潔、空氣新鮮,減少一切不良刺激,積極配合搶救和治療。當前4頁,總共26頁。腦損傷病人最容易出現的變化是意識的改變,表現為嗜睡、朦朧、淺昏迷和昏迷、在觀察中如出現(1)由昏迷狀態轉入燥動,想抓傷口、拔尿管等動作系病情好轉.(2)從燥動不安轉入昏迷狀態,對周圍反應遲鈍,強刺激可能喚醒,表示病情加重.當前5頁,總共26頁。意識障礙的分級意識障礙程度可以分級表達,臨床常用兩種方法。意識障礙是指患者對周圍環境及其自身狀態的識別和覺察能力出現障礙,嚴重者表現為昏迷。根據意識障礙的嚴重程度和表現形式不同將意識障礙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當前6頁,總共26頁。(一).意識模糊:是最輕的意識障礙,最需關注和掌握。患者在此階段對外界反應能力降低,表現為對自己和周圍環境漠不關心,答話簡短遲鈍,語言錯亂、表情淡漠,對時間、地點、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發生障礙,還有一部分病人極度躁動不安,注意觀察意識變化并保證病人的安全,保持休息環境的安靜,供給足夠的營養及水分。(二)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識狀態。患者處于熟睡狀態,不易被喚醒,雖在強刺激下可以被喚醒,但醒時回答問題含糊不清或答非所問,停止刺激很快入睡。注意血壓、脈搏、呼吸及意識的變化,防墜床、跌傷。當前7頁,總共26頁。(三)昏迷是最嚴重的意識障礙,表現為意識完全喪失,任何刺激均不能把患者喚醒。具體還可分為:1﹒淺昏迷自主運動喪失,對周圍事物及聲光刺激均無反應,但對強烈的刺激如壓迫眶上切跡可出現痛苦表情及肢體的退縮等防御反應。角膜、瞳孔、吞咽、咳嗽等反射均存在。呼吸、血壓、脈搏等一般無明顯改變,二便潴留或失禁。注意觀察意識狀態,監測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營養,保持二便通暢。當前8頁,總共26頁。2﹒深昏迷意識完全喪失,對任何強烈刺激均無反應,腱反射、吞咽、咳嗽、瞳孔等反射均喪失,四肢肌肉松軟,大小便失禁,生命體征亦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呼吸不規則,有暫停或嘆息樣呼吸,血壓下降。注意生命體征的觀察監護。對持久昏迷氣管切開者應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酸堿和水電解質紊亂,防止各種并發癥發生,維持熱量供應,鼻飼流質食物。當前9頁,總共26頁。睜眼反應語言反應運動反應自行睜眼4對答正確5吩咐動作6呼之睜眼3能對答定向有誤4刺痛定位5刺痛睜眼2胡言亂語不能對答3刺痛回縮4不能睜眼1僅能發音無語言2刺痛屈曲3不能發音1刺痛過伸2刺痛不動1定向:指對時間、地點、人物的辨別。最高15分,表示意識清楚;8分以下為昏迷,最低3分。當前10頁,總共26頁。正常瞳孔等大等園直徑3~4毫米對光反應靈敏.觀察中如出現.

(1)傷口一側瞳孔擴大對光反應消失是顱內血腫的表現.如傷后病人神志清醒而一側瞳孔散大可能為動眼神經損傷.

(2)雙側瞳孔時大時小變化不定對光反應差常為腦干損傷的特征.

(3)傷后一側進行性散大對側肢體癱瘓,意識障礙提示腦受壓或腦疝.當前11頁,總共26頁。(4)雙側瞳孔散大光反應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提示臨終狀態.

(5)眼球若能外展伴復視為展神經損傷.

(6)眼球振顫為小腦或腦干損傷.

(7)雙瞳孔縮小光反應遲鈍則可能是橋腦或腦干傷損害,蛛網膜下腔出血,也可能因使用冬眠藥物.大劑量鎮靜藥及嗎啡等所致.當前12頁,總共26頁。24小時連續監測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等項目并記錄。保持血壓在140/60mmHg,脈搏70-80次/分,呼吸10-20次/分,體溫38.5℃以下。若人工冬眠及(亞)低溫治療,體溫要求控制在31-35℃。(1)傷后血壓上升脈膊有力呼吸深而慢提示顱內壓升高,應警惕顱內血腫或腦疝早期,這是應立即報告醫生作脫水降顱壓.

(2)腦出血的病人應每15~30/分鐘測一次血壓,一般血壓維持在平時高度或稍高水平,如果不知平常血壓則維持在150~160/90~100毫米汞柱之間.當前13頁,總共26頁。(3)當血壓下降脈搏增快心跳減弱呼吸減慢不規則提示腦干功能衰竭.

(4)枕骨骨折的病人突然發生呼吸變慢或停止提示枕骨大孔疝的可能.

(5)中樞性高熱的護理

1.體溫大于39度多出現在傷后或術后48小時內.

2.采用溫水或酒精擦浴,頭置冰帽,降溫毯持續降溫,必要時加用藥物降溫.

3.降溫30分鐘測體溫并記錄,如仍未降,加用冬眠療法,降低體溫,用冬眠藥前注意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如有脈搏過快,呼吸減慢,血壓偏低,應及時報告醫生,更換藥物.

當前14頁,總共26頁。4.病人出現寒顫,雞皮疙瘩,肌緊張時,應暫時停用物理降溫,待加用鎮靜劑后再用.

5.停冬眠治療時應先停物理降溫.

6.降溫過程應注意酒精擦浴時,禁擦前胸,后頸,腹部,足心,以免反射性的心跳減慢,酒精過敏者不可酒精浴(嬰兒禁用酒精浴).另外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床單位的清潔干燥.當前15頁,總共26頁。1.頭疼、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為三主征.

2.病人出現劇烈頭疼或煩躁不安癥狀可能為顱內壓增高或腦疝先兆,顱內壓增高時嘔吐呈噴射性.視神經乳頭水腫為顱內壓增高的重要體征當前16頁,總共26頁。.腦疝的預防:

(1)脫水降顱壓

(2)密切觀察病情發展的動向

(3)抬高床頭15~30度

(4)吸氧改善腦缺氧降低腦血流量

(5)控制液體入量

(6)避免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因素.當前17頁,總共26頁。1.保持呼吸道通暢,嘔吐時頭偏向一側以防窒息或誤吸導致肺部感染.

2.深昏迷的病人必須抬起下頜或放入口咽通氣道以免舌后墜阻礙呼吸.

3.翻身叩背防止肺部感染.

4.深昏迷者或呼吸不暢做氣管切開當前18頁,總共26頁。1.病室環境要求:保持清潔,濕式清掃,室溫在18~20度,濕度在50%~60%.限制探視人員,定時通風,每日用紫外線消毒2次,每次三十分鐘.

2.觀察呼吸頻率和方式,注意觀察切口有無滲血和出血如有少量滲血及分泌物,要及時吸出.觀察有無皮下氣腫及血腫,有無氣胸患者取平臥或頭高腳低位.當前19頁,總共26頁。當前20頁,總共26頁。3.吸痰方法:

(1)吸痰前后均應洗手,評估病人痰鳴音的位置和性質,決定吸痰管插入深度.壓力成人一般在40千帕左右,小兒應小于40千帕.

(2)一次吸痰不超過十五秒,連續吸痰不超過三分鐘,吸痰管左右旋轉向上提拉邊吸邊退,吸痰前后視病情加大氧流量.如上呼吸機人吸痰前給予純氧持續2~3分鐘,預防缺氧和低氧血癥.

(3)吸痰過程中注意觀察病人面色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當前21頁,總共26頁。(4)氣管切開病人吸痰管粗細不超過內套管直徑1/2.

(5)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保持無菌操作.

(6)痰液粘稠不宜吸出我科采用如下方法霧化吸入定時氣管內滴藥凡是叩背.

4.氣管切口護理(1)及時清潔氣管周圍的皮膚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液(2)每天更換氣管墊兩次分泌物增多或出血多時應急時更換并保持干燥,當前22頁,總共26頁。5.氣管套管的護理

(1)內套管定時取出清洗消毒時間不超過四十分鐘防止細菌污染和痰液阻塞

(2)消毒方法先用熱水浸泡清洗再用0.3%的雙氧水浸泡20分鐘或煮沸15分鐘后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后重新放回.當前23頁,總共26頁。

1.術后病人,立即接引流袋于床頭.

2.保持引流通暢,引流管不可受壓扭曲折疊.

3.適當制動頭部,翻身及護理操作避免牽拉引流管.

4.每天更換引流管袋,準確記錄引流量色.

5.引流管一般放置3~14天即拔管.6.留置引流管期間,加強引流管的護理,密切觀察引流速度、量、顏色血腫腔引流時,引流管開口低于血腫腔.腦室引流時引流管開口要距側腦室平面10~15厘米,以維持正常顱內壓.膿腔引流引流袋低于膿腔30厘米以上

當前24頁,總共26頁。.硬膜下或外引流時引流袋應低于創腔30厘米,術后不使用脫水劑,不限制水分攝入,病人采用平臥或頭低腳高位.7.拔管的護理,拔管應在病情穩定,無呼吸困難,吞咽反射及呼吸肌功能恢復,肺炎控制,呼吸平穩,血氧飽和度在90%以上,才能進行堵管試驗.第一天堵1/3,第二天堵1/2,第三天完全堵塞.此時應觀察病人有無呼吸急促,面色發干,出汗等.如有及時報告醫生.如堵管24~48小時無呼吸困難,能入睡\進食\可拔管,拔管后漏口用2%的典伏消毒皮膚,再用無菌紗布及蝶形膠布牽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