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二《巴黎圣母院》學生優秀作品(評論)_第1頁
專題十二《巴黎圣母院》學生優秀作品(評論)_第2頁
專題十二《巴黎圣母院》學生優秀作品(評論)_第3頁
專題十二《巴黎圣母院》學生優秀作品(評論)_第4頁
專題十二《巴黎圣母院》學生優秀作品(評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二:學生作品1.弗羅洛愛情觀形成原因的探析周麗靈副主教弗羅洛可以說是《巴黎圣母院》中最讓人憎惡的角色之一了,他既沒有弗比斯外表的英俊,又沒有卡西莫多內心的高尚忠誠,反而是多次將愛斯梅拉達置于險境,在得不到愛斯梅拉達的愛后,更是把她推向了絞架臺。弗羅洛在遇到愛斯梅拉達是已經三十六歲了,應該已經過了年少沖動的年紀了,而且他還是一個神甫,為什么他會有這種“得不到就毀掉”的愛情觀呢?我覺得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當時的社會一片烏煙瘴氣,國王多疑,頻繁更換官員;稍微有點實權的官員都為自己謀私利,連國王的醫生給國王看病時都得寸進尺;法律是威嚴的,但讓一個聾子來執行,又有何公平公正可言呢;百姓就像魯迅先生筆下的看客一樣,津津有味地看著同類受刑,對他人的不幸也僅限于驚訝和淺薄的同情。弗羅洛的弟弟會變成一個懶惰、放蕩的人,與磨坊女主人的教育和當時的社會風氣不無關系。另外就是宗教的束縛。“但是,齋戒、禱告、研修和修道院的禁欲,又使我的靈魂重新成了我軀體的主宰。于是,我躲著女人。”這是弗羅洛在地牢里向愛斯梅拉達表白時說過的話。確實,弗羅洛害怕女人到“一條絲綢短裙的窸窣聲就足以使他把風帽拉下來遮住眼睛”,甚至懇求主教“不許波希米亞女人到圣母院前跳舞和擊鼓”,為此還查閱了不少相關檔案。《塵埃落定》中的行刑人爾依曾問“為什么宗教沒有教會我們愛,而教會了我們恨。”在這里,宗教將弗羅洛引入了神學的殿堂,但是也如牢籠般禁錮了他作為人的本性,讓他成為宗教的劊子手,扭曲了他的心性。不過相較于社會環境的影響,我覺得弗羅洛本身的性格和觀念是導致他形成“得不到就毀掉”的愛情觀的更重要的因素。克洛德·弗羅洛出生于一個中產家庭,“在童年時代起就遵照父母之命從事了圣職,在祈禱書和辭典中長大”。十六歲的時候他在神修神學、正典神學、經院神學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學完了神學之后,又開始攻讀通諭、醫學,以一種狂熱的精神去汲取知識。當合法知識無法再滿足他求知欲時,他開始涉獵非法的知識,然后開始研究煉丹術、占星學、煉金術。先不說這些知識有沒有科學道理,我覺得就弗羅洛的做法而言,他已經開始走向知識的極端了,他把知識當作生活的重心,用科學真理來抵御女人的誘惑,從不主動關心周圍的人,平時總是一副嚴肅、陰冷的表情,自然也感受不到別人的善意。當他發現他所追求的真理是“虛幻的”,無法控制他不去關注愛斯梅拉達的時候,難免會產生過激的心理和行為。他的性格雖然孤僻,但又有狂熱的一面,他對弟弟可謂傾注了除知識外的全部心血,我覺得與其說是弗羅洛給了弟弟又一次生命的機會,不如說是他在撫養弟弟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親情的牽絆,有了點人的氣息。但后來弟弟的發展讓他失望了。當他的情感無處宣泄、壓抑的情感得不到別人的認同時,很多負面情緒就會像噴涌而出的巖漿一樣,傷人傷己。除了性格孤僻和狂熱外,我覺得他思想中也有“悲觀宿命論”的影子。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是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一文。小說講的是身為小資產階級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渴望進入上流社會,便借朋友的一條鉆石項鏈去參加晚宴,可她不小心把項鏈弄丟了。為了賠償這串鉆石項鏈,瑪蒂爾德節衣縮食了十年,在生活的磨礪下變成了一個自己原來所不屑的市井婦人,后來卻被告知那只不過是一串假項鏈。即使她有過追求奢華生活的行動,但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生活夠多么古怪!多么變幻莫測!只需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就能把你斷送或者拯救出來。”作者在此透露出的就是一種悲觀宿命論,我覺得弗羅洛也有這種相似的悲觀宿命論。蜘蛛捕食蒼蠅,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弗羅洛卻聯想到了命運,聯想到了自己。“唉!克洛德,你就是那蜘蛛!”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命運的操盤手。他收養了卡西莫多,教他說話,讓他成為圣母院的敲鐘人。因為喜歡和“誰也別想得到她”的變態心理,讓卡西莫多去搶愛斯梅拉達;看到愛斯梅拉達和弗比斯親近,一怒之下就刺殺了弗比斯。即使愛斯梅拉達被審判,也從沒有站出來澄清事實,在法庭上用匕首將自己的胸膛化得鮮血淋漓也只是想讓愛斯梅拉達更好地看到他的心意;知道愛斯梅拉達寧愿選選刑臺也不愿選自己,就向軍官告發了她。他就如蜘蛛布網一樣,改變、影響了卡西莫多和愛斯梅拉達的命運。同時他覺得他也是命運的牽線木偶。蒼蠅是無辜的,就如追求科學的學者,但即使如此也逃不過命運織下的網。他一心想追求科學、光明,可命運在他與二者間立起了一道堅固的墻;他和愛斯梅拉達的糾纏是命運使然,也是命運把愛斯梅拉達卷入了他設入的陷阱中。弗羅洛愛情觀的形成,有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但我覺得其中也有他性格上的缺陷和“宿命論”的因素。因為同樣是在身處同一環境,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內心高尚,弗羅洛無論是外表還是心靈,都讓人敬而遠之。2.是愛情還是單相思?黃杰莎公爵夫人說過“愛上純潔的,愛的內容不能有一點渣滓;愛是至善至誠的,愛的范圍里,就不能有絲毫私欲。”《巴黎圣母院》為愛情的悲劇,他們的愛與情都那么深沉;但他們所愛的另一方卻沒有與他們達到一致的情感。他們不是被對方厭惡、同情,就是被對方利用、欺詐,他們盡管不停的付出,討好,卻難有出頭之日,可以說不是愛情而是無奈又可悲的單戀。艾絲美拉達的單戀悲劇在于“愛上不該愛的人”她在適當的時間、地點卻遇上錯誤的人。她的愛與情始于深沉的浪漫之中:在艾斯美拉達即將被弗羅洛和卡西莫多劫走時,英俊的衛隊隊長弗比斯小哥哥正好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出現了!他把吉普賽女郎從罪惡的深淵中解救出來,還生擒一劫者卡西莫多。這老套又狗血的“英雄救美”。試問哪個對愛情正值懵懂的少女能抵抗得了對方的魔爪?更何況弗比斯有俊俏的外貌、矯健的身體、尊貴的出身——艾絲美拉達頓時墜入了愛河之中。小哥哥和小姐姐確實挺般配的。可惜遇上了渣男,真是糟蹋了一副好皮囊!在他那英俊挺拔的外表下,住著一個思想齷齪,可恥,卑鄙扭曲的人。在他身上交匯著那個時代所有的罪惡:既有下層階級的無賴,又有上層階級的濫情。他對艾絲美拉達有的只是情欲,喜歡的只是她的美貌,甚至對未婚妻百合花的愛也是虛假的,他只是一個披著羊皮的狼。對此,我對他做出了極為簡短有精辟的評價:“人渣!”可惜、可憐、可悲的艾絲美拉達卻渾然不知,對他產生深深的愛慕。她的愛情蒙蔽了她的雙眼,就像所有墜入愛河的人一樣,永遠覺得他是最好的。這盲目卻沒有辦法讓她進入愛情的懷抱;反而讓她墜入深淵,最終被送上斷頭臺。這個所謂“適當”的時間,卻讓她被毀于這么個錯誤的人。卡西莫多則在適當的時間地點,對不適當的人產生愛意,這也注定是悲劇結局。因為他是被“上帝拋棄的人”。“愛的那么認真,愛的那么認真,可還是聽見了你說不可能。”來自薛姓歌手的這首歌,很符合這個悲劇。在卡西莫多受刑時,唯有愛絲美拉達給他幫助與同情,而在艾絲美拉達生命垂危時,也只有他不畏強暴,把她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救出來。當他為了保護這個天仙而舍命相救時;美人卻反而觸景即懼。根據原文中的描述“四角形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巴,豬病似的紅眉毛底下小小的左眼和完全被一只大瘤遮住的右眼,粗糙的嘴唇和城垛般參差不齊的牙齒,還那像被劈成兩半的下巴;天生的怪相,在加上滿臉悲哀的表情,簡直就像一個被四分五裂后又胡亂拼湊的巨人。巨大的腦袋上長滿了紅頭發,兩個肩膀中隆起一個駝背,兩腿兩腳腳長得別扭極了,身材的高度和寬度差不多是一樣的。”嗯!我覺得咱們的芙蓉姐姐還是很好看的!艾絲美拉達對于他的救命之恩,只是感激、同情而不可能產生愛情!就像生命中注定般,他的一切努力都將顯得那么蒼白。弗羅洛對于艾絲美拉達的愛也一樣,都是單相思,而對于要雙方你情我愿為前提的愛情,在對的時間、地點,遇上的是不對的人,是很難保證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的甚至會產生太多的悲劇!奉勸大家一句:當改變不了外界時,可以嘗試轉換一下心態,也許就會少些悲劇。3.愛的極致就是死亡——簡析克洛德·弗羅洛鄒晨暉主教代理克洛德·弗羅洛是“《巴黎圣母院》中最變態的角色”這一評價是當之無愧的。但若要簡單剖析他那扭曲的人格以及狂熱激進的愛情觀的形成就必須從他的童年生活開始講起了。他出生于中等家庭,早在幼年時期便由父母決定獻身神職,在童稚之年就被父親送進大學城過隱修學習的生活。在各種書籍的熏陶下他養成了“低頭垂目,輕聲說話的習慣”。他在學習上十分勤奮,也從不參與貴族嘲笑窮人取樂的活動。十六歲那年就已“在神學方面比得上教堂的神甫,在經文神學方面比得上索邦神學院的博士”,他幾乎精通所有學科,并把求知作為人生唯一的樂趣。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年輕人簡直是太完美了!文質彬彬又懂禮貌,在學業方面更是有一張完美的答卷,是每個人都羨慕嫉妒的對象,在現在堪當“此獠當誅榜”的榜首。但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轉折在一場瘟疫過后出現了,這個一直生活在書中沒有溫情和愛的世界的少年猛然驚醒過來,“他發現除了索邦神學院的思辨,除了荷馬詩句之外,這世界還有別的東西,人需要感情”。因此他“以幻想代替幻想”,“決定一輩子不要女人,不要孩子,只保證弟弟的幸福和前程”。對于畸形的卡西莫多,他也是倍感同情,想通過撫養他長大來替弟弟補贖罪孽。此時,大家(包括我)或許都會覺得這樣的弗羅洛簡直是無可挑剔的了,這也使我們更加好奇為什么弗羅洛后期會變得如此的扭曲?一切的因果早在弗羅洛幼年時期被送離家開始一個人的生活時就已埋下——尚在懵懂的年紀就缺少了父母的關愛,每天包圍在身邊的只有晦澀難懂的拉丁文書籍,眾多心思各異的仆人以及嚴肅莊嚴的傳教士——這讓他注定不會“愛人”,久而久之,還養成了他“憂郁,老氣橫秋,不茍言笑”并偏執的性格。在研究完自己所能接觸的所有學術作品之后,他甚至開始了神秘學領域的探索。因其年少便有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在世人看來古怪的言行,他逐漸被普通民眾認為是“巫師”,這似乎也昭示著他未來的命運。弗羅洛真正意識到他對吉普賽女郎的愛與強烈的占有欲應該是在看到她和格蘭古瓦這對名譽上的夫妻一起外出表演,并得知他們是夫妻關系之后,嫉妒的火灼燒著他應以為傲的的理智與自律,被堵塞多年的情濤欲海洶涌澎湃,漫溢泛濫,“沖毀心田,始發為內心的飲泣、無聲的痙攣,終至沖垮堤壩,肆意橫流”。在白雪皚皚的外表下,熔漿不斷沸騰冒泡,澎湃著想要沖破束縛。而浮比斯將與艾斯梅拉達在賓館幽會這個消息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這位一直被囚于修道院過著禁欲生活的神甫被自己心愛的少女即將委身于別人的消息刺激的發瘋,所以他刺殺了浮比斯,并將這一切嫁禍給了可憐的吉普賽少女,想憑此得到她。熱情的吉普賽女郎用她的笑容與熱情打開了他基于幻想建造的世界,像強勢的光刺破黑暗,照進了他內心最深處。可她并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光”,所以這個整個世界只是由書籍弟弟以及心愛的少女——這簡單的三樣東西構成的弗羅洛拼命努力想要獨占她——像小孩不愿與他人分享自己心愛的糖果一樣的霸道。因此,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便懷著“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的思想,決定親手毀滅自己心愛的姑娘——“愛的極致就是死亡”。唯有死亡才能讓自己心愛的姑娘完全屬于自己。童稚時期父母的缺席,與他人情感交流的缺乏決定了弗羅洛“愛”的能力的缺失。缺失的人格,扭曲的性格讓他在意識到自己的不完整的人格的時候越發瘋狂,努力想要抓住為數不多的自己希冀的東西。曾幾何時,他也是一個有志青年,一心撲在學術研究上,生活除了追求知識之外就是照顧弟弟,全心全意為唯一的弟弟打算,從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艾斯梅拉達的出現是他的幸運,讓他意識到原來生活還有那么多美好的東西,原來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枯燥無味;可艾斯梅拉達的出現也是他的不幸:發現了生活的精彩卻無法擁有,只能獨守殘缺。所以他點燃了自己,就像《龍族·黑月之潮》中那位死侍所說的“燒死自己并不可怕,燒死別人也無所謂”。但在以為自己殺死浮比斯之后,這位神甫體內屬于人類膽小怕死的天性又蘇醒了,所以他逃離了現場。他是真的愛吉普賽少女嗎?答案是不一定。或許他只是誤把占有欲當成愛,或許他認為愛的形式是占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最愛的還是自己。然而他在看到艾斯梅拉達被處死時內心也一定是煎熬的,所以最后在不甘中死去或許也是對他余生的一種解脫。這位善良又卑鄙,慷慨又自私,博學又無知,膽小惜命的神甫因愛殺死艾斯梅拉達,最終也因愛被殺。4.淺談《巴黎圣母院》中的愛情觀邱婉瑜《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其中圍繞愛斯美拉達敘述了一系列的故事。最主要的是愛斯美拉達與克洛德、弗比斯、格蘭古瓦和卡西莫多四男一女之間的愛恨糾纏。文中展現了四個男人對愛斯美拉達追求過程中表現出的四種不同的愛情觀。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四種愛情觀:一、克洛德:得不到就毀滅的畸形扭曲之愛在雨果的筆下,克洛德是一個好學上進的教士,在他的心中好像只有他的學問和照顧他的弟弟約翰,他對塵世的一切都漠不關心。但愛斯美拉達的出現卻喚醒了他對愛情的追求,他被她的美貌征服了并愛上了她,“我見到你兩次,就想千次萬次看見你,時時刻刻看見你。”在愛情面前,他的長期被壓抑著的扭曲人性復活了。在意識到自己的特殊身份不可能得到這份愛情時,他那異化的扭曲開始了。可以說,他在對美的追求中也開始了對美的毀滅。強烈的情欲及嫉妒心讓他在愛斯美拉達和弗比斯幽會時用刀刺了弗比斯,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事情,直至把愛斯美拉達送上絞刑架。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得不到就毀滅這樣誰也得不到你。”宗教的束縛及人性的扭曲讓他一步步墮入深淵。或許我們對克洛德的愛無可責備,追求愛本是人的天性,但其追求愛情的方式卻讓人不寒而栗,這是種近乎畸形扭曲的愛。二、弗比斯:背信棄義的虛偽之愛弗比斯就是個浪蕩的花花公子形象。在愛斯美拉達被克洛德和卡西莫多企圖劫持時,他救下了她。之后姑娘便漸漸地愛上了這個不該愛的男人弗比斯。但是弗比斯對愛斯美拉達則只是肉欲上的追求,他愛上的則只是姑娘的美貌。莎士比亞曾說過:“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在愛斯美拉達提及要加入他的宗教與他結婚時,“衛隊長的臉上很快露出了復雜的表情,他既驚訝,又蔑視,既不在乎,又淫心大起。”這便足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后來,在愛斯美拉達被誤會刺傷自己時,他選擇不相信她,并沒有在法庭上為她作證。更可恨的是,在愛斯美拉達被送上絞刑架時,他和他的新歡一起去看行刑。相反,愛斯美拉達表現出來的則是對弗比斯這個“渣男”的一往情深,她甚至可以為了他而去死,直到后來被卡西莫多救下后還對他念念不忘。總而言之,弗比斯式的愛情觀就是背信棄義的虛偽之愛。三、格蘭古瓦:求而不得順其自然之愛格蘭古瓦在書中的形象可以說是個知識分子。他對愛斯美拉達也一直含愛慕之情。在誤入奇跡宮廷,將被吊死時,愛斯美拉達救下了他,并與他摔罐成親。他們只是名義上的夫妻,他也曾對愛斯美拉達起過淫念。但在他得知她的理想情人是像弗比斯那樣的騎士時,他的內心是平靜的。其實他愛她身邊的小山羊加利更甚于她,后來又精心投入于自己的學問。他跟愛斯美拉達在一起,其實更多考慮到的是自己的生計問題——吃飽穿暖。在愛斯美拉達被抓時,他放下一切,四處打聽消息,得知她將被絞死,也就不想再惹麻煩了。后來得知她在圣母院避難,就更心安理得了。“他沒有打算前往看望,只有幾次想起小山羊,僅此而已。”可以說,格蘭古瓦的愛其實就是種可有可無的隨便之愛。四、卡西莫多:默默付出的無私之愛這個外表丑陋的圣母院敲鐘人,也許是上帝的棄兒吧。聾子、駝背、雞胸、獨眼、瘸腿等詞成為了他的代名詞,“就像是把一個巨人打得粉碎,再把他的四肢百骸拼裝起來。”因為丑陋的外表,他成為了棄嬰,幸得副主教克洛德收養了他。他總是遭人謾罵、唾棄。在與克洛德企圖劫持愛斯美拉達被抓,送上絞刑架時,他的養父克洛德遠遠看到他就掉轉頭走了。他口渴向眾人討口水喝時,有人朝他扔在溝里浸泡過的抹布,有人朝他扔石頭、破瓦罐等等,更有人說:“都是你從我老婆面前走過,就使她生下兩個腦袋的怪胎來!”這時,愛斯美拉達為他送上了一口水。“于是,一顆碩大的淚珠在這只迄今為止完全干涸,如經火燒的獨眼里滾動。”這個苦命人流下了人生中第一滴眼淚。可能就是從這時開始,可憐的卡西莫多對她產生了愛意。在她被誣陷為刺傷弗比斯被送上絞刑架時,卡西莫多把她給救了回來,并安置在教堂小屋里,默默地照顧、守護她。因自己的外表丑陋,他不敢輕易靠近,怕嚇到她。在乞丐們攻城門來救她時,他誤認為對她有害,而奮力抵抗,以一人之身敵千軍,誓死守護愛斯美拉達。而在愛斯美拉達被克洛德再次陷害時,這個對自己養父忠心耿耿、唯命是從的卡西莫多終于看清了他,把他給推下了樓。或許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后的結果吧,在愛斯美拉達死后,人們發現“在那堆丑惡的殘骸中曾有兩具尸骨,其中一具脊椎歪斜,腦袋縮在肩胛骨之內,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短正奇特地摟抱著另一具”。他們在一起了,這算是愛情吧!卡西莫多的愛純潔無私,他的愛情觀充滿了自我犧牲的崇高內涵。可以說,在這四種中,前三種愛情觀都是作者所摒棄的,這三個人看上的都只是愛斯美拉達的美貌,都不是發自內心的。而卡西莫多呢?卡西莫多與他們不一樣,這是種心靈式的愛情,既愛對方,又時刻保護對方,全心全意為對方考慮。黑格爾曾說過:“在愛情里最高的原則是主體把自己拋舍給另一個性別不同的個體,把自己的獨立意識和孤立的自身存在放棄掉,感到自己只有在對方的意識中才能獲得對自己的認識。”卡西莫多的愛就是這種愛。

5.弗羅洛與卡西莫多的美丑包子團討論作品:《巴黎圣母院》討論地點:QQ及十一班教室討論話題:弗羅洛與卡西莫多的美丑討論成員:包子團全體成員——張嘉玲(主持人)鄭佳云彭孜勉楊祖裕葉舜翔肖濤討論記錄:張嘉玲:又到一次專題活動了,這次的主要作品是《巴黎圣母院》,我們小組主要賞析卡西莫多和弗羅洛的丑美對比,下面就由我先開始吧。我想說的肯定和你們大有不同,因為弗羅洛在絕大多數人眼里,可謂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壞人,但在我看來,他并不是,他有著正常人具有的一切本性,之所以最后惡化,都是因為禁欲主義對人的泯滅性。那么,我就來說說弗羅洛的美吧!1.一個優秀的人。弗羅洛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從小他就是一個聽話、勤奮、好學的人,他的求知欲極為強烈,他的勤奮與刻苦使他考到了眾多學位,因此,他的知識極為淵博。在父母眼里,他是個好孩子,在老師眼里,他是個好學生。因此,弗羅洛本是個優秀的人。2.負責任,有擔當。弗羅洛的弟弟還很小時,他們的父母就雙雙離世了,因此,弗羅洛早早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照顧弟弟的重擔自然也就落在了他的身上。他把他的弟弟視如珍寶,對他萬般寵愛,弟弟幾乎占據了他的整個大腦,長兄勝過慈母。他還曾決心全身心獻給弟弟的前途,決心一輩子不要女人,不要孩子,只保證弟弟的幸福與前程。從這里便可看出,弗羅洛原本是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男子。3.有著強烈的同情心。面對被人遺棄,沒人收養,相貌奇丑的卡西莫多,弗羅洛流露出了深切的同情心,并不顧他人異樣的眼光,將卡西莫多帶回家撫養長大。由此便可看出,弗羅洛本是個善良的人。以上便是我認為弗羅洛所具有的美啦!輪到你們來了。肖濤:嗯,不錯不錯,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剛剛看完《巴黎圣母院》時,我把所有的同情都給了卡西莫多,但后來仔細想想,弗羅洛又何嘗不是個可憐的人呢?他年紀輕輕就沉默寡言,沒什么朋友,父母又雙雙離世,留下一個拖油瓶弟弟,他喜歡愛斯梅拉達卻得不到,他希望弟弟有前途卻偏偏弟弟是個混混,他的生活沒有一點點溫暖與愛,只有著無窮的失望與寂寞。仔細想想還真是個可憐的人呢。前面嘉玲說到是禁欲主義導致弗羅洛失敗的人生,我特地去查了查禁欲主義,發現所謂禁欲主義其實就是要求人們嚴酷節制肉體欲望的一種道德理論。它源于古代人忍受現世生活困苦的宗教教義和苦行儀式,公元前6世紀后,通過東西方的宗教教義和道德哲學的概括逐漸形成為一種理論。它認為,人的肉體欲望是低賤的、自私的、有害的,是罪惡之源,因而強調節制肉體欲望和享樂,甚至要求棄絕一切欲望,如此才能實現道德的自我完善。禁欲主義的思想是極其封建的,它具有極其強的泯滅性,弗羅洛既是禁欲主義的倡導者又是受害者,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我不免對弗羅洛又多了一點同情。以上便是我的看法了,請下一位同學繼續。彭孜勉:我對以上兩位同學的發言有著極大的意見,因為,我認為,壞人就是壞人,他不值得我們去同情,也不配得到我們的原諒。在我看來弗羅洛身上的丑可不是輕易就能說完的,下面談談我的觀點:1.邪惡勢力的代表。弗羅洛作為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主教代理,既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又是封建統治階級專治的工具,他身上的污濁之氣只能有過之而無不及。2.封建又虛偽。弗羅洛對女性有著極大的偏見,他一聽到女性綢紗的聲音,就把風帽拉下來遮住眼睛,他甚至不允許公主參觀修道院,他引證黑皮書,其中說“禁止老人和婦女進入巴黎圣母院”,他曾決心為了弟弟的前途一輩子不要女人,卻背地里打愛斯梅拉達的算盤,他把男女之情視為洪水猛獸,最后卻又卑微的乞求愛斯梅拉達愛他。3.兇恨、殘暴。弗羅洛從來不把卡西莫多當人看,動不動就對卡西莫多拳打腳踢,讓卡西莫多頂替自己綁架愛斯梅拉達的罪名,當卡西莫多在刑臺上替他受罰時,他卻連看都不看卡西莫多一眼。當愛斯美拉達準確的告訴他,她不喜歡他,他們沒可能時,弗羅洛就將愛斯梅拉達推向死亡,并帶著猙獰的笑容看著即將被處以絞刑的愛斯梅拉達。從這幾點就可以明顯的看出弗羅洛的丑。還有許許多多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就用這些來對上面同學的觀點給予一些對比與我發自內心的反駁吧!總之,我不認為弗羅洛值得我們同情,不認為他的丑情有可原。張嘉玲:好好好,大家都很不錯,有著自己獨特的觀點,我們這里沒有對錯,每個人的觀點都是對的,接受反駁,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大一樣,講了這么久弗羅洛了,下面來講講卡西莫多吧,有請下一位同學。鄭佳云:卡西莫多可是我在《巴黎圣母院》中最喜歡的人物,既是他外表丑陋,我依然認為他是全書中最美的人。那么我就來講講卡西莫多美在何處吧!1.內心高尚。卡西莫多勇敢地從封建教會的“虎口”中救出了愛斯梅拉達,并用“圣殿避難”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無微不至地照顧愛斯梅拉達。這種無私的奉獻和副主教膨脹的私欲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善惡分明。雖然弗羅洛是卡西莫多的再生父母,但當他知道弗羅洛要傷害愛斯梅拉達時,卡西莫多竭盡全力保護弗羅洛。并在最后知道弗羅洛不是個好人后,卡西莫多親手結束了弗羅洛的生命。3.知恩圖報。卡西莫多先前對弗羅洛的極度忠誠以及覺悟后對愛斯梅拉達的的百般呵護,便可以看出卡西莫多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4.純潔的愛情。卡西莫多對愛斯梅拉達的愛是純潔的,即便他知道愛斯梅拉達不喜歡他,愛斯梅拉達不屬于他,他對愛斯梅拉達的愛仍增不減,待她如初。就算是愛斯梅拉達讓他去幫她找他的情敵孚比斯,卡西莫多也照做。以上便是我個人對卡西莫多的一些看法。葉舜翔:卡西莫多的好都被你們說完了,那我就來講講卡西莫多的丑吧。1.丑陋無比。卡西莫多可謂真是一個極其丑陋的人:“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這可是超級典型的丑八怪。按現在的人看來,這可怕不能算個人,只能算個魔鬼吧。2.天性愚鈍,愚忠于弗羅洛。是卡西莫多天性愚鈍,思考能力差,當弗羅洛讓他幫他綁架愛斯梅拉達時,他竟然想都沒想就去做了,這不又是典型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嗎?3.較為殘忍。卡西莫多在鐘樓上誤以為樓下的乞丐是來抓愛斯梅拉達上絞刑臺的壞人時,將一根最長最重的梁木以及一大堆石頭從鐘樓上扔下去,絲毫不顧下邊人死活,在我看來,這是極為殘忍的即便他們都是壞人,因為一個人而傷害這么多人也是不值得的。因此,我認為卡西莫多也不能算一個好人。我的發言完畢。楊祖裕:正可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恐怕是我們這個主題最好的詮釋了吧。弗羅洛是個可恨的人,在于他狂熱的禁欲主義,他的可憐之處則在于他一生的無人愛,無人懂,最后眾叛親離。卡西莫多是個可憐的人,他的可憐在于相貌太丑,沒有什么人愿意與他做朋友,在于他愛而不得,他的可恨之處則在于他的殘忍與愚鈍無比。因此我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好的人也沒有絕對壞的人。以上便是我的一點點見解了。

張嘉玲:好一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我們這次丑美討論算進行的很成功啦!那我們的討論就到此為止吧,希望我們包子兄弟團的成員能夠越來越團結,發展的越來越好。期待我們的下一次合作,大家再見。6.評《巴黎圣母院》中的格蘭古瓦楊紫研格蘭古瓦這個人物貫穿了整部小說,小說以他開頭,以他結尾。格蘭古瓦可謂雨果筆下一個較為平凡而又庸俗的形象。從他身上看不到愛斯美拉達所擁有的真善美,也沒有流露出克洛德般的陰暗和可怕,更不似卡西莫多有極丑與極善的離奇而又完美的結合。他就是這么一個平庸的人。具體而言,他是一個——平庸無奇的劇作家小說一開始就介紹了格蘭古瓦是一名劇作家,他所創作的圣劇似乎沒有多少精彩的內容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因此沒有吸引多少觀眾。以致整個圣劇表演過程中不斷有人起哄,惡作劇,顯得有點亂糟糟。這好像并沒有引起劇作家的反思,反而有些得意。平庸的劇作家,平庸的劇本,圣劇演成這樣也沒有引起他深刻的思考。薄情寡義的負心漢圣劇結束以后,平庸的作家無處可去,尾隨愛斯美拉達前行。隨后發生的事本該使他的生活發生很大的改變,結果卻依然平庸。格蘭古瓦不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