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旅游資源總論_第1頁
現代旅游資源總論_第2頁
現代旅游資源總論_第3頁
現代旅游資源總論_第4頁
現代旅游資源總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總論目錄1旅游資源概述3旅游資源的特點4旅游資源的評價、開發與保護2旅游資源的分類1.1旅游資源概述一、旅游資源的概念旅游資源是指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間之中,經過合理規劃與開發,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旅游活動的自然與社會各種事物、因素和現象的總和。旅游資源、旅游吸引物及旅游產品的相互關系

潛在的旅游資源旅游區(點)(核心旅游產品)旅游吸引物旅游資源之于旅游業之于旅游者TourismResourcesTourismAttraction

規劃開發1.1旅游資源概述

二、旅游資源的形成條件

1、自然旅游資源形成的基本條件地球的圈層結構(自然旅游資源形成的本底)

巖石圈→地文旅游資源生物圈→地生物旅游資源大氣圈→氣象、氣候旅游資源水圈→水體旅游資源1.1旅游資源概述

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組合和分異規律

緯度地帶性分異規律

海南尖峰嶺熱帶雨林亞熱帶(緯度25-40)常綠闊葉林溫帶(北緯度35-50)落葉闊葉林

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白樺林

寒帶針林1.1旅游資源概述

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組合和分異規律

經度地帶性分異規律

巴丹吉林沙漠錫林郭勒草原1.1旅游資源概述

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組合和分異規律

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

祁連山北坡林區垂直帶按不同海拔高度劃分為:1.山地荒漠草原;2.山地草原;3.山地森林草原;4.亞高山灌叢草甸;5.高寒稀疏植被1.1旅游資源概述

地質作用和地質構造(自然旅游資源形成的動力基礎)

地球的內力作用可以形成火山地貌、山岳地貌、峽谷地貌、陷落湖泊、地熱、地震遺址等景觀。1.1旅游資源概述

地質作用和地質構造(自然旅游資源形成的動力基礎)

地球的外力作用可形成風蝕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景觀。1.1旅游資源概述

地球水體的水文特征1.1旅游資源概述

地球生物的多樣性

生物是地球表面有生命物體的總稱,生物大體可分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三類。地球動物種類不少于50萬種,植物種類不少于100萬種,微生物難以統計。一定的地理環境具有特定的生物群落,繁衍生長著各種觀賞生物,構成各種奇特的生物旅游資源。1.1旅游資源概述

二、旅游資源的形成條件

2、人文旅游資源形成的基本條件歷史遺跡歷史遺跡是指人類發展過程中保存下來的古人類遺址、建筑園林、陵寢、墓葬、文學藝術、偉大工程、名人遺跡、宗教文化1.1旅游資源概述

2、人文旅游資源形成的基本條件社會文化的地域差異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響下,各個地區的文化差異也相當明顯,呈現出頗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和異域風情。

1.1旅游資源概述

2、人文旅游資源形成的基本條件宗教的深刻影響

宗教是一種社會意識,是一種社會特有的文化現象。早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人們崇拜山水、巖石、動植物、靈魂和圖騰等。如中華民族自稱是“龍的傳人”,以龍為共同的崇拜物。

1.1旅游資源概述

2、人文旅游資源形成的基本條件宗教的深刻影響世界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文化對人們的思想意識、道德規范、生活習俗等方面都有深刻影響,并滲透到宗教建筑及音樂、雕塑、壁畫等宗教藝術許多領域。宗教圣地和圣物、宗教名山、宗教建筑、宗教園林、宗教藝術、宗教活動及宗教儀式都是重要的游覽對象。

1.1旅游資源概述

2、人文旅游資源形成的基本條件旅游市場的新需求

為適應旅游市場的不斷擴大、滿足旅游者對旅游資源多樣化和多樣化的需求1)旅游資源的范疇在不斷擴大,新的旅游景區、景點正在不斷形成。2)新創造了大量的人造景觀。1.2旅游資源的分類一、按旅游資源的自身屬性分類兩分法旅游資源分類表

將旅游資源分為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兩大類。三分法

將旅游資源分為自然景觀旅游資源、人文景觀旅游資源和服務性旅游資源三個景系(大類)。

1.2旅游資源的分類二、按旅游資源的等級及管理范圍分類世界級旅游資源國家級旅游資源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旅游資源納入《世界自然保護區網》的旅游資源進入《世界地質公園》名單的旅游資源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地質公園1.2旅游資源的分類二、按旅游資源的等級及管理范圍分類省市級中型旅游資源縣以下小型旅游資源1.2旅游資源的分類三、旅游資源的其他分類按旅游資源的開發特征分類市場推動型旅游資源(利用者導向型)資源依托型旅游資源資源——市場兼顧型旅游資源(中間型)按旅游資源的功能分類觀光游覽型、文化知識型、參與體驗型、情感型、休閑度假型

地域性

審美性與文化性組合性季節性永續利用性與易損性1.3旅游資源的特點一、旅游資源的共性1.3旅游資源的特點一、旅游資源的共性地域性

旅游資源總是分布于一定的地理空間,在其形成過程中受到該特定區域地理環境各要素的制約,反映出該特定區域環境的特色,具有區域性特征,表現為:地帶性差異(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非地帶性差異(人文旅游資源、自然旅游資源)地域性

明朝文學家楊慎對我國山地概括而形象的描述:玲瓏剔透,桂林之山也;巉差窳窆,巴蜀之山也;綿延龐魄,河北之山也;俊俏俏麗,江南之山也;返回1.3旅游資源的特點一、旅游資源的共性季節性

氣候的季節變化,使旅游資源呈現季節性特征:自然旅游資源季節性特征明顯人文旅游資源中的節慶活動韓拙《山水純全集》中云:春山艷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鏡而如洗,冬山慘淡而如睡1.3旅游資源的特點一、旅游資源的共性組合性

旅游資源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它們在特定的區域范圍內相互依存、相互襯托,共同形成旅游資源整體。旅游資源的組合要素越和諧、內容越豐富、規模越大,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價值越高。如:云南麗江

1.3旅游資源的特點一、旅游資源的共性審美性與文化性

審美性:

旅游資源具有美學特征,具有觀賞性。

如:孔子“比德山水”、老莊“崇尚自然”的山水審美觀

文化性:無論是人文旅游資源還是自然旅游資源,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1.3旅游資源的特點一、旅游資源的共性永續利用性與易損性

旅游資源可以重復利用,但其開發利用的永續性必須以對資源的適度開發和切實保護為前提。大多旅游資源一經破壞就難以恢復,所以說多數旅游資源具有易損性或者說是不可再生性。

自然旅游資源的特征地帶性季節性和周期性不可移置性人文旅游資源的特征歷史性人為性和可創造性可移置性文化性1.3旅游資源的特點二、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的個性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旅游資源綜合評價地文景觀旅游資源氣象氣候旅游資源生物景觀旅游資源歷史古跡旅游資源民俗風情旅游資源園林旅游資源城市旅游資源

資源價值評價旅游開發條件評價旅游容量評價資源—產品轉化適宜性評價旅游資源單體要素評價

旅游資源評價水域風光旅游資源旅游資源評價總體框架1.4旅游資源的評價、開發與保護一、旅游資源評價的內容旅游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