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章
中國經濟地理區劃第一節中國經濟區劃的原則第二節中國綜合經濟區劃方案第一節中國經濟區劃的原則1.國家經濟體系和地區優勢相結合。
2.地區經濟專門化方向和綜合效益相結合。
3.經濟區劃與行政管理相結合。4.國內勞動地域分工和國際化分工相結合。5.地區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規劃相結合。一、經濟原則經濟增長是開發、利用資源的過程,也是改變地區資源與環境系統的存量和質量的過程。必須堅持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生態效益相結合的原則。二、生態原則正確處理經濟發展、人口增長、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根據各地區環境容量和資源結構特點,建立與當地條件相適應的產業結構,做到產業結構和地方優勢資源配置相結合,以利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棄物的排放,促使地區經濟和生態環境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經濟區劃要堅持經濟增長和社會協調發展相結合的原則。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地區經濟發展又十分不平衡,“老、少、邊、窮”地區在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科學、技術水平上還較落后,在經濟區劃中要把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結合起來,注意增強不發達地區的資源開發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三、社會原則第二節中國綜合經濟區劃方案中國在1949年以后實行著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在地區經濟發展方面劃分了六大經濟協作區:為適應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80年代中期以來,出現過許多經濟區劃方案,具有代表性的有:一、中國綜合經濟區劃的幾種方案東北區(包括黑、吉、遼)華北區(包括京、津、冀、晉、內蒙古)西北區(包括陜、甘、寧、青、新)華東區(包括魯、蘇、皖、滬、浙、贛、閩、臺)中南區(包括豫、鄂、湘、粵、桂)西南區(包括川、貴、滇、藏)(一)“三分法”綜合經濟區(二)“五分法”綜合經濟區(方案一)(三)“五分法”綜合經濟區(方案二)(四)“六分法”綜合經濟區(方案一)(五)“六分法”綜合經濟區(方案二)(六)“七分法”綜合經濟區(七)“八分法”綜合經濟區(八)“十分法”綜合經濟區將全國劃分為東部沿海、中部內陸、西部地區三大經濟地帶,作為決策全國生產力布局的宏觀地域單元。按照區域經濟基礎和經濟結構特別是工業發展水平和工業結構、資源豐富程度及地理位置與交通運輸條件,將全國劃分為五大經濟地域類型——加工型經濟區、加工主導型經濟區、資源開發主導型經濟區、資源開發加工混合型經濟區、特殊類型經濟區。以地區產業專門化系數(區位商,I)將全國劃分為五大經濟類型區——重加工業為主的加工區、輕加工業為主的加工區、采掘業為主的資源區、原材料加工為主的資源區、資源與加工并舉區,以明確的主導產業塑造區域經濟分工協作的基礎。(三)“五分法”綜合經濟區(方案二)(一)“三分法”綜合經濟區(二)“五分法”綜合經濟區(方案一)(四)“六分法”綜合經濟區(方案一)1986年,陳棟生從橫向經濟聯合角度,把全國經濟區劃分為六個經濟區:東北經濟區、黃河流域經濟區、長江流域經濟區、南方經濟區、新疆經濟區、西藏經濟區。這種劃分標志著對經濟地帶的劃分進入了區域經濟研究的時代。1995年,劉再興,按照自然資源總豐度、社會經濟發育程度、地理連片等指標,將全國劃分為六大經濟區——東北區、黃河中下游區、長江中下游區、西南區、西北區。
(六)“七分法”綜合經濟區1992年,徐逢賢等人提出將全國劃分為七大流域經濟區:長江流域經濟區、黃河流域經濟區、西北五省經濟聯合開發區、珠江二角洲經濟發展區、閩南三角地帶經濟區、東北經濟區、瀾滄江流域經濟區。(七)“八分法”綜合經濟區李善同等把中國大陸劃分為八大經濟區域:東北綜合經濟區、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東部沿海綜合經濟區、黃河中游綜合經濟區、長江中游綜合經濟區、大西南綜合經濟區、大西北綜合經濟區。(八)“十分法”綜合經濟區1990年,楊樹珍在考慮我國地區差異、人口、民族等因素,中心城市及其經濟吸引范圍,以及沿海港口城市、內陸邊貿中心在地區經濟協作中,將全國劃分為東北區、華北區、華東區、華中區、華南區、西南區、西北區、內蒙古區、新疆區、西藏區。(五)“六分法”綜合經濟區(方案二)二、三大經濟地帶和七大經濟區
1.東部地帶。包括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十二個省、市、自治區(暫不包括港、澳、臺)。2.中部地帶。包括四川(含重慶市)、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九省、自治區。3.西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九省、自治區。(一)三大經濟地帶(老三分法)該區是全國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最大的經濟實力雄厚、市場經濟發達的地區。該地帶是全國經濟比較發達、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三大地帶的地域范圍所變化,廣西和內蒙古被劃入西部。東部地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等11個省市;中部地帶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帶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和內蒙古等12個省、市、自治區。(二)三大經濟地帶(新三分法)從國情出發,全國人大八屆四次會議提出了中國七大經濟區的方案。(三)七大綜合經濟區1.環渤海經濟區2.東北經濟區3.長江三角洲及沿江經濟區4.中部五省經濟區5.東南沿海經濟區6.大西南經濟區7.西北經濟區以北京、天津、沈陽、大連、濟南、青島、石家莊、唐山、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為核心,座落于東北亞的中心,是國家政策引導發展的重點區域。該區區位優勢明顯,人才優勢突出,且具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潛力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部盟市。東北區地處東北亞開放地帶,石油化工、礦冶機電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在全國居突出地位。包括長江三角洲14個市和沿江28個地市,面積約33×104km2。全國最大的經濟技術核心區,成為內聯中、西部的中國與亞太經濟區的結合部,以地方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建立起以輕紡工業為主、輕重工業均較發達的綜合經濟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面積87.12×104km2。地處中國中部地帶中段,是中國經濟發達地帶向西部的過渡帶和上海、連云港、廣州三個對外開放“窗口”的連接地帶。水土光熱等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達,為中國重要的農業基地。目前包括廣東、福建兩省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區,今后可將港、澳、臺劃入。目前該區面積29.93×104km2。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特區集中的地帶,經濟已有相當基礎,是中國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區。1.環渤海經濟區2.東北經濟區3.長江三角洲及沿江經濟區4.中部五省經濟區5.東南沿海經濟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廣西、西藏和海南以及廣東西部的湛江、茂名、肇慶。資源組合條件良好,但資源開發程度較低,經濟相對落后。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和南亞開放的前沿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內蒙古西部盟市。生態環境脆弱,但自然資源特別是能源、礦產、可開發利用的土地等資源豐富。少數民族集中,是新疆、西藏、寧夏、內蒙古四大民族自治區的聯結部。經濟總體水平偏低,是我國通往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重要門戶。6.大西南經濟區7.西北經濟區從地理區劃角度看,這個區劃方案在定性與劃分原則上缺乏原則系統,一方面打破省區界線,另一方面又不覆蓋全國。七大經濟區指明了地區經濟合作的幾個方向,對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從國家經濟發展的全局著眼,該區劃在類型上的不統一以及界限上的不明確,必然在具體實施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總結
思考題1.中國經濟區劃的主要概念是什么?2.簡述中國經濟區劃的原則。3.簡述中國綜合經濟區劃的幾種方案。4.簡述中國綜合經濟區劃的發展。5.試比較中國三大經濟帶新三分法與舊三分法的異同。6.中國三大經濟地帶劃分的意義是什么?7.簡述中國七大經濟區。8.中國七大經濟區劃分的意義是什么?9.思考中國經濟區劃的焦點問題是什么?10.思考中國經濟區劃的理論與方法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1]楊樹珍.中國經濟區劃研究[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90.[2]劉再興.中國生產力總體布局研究[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5.[3]郭振淮.經濟區與經濟區劃[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8.[4]趙濟,陳傳康,伍光和等.1999.中國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李振泉,楊萬忠,陸心賢,等.中國經濟地理[M](修訂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產生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 暑假預習云名著《世說新語》之“德行”卷
- 2024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航旅縱橫校招新增崗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4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動畫片的今昔(教案)-2023-2024學年人美版(2012)美術六年級下冊
- 人教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簡譜)第一單元《音樂實踐》教學設計
- 人教版 (PEP)三年級下冊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Part A第一課時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設計:5.3.1《皇權膨脹》
- 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八年級上冊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B教學設計
- 奧爾夫音樂節奏課件培訓
- 2024年高等教育工學類自考-06090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西亞》教學課件(第1課時)(25張)公開課教案課件
- 2022年四川省綿陽市(初三學業水平考試)中考數學真題試卷含詳解
- 黑產大數據 信貸欺詐虛假流水研究報告 2024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10 古詩三首《石灰吟》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刨花板介紹》課件
- 垃圾清運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吞咽障礙膳食營養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19)解讀
- 新聞采訪與寫作-馬工程-第二章
- 2024年南陽農業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國開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形考實訓任務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