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金融體系_第1頁
第四章金融體系_第2頁
第四章金融體系_第3頁
第四章金融體系_第4頁
第四章金融體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金融體系一、金融體系定義及構成二、商業銀行業務和經營管理三、中央銀行一、金融體系定義及構成1、什么是金融體系?指金融機構的組織及其管理體系。廣義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監管體系狹義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監管體系2.金融中介體系的構成西方國家:是眾多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并存的格局,其中,銀行機構居支配地位。這種金融中介體系的特點:以中央銀行為核心。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存款貨幣銀行和各式各樣的專業銀行三大類。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指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投資公司、信用合作組織、基金組織、消費信貸機構、租賃公司、證券交易所等等。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的構成一、舊中國的金融機構近代中國金融發展--現代銀行的出現1845年,第一家外資銀行在廣州出現,英國的麗如銀行,后來匯豐、麥加利、華俄道勝、花旗、東方匯理等等1897年,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在上海成立。大清(戶部)銀行1904,交通銀行1907,1897-1927年國民黨統治的“四行兩局一庫”:

“四行”:中央銀行1928,中國銀行1912,交通銀行1908,中國農業銀行1935;

“兩局”:郵政儲金匯業局1930,中央信托局1935,“一庫”中央合作金庫1946。1946年全國各類銀行3849家,民族資本銀行1043家解放區革命根據地的銀行,1927年,湖南瀏陽的瀏東平民銀行,農村信用社。1931年,瑞金的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

我國金融中介體系的構成二、新中國金融體系的建立與發展(一)建立合并根據地銀行,組建新中國銀行接收和改造國民黨統治的銀行取締在華外國銀行壯大和發展農村信用合作社1948年,原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合并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當時還未進入北平,49進入。當時在石家莊成立。財政部的出納。因為按需分配,既充當央行,又是商業銀行借款等。既裁判又是運動員。一龍治水)(二)1949年以后,我國金融體系發展狀況79年以前,“大一統”的模式(一龍治水)79年-82年,四大專業銀行、投資銀行83年-94年,中央銀行獨立,新型商業銀行出現94年至今,國家政策性銀行組建(94年朱镕基改革,銀行基礎奠定)目前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國有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并存,分業協作的金融中介機構體系格局。

國際金融機構體系國際清算銀行(BankforInternationalSettlements,BIS)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爾成立。(二戰前成立的,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制定討論的俱樂部。央行監管商業銀行的標準巴塞爾協議)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二戰后1944.布雷頓森林體系維持國與國之間匯率的穩定。相當于世界中央銀行)世界銀行(InternationalBankfor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簡稱theWorldBank)(1944年與IMF同時成立。提供中長期貸款。相當于建行)亞投行2015年。中國主導占股50%,配合一帶一路

商業銀行業務和經營管理一、商業銀行的作用二、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三、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職能分工型和全能型四、金融創新五、資產證券化六、存款保險制度一、商業銀行的作用商業銀行的定義:以經營工商企業存款貸款、個人儲蓄和消費信貸為主要業務,以利潤為其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是歷史上出現最早的銀行。商業銀行在各國的稱謂不同:美國稱為商業銀行;英國稱為清算銀行(只有商業銀行可以轉賬結算。投資銀行不是銀行,是企業、公司。如:中金,銀河證券。商業銀行借錢給你,投資銀行幫你借錢。投資銀行是批發業務,商業銀行是零售業務。商業銀行賺利差,投行賺中間費。);商業銀行的作用體現在:(金融中介的作用)充當企業之間的信用中介充當企業之間的支付中介(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轉賬結算)變社會各階層的積蓄和收入為資本(再生產過程中運動的是資本)創造信用流通工具(早期無央行,發行銀行券,相當貨幣。商業銀行創造貨幣,央行發行貨幣。)在其業務活動中,商業銀行成為銀行券和存款貨幣的創造者。雖然商業銀行發行銀行券的權利后來被取消了,但其在組織支票轉賬基礎上對存款貨幣的創造,則在經濟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二、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

資產

負債與資本現金資產庫存現金存款準備金同業存款在途資金貸款工商貸款消費者貸款不動產貸款銀行間貸款其他貸款投資政府債券其他有價證券其他資產存款活期存款儲蓄存款定期存款借款向中央銀行借款同業拆借其他借入資金其他負債股東權益資本資本公積金未分配利潤資本儲備金資產=負債加所有者權益。資產是你占用的社會資源,資本是你的凈財富。資產除了凈財富,還可能是借來的財富。存款要上繳法定存款準備金,最多80%。如果發行金融票據借款,可以都借款。商業銀行進行證券類投資。主要利潤來自于貸款。二、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即形成其資金來源的業務。其全部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本和吸收的外來資金兩部分。自有資本,即權益資本,包括:股份資本、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外部負債:是商業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吸收存款等被動負債:(1)活期存款(demanddeposits):有支票存款之稱。

(2)儲蓄存款(savings)

:是客戶為了積蓄貨幣和取得利息而開立的存款。儲蓄存款分為活期和定期存款兩大類。(3)定期存款(timedeposit):規定了存款期限、期滿前不能提款的有息存款,定期存款多采用定期存單的形式,其利率較高,期限不等。主動負債:(1)向中央銀行借款;(2)向其他銀行借款;(3)貨幣市場拆借;(4)發行中長期金融債券等。二、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即將自己通過負債業務所聚集的貨幣資金加以運用的業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徑。(1)現金資產

A、庫存現金:指銀行金庫中的現鈔和硬幣;B、在中央銀行存款:庫存現金和在中央銀行存款被稱為銀行準備金。C、同業存款:D、托收過程中的資金。

這些項目稱為“一級準備”,即它們構成銀行安全性的第一道防線。(2)短期證券主要有國庫券、政府機構短期證券、市政短期證券、高品質的商業票據和銀行承兌匯票等。這些項目稱為“二級準備”,即它們構成銀行安全的第二道防線。(3)貼現、貸款等資產貸款是商業銀行以還本付息為條件,將一定數量的貨幣資金提供給借款人使用的一種借貸行為。按貸款的方式分:信用貸款(少)、擔保貸款(抵押、質押、保證)和票據貼現(票據作抵押)。貸款原則:傳統的原則:真實票據原則,本世紀已不再被重視?,F代,經過多年的實際操作已逐漸形成比較全面的信貸“6c”原則:⑴Character;⑵Capacity;⑶Capital;⑷Collateral;⑸Condition;⑹Continuity1、品德品性。2、才干,好的商業計劃書。3、是否有錢人。中國放第一。4、擔保。納稅證明。5、經營狀況。6、事業的連續性。朝陽產業

三、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

——職能分工型和全能型按經營模式,商業銀行分為職能分工型銀行和全能型銀行。1.職能分工型銀行:法律限定金融機構必須分門別類各有專司。其特點:(1)只有商業銀行才能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2)商業銀行一般以發放1年以下的短期工商信貸為主要業務。(主要做短期業務,不做中長期證券投資業務。中國處于分工型向全能型的過度。)贊成分業模式的理由:(1)有利于提供專業化的業務及培養專業化的管理人才(2)有利于銀行業內部協調管理。(3)有利于銀行業安全穩健經營。2.全能型商業銀行:即綜合性商業銀行,它們可以經營包括各種期限和種類的存款與貸款的一切銀行業務,同時可以經營全面的證券業務等。(短期、中長期業務。)職能分工型模式,稱為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模式;全能型模式則稱為混業經營、混業監管模式。贊成全能模式的理由是(更安全的不是專業,是多樣。風險小。商業銀行加投行模式)(1)通過全面、多樣化業務的開展,可以深入了解客戶情況,有利于做好存款、貸款工作;(2)借助于提供各種服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戶,增強銀行競爭地位;(3)可以調劑銀行的各項業務盈虧,減少乃至避免風險,有助于經營穩定等。

三、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

——職能分工型和全能型3.發展趨勢:(1)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之前,政府對銀行很少限制,銀行可以辦理綜合性業務,各國商業大都屬于全能型銀行。(29年前商行投行混合)(2)大危機發生后,各國紛紛以立法形式將商業銀行類型和投資銀行類型的業務范圍作了明確劃分。如1933年,美國通過《格拉斯-斯蒂格爾法》,規定“分業經營”模式:商業銀行不能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隨后,英國、日本等國家也相繼實行了這種分業經營制度。但此時,德國等北歐國家則繼續實行混業經營。(德國銀行體系少出現危機)(3)20世紀70年代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伴隨迅速發展的金融自由化和創新化,在執行分業管理的國家中,商業銀行經營日趨全能化、綜合化。因為:第一,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下,商業銀行面對其他金融機構的挑戰,利潤率不斷降低,迫使它們不得不從事各種更為廣泛的業務活動。第二,吸收長期性資金來源的途徑拓寬,從而為長期信貸和投資活動創造了條件等。(4)20世紀90年代以來,堅持分業經營的美國、日本等紛紛解除禁令,默許乃至鼓勵其大中型商業銀行向混業經營方向發展。1998年,日本頒布了《金融體系改革一攬子法》(即被稱為“東京大爆炸(BigBang)”的計劃),允許各金融機構跨業經營各種金融業務。1999年10月,美國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廢除了代表分業經營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允許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業互相滲透并在彼此的市場上進行競爭。(5)當前,發達國家的混業經營形式:一是在一家銀行內部同時開展信貸中介、投資、信托、保險等諸業務(德國模式。中國覺得危險);二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將分別獨立經營金融業務的公司連接在一起。(美國模式。如中信控股。下級有中信證券、中信銀行、中信信托)美國次貸危機: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賣掉,做新的業務)

四、金融創新金融創新的直接動因如下:(一)轉稼金融風險的要求推動了金融創新的出現銀行規避風險的要求推動了金融創新的出現。20世紀60年代,西方銀行經營面臨利率波動帶來的極大風險,為了提高競爭力,銀行通過創新,創造可變利率的債權債務工具,如可變利率債券、可變利率存款等,開發債務工具的遠期市場、期貨交易等,來規避風險。利率市場化有風險,選擇固定和浮動利率同時。(二)技術進步推動了金融創新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得以迅猛發展和應用,有力地支撐和推動了金融創新的興趣和發展。如技術進步引起銀行結算、清算系統和支付制度的創新,進而引起金融服務的創新:銀行卡、ATM機以及ATS(美國:自動轉賬服務賬戶,存款賬戶自動轉賬到支票賬戶,支票賬戶沒有利息。中國:銀行的理財寶)、NOW(美國:)等一系列新興賬戶的推出。(三)規避行政管理推動了金融創新規避不合理的、過時的金融行政管理法規也導致了金融創新。如ATS賬戶就是為了規避這樣的規定:對儲蓄付息,但對活期存款不準付息。NOW賬戶是為了規避“不準儲蓄賬戶使用支票”的規定。MMDA是為了規避“對定期存款支付的利率曾有最高限制”的規定五、資產證券化(一)資產證券化的定義是指將已經存在的信貸資產集中起來并重新分割(重新分割:信貸資產是非標準化的,要變成標準化的證券)為證券進而轉賣給市場上的投資者,從而使此項資產在原持有者的資產負債表上消失的一種創新業務。(應收賬款變成流通資金)(把已有資產賣掉。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的方法)資產證券化的本質:是將貸款或應收賬款轉換為可流通的金融工具的過程。(別人欠我的長期才會償還錢,打包成票據、債券賣出去,提前收回來錢,做別的業務。從債權人變成服務人。替票據的持有者收回錢,再收服務費。有個托管賬戶,如果到期有人有可能違約了不夠給票據持有人。)(二)資產證券化的種類依據不同的資產類別,資產證券化可分為不同的種類,如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汽車貸款證券化、信用卡帳款證券化、商業票據證券化等等。(租金收入、公園門票收入)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簡稱MBS)資產證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簡稱ABS)

2004年ABS與MBS在全球主要市場的發行量五、資產證券化(三)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本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信貸資產的形態發生了轉化,從原始的諸多離散貸款形式,轉化為系列化的證券形式。因此,證券化的過程可以描述為:銀行將貸款進行組合打包,并切割為證券出售。這樣,通過貸款的組合能有效分散單個貸款的特定風險;將貸款包拆細為標準化的證券,提高了資產的流動性;通過對資產支持證券的結構劃分,能滿足不同的投資需求。五、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本過程---交易結構將信貸資產設立信托服務人借款人證券托管人投資人受益人承銷團委托管理信托財產貸款管理發行ABS分配受益權ABS托管資金保管行資金保管銷售ABS委托銷售ABS法律、會計、及評級機構中介服務發行人受托人(信托公司)發起人委托人

五、資產證券化(四)資產證券化的意義及作用(1)通過信用增級,使發起人可以取得較低的發行成本;(共同承擔痛苦)(2)使金融機構減少甚至消除信用過度集中的風險;(3)通過資產出售,使金融機構能夠實際規模經濟;(4)通過將非流動性資產轉換成可流通的證券,改善其資產負債狀況;(5)通過資產出售,可以提高金融機構的資本比率總之,資產證券化具有明確的創新意義:它具有信用風險轉移創新、提高流動性創新、信用創造創新的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證券化在化解其風險時也有可能帶來其他風險,2007年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就是例證。

六、存款保險制度由于銀行的脆弱性和銀行倒閉的傳染性很容易導致銀行危機的發生,由政府提供存款保險是防范銀行危機的最主要措施。存款保險制度屬于輔助性的事后穩定器。1.定義:存款保險制度是一種對存款人利益提供保護、穩定金融體系的制度安排。在這一制度安排下,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根據其吸收存款的數額,按規定的保費率向存款保險機構投保,當存款機構破產而無法滿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時,由存款保險機構承擔支付保險金的責任。2.存款保險機構的組建(避免銀行擠兌、破產。主要是政府出資)存款保險機構的組織主要有三類:一(官辦)是由政府出資設立存款保險機構,如美國(世界最早建立的1913)、英國、加拿大等國。二(官商合辦)是由政府和銀行界共同組建存款保險機構,如日本、比利時等。三是在官方支持下,由銀行同業協會組建存款保險機構,如德國、法國、荷蘭等。存款保險的對象一般主要包括本國的全部銀行、外國銀行的分支機構和附屬機構我國在2015年5月1日正式實施此制度。說明了1、銀行可以破產。2、存款50萬以上要分開存不同的銀行。

六、存款保險制度3.存款保險制度的運作:存款保險的投保原則參加存款保險的原則各不相同:有的自愿、有的強制,有的甚至還以參加存款保險作為銀行領取營業執照的先決條件。許多西方國家都通過法律形式建立了強制存款保險制度,要求商業銀行參加存款保險,并服從存款保險制度的管理。存款保險額的規定對每位存款戶承保的存款數額,各國都有最高保險額的規定。最高保險額因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居民儲蓄狀況和保險制度完善程度的不同而異。如美國,現在為10萬美元,加拿大為2萬元,日本為1000萬日元。對于存款損失的賠償,各國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國家的法律規定,在最高控制點以內給予100%的賠償。有些國家則要求存款者也承擔一部分損失,比如英國對1萬英鎊以內的存款損失只給付75%的賠償;瑞士則按存款損失數額規定了遞減賠償率。中國50萬人民幣中產階級陷阱:中產階級靠存款,不工作不做企業家,就靠利息吃老本。

中央銀行一、中央銀行產生的必要性(為什么需要中央銀行?)1.貨幣統一的需要2.票據清算的需要3.最后貸款人的需要4.金融管理的需要產生的兩種途徑一是在政府的設計下,成立之初即為中央銀行,如美國聯儲體系;二是從商業銀行中分離出來,如英格蘭銀行,前身是成立于1694年的世界上最早的私人股份銀行。先有的商業銀行,后有的央行。早期商業銀行發行貨幣,有銀行券

中央銀行按所有制形式,各國的中央銀行可劃分為以下五大類。1.全部資本歸國家所有的中央銀行全部資本屬于國家所有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中央銀行所采用的所有制形式。這既包括中央銀行直接由國家撥款設立,也包括國家收買了私人持有的中央銀行股份,將原來私有的中央銀行改組形成國有的中央銀行。這類中央銀行包括英國、法國(英法兩國是二戰后將私有的中央銀行收歸國有)、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挪威、印度等50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2.公私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銀行這類中央銀行的資本,部分股份是由國家持有,部分股份由私人持有。但資本金多半由國家持股,少半由民間持股。屬于這類的有日本、比利時、奧地利、墨西哥、土耳其等國的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