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_第1頁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_第2頁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_第3頁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_第4頁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

2.1概述

一、綜合布線的術語結構化布線(StructuredCablingSystem):是將建筑群內的若干種線路系統,包括電話系統、數據通信系統、報警系統、監控系統合為一種布線系統。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GenericCablingSsystemforBuildingandCampus):建筑物或建筑群內的傳輸網絡,既使話音和數據通信設備、交換設備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又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接。配線系統(水平子系統)(HorizontalSubsystem):由信息插座、配線電纜或光纜、配線設備和跳線等組成。國外稱之為水平子系統。工作區(WorkArea):是需要設置終端設備的獨立區域。管理(Administration):管理是針對設備間、交接間、工作區的配線設備、纜線、信息插座等設施,按一定模式進行標識和記錄。設備間(EquipmentRoom):安裝各種設備的房間,對綜合布線言,主要是安裝配線設備。

建筑群子系統(CampusSubsystem):由配線設備、建筑物之間的干線電纜或光纜、跳線等組成。交接間:安裝樓層配線設備的房間。安裝通道:布放綜合布線纜線的各種管網、電纜橋架、線槽等布線空間的統稱。

它的特性為:⑴能夠支持所有語音和數據傳輸應用;⑵支持語音、綜合型語音/數據高速傳輸;⑶便于維護人員維護、管理;⑷能夠支持眾多廠家的產品設備和特殊信息的傳輸。2)基本型綜合布線系統它的基本配置:⑴每個工作區有2個或2個以上信息插座;⑵每個信息插座的配線電纜為1條4對對絞電纜;⑶具有110A交叉連接硬件;⑷干線電纜的配置,對計算機網絡按24個信息插座配置2對對絞線或每一個HUB或HUB群配4對對絞線;對電話至少每個信息插座配1對對絞線它的特點為:⑴每個工作區有2個信息插座,靈活方便、功能齊全;⑵任何一個插座都可以提供語音和高速數據傳輸;⑶便于管理與維護;⑷能夠為眾多廠商提供服務環境的布線方案。3)綜合型綜合布線系統它的基本配置:⑴

以基本配置的信息插座量作為基礎配置;⑵垂直干線的配置:每48個信息插座宜配2芯光纖,適用于計算機網絡;電話或部分計算機網絡,選用對絞電纜,按信息插座所需線對的25%配置垂直干線電纜按用戶要求進行配置,并考慮適當的備用量;⑶當樓層信息插座較少時,在規定長度的范圍內,可幾層合用HUB,并合并計算光纖芯數,每一樓層計算所得的光纖芯數還應按光纜的標稱容量和實際需要進行選取;⑷如有用戶需要光纖到桌面(FTTD),光纖可經或不經FD直接從BD引至桌面,上述光纖芯數不包括FTTD的應用在內;⑸樓層之間原則上不敷設垂直干線電纜,但在每層的FD可適當預留一些接插件,需要時可臨時布放合適的纜線。它的特點為:每個工作區有2個以上的信息插座,不僅靈活方便而且功能齊全;任何一個信息插座都可供語音、視頻和高速數據傳輸;有一個很好環境,為客戶提供服務;因為光纜的使用,可以提供很高的帶寬。三、綜合布線系統設計的一般原則

1.設計的一般原則⑴兼容性原則⑵開放性原則⑶靈活性原則⑷可靠性原則⑸先進性原則⑹可擴展性原則⑺經濟性原則⑻標準化和規范化原則

2.設計要點在具體進行設計時應把握以下要點:⑴盡量滿足用戶的通信要求;⑵了解建筑物、樓宇間的通信環境;⑶確定合適的通信網絡拓撲結構;⑷選取適用的介質;⑸以開放式為基準,盡量與大多數廠家產品和設備兼容;⑹將初步的系統設計和建設費用預算告知用戶

最高傳輸頻率對絞電纜傳輸距離(m)光纜傳輸距離(m)

應用舉例100Ω3類100Ω5類多模單模A100kHz20003000--PHX、X.21/V/11B1Mhz200260--N-ISDN、CSMA/CDIBASE5C16Mhz100160--CSMA/CD10BASE-T、TokenRing4Mbit/s、TokenRing16Mbit/sD100Mhz

100--TokenRing16Mbit/s、B-ISDN(ATM)、TP-PMD光纜---20003000CSMA/CD/FOIRL、CSMA/CD10BASE-FTokenRing、FDDI、LCFFDDI、SMFDDI、HIPPI、ATM、FC表2-1系統分級和傳輸距離限值

二、系統指標1.基于鏈路的五類系統技術指標。

1)--鏈路最大衰減

2)---近端串音衰減

3)---橋接分岔或多組合電纜,以及連接到多重信息插座的電纜,任一對稱電纜單元之間的近端串音衰減至少要比單一組合的4對電纜的近端串音衰減提高一個數值x。

x=6dB+10lg(n+1)dB式中n:電纜中相鄰的對稱電纜單元數。

4)---回波損耗

5)---衰減與近端串音比

6)---直流環路電阻

7)---傳播時延

8)---光纜波長

9)----光纜鏈路的衰減

10)---光纖鏈路的最小光學模式帶寬

11)---光波損耗

12)---阻抗匹配三、六類系統中基于信道的技術指標

信道長度是綜合布線系統中極為重要的指標。它是分別根據傳輸媒質的性能要求(如對稱電纜的串音或光纜的帶寬)與不同應用系統的允許衰減等因素來制定的。1.系統設計時的對象不同原則

1)--對于使用功能比較明確的專業性建筑物,信息插座的布置可按實際需要確定。

2)--對于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的普通辦公樓,信息插座的配置可結合單位實際,按照設計等級中規定的原則進行設計。

3)---對于房地產部門開發的寫字樓、綜合樓等商用建筑物,宜采用開放辦公環境綜合布線結構。

4)---采用多用戶信息插座時,多用戶插座宜安裝在墻面或柱子等固定結構上,每一多用戶插座包括適當的備用量在內,最多包含12個信息插座

圖2-1系統設計的流程圖2.3工作區子系統一、工作區的概念工作區子系統是指從設備出線到信息插座的整個區域,即一個獨立的需要設置終端的區域劃分為一個工作區。圖2-2工作區子系統一個獨立的工作區。通常是一部電話機和一臺計算機終端設備。設計的等級為基本型、增強型、綜合型。

二、工作區的劃分原則一個獨立的需要設置終端設備的區域宜劃分為一個工作區。三、工作區適配器的選用原則選擇適當的適配器,可使綜合布線系統的輸出與用戶的終端設備保持完整的電器兼容。適配器的選用應遵循以下原則:1.在設備連接器采用不同于信息插座的連接器時,可用專用電纜及適配器2.在單一信息插座上進行兩項服務時,宜用"Y"型適配器;3.在配線(水平)子系統中選用的電纜類別(介質)不同于設備所需的電纜類別(介質)時,宜采用適配器;4.在連接使用不同信號的數模轉換設備、數據速率轉換設備等裝置時,宜采用適配器;5.為了特殊的應用而實現網絡的兼容性時,也可用轉換適配器;6.根據工作區內不同的電信終端設備(例如ISDN終端)可配備相應的適配器。六、信息插座連接技術要求1.信息插座與終端的連接形式每個工作區至少要配置一個插座盒。對于難以再增加插座盒的工作區,要至少安裝兩個分離的插座盒。信息插座是終端(工作站)與水平子系統連接的接口。其中最常用RJ45連接器。其連接如圖2-3所示:圖2-3信息插座與終端的連接2.信息插座與連接器的接法對于RJ45連接器與RJ45信息插座,與4對雙絞線的接法主要有兩種,一是568A標準,二是568B的標準。

568A中RJ45連接器接法如圖2-4所示。568B中RJ45連接器接法如圖2-5所示。圖2-5568BRJ45線序圖2-4568ARJ45線序568A中RJ45信息插座的接法如圖2-6所示。568B中RJ45信息插座的接法如圖2-7所示。圖2-6568A模塊線序圖2-7568B模塊線序二、線纜的選擇在配線子系統中常用的線纜有4種:

1.100W非屏蔽雙絞線(UTP)電纜;

2.100W屏蔽雙絞線(STP)電纜;

3.50W同軸電纜;

4.62.5/125μm光纖電纜。線纜選擇的一般原則為:⑴

產品選型必須與工程實際相結合。⑵

選用的產品應符合我國國情和有關技術標準(包括國際標準、我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⑶

近期和遠期相結合⑷

符合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相統一的原則。三、信息插座

1.信息模塊的類型常見的信息模塊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RJ45,還有一種是RJ11。

圖2-9RJ45普通模塊、緊湊式模塊、免打模塊圖2-10RJ11電話模塊四、配線架配線架的作用是使所有信息點的數據線纜均集中到配線架上.

常見的配線架有RJ45配線架、電話配線架、光纖配線箱等。1.RJ45配線架

RJ45配線架如圖2-11所示。

圖2-11RJ45配線架2.電話配線架電話配線架如圖2-12所示。其接線方式為卡接式,主要應用于接收來自電話總機房的專線、直線電話和分機電話線。圖2-12電話配線架2.5干線子系統一、干線子系統的概念干線子系統由設備間的建筑物配線設備、跳線以、及設備間至各樓層交接間的干線電纜組成。二、干線子系統的設計原則1.干線子系統的設計應遵循以下的一般原則:⑴在確定干線子系統所需要的電纜總對數之前,必須確定電纜中話音和數據信號的共享原則。⑵應選擇干線電纜最短,最安全、最經濟的路由。。⑶干線電纜可采用點對點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遞減端接以及電纜直接連接的方法。⑷如果設備間與計算機房處于不同的地點,而且需要把話音電纜連至設備間,把數據電纜連至計算機房,則宜在設計中選干線電纜的不同部分來分別滿足話音和數據的需要。2.干線中的雙絞線電纜干線中的雙絞線電纜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線要平直,走線槽,不要扭曲;兩端點要標號;室外部要加套管,嚴禁搭接在樹干上;雙絞線不要拐硬彎。三、干線子系統布線設計的步驟

1.確定每層樓的干線電纜要求根據不同的需要和經濟因素選擇干線電纜類別。

2.確定干線電纜路由選擇干線電纜路由的原則,應是最短、最安全、最經濟。

3.繪制干線路由圖采用標準中規定的圖形與符號繪制垂直子系統的線纜路由圖,圖紙應清晰、整潔。

4.確定干線電纜尺寸干線電纜的長度可用比例尺在圖紙上實際量得,也可用等差數列計算。每段干線電纜長度要有備用部分(約10%)和端接容差。四、主干光纜的選擇光纖分單模(8.3/125μm)、多模(62.5/125μm、50/125μm)兩種。從目前國內外局域網應用的情況來看,采用單模結合多模的形式來鋪設主干光纖網絡,是一種合理的選擇.2.7管理子系統一、管理子系統的概念管理子系統由交連/互連的配線架、信息插座式配線架、相關跳線組成。二、管理子系統的交連硬件部件在管理間子系統中,信息點的線纜是通過“信息點集線面板”進行管理的,而語音點的線纜是通過110交連硬件進行管理。信息點的集線面板有12口、24口、48口等,應根據信息點的多少配備集線面板

三、管理子系統交連的幾種形式在不同類型的建筑物中管理子系統常采用單點管理單交連、單點管理雙交連和雙點管理雙交連3種方式。

1.單點管理單連接這種方式使用的場合較少,它的結構圖見圖2-16。圖2-16單點管理單交連3.雙點管理雙連接

2.單點管理雙連接

圖2-17單點管理雙連接圖2-18雙點管理雙連接四、管理子系統的設計原則1.管理子系統中干線配線管理宜采用雙點管理雙交接。2.管理子系統中樓層配線管理應采用單點管理。3.配線架的結構取決于信息點的數量、綜合布線系統網絡性質和選用的硬件4.端接線路模塊化系數合理。5.設備跳接線連接方式要符合下列規定:對配線架上相對穩定一般不經常進行修改、移位或重組的線路,宜采用卡接式接線方法;對配線架上經常需要調整或重新組合的線路,宜使用快接式插接線方法;6.列管理接線間墻面材料清單應全面,并畫出詳細的墻面結構圖。2.8建筑群子系統一、建筑群子系統的概念建筑群子系統也稱樓宇管理子系統。連接各建筑物之間的傳輸介質和各種支持設備(硬件)組成一個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連接各建筑物之間的纜線及相應設備組成了建筑群子系統二、建筑群子系統的設計要點

1.

建筑群數據網主干線纜一般應選用多模或單模室外光纜。

2.建筑群數據網主干線纜需使用光纜與電信公用網連接時,應采用單模光纜,芯數應根據綜合通信業務的需要確定。

3.建筑群主干線纜宜采用地下管道方式進行敷設,設計時應預留備用管孔,以便為擴充使用。

4.當采用直埋方式時,電纜通常離地面60.96cm以下的地方或按當地法規

三、建筑群子系統中電纜敷設方法在建筑群子系統中電纜布線方法有4種。

1.架空電纜布線圖2-19架空布線2.直埋電纜布線

3.管道系統電纜布線

4.隧道內電纜布線四、四種建筑群布線方法比較表2-2四種建筑群布線方法比較方法優點缺點管道內提供最佳的機構保護,任何時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