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醫生是紀念誰_第1頁
坐堂醫生是紀念誰_第2頁
坐堂醫生是紀念誰_第3頁
坐堂醫生是紀念誰_第4頁
坐堂醫生是紀念誰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坐堂醫生是紀念誰

生命中總有讓我們難忘的人,陳中偉教授就是長久活在我心里的一個人。我在童年時就熟悉陳教授了,是在一張報紙上。那時候我住在醫院里,我總是對自己突然癱瘓不能走路的事感到困惑:為什么人會生病?為什么就不能走路了呢?那是1963年,我已經病了好幾年,我不停地問父親和母親,我的病什么時候才能治好,我的病還能治好嗎?父親和母親重復了好多次的話就是――能,你確定能好起來。可我卻看不到一點好起來的跡象。我的腿不停地震顫,身上還長了褥瘡……這一切足以讓我不耐煩了,我已經記不清自己怎么度過了一個個煩躁擔心的日子,唯一的手段就是等待。到底等待什么呢?我并不知道,由于我太小了,只有八歲。一天,母親來醫院看我,她帶來了一張報紙,上面報道了上海的陳中偉醫生為一位工人做斷手再植手術的事,那是世界上第一例斷肢再植手術。母親對我說,你看,現在醫學進步了,手斷了也能再接上,所以你要對治療彌漫信仰。那時候我想,陳中偉真是一個了不起的醫生,我很想見到他,請他給我看病。我想,可能他能幫我換一雙能走路的腿呢。孩童時代,我的思想是那么童稚。

生活總是彌漫神秘感的,一個人曾經空想過的事,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能成為現實,可能你已經疏忽的記憶,猛然有一天會再現,讓你一瞬間感到那么詫異。就在我知道陳教授的名字27年后,我竟然見到了他!1990年的冬天,我在北京加入一個國際康復會議。在餐廳里,有一位身材偉岸的人來到我桌旁,他親切地問候我,并報告我他是誰。我分外欣喜,就緊握著陳教授的大手。陳教授有一種感染力,他對人分外熱心,也分外真誠,你只要與他說幾句話就會忘了他是剛剛熟悉的摯友。而正是他的熱心,我的癌癥得到了實時的診斷和治療。那天我報告陳教授,我的鼻梁上有一塊皮膚破損,總也不能愈合。陳教授留心看了,表情有點肅穆,他說,海迪,你快來上海吧,我給你聯系醫院,就到中山醫院來吧。

不久,我住進了中山醫院,陳教授請來九院和長海醫院的醫生為我會診。那天會診終止后,陳教授說要和我談一談,我有點不祥的預感。公然,陳教授說,海迪,我知道你很固執,所以我要報告你,你得了癌癥,要做手術。為了不讓癌細胞分散,可能不打麻藥。你是否同意?我點點頭說,同意。面對陳教授這樣的醫生,我的回復沒有一絲躊躇。陳教授走時用力握著我的手,他只說了一句話,好樣的!

幾天后的一個早晨,我來到手術室,陳教授來到我身旁,笑著問我,怎么樣?畏縮嗎?我也笑了,不怕,永遠不怕。陳教授輕輕拍拍我的前額,他的大手是那么和暖。陳教授對病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愛,同時,他又有一種科學的精神,這種愛和精神宛如他的生命一樣,已經溶解在他的血液中,灌注在他的靈魂里,因此,他給人一種崇高感和信任感。

拆線的那一天,陳教授一早就來看我。他說,摘了紗布傷口會不好看,但是你確定要有士氣照一照鏡子。當他揭下我臉上的紗布時,欣喜地說,不錯,植皮都活了,說著將一面鏡子給了我。我躊躇了一會兒才把鏡子舉到眼前――說實話,我真的有點消沉,我鼻子上的瘢痕很大,從胳膊上移植的皮是深紫色的。我有點頹唐,要知道我夢想自己是完備的,哪怕坐在輪椅里……陳教授說,別憂傷,這里很快就會長好,人的皮膚有記憶和復制功能,胳膊上的皮膚會長得像面部的皮膚,只不過需要一點時間。

真的,隨著時間的流瀉,我鼻子上的皮膚越長越好,顏色根本接近原來的膚色,而且還有了冷熱疼痛的知覺。我重新戴上眼鏡,開頭了新的創作。陳教授不僅給我治病,還讓我學到了好多醫學學識。我熱愛聽他講他做斷肢再植手術的歷程。我說,這個創舉是人道主義夢想的表達,也是醫學科學進展的一個里程碑。陳教授說,一個健康人失去了手,就意味著勞動才能的流失,意味著精神的巨大痛楚,還會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而把一只斷離的手重新接活,讓它獲得新的生命,恢復功能,這對好多肢體殘缺的人就是獲得了生活的夢想!

陳教授是一位多么好的醫生啊!我好多次都在想,陳教授其實就是好多人心里祈盼見到的那種醫生,他有高明的醫療技術,更有好醫生的風范,無論對什么樣的病人,他都是那么負責任。他不但給人治病,還會熱心地給人精神的激勵。每當陳教授查房,我都會有一種很踏實的感覺,他沉穩的話語讓我相信,他確定能治好我的病。他的微笑會讓我覺得那一天的陽光更加璀璨……

后來,我好多次去上海,一向夢想再次見到陳教授,可是每一次我都是來去匆促。幾年前,當我聽到陳教授不幸離去的消息時,很長時間不愿相信這是真的。那一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我甚至無法形容自己憂傷的心情。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醫生,中國失去了一位優秀的醫學科學家!

當我從事殘疾人工作之后,去四川地震災區拜訪了一些被砸傷而截肢的孩子。看到他們被截肢的部位,看到他們渴望的眼神,我好多次都想起陳教授。我想,要是他活著,確定也會來看孩子們的,也確定會想手段給孩子們做斷肢再植的手術!

幾十年來,陳教授和同事們一起做過好多例斷肢再植手術,接活了幾千根斷指。一些醫生又在這個根基上舉行了同體異肢再植手術,譬如把腳趾移植到手上做功能拇指等等。從康復醫學的意義上說,這種手術是巨大的進步。斷肢再植與肢殘人使用輪椅、假肢這樣的輔佐工具不一樣,輔佐工具僅僅是殘疾人缺失的功能得以外化,而斷肢再植卻是把一個完整的軀體還給殘疾人,使他或她重新回到健康的人群中去。

今天,當我在桌前寫到這里,恍惚間又看到陳教授就坐在我的對面,他溫柔地微笑著,他的嗓音照舊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