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7986-1997 輸送帶滾筒摩擦試驗方法》與《GB 7986-1987》相比,在多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和補充,主要變化包括:

  • 標準性質從強制性(GB)調整為推薦性(GB/T),意味著該標準的應用更加靈活,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采用。

  • 在術語定義上,《GB/T 7986-1997》對一些關鍵術語進行了更為準確的界定,增加了部分專業術語解釋,有助于提高標準使用的準確性與一致性。

  • 對于試驗設備的要求,《GB/T 7986-1997》提出了更詳細的技術參數規定,比如滾筒尺寸、表面處理方式等,這有利于確保不同實驗室之間測試結果的可比性。

  • 試驗條件方面,《GB/T 7986-1997》明確了溫度控制范圍以及濕度要求,強調了環境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并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指導,增強了試驗過程中的可控性和重復性。

  • 結果計算及表示方法也有所改進,《GB/T 7986-1997》提供了更為精確的數據處理公式和圖表展示形式,使得最終報告更加直觀易懂。

  • 此外,《GB/T 7986-1997》還增加了一些安全操作提示,提醒實驗人員注意個人防護及正確使用儀器設備,體現了對實驗安全性的重視。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7986-2013
  • 1997-10-14 頒布
  • 1998-04-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7986-1997輸送帶滾筒摩擦試驗方法_第1頁
GB/T 7986-1997輸送帶滾筒摩擦試驗方法_第2頁
GB/T 7986-1997輸送帶滾筒摩擦試驗方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7986-1997輸送帶滾筒摩擦試驗方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53.040.20G4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986一1997輸送帶滾筒摩擦試驗方法Conveyorbelts--Drumfriction--Methodoftest1997-10-14發布1998-04-01實施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

GB/T7986—1997本標準等效采用英國國家標準BS3289:1990《礦井用織物芯輸送帶(包括燃燒特性)》附錄G.1滾筒摩擦試驗》。本標準與原標準比較在滾筒壁厚、滾簡中軸外徑、熱電偶室的尺寸方面有所變化。本標準從生效之日起,同時代替GB7986—87.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提出。本標準由青島橡膠工業研究所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青島橡膠工業研究所、江蘇省煤礦研究所、遼寧阜新橡膠總廠、煤炭工業部徐州輸送帶維修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辛永錄、劉念喜、蔡鵬、金桂菊、袁曉光本標準于1987年6月4日首次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986-1997輸送帶滾筒摩擦試驗方法代替GB7986-87Conveyorbelts-Drumfrietion-Methodoftest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測定輸送帶抗滾簡摩擦致燃性能的試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織物芯阻燃輸送帶的滾簡摩擦試驗,其他阻燃輸送帶可參照執行、2原理使輸送帶試樣以180°包角包覆在試驗裝置的滾簡上,并承受規定的拉力。滾簡按規定速度轉動,從而造成輸送帶試樣與滾簡之間的摩擦。測量滾筒表面溫度,同時觀察試驗中是否出現明焰或熾燃。3裝置輸送帶滾簡摩擦試驗機見圖1。)該試驗機包括以下主要部分、3.1滾筒滾簡(見圖2)采用45鋼制作,其外徑為210mm±1mm,沿長度各處的直徑差值不得大于1mm。滾簡安裝在水平軸上,在各種載荷下的轉速均應保持為200±5r/min。為此,需采用功率至少7.5kW的電機驅動之。許滾簡在試驗中有所磨耗,只要壁厚不小于6mm即可。3.2測溫系統測溫系統由熱電偶、引電器和溫度記錄儀組成。滾簡溫度測量裝置主要由一個鎮饹-鎳鋁鎧裝熱電偶構成。熱電偶的公稱外徑為2mm,并用卡套螺紋固定于滾簡外殼上的熱電偶室內,安裝在滾簡內部沿長度的中部,其測量端距滾簡表面的間距不得大于0.5mm。應注意對熱電偶有效“冷端”溫度的補償或將其預先測出而在記錄結果時加以修正,建議在滾簡上安裝三個熱電偶,以備熱電偶發生故障時替換之用。2熱電偶安裝方式如圖2所示。應定期檢查引電器是否正常。這一點可通過測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