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嘗有疑獄群臣半以為當罪半以為無罪雖梁王亦疑_第1頁
梁嘗有疑獄群臣半以為當罪半以為無罪雖梁王亦疑_第2頁
梁嘗有疑獄群臣半以為當罪半以為無罪雖梁王亦疑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梁嘗有疑獄,群臣半以為當罪,半以為無罪,雖梁王亦疑梁①嘗有疑獄,群臣半以為當罪,半以為無罪,雖梁王亦疑。

梁王曰:“陶之朱公②,以布衣富侔國③,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問曰:“梁有疑獄,獄吏半以為當罪,半以為不當罪,雖寡人亦疑。吾子④決是,奈何?〞

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當獄。雖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⑤也,其徑相如也,然其價一者千金,一者五百。〞

王曰:“徑與色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

朱公曰:“側而視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獄疑則從⑥去,賞疑則從與⑦。梁國大悅。

①梁: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后的別稱。②陶之朱公:范蠡幫助勾踐滅吳雪恥后,乘扁舟,變姓名,后來到曹國的陶地,經商致富,號陶朱公。③侔(móu):等同。國:周代諸侯國,代指諸侯。④吾子:相當于“您〞。⑤相如:一致。⑥從:依從。去:去除。⑦與:贊許,獎賞。

8.(1)解釋以下加點詞語。(4分)

①及召朱公問曰()②吾子決是()

③臣,鄙民也()④然其價一者千金()

(2)以下句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與例句加點詞語用法一致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

例:以布衣富侔國

A.固以怪之矣B.不以物喜C.何以謂之文也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給下面句子斷句(兩處)。(2分)

側而視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以下句子。(4分)

(1)故獄疑則從去,賞疑則從與。

(2)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1.陶朱公并沒有告訴梁王該怎么辦,梁王卻沒有了疑慮,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什么?(2分)

閱讀答案

8(1)①等到②判斷③目光短淺④可是

(2)C9.側而視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10(1)所以(在梁國)有疑慮的案件(可以判罪,也可以不判罪的案件),就依從不判罪;有疑慮的獎賞(可以獎賞,也可以不獎賞),就依從獎賞。

(2)略[來源:數理化網]

11.陶朱公以白璧為喻,委婉地告訴梁王要換個角度看問題,以厚德治國。

12.12.適量攝入鹽有益于身體健康,(2分)反之則有危害,簡單引起高血壓等多種疾病。(2分)

『譯文』

梁國曾經有難以斷定的案件,大臣們有些認為應當判有罪,有些人認為是無罪。即使是梁王也很不解。梁王道:“陶朱公(即范蠡),依據平民的身份而做到舉國首富,這必定是由于他有超乎常人的聰慧。〞于是就召來范蠡問他說:“梁國有難以斷定的案子,斷案的人一半認為有罪一半認為沒有罪,即使是我也很不解,先生你來判斷一下這個案件,怎么樣?〞范蠡說:“我是個卑賤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斷案,既然大王讓我斷,那么,(我舉個例子),我家有兩個白玉璧,它們的顏色、大小、光澤都差不多,但是它們的價錢,一個賣千金,一個賣五百金〞。王說:“大小與色澤都差不多,一個賣千金,一個賣五百金,為什么?〞范蠡說:“從側面看一個厚度是另一個的兩倍,因此賣千金〞。王說:“好。〞所以案件難斷就從輕發落,獎賞有疑問就賞與,梁王十分愉快。

由此看來,墻薄了就簡單坍塌,絲織品薄就簡單裂開,器物薄就簡單毀壞,酒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