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上冊期末(l)_第1頁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上冊期末(l)_第2頁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上冊期末(l)_第3頁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上冊期末(l)_第4頁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本冊總復習總復習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上冊期末(l)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鳳慶縣腰街中學2023學年上期期中考試試題卷七年級生物(全卷兩個大題,共44個小題,共4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卷(答題卡)上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卷(答題卡)相應位置;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個小題分,共60分。)1、相信你一定認識不少生物,下列各組中屬于生物的是()A、珊瑚、枯枝、蜻蜓B、鐘乳石、松樹、恐龍骨骼C、珊瑚蟲、蘑菇、病毒D、機器人、菊花、魚2、下列屬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能生長和繁殖B、生物都能運動C、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3、2023年春云南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造成某些地區植物大面積死亡。這種現象說明()A、生物能適應環境B、環境能影響生物的生活C、生物能影響環境D、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4、“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對這一詩句描述的自然現象的科學解釋為:影響桃花開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溫度B.空氣C.光照D.水分5、有些動物如青蛙在冬天要進行冬眠,這是()A.環境影響生物B.生物適應環境C.生物影響環境D.生物躲避敵害6、下列現象能體現生物影響環境的是()A.仙人掌的葉變為刺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氣濕度大C.竹節蟲的身體像竹枝D.北極熊的體色是白色7、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A.母雞下蛋 B.鐵皮生銹C.雨后春筍D.葵花向陽8、一個池塘被農藥污染,在池塘中有一個食物鏈:浮游植物水蚤魚魚鷹,則體內農藥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浮游生物B.水蚤C.魚D.魚鷹9、“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生態學角度分析,在落葉化作“春泥”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陽光10、下列不屬于一個生態系統的是()A.一片森林B.海洋生態系統C.森林里所有的動物D.一塊草地11、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A.食草昆蟲B、綠色植物C、肉食動物D、草食動物12、“我為花草呵護,花草向我微笑,”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花草”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是()A、消費者B、生產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13、下列能正確表示草原生態系統中草、鼠、蛇、鷹四種生物之間關系的食物鏈是()A.草→鼠→蛇→鷹 B.草→鷹→蛇→鼠 C.鷹→草→蛇→鼠 D.草←鼠←蛇←鷹14、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就越強。下表為某科研人員對4個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和數量的調查統計結果,根據表中數據分析推斷,調節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是()15、某地大量捕殺青蛙,結果蟲災暴發,糧食減產,造成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A、環境污染B、消費者減少C、食物鏈被破壞D、缺水干旱16、當觸摸含羞草時,它的小葉會很快合起來,這說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A.能夠運動B、需要呼吸C.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能產生反射17、“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說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A.遺傳和變異B.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生活需要營養D.生長和繁殖18、在一個由水稻、蝗蟲、青蛙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如果將青蛙殺光,蝗蟲的數量變化可以用下列曲線圖來表示的是()ABCD19、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試驗中,對照組是()A、有光的組B、無光的組C、兩組都是D、所有參與實驗的組20、在天然的草原生態系統中,狼由于某種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較長時間內鹿群數量變化的曲線是()21、下表為某同學探究“溫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設計,但還不完善,對其修改正確的是()A.左右兩側應分別為濕土和干土B、左右兩側都應該保持20℃C.左右兩側都應該保持陰暗環境D、左右兩側的鼠婦數量可以不同22、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A、森林生態系統B、海洋生態系統C、生物圈D、濕地生態系統23、下列生態系統中,自動(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A.草原生態系統B.森林生態系統C.農田生態系統D.池塘生態系統24、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其自動(自我)調節能力越強。下列生態系統中,自動(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A.羅平油菜田B.西雙版納熱帶雨林C.香格里拉伊拉草原D.大理洱海25、生物圈是指()A、生物活動所能達到的范圍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環境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D、我們所知道的全部星球26、下表是對幾種生物體內農藥含量的測定結果:這些生物與生物之間有著吃與被吃的關系,那么下列哪一條食物鏈的聯系是正確的()生物種類ABCDE單位體積農藥含量/毫克A.A→B→C→D→EB.E→D→C→B→AC.D→A→B→E→CD.C→E→B→A→D27、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A.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體B.細胞→器官→組織→系統→植物體C.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D.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28、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步驟是()①取鏡和安裝②觀察③對光④清潔收鏡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29、如右圖,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在視野右下方,要把物像調到視野中央,應將玻片標本向()移動。A、右上方B、左下方C、左上方D、右下方30、使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若光線很強,應選用的光圈和反光鏡依次是()A、較大的光圈,平面鏡B、較大的光圈,凹面鏡C、較小的光圈,平面鏡D、較小的光圈,凹面鏡31、在用顯微鏡觀察時,視野中有一污點,移動裝片和擦拭目鏡鏡頭,污點都沒被移去,那么污點肯定是在()A、目鏡上B、在裝片上C、在反光鏡上D、在物鏡上32、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對光時使用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B、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目鏡C、在載玻片上的字母“d”,在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p”D、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能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33、用下列四臺顯微鏡觀察的洋蔥表皮細胞,視野中細胞數量最少的顯微鏡是()顯微鏡序號ABCD目鏡5×10×15×20×物鏡8×40×10×45×34、在制作臨時裝片時,必須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水滴,然后再慢慢蓋上,目的是()A、避免細胞重疊不易觀察B、防止水溢出污染顯微鏡C、防止被觀察的材料移動D、防止蓋玻片下出現氣泡35、制作洋蔥鱗片葉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及染色用的液體分別是()A、清水,生理鹽水B、清水,碘液C、生理鹽水,碘液D、碘液,碘液36、某研究部門得到一份生物樣品,借助顯微鏡觀察后,鑒定為植物樣品,其依據是細胞結構中有()A.細胞膜、細胞質B.液泡、細胞核C.細胞質、線粒體D.細胞壁、葉綠體37、使用普通光學顯微鏡難以觀察到的植物細胞結構是()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胞核38、植物細胞保持一定形態的主要原因是()A、液泡內有營養物質B、細胞質在緩緩流動C、細胞壁的支持作用D、細胞膜的保護作用39、生物體能夠由小長大的主要原因是()。A、細胞的分裂和生長B、細胞數目的增多C、細胞體積的增大D、細胞的分化40、決定紅玫瑰的花瓣呈現紅色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核D.細胞質二、填空與綜合(每空一分,共40分)41、(14分)下圖是細胞模式圖,請根據圖示回答問題。(1)表示植物細胞的是圖________,表示動物細胞的是圖(填“甲”或“乙”)。(2)圖中乙細胞最外層①,作用是。(3)圖中結構②,作用是。(4)圖中結構里面含有物質。(5)擠壓水果可以得到果汁,這些汁液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6)圖中甲細胞沒有結構⑥,你認為該結構最可能是,作用是。(7)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相同的能量轉換器是,作用是。(8)圖中動植物細胞共同的結構是,(填圖中的數字序號)。42、(11分)下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據圖回答:(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除圖中所示成分外,還應該有和。(2)請寫出圖中最短的一條食物鏈。兔和蝗蟲的關系是。貓頭鷹和蛇的關系是。(3)若該生態系統受到難降解的有毒物質污染,一段時間后,體內該有毒物質含量最高的生物是。(4)若某種原因導致該生態系統中鼠的數量大量增加,理論上分析,哪些生物的數量可能發生變化。(5)貓頭鷹體內的有機物最終來源于綠色植物進行的作用。(6)在該生態系統中,青蛙、兔、蛇、蝗蟲等消費者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最終來源于。若某種自然原因導致該生態系統中鼠類大增,短時間內,該生態系統中鷹和蛇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而隨著鷹和蛇數量的增加和綠色植物數量的減少,鼠類的數量也會隨之減少,這表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能力,生物種類越多,這種能力就。43、(8分)圖甲是顯微鏡的結構圖,圖乙是某種細胞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示例:[⑥]載物臺):(1)圖甲中與調節光線強弱相關的結構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__________________。(2)對光時,轉動轉換器.使圖甲中的[③]對準通光孔。(3)在觀察過程中,要使觀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4)該顯微鏡的物鏡有兩種,分別標有“10×”和“40×”,要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的物鏡是標有“”的,要使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最大,應選用的物鏡是“”的。(5)圖乙表示________________(填“動物”或“植物”)細胞。(6)圖乙中①的功能是保護和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碘液染色后,細胞中染色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4、(7分)以下是某班同學設計的“探究影響鼠婦生活的環境因素”實驗方案:在實驗裝置中央放入10只鼠婦,靜置5分鐘后,統計明亮和陰暗處的鼠婦數量。下表是全班八個小組實驗結果:組數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七組八組明亮處(只)23313212陰亮處(只)87797898(1)該班同學探究的問題是?(2)每同學建議挑選體形較大,爬行較快的10只鼠婦作為實驗對象,你認為是否可行?。(3)該對照實驗中,實驗變量是。(4)統計并計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結論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