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九十九處虛構_第1頁
三國演義的九十九處虛構_第2頁
三國演義的九十九處虛構_第3頁
三國演義的九十九處虛構_第4頁
三國演義的九十九處虛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三國演義的九十九處虛構1.桃源結義:正史并無寫到三人有結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齡:關羽>劉備>張飛)

2.溫酒斬華雄:實華雄死于江東猛虎孫堅刀下,三演反把孫堅寫成是華雄的手下敗將,這對孫堅太不公允了。

3.三英戰呂布︰呂布實被孫堅擊退(公孫瓚沒有加入討董聯盟,所以劉、關、張三也未曾加入,也就不會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4.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只有后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郵,袞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長沙太守孫堅和曹操,只有這十三家.孔融當時正忙于對付黃巾賊,不可能分身去討董,陶謙當時只有貢獻一些金錢,并無加入戰役,馬騰當時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加入討董行列,當時公孫瓚剛要對付烏桓,亦不可能加入討董行列,至于張楊當時和劉備一樣,只是義勇軍,而劉備當時亦只是跟隨出征.

5.關公斬顏良,誅文丑:斬顏良確有其事,誅文丑的卻是曹操的部下所為。

6.張飛鞭督郵︰實乃劉備所為

7.徐州誅車冑、古城斬蔡陽:此乃劉備所為。

8.土山約三事:那次戰役關羽是戰敗被擒,并非有"土山約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9.曹操獻刀殺董卓:曹操認為卓終必敗,不領董卓情~逃歸鄉里..曹操獻刀,不見正史虛構的

10.連環計︰載有貂蟬之人呂布與董卓爭奪一婢女而起并無指出是有人用計

11.關羽降曹︰無特別記載應為自愿(在三演所編造的關羽投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二皇嫂',但這是與史實不符的。根據史書記載︰劉備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關羽守下邳。劉備的妻子應當隨劉備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進攻小沛時,劉備戰敗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隨關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說,關羽在投降時,身邊并沒有什么"二皇嫂'。)

12.過五關斬六將︰此五關相距甚遠也無聯系虛構劇情(關羽離開曹操后,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并未發生過五關、斬六將之事。)

13.被斬的六將︰三演說被斬的六將是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這幾個人都不見史書記載,連名字也是虛構的。他們的出場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挨關老爺一刀。

14.孫堅之死︰孫堅死于硯山...由于單騎輕出,只帶幾名隨從遭黃祖設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

15.孫策之死︰實乃遭刺客暗算傷重不治(在攻打陳登的途中亦是單騎輕出,不過更夸誕只有自己一個人去打獵...無巧不巧被許貢的三名家客給盯上(許貢死于孫策之手)即使孫策驍勇,但臉上一箭,受創極深雖有黃蓋等人后來全力搶救但仍回天乏術)

16.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記載太少。。。無名過客而已

17.徐庶進曹營:曹操南征,劉備和諸葛亮、徐庶等南逃,亂軍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道別劉備,進曹營

18.火燒博望坡:非諸葛實乃劉備手筆。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19.糜夫人傷重跳井自殺、超云推倒土墻蓋井︰正史記載..甘夫人和糜夫人在當陽皆安然無恙..故也沒有超云推倒土墻蓋井的事情啦^^

20.長板坡七進七出︰趙云護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趙云只是三義寫成實則戰功平平五虎將?苦果苦吧--凸)

21.怒吼長板橋︰曹軍夏侯杰因此肝膽俱裂被嚇死==||是小說的夸誕手法..(人死點解馬又唔死牙)

23.舌戰群儒︰無此事諸葛面見孫權而已..諸如舌戰群儒、群英會、苦肉計、連環計等均為虛構。

24.孫夫人投江︰孫夫人與劉備的婚事,本來只是歷史上無數次政治性聯姻之一。是孫夫人去荊州..并沒有劉備跑到東吳去娶親。這里并沒有多少男歡女愛的色調。

二人成婚之時,劉備已年近半百,而孫夫人不過二十上下,年齡相差約三十多歲..一個是貪圖皇位的梟雄,另一個是任性而為的驕女,彼此互不信任,何來歡愛?所以,劉備入益州不久,孫權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孫夫人也毫不躊躇地回了娘家,還差點帶走了劉備的寶物兒子阿斗。此后,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與劉備恩斷情絕。

后孫夫人投江自盡是假,沒有此事..劉備呢?占據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吳氏(吳懿之妹,劉璋之嫂),也看不出對孫夫人有什么留戀。正由于這樣,在《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中竟沒有一句話提到孫夫人!史書上沒有記載孫夫人的最終結局,但可以確定,她是絕不會為了劉備而殉情自盡的。

25.此詩(索二喬)出于曹植之手。。。當時還未出現

26.周瑜智算蔣干︰實蔣干赤壁后游說周瑜不成(歷史上的蔣干沒有說服周瑜,就回來了,稱贊周瑜雅量高致,并沒有中計,而且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幾年以前。)

27.龐統連環︰記載連環是曹操之決策,龐統未曾參與過赤壁之戰。

28.草船借箭︰無此事,此乃孫堅、孫權父子所為,分別發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三國演義之祖中借箭的是公瑾。)

29.草船借箭︰在唐代時張巡在安史之亂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