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八年級上第30課《詩詞五首》課件分析_第1頁
語文版八年級上第30課《詩詞五首》課件分析_第2頁
語文版八年級上第30課《詩詞五首》課件分析_第3頁
語文版八年級上第30課《詩詞五首》課件分析_第4頁
語文版八年級上第30課《詩詞五首》課件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詞五首觀刈麥赤壁過零丁洋己亥雜詩山坡羊潼關懷古觀刈麥白居易白居易(772~826),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長慶集》。《觀刈麥》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這首詩大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5年)至元和二年(806年)間,是白居易任陜西盩厔(今陜西省周至縣)縣尉時有感于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縣尉在縣里主管緝捕盜賊、征收捐稅等事。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晰。觀刈麥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哀痛。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交代時間及其環境氣氛。

“農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說的事情就發生“人倍忙”的五月。這兩句總領全篇,而且一開頭就流露出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憐憫“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一派豐收景象,大畫面是讓人喜悅的。可是誰又能想到在這豐收景象下農夫的哀痛呢?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通過具體的一戶人家來呈現這"人倍忙"的收麥情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四句正面描寫收麥勞動。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哀痛。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一個貧婦人,她被捐稅弄得破了產,現時只能以拾麥穗為生,這是比前述闔家忙于收麥者更低一個層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著一個孩子,臂彎里掛著一個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撿人家落下的麥穗。這有多么累,而收獲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方法呢?現在是收麥的時候,還有麥穗可撿,換個別的時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討了。而她們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種、有麥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來讓捐稅弄得走投無路,把家產,土地都折變了,至使今日落到了這個地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寫詩人面對豐收下出現如此凄慘景象的自疚自愧。對勞動人民所蒙受的苦難寄寓了深切的憐憫。赤壁杜牧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太和進士,和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揮百萬大軍南下,卻在赤壁大戰中,被孫、劉聯軍所敗。當時,年僅34歲的周瑜,堪稱這次戰役中的風云人物。唐代詩人杜牧經過赤壁,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了《赤壁》一詩。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詩一開頭,由始終斷戟生發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無限感概,是寫其興感之由。“認前朝”又進一步勃發了作者浮想聯翩的思緒,為后二句論史抒懷做了鋪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兩句爭論感慨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詩人發表爭論,“東風”不僅僅指的是自然界的風,而是含有建功立業各種條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詩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信任自己總會有所作為,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過零丁洋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寶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征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保衛。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杰、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為帝,堅持抗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為元軍所敗,退入廣東。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范叫他寫信招張世杰倒戈,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經威逼利誘,始終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與作者被俘后其次年。后來元軍統率張弘范再逼他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反抗的將領張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杰。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裂開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探討:此詩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緊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頷聯兩句有何聯系?用了什么修辭?國家山河支離裂開,局勢緊急,個人命運也動蕩擔憂,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風飄絮”形容國力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方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用了比方的修辭。頸聯頸聯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境況。詩歌很奇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可見,詩中“惶恐”、“零丁”具有雙層含義。

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他的民族氣節。文天祥拒絕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個有骨氣的人,你能舉出類似的事例嗎?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蘇武執漢節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最終死在風波亭上;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劉胡蘭在敵人鍘刀下慷慨就義。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快樂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人不行有傲氣,但不行無傲骨(徐悲鴻)己亥雜詩龔自珍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予著深意,詩歌奇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這一年作者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來回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一十五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鴉片斗爭的前一年。本文選自《己亥雜詩》的第五篇。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浩蕩離愁白日斜在無窮無盡的離愁中,眼看夕陽又西下了。吟鞭東指即天際自己離開京師回南方,馬鞭東指,從今便同朝廷遠隔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有新花生長,作者以落花自比,寄予了要培植人才,為國家和社會竭盡余力的懷抱。一、二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袤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際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但辭官不等于放棄志向,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

三、四句:抒情作者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體現。

后兩句抒情。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作者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切國家的前途命運。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詩的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方中,自然而然的融入爭論“化作春泥更護花”。

本意雖然是辭官,仍會關切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名句賞析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張養浩:元代詩人,散曲作家。字希孟,號云柱,濟南(今山東省)人。曾任監察御史、禮部尚書,為人剛直,敢言時弊,后辭官歸隱。其詩歌、散曲對當時的社會黑暗有揭露。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

意躊躇。

難過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山坡羊”,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標題。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歷年間,關中大旱,張養浩被征召任陜西行臺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經過潼關時觸發了追念古代情懷而作的,表現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關切和憐憫。像是群峰眾巒在這里會合,像是大浪巨濤在這里震怒。華山在腹,黃河守門,好一條潼關路。遙望長安古西部,思緒沉郁又起伏。途經秦漢故地,引出傷感多數。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泥土。唉!一朝興起,百姓受苦;一朝敗亡,百姓還受苦。理解意思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宏偉險要的形勢。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其次句寫怒濤洶涌的黃河;第三句寫渲關位于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賜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本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其次層(四一七句)寫從關中長安萬間宮闕化為廢墟而產生的深厚的感慨。第四、五句點出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憑吊古跡,思緒萬千,激憤難平。第六、七句點出無限傷感的緣由。“官闕萬間都做了土”,概括了歷代帝業盛衰興亡的滄桑變更。秦漢的一宮一闕都凝合了天下多數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宮,但它卻隨著秦王朝的滅亡而化為焦土。王朝的興替當然令人傷感,但作者最難過的卻是百姓之苦。第三層(末四句)指出歷代王朝的或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這是作者從歷代帝王的興亡史中概括出來的一個結論。三層意思環環相扣,層層深化,思想越來越顯豁,感情越來越猛烈,渾然形成一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