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課件_第1頁
現代漢語課件_第2頁
現代漢語課件_第3頁
現代漢語課件_第4頁
現代漢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代漢語薛冬冬緒論現代漢語概述現代漢語簡介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現代漢語方言普通話與方言的關系現代漢語的特點漢語標準化和推廣普通話現代漢語課的性質、內容和任務

一、現代漢語簡介1.定義結構上功能上口語書面語二、現代漢民族共同語1.共同語:一個民族全體通用的語言2.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語音、根底方言、語法〕3.形成過程:先秦“雅言〞——漢“通語〞——明代“官話〞——辛亥革命后“國語〞——新中國成立后“普通話〞三、方言1.方言:民族語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區的人們使用的語言。統一的社會語言本身的差異四、共同語與方言的關系方言

共同語同源異流根底共存五、特點〔1〕有聲調輕聲?〔2〕無復輔音zhchshng?〔3〕元音占優勢〔4〕音節數量少,音節界限清楚〔1〕漢語語素以單音節為根本形式〔2〕多用詞根復合法構成新詞〔3〕雙音節詞占優勢石頭,眼睛;外長,彩電,北大,伊師;制冷、套房、弱智、離休〔1〕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2〕詞、短語、句子結構原那么根本一致〔3〕詞類和句子成分不是簡單的對應關系〔4〕量詞豐富,有語氣詞

討論:方言的未來在哪里?

第二章語音

第一節語音概說第二節聲母第三節韻母第四節聲調第五節音節第六節音變第七節音位第一節語音概說一、語音的性質語音:由人類器官發出的、能傳達與載負一定的語義信息并能被人理解的語言的物質外殼。〔一〕生理屬性:語言與人的發音器官的生理構造相適應的生理個性。1.動力器官:肺、氣管2.發音器官:聲帶、喉頭3.共鳴調解器官:口腔、鼻腔、咽腔〔二〕物理屬性:由聲帶振動或聲腔里空氣擾動引起的。1.音高:聲音的上下,取決于發音體振動的頻率。與發音體的大小、粗細、厚薄、長短、松緊有關。它決定聲調、語調的不同。AB2.音強:聲音的強弱。它取決于發音體振動的振幅,振幅的大小跟發音體收到的作用力有關。例如:“地道、大麻子〞AB3.音長:聲音的長短。取決于發音體振動時間的長短。sheep/?i:p/ship/?ip/4.音質〔音色〕:聲音的個性或特色。取決于發音體振動所形成的音波波紋的曲折形式不同。造成音質不同的原因:〔1〕發音體不同〔2〕發音方法不同〔3〕共鳴腔形狀不同〔三〕社會屬性——本質特性1.任意性。一個語言系統音義結合的任意性。2.系統性。不同的語言或方言具有不同的語音系統。二、語音單位〔一〕音素1.音素:從音色角度劃分出來的最小的語音單位。2.輔音:氣流在口腔或咽頭受阻礙而形成的音素。3.元音:氣流顫抖聲帶,在口腔、咽頭不受阻礙而形成的音素4.輔音——元音的區別:元——不受阻,輔——受阻。:元——均衡緊張,輔——成阻局部特別緊張。:元——弱,輔——較強。:元——聲帶振動,聲音比輔音響亮,輔——聲帶不一定振動,聲音一般不響亮〔濁輔音除外〕〔二〕音節音節由音素構成,是交談時自然感到的語音單位。〔三〕聲母、韻母、聲調1.聲母:位于音節的前段,主要有輔音構成。零聲母:有的音節不以輔音開頭,原因前面那局部是零,習慣上叫做“零聲母〞。2.韻母:位于音節后段,由元音或者元音加輔音構成。3.聲調:依附在聲韻結構中具有辨義作用的音高變化。4.〔1〕聲母——輔音關系A.劃分角度不同:跟元音相對,輔音是從普通語言學的角度劃分,就因素本身的性質來分析的,這種分類方法適合于所有語言。聲母是從傳統的音韻學角度劃分的,只是中國古代的漢語研究的術語,只存在于音節中,就音節的位置劃分的。B.范圍不同:聲母一般由輔音充當,聲母一定出現在音節的開頭,輔音除了在音節開頭出現,還可以出現在音節末尾,充當韻母。〔2〕韻母——元音的關系A.劃分角度不同〔同上〕B.范圍不同:韻母可以由一個元音或者幾個元音構成,也可以由元音加輔音構成。〔四〕音位指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是按語音的辨義作用歸納出來的音類。三、記音符號給漢字記音,使用過的記音符號:A.用漢字記音——直音法、反切法C.羅馬拼音字母:威妥瑪式方案、國羅、北拉、?漢語拼音方案?〔一〕漢語拼音方案1.1956年2月,文改會擬定出草案。1958年2月,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作為正式方案公布。2.內容: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隔音符號。3.用途:〔1〕漢字的注音工具。〔2〕普通話的拼寫工具。〔3〕可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創智和改革文字的根底,可以幫助外國人學習漢語,用來音譯地名、人名、科學術語,以及編輯索引和代號等等。〔二〕國際音標制定時間:由國際語音協會1888年制定。制定原那么:一音一符。1.嚴式音標:對一種語言中事實存在的每一個音素,無論它們是否屬于同一個音位的變體,都用特定的音標加以標記。2.寬式音標:同一個音位的音位變體,不管多少個只用一個音標來標記。第二節聲母一、發音部位:氣流受到阻礙的部位。雙唇、唇齒、舌尖前/中/后、舌面前/后。二、發音方法:發音時喉頭、口腔和鼻腔節制氣流的方式和狀況。1.按阻礙方式: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邊音。2.看聲帶的顫抖:清音、濁音3.看氣流的強弱:送氣音、不送氣音。聲母表第二節韻母一、元音發音單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復二合元音前響后響三合元音——中響二、韻母分類按結構按口形——開、齊、合、撮按韻尾單韻母復合韻母復元音韻母帶鼻音韻母元音韻尾鼻音韻尾韻母表三、韻母結構韻頭〔i、u、ü)韻韻腹〔十個單元音〕韻尾〔i、u、n、ng)第四節聲調一、調值:音節上下升降曲直長短的變化形式,是調類的實際音值。普通話中有四個調值:55、35、214、51描寫方法:五度標記法二、調類:聲調的種類,把調值相同的字歸納在一起所建立的類。普通話有四個調類: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三、調值——調類關系調值是調類的實際讀法,即使兩種方言調值相同的字,調類也不一定相同;而調類相同的字調值也不一定相同。四呼開口呼:韻母不以i、u、ü和不以i、u、ü起頭的韻母。齊口呼:i或以i起頭的韻母。合口呼:u或以u起頭的韻母。撮口呼:ü或以ü起頭的韻母。第五節音節一、音節〔一〕音節的結構類型1.從音節組成成分的性質劃分〔v—元音,c—輔音〕〔1〕vvvvvv〔2〕c+v〔3〕c+v+c〔4〕v+c2.從音節組成成分在音節的位置及其關系劃分:聲母、韻母、聲調二、普通話聲韻配合規律三、音節拼寫規那么〔一〕隔音字母y、w的用法1.韻母表中i行的韻母,在零聲母音節中,如果i后還有別的元音,i改為y,如果沒有,在i前直接加y。2.韻母表中u行的韻母,在零聲母音節中,如果i后還有別的元音,u改為w,如果沒有,在i前直接加w。ü行的韻母,在零聲母音節中,不管ü后有沒有別的元音,一律要在ü后加y,加y后兩點省略。〔二〕隔音符號的用法“a、o、e〞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他音節后面的時候,如果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號“'〞隔開。〔三〕省寫1.iouueiuen前面加輔音的時候,寫成iuuiun2.ü跟ln以外的聲母相拼的時候都省寫兩點。〔四〕標調法1.聲調符號一般標注在韻腹上。2.iuui標在后面的元音上。3.調號恰巧標在i上面的,i上面的點要省去。4.輕聲音節不標調。〔五〕音節的連寫和大寫1.同一個詞的音節要連寫,不同的詞的要分寫。句子或詩行開頭的字母大寫。2.專用名詞或短語的每個詞的開頭字母都要大寫。3.標題中的字母可以全部大寫,也可以每個詞開頭的字母大寫,有時為了美觀,可以省略聲調符號。第六節音變一、變調〔一〕上聲變調1.上+上——[35]+上使館老板2.上+非上——[21]+非上首都北京3.上+輕聲〔1〕上+原為上聲的輕聲——35+輕聲清掃等等〔2〕上+原為非上聲的輕聲——21+輕聲打聽喜歡例外:A.上+“子〞——[21]+“子〞餃子斧子B.親屬稱謂上聲字重疊——[21]+輕聲姐姐嬸嬸嫂嫂〔二〕去聲的變調去+去——[53]+去信念電視〔三〕“一〞的變調1.讀本調:單念或在詞的末尾統一萬一2.變[51]:非去聲前一天一朵一年3.變[35]:去聲前一個一半一樣4.變輕聲:相同的動詞中間想一想看一看〔四〕“不〞的變調1.讀本調:單念,詞語末尾,非去聲前偏不不想2.變成[35]:去聲前不要不去3.輕聲:在可能補語中做不了看不了二、輕聲〔一〕輕聲1.輕聲:是四聲在一定條件下變成比原調又輕又短的聲調變體。〔1〕音長變短〔2〕音強變弱〔3〕音色變化不定〔4〕音高不固定,受前一個字聲調的影響〔二〕輕聲對聲母、韻母的影響1.使不送氣的清塞音、塞擦音濁化b:[p][b]z:[?][?]d:[t][d]c:[t?][d?]g:[k][g]s:[?][?]2.低元音央化[?][?]3.元音脫落,[ui]脫落豆腐意思東西〔三〕輕聲作用:辨義,辯詞性三、兒化〔一〕兒化:一個音節中,韻母帶上卷舌色彩的一種特殊音變現象。〔二〕兒化的發音規律ɑ、o、e、u、ê〔包括ɑo[ɑu]iɑo[iɑu]〕,在原韻母后面直接卷舌。〔三〕輕聲作用:辨義,辯詞性2.韻尾是-i、-n的〔in、vn除外〕時,先去韻尾,主要元音卷舌。韻母是in、vn的,丟掉韻尾加[?r]3.韻母是i、v(做韻腹〕的,加[?r]-i[?]、-i[?]的,韻母變作[?r]5.韻尾是ng的,丟韻尾,韻腹帶鼻音,并卷舌。〔三〕兒化的作用畫——畫兒信——信兒3.表示細小、輕松或者表示親切、喜愛的感情色彩。〔四〕“啊〞的音變i、v、o、e、ea、ayauwannangngaer、-i[?][??]-i[?][z?]第七節音位一、音位概說〔一〕音位及其歸納方法1.音位: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1〕音質音位:從因素的音質角度劃分出來的最小的語音單位,包括元音音位和輔音音位。〔2〕非音質音位:利用音高、音強、音長形成的音位,包括調位、重位、時位。2.歸納方法:把不同的因素放在相同的環境里,檢驗是否產生相同的意義。但凡能區別意義的,就分別歸納在不同的音位,否那么就是同一個音位。〔二〕音位變體:可歸并為同一個音位的各個音素。1.條件變體:有各自出現的條件的變體。

/ɑ/[a]在韻尾[-i][-n]之前[?]做韻腹,無韻尾[ɑ]在[u]和[?]之間[?]在[i]和[n]之間或[y]和[?]之間[?]兒化韻2.自由變體:在同一語音環境中可以自由替換而不區別意義的變體。如,某些方言中的[l]——[n]〔三〕劃分和歸并音位的根本原那么1.對立原那么:兩個因素能夠出現在相同的環境中并獨立承擔區別詞的意義的作用,那么它們是對立關系。2.互補原那么:兩個因素出現的環境相互補充。二、普通話音位二、普通話音位〔一〕元音音位1./a/——[a]、[?]、[ɑ]、[?]2./o/——[o]、[o?]3./?/——[?]、[?]4./e/——[e]、[?]5./i/——[i]、[?]、[j]6./u/——[u]、[?]、[w]、[?]7./y/——[y]、[?]8./?/——[?]9./?/——[?]10./?/——[?]、[ar]〔二〕輔音音位第三章文字第一節漢字概說第二節漢字的形體第三節漢字結構第四節漢字的整理和標準化第一節漢字概說一、文字的性質: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性交際工具。二、漢字的產生:漢族人的祖先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創造出來的。三、漢字的特點: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1.表音文字:記錄因素、音節的音素文字和音節文字合稱表音文字。2.表意文字:記錄語素、詞的叫語素文字、表詞文字,合稱表意文字。四、漢字的作用第二節漢字的形體一、現行漢字的前身甲骨文〔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金文〔西周的青銅器上的文字〕——篆書〔大篆是春秋戰國時代秦國的文字,小篆指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整理、推行的〕——隸書——楷書〔興于漢末,盛于魏晉〕。二、現行漢字的字體楷書和行書印刷體和手寫體第三節漢字的結構一、結構單位〔一〕筆畫: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5種根本筆畫:橫、豎、撇、點、捺。〔二〕部件〔偏旁〕: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部首:字書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歸類的作用。二、筆順先橫后豎從上而下從外到內先中間后兩邊三、造字法1.象形:用描繪事物形狀來表示字義的造字法。如:月、雨、羊、牛2.指示:用象征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來表示字義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3.會意:兩個或幾個部件合成一個字,把這些部件的意義合成新字的意義。4.形聲:由表示字義類屬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組成新字。第四節漢字的整理和標準化一、漢字的整理〔一〕簡化筆畫〔二〕精簡字數二、漢字的標準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第四章詞匯第一節詞匯和詞的結構第二節詞義的性質和構成第三節義項和義素第四節語義場第五節詞義和語境的關系第六節現代漢語詞匯的組成第七節熟語第八節詞匯的開展變化和標準化第一節詞匯和詞的構成一、詞匯:一種語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圍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詞匯——詞集合——個體

二、詞匯單位〔一〕語素:最小的音義結合體。確定語素的方法——替代法。馬虎:馬車、黑馬一個語素老虎、虎頭虎腦蝴蝶:彩蝶、粉蝶一個語素蠟燭:蠟紙紅燭兩個語素語素分類成詞語素(自由語素)不成詞語素(黏著語素)不定位不成詞語素定位不成詞語素前綴后綴詞根語素詞綴語素酸不啦嘰灰不溜秋〔二〕詞: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音義結合體。詞的類型單純詞單音節多音節:連綿詞、疊音詞、擬聲詞、音譯詞合成詞復合式:聯合、偏正、動賓、補充、主謂附加式:前加式、后加式重疊式〔三〕固定短語:詞跟詞的固定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減、改換其中的詞語,包括專名和熟語〔包括成語、慣用語、歇后語〕。自由短語〔短語〕:詞根詞按表達的需要的臨時組合。區分:語素——詞詞——短語它們是不是詞:牛肉牛奶飯碗茶杯洗澡理發鞠躬簽名完成看見起來字——語素——詞的關系〔四〕略語:語言中經過壓縮和省略的詞語。1.簡稱:較復雜的名稱的簡化形式。如,家電、外長、漢辦。2.數詞略語:對一些聯合結構,選擇其中各項的共同成分加上所包含的項數,即構成數詞略語。如,三秋、四季、五行

第二節詞義的性質和構成一、詞的內容詞的內容詞匯義理性義:跟表達概念有關的意義色彩義:感情/語體/民族/時代/形象/格調色彩語法義:詞進入語法組合中時表現出的意義。二、詞義的性質〔一〕概括性:詞反映出一類事物或現象的共同的、本質的特征,舍棄了具體的個別的特征。〔二〕模糊性:詞義的界限有不確定性,它來源于所指事物邊界的不確定性。〔三〕民族性:同類事物在不同的語言里的表達形式不同、詞義概括性的范圍也不同。〔四〕社會性:詞義的內容依賴于社會現象的存在,詞義的理解運用也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第三節義項和義素一、義項:詞的理性意義的分項說明。〔一〕義項的分類:1.本義〔原始義〕:有文獻記載的詞的最初意義。2.根本義:最根本的、最常用的義項,能派生出其他的意義。3.轉義:由根本義轉化來的義項。〔1〕引申義:在根本義的根底上經過推演開展而產生的意義。〔2〕比喻義:借用一個詞的根本義來比喻另一種事物而產生的新的意義。〔二〕單義詞和多義詞1.單義詞:只有一個義項的詞。2.多義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義項的詞。3.同音詞:語音相同而意義之間并無聯系的一組詞。包括同字和異字同音詞。多義詞——同音詞的區別二、義素:構成詞義的最小意義單位,即詞義的區別特征。1.義素分析法: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類學家朗斯伯里和古德納夫在研究親屬詞的含義時就提出了義素分析法。60年代初,美國語言學家卡茲和弗托提出了解釋語義學,將義素分析法引入語言學中。20世紀80年代初,義素分析理論被引進我國,并開始運用于漢語語義研究。2.分析步驟:明確分析對象——比較詞義,找出相應義素——表達〔1〕義素分析一般在同一語義場內進行,但是“最小語義場〞的概念是模糊的,不好明確地劃分界限。〔2〕共同義素和區別義素都存在著主觀性。〔3〕一種語言的義素有多少尚在研究之中。在“餃子、包子〞這一語義場中,其共同義素是什么?區別義素是什么?形狀?大小?做法?第四節語義場一、語義場:義位形成的系統。〔一〕語義場的層次五行金屬金、木、水、火、土金、銀、銅、鐵、鋁兼屬不同語義場上位詞下位詞“父親、母親〞的上位詞?〔二〕語義場類型西紅柿屬于蔬菜還是水果?或者兼屬?〔1〕循環——非循環〔2〕封閉——開放4.同義義場: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組成的語義場。〔1〕同義詞:從義項上看,只要有一個義項相同的一組詞就可以稱為是同義詞。〔2〕辨析同義詞的角度〔3〕同義詞的作用A.可以使語言的表達精確、嚴密。B.可以使語體風格鮮明。C.可以使語氣委婉。D.可以同義詞連用,可以加強語勢。E.可以使文句生動活潑,富于變化。F.運用恰當可以提高交際能力。“年輕〞——“小〞〔1〕反義詞: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互為反義詞。〔2〕反義義場的類型A.互補反義義場:非此即彼,無中間狀態。生——死動——靜B.極性反義義場:有中間狀態。黑——白高——低男——女?〔3〕反義詞的不平衡現象:一對反義詞之間的語義范圍、使用頻率不是相等的,這就構成了反義詞的不平衡現象。〔4〕反義詞的作用A.可以深刻地表達事物的特點。B.多組反義詞連用,可以起到加強語氣、強調核心意思的作用。C.可以使語言更加深刻有力。D.有些臨時構成的反義詞可以增加語言的表達效果。第五節詞義和語境的關系一、語境:語言單位出現時的環境,分為上下文語境和情景語境。二、語境的作用〔一〕使詞義單一化。〔二〕使詞義具體化。〔三〕增加臨時性意義。〔四〕表現出詞義的選擇性。第六節現代漢語詞匯的組成一、根本詞匯:詞匯中最主要的局部。具有穩固性、全民常用性、能產性的特點。二、一般詞匯:根本詞匯以外的詞。1.古詞語,包括文言詞和歷史詞。2.新詞語。3.方言詞。5.行業語:各種行業應用的專有詞語。6.隱語:個別社會集團或秘密組織中內部人員懂得使用的用語。音譯局部音譯局部意譯或音意兼譯音譯后加注漢語語素借形第七節熟語熟語:人們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語。一、成語:一種相沿習用含義豐富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一〕成語的特征1.意義整體性。2.結構凝固性。3.風格典雅性。〔二〕成語的來源:神話寓言、歷史故事、詩文語句、口頭俗語。〔三〕成語的構造:并列、偏正、動賓、補充、主謂、兼語等。慢條斯理?二、慣用語:口語中短小定型的習慣用語,大都是三字的動賓短語〔為什么?〕。三、歇后語:由近似于謎面和謎底兩局部組成的帶有隱語性質的口頭固定短語。第八節詞匯的開展變化和詞匯的標準化一、詞匯的開展變化〔一〕新詞的產生〔二〕舊詞的逐漸消失和變化〔三〕詞義的演變二、詞匯的標準化〔一〕方言詞的標準。并不是所有方言詞都是標準化的對象,要確定好標準化的對象。〔二〕外來詞的標準〔三〕古詞語的標準第五章語法第一節語法概說第二節實詞第三節虛詞第四節短語第五節句子成分第六節單句第七節常見的句法失誤第八節復句第九節句群第十節標點符號第一節語法概說一、語法和語法體系語法語法本身語法學詞法:構詞法、構形法句法二、語法的性質抽象性、概括性、穩固性、民族性、時代性、地域性、遞歸性三、語法單位和句法成分〔一〕語法單位語素——詞——短語——句子〔二〕句法成分第二節實詞一、詞類的劃分劃分依據語法功能意義形態職務組合能力實詞與另一些實詞的組合能力虛詞依附實詞和短語的能力二、實詞〔一〕名詞1.含義: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包括時間、處所、方位詞。〔1〕職務1〕主要做主、賓、定2〕可做謂語、狀語〔時間詞、方位詞、處所詞〕3〕不可做補語〔2〕組合能力1〕可受數量詞和其他名詞的修飾2〕不受副詞和“著、了、過〞等動態助詞的修飾。〔3〕形態1〕一般不重疊2〕復數通常加“們〞〔二〕動詞1.含義: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或變化、存在、消失等意義的詞。〔1〕職務主要做謂語或謂語中心語,多數能帶賓語。〔2〕組合能力多數能受“不〞修飾。一般不受程度副詞修飾〔表心理活動的詞和一些能愿動詞除外〕。〔3〕形態有些動詞可以重疊,主要形式有AA/AAB/ABAB式。

〔1〕判斷動詞“是〞。“是〞放在主語和賓語之間有多重意義:1〕表事物等于或屬于什么。2〕表事物的特征、材質、情況。3〕表事物的存在。4〕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表強調,此時“是〞為副詞。〔2〕能愿動詞:能用在v、adj前面表示可觀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觀意愿。1〕分類表可能:能〔夠〕、會、可能、可以、可表必要:要、應該、應當表意愿:愿意、愿、肯、想、要2〕語法特征職務:可以做狀語、謂語、謂語中心語組合能力:不能用在n前面,不能帶?著、了、過“,不能帶數量補語。形態:不能重疊。〔三〕形容詞1.含義:表示性質、狀態的詞〔1〕職務主要做定語,可以做謂語和謂語中心語,有時可以做狀語、補語,不能帶賓語〔2〕組合能力大多數能受程度副詞修飾〔少數狀態形容詞和性質形容詞的重疊式除外〕;都能修飾名詞。〔3〕形態有些性質形容詞可以重疊,根本形式有AA/AABB/A里AB

〔四〕區別詞1.含義:標志或區別事物屬性的詞。〔1〕職務可以作定語,不能做謂語、補語。組成“的〞字短語才能做主語和賓語。〔2〕組合能力1〕一般不能受“很、不〞修飾,也有例外,比方:不男不女,不陰不陽。2〕否認式加“非〞。3〕只能直接修飾名詞或跟“的〞組合。〔五〕數詞1.含義:表示數目、次序的詞。分為基數詞和序數詞。〔1〕職務可以做主語、謂語;數量短語可以做狀語、定語、補語。〔2〕組合能力和量詞組合組成數量短語,才能做語法成分。〔六〕量詞1.含義:表示人、事物、動作行為計量單位的詞,又叫單位詞。分類物量詞動量詞專用名量詞借用名量詞個體量詞集體量詞度量衡量詞借自名詞:桶、碗、缸、車借自動詞:擔、捆專用動量詞:表示次數、時間借用動量詞借自名詞:腳、拳、巴掌借自動詞:想、看〔1〕職務一般跟數詞組合成數量短語,做定語、狀語、補語。〔2〕組合能力數詞加量詞組成數量短語。指示代詞加量詞組成指量短語。〔這個、那個〕〔3〕形態:單音量詞大都可以重疊,重疊后能單獨做定語、狀語、主語、謂語,不能做賓語、補語。〔七〕副詞1.含義:修飾動詞、形容詞性詞語,表示動作、形狀所涉及的范圍、程度、時間、頻率、肯定、否認等。2.分類:〔1〕表程度:很、非常、最、十分、極其、格外、更、分外、越發、稍微、過于、尤其〔2〕表范圍:都、總、統統、只、僅僅、凈、光、一齊、一概、一律、單單、就〔3〕表時間、頻率:已經、曾經、剛、才、將要、就、馬上、立刻、頓時、常常、往往、早晚、從來、一向、、總是、始終、趕緊、仍然、屢次、依然、重新、還、再、再三、偶爾〔4〕表處所:四處、隨處〔5〕表肯定、否認:必須、必定、確實、不、沒有、未、別、莫、勿、是否、不必、不用、不曾〔6〕表情態、方式:大肆、肆意、特意、猛然、突然、公然、連忙、趕緊、悄悄、暗暗、大步、單獨、闊步〔7〕表語氣:難道、豈、究竟、偏偏、索性、簡直、就、也許、難怪、大約、幸而、反正、居然、竟然、何嘗、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都能做狀語,程度副詞可做補語。不受其他成分修飾。一般不單說,除“不、沒有、也許、當然、何必、馬上〞等。區分時間名詞——時間副詞A.時間名詞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現在四點鐘B.時間名詞可以修飾另一個名詞,時間副詞不可以從前的日子剛剛的情況C.介詞可以加時間名詞構成時間短語,時間名詞可以做“等到、等〞的賓語。在當時的情況下。〔八〕代詞1.含義: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詞。按功能分代名詞:一般名詞、處所名詞、時間名詞、數詞量詞代謂詞:動詞、形容詞代副詞:副詞按作用分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1〕人稱代詞中,我們——咱們用法有別。〔2〕指示代詞中,有時“這、那〞對舉著用,指代眾多的人或事物,是虛指用法。〔3〕疑問代詞有任指和虛指兩種。任指:表示任何人和事物。虛指:指代不確定的人和事物,包括不知道、說不出或不想說出的。〔九〕擬聲詞1.含義:擬聲詞是模擬聲音的詞。2.語法特征:可以做狀語、定語、補語、謂語、獨立語,也可單獨成句。〔十〕嘆詞1.含義:表示感慨或呼喚、應答的詞。〔1〕常做感慨語,也可單獨成句。〔2〕一般不與實詞發生結構關系。第三節虛詞一、介詞1.含義:起標記作用,依附在實詞或短語前面共同構成“介詞短語〞,整體主要修飾、補充謂詞性詞語,標明跟動作、性狀有關的時間、處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對象等。2.分類:表時間、處所、方向:從、自從、自、到、在、向、于、至、打、往、由、趁、當、當著、沿著、順著表依據、方式、方法、工具、比較:按照、遵照、依照、依據、靠、本著、用、通過、拿、比表原因、目的:因為、由于為了、為著表施事、受事:被、給、讓、叫、歸、將、把、由、管表關涉對象:對、對于、關于、跟、和、同、給、替、向、除了3.語法特征:〔1〕不能單獨作句子成分,總要構成介詞短語,可以做狀語、補語、定語、賓語。[朝東]走。〔關于小王〕的問題。吃<在廣州>。這件事都是因為你。~~~~~~〔2〕不能加“著、了、過〞表動態。區別介詞——動詞B.后面能否加“著、了、過〞等動態助詞。C.動詞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