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8566-2001 信息技術 軟件生存周期過程》與《GB 8566-1995》相比,在內容和結構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適應當時及未來一段時間內軟件開發領域的需求。主要變化包括:

首先,《GB/T 8566-2001》將標準性質由強制性調整為推薦性,這反映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社會對標準認識的深化,更加注重通過指導而非強制的方式來促進軟件行業的健康發展。

其次,新版標準在術語定義方面做了更精確地修訂,增加了新的概念描述,并對原有的一些定義進行了澄清或擴展,使得整個文檔對于軟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及其活動有了更為清晰、準確的理解框架。

此外,《GB/T 8566-2001》還引入了更多關于項目管理、質量保證以及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強調了這些方面在整個軟件開發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加強了對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直至維護等各個環節之間關系的闡述,促進了不同階段間的信息交流與協作。

最后,該版本還特別關注到了軟件產品的安全性要求,在相關章節中加入了安全性的考量因素,旨在幫助開發者從一開始就將安全性納入考慮范圍之內,從而提高最終產品的整體質量和用戶體驗。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8566-2007
  • 2001-11-02 頒布
  • 2002-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8566-2001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_第1頁
GB/T 8566-2001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_第2頁
GB/T 8566-2001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_第3頁
GB/T 8566-2001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_第4頁
GB/T 8566-2001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GB/T 8566-2001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TCS-35.080L7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8566—20011dtISO/IEC12207:1995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Informationtechnology-Softwarelifecycleprocesses2001-11-02發布2002-06-01實施中華民共和入發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GB/T8566-2001S前言ISO/IEC前言引言·………范圍引用標準………3定義4本標準的應用生存周期基本過程5.1獲取過程5.2供應過程5.3開發過程……5.4運作過程……5.5維護過程………6生生存周期支持過程…·6.1文檔編制過程…6.2配置管理過程…6.3質量保證過程…6.4驗證過程……6.5確認過程……6.6聯合評審過程…6.7審核過程…6.8問題解決過程……7生存周期組織過程7.1管理過程…………7.2基礎設施過程·7.37.4培訓過程…附錄A(標準的附錄)剪裁過程附錄B(提示的附錄)剪裁指南附錄C(提示的附錄)關于過程和組織指南附錄D(提示的附錄)參考文獻

GB/T8566-2001前言本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SO/IEC12207:1995《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本標準是GB/T8566的第二次修訂。本標準與GB/T8566—1995主要區別在于結構作了調整,把軟件生存周期的所有過程歸納為基本過程、支持過程和組織過程;對部分術語名稱作了修改本標準的附錄A是標準的附錄.附錄B至附錄D是提示的附錄。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GB/T8566—1995。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提出。本標準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歸口。本標準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和上海軟件技術開發中心負責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馮惠、周明德、楊啟善、劉光龍、王寶艾。本標準首次發布于1988年,1995年第一次修訂。

GB/T8566-2001ISO/IEC前言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和IEC(國際電工委員會)是世界性的標準化專門機構。國家成員體(它們都是ISO或IC的成員國)通過國際組織建立的各個技術委員會參與制定針對特定技術范圍的國際標準。ISO和IEC的各技術委員會在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內進行合作。與ISO和IEC有聯系的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國際組織也可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對于信息技術,ISO和IEC建立了一個聯合技術委員會.即ISO/IECJTC1。由聯合技術委員會提出的國際標準草案需分發給國家成員體進行表決。發布一項國際標準,至少需要75%的參與表決的國家成員體投票贊成。國際標準ISO/IEC12207:1995是由ISO/IECJTC1信息技術聯合技術委員會SC7軟件工程分技術委員會制定的。附錄A是本標準的組成部分。附錄B、附錄C和附錄D僅提供參考信息

GB/T8566-2001軟件是信息技術和傳統系統的組成部分,比如交通、軍事、醫療和財務系統。為了開發和管理軟件,標準、規程、方法、工具和環境迅速激增.這種激增造成了軟件管理和工程困難,特別是在集成產品和服務中。軟件學科需要從這種激增狀態轉移到公共框架。這種框架使得軟件從業人員在生產和管理軟件時有共同語言。本標準就提供了這種框架。這種框架包括下述軟件生存周期:從概念形成直到退役并且由獲取和供應軟件產品及服務的各個過程組成。此外.這種框架可用來控制和改進這些過程本標準中的過程形成一個較完整的集合,一個組織根據其目標可選擇適合的子集達到目的。因此·本標準設計成可以讓具體的組織、項目或應用加以剪裁。當軟件是一個獨立實體、嵌人系統或整個系統的組成部分時,均可使用本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8566-2001idtIsO/IEC12207:1995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代替GB/T8566—1995Informationtechnology-Softwarelifecycleprocesses1范圍1.1目的本標準為軟件生存周期過程建立了一個公共框架,可供軟件工業界參考。它包括在含有軟件的系統、獨立軟件產品和軟件服務的獲取期間以及在軟件產品的供應、開發、運作和維護期間需應用的過程、活動和任務。軟件包括固件的軟件部分本標準還提供一種過程·這種過程能用來確定、控制和改進軟件生存周期過程,1.2應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系統和軟件產品以及服務的獲取.還適用于軟件產品和固件的軟件部分的供應、開發、操作和維護,可在一個組織的內部或外部實施。應包括為軟件產品和服務提供環境所需要的系統定義。注:軟件生存周期期間使用的過程需要與系統生存周期期間使用的過程相一致本標準適用于雙方情況,若此雙方來自同一組織時也可等同應用.它覆蓋從一項非正式協議直到法律約束的合同。本標準可由單方作為自我改進工作采用。本標準不打算用于現貨軟件產品·除非它包含在可交付產品中本標準為系統和軟件產品以及服務的獲取者編寫,也是為軟件產品的供方、開發者、操作者,維護者、管理者、質量保證管理者和使用者編寫。1.3本標準的剪裁本標準含有一組過程、活動和任務·可根據軟件項目的情況加以剪裁·剪裁過程就是刪除不適用的過程、活動和任務注:可按合同規定增加獨特的或專門的過程、活動和任務1.4依從性依從本標準就是執行按剪裁過程(附錄A)從本標準中為某軟件項目選擇的所有過程、活動和任務當所需要的任務按照預定準則和合同規定要求執行時,就是執行了一個過程或完成了一項活動。任何組織(例如國家機關、工業協會、公司)在作為貿易條件而采用本標準時,有責任規定軟件供方依從本標準所必須的最少的過程、活動和任務。1.5限制本標準敘述軟件生存周期過程的體系結構.但不規定如何實現或完成各過程中包含的活動和任務的細節。本標準并不打算敘述必須產生的文檔的名稱、格式或編寫內容。本標準可以要求編制類似級別或類型的文檔·例如各種計劃。然而·本標準并非暗示這類文檔必須分別編制或封裝·或以某種樣式組合。本標準并未規定一個特定的生存周期模型或軟件開發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