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本冊總復習 說課一等獎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本冊總復習 說課一等獎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本冊總復習 說課一等獎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本冊總復習 說課一等獎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本冊總復習 說課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饒縣二中2023—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2次周測試題高一語文一、現代文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漢字雖一筆千年,但不能固步自封。從早期外國傳教士用拉丁字母對漢字進行注音,到中國學者的“拉丁化新文字”,再到民國政府的“注音字母”“漢字簡化”等方案,中國漢字在變革中步履蹣跚。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親自批準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推行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廣漢語拼音三大舉措,開始了掃除文盲的艱難任務。這是漢語言文字改革力度最大、普及最快的時期。從此,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閱讀文化成果的能力,古老的漢字也在改革中獲得新生。改革開放,國門洞開,國際社會的漢語熱隨之升溫。今天,海外300多所孔子學院,讓世界通過漢字、通過中華文化更立體地感知中國。漢字的一路征程也曾走過彎路,比如漢字簡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簡化是為了易寫便認,提高溝通效率,但是一旦簡單到無從認識或者誤認,簡化到瘦骨嶙峋,就失去了漢字結構的美、寓意的美。科技的進步,也曾讓中國漢字遭遇考驗。1946年美國研制出第一臺計算機引發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國科學家開始研究計算機技術,但是以字母為主的輸入方式把方塊漢字攔在了門外。“中國必須摒棄傳統漢字,走拼音文字道路”,外國專家如此定論,國內一些廢除漢字的主張也沉渣泛起。如果漢字進入不了電腦,在信息浪潮驚濤拍岸的今天,中國航船就無法駛入國際航道;如果放棄漢字,中國文化將面臨竭澤斷流的危險,何況失去漢字的國家還是中國嗎?別無選擇,一批中國科學家和語言學家開始專攻漢字信息處理技術。1956年,終于誕生了第一批理論和實踐成果。隨后30年,漢字輸入輸出方法、漢字編碼程序、漢字智能終端、漢字打印系統等難題被一一攻克。1985,中國科學家王選領銜研制的中國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大獲成功,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古老的方塊漢字在信息時代煥發出神奇的生命力。中國的文化客廳容得下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讓各種文明以禮相待,推杯問盞。這是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不反對引進外來語,經過漢化的外來詞匯同樣能豐富中國詞庫,但我們反對取之無度、用之過濫;我們不反對讓流行的網言網語進入漢語的傳統家庭,但要注意漢字的規范,不能玷污漢字的純潔,消解漢語的魅力。這是我們的文化自覺。今天的漢字正面臨著新的挑戰。當下的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的書寫和閱讀習慣,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淺層次閱讀盛行;各種鍵盤消解了我們的書寫技能,層出不窮的智能終端讓我們患上輸入法依賴癥,提筆忘字;網絡詞典讓我們在享受便捷輕巧的同時失落了追根溯源的樂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網絡俚語帶來簡明曉暢、通俗風趣的同時,削弱了漢字的美好。中國的崛起離不開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復興不能沒有文化的復興。在繼承中發展,在革新中堅守,呵護母語,就是留住民族文明的根。1.下列各項中,其性質不屬于原文所論述的“漢字變革”的一項是()(3分)A.公元1605年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1625年,金尼閣借鑒利瑪竇的注音方案寫成《西儒耳目資》注音書。B.1935年8月21日,國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號部令,向全社會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共計324個簡體字;還公布了《推行簡體字辦法》。C.新中國成立后,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推行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廣漢語拼音等舉措,開始了掃除文盲的艱難任務。D.中考、高考中,語文學科成績的比重在提高;語文測試強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體現語文的基礎性和作為母語學科的重要地位。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簡化漢字是為了易寫便認,提高溝通效率。然而,簡化要考慮漢字自身的特點,注意不要傷害漢字結構之美、寓意之美等。B.改革開放后,為了促進漢字改革并讓世界通過中國文化更立體地感知中國,海外300多所孔子學院應運而生。C.漢字輸入輸出方法、編碼程序、智能終端、打印系統等難題的攻克,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的成功,給漢字帶來了神奇的生命力。D.我們有容納各種文明的文化自信,不反對引進外來語,經過漢化的外來詞匯同樣能豐富中國詞庫,但不能取之無度、用之過濫。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漢字的簡化對漢字的普及意義重大,它不僅使古老的漢字重新獲得生機,而且讓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閱讀文化成果的能力。B.網絡高度發達的時代,漢語應該有接納網絡用語的胸懷,但是必須注意漢字的規范,不能允許它玷污漢字的純潔,消解漢語的魅力。C.當前,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的書寫和閱讀習慣,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淺層次閱讀盛行,人們與漢字的距離,使漢字面臨著新的挑戰。D.漢語是中華文明的根,漢字必須在繼承中發展,在革新中堅守,因為中國的崛起離不開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復興不能沒有文化的復興。二、古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漢高祖疾甚,呂后問曰:“蕭相國既死,誰令代之?”上曰:“曹參可。”蕭何事惠帝,病,上問曰:“君即百歲后,誰可代君?”對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參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參相齊,聞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趙括自少時學兵法,其父奢不能難,然不謂善,謂其母曰:“趙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后廉頗與秦相持,秦應候行千金為反間于趙,曰:“秦之所畏,獨趙括耳。”趙王以括代頗將。藺相如諫,王不聽。括母上書言括不可使,王又不聽。秦王聞括已為趙將,乃陰使白起代王龁,遂勝趙。曹參之宜為相,高祖以為可,惠帝以為可,蕭何以為可,參自以為可,故漢用之而興。趙括之不宜為將,其父以為不可,母以為不可,大臣以為不可,秦王知之,相應候知之,將白起知之,獨趙王以為可,故用之而敗。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A、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B、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C、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D、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5、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惠帝,皇帝的謚號,君主時代帝王死后,會依其生前事跡給予一個稱號。B、百歲,這里指死亡,因為風俗有所顧忌而不明說。C、薨,古代稱皇帝、王候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D、上書,向君主進呈書面意見;給地位高的人寫信陳述意見。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3分)A. 漢高祖臨終前,呂后曾問他,蕭何去世以后,誰能夠接替蕭何之職。B. 蕭何侍奉惠帝,在惠帝臨終前,蕭何問惠帝將來誰能夠接替惠王的王位。C. 秦應侯到趙國行反間計,說秦國只懼怕趙括,所以趙王最終讓趙括代替廉頗。D. 包括趙括的父母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趙括不適合領兵打仗,只有趙王認為他合適。7、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0分)(1)趙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5分)(2)秦王聞括已為趙將,乃陰使白起代王龁,遂勝趙。(5分)(二)、閱讀下面這兩首清詩,完成后面的題。

荊卿里清?袁枚水邊歌罷酒千行,生戴我頭入虎狼。力盡自堪酬太子,魂歸何忍見田光?英雄祖餞當年淚,過客衣冠此日霜。匕首無靈公莫笑,亂山終古刺咸陽。荊軻山(其二)清?尹禮豪氣無論劍不疏,祗緣生劫一籌迂。圖窮即斷秦王首,千載應傳好丈夫。8、袁詩尾聯“刺”字用得非常精彩,請簡要賞析。9、兩首詩共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兩首詩對荊軻刺秦失敗原因的認識,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三)、古詩文默寫10、(1)《沁園春·長沙》中交代時間、地點,并營造孤迥高遠氛圍的句子是,,。(2)《燭之武退秦師》中晉文公以“不明智”“不合武德”來勸說想要攻擊秦軍的子犯的句子是,;,。(3)子曰:“,。”(《學而》)可見,在求學的道路上,學習和思考都很重要。11、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2、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埃德加?斯諾我于1913年入師范學校,1918年畢業。在師范學校讀書的幾年,我一共用了160元——連所有學費在內。在這個數目里面,一定有1/3是用在報紙上面的,因為經常訂閱,書報費每月約需一元,此外我還時常向報攤購買書籍和雜志。父親責備我說是浪費,他說這是在廢紙上花錢。不過我已經養成了讀報的習慣,而且從1911年到1927年,當我和中國最初的紅軍中堅分子爬上井岡山時,我從未停止閱讀北平、上海和湖南的日報。是夏,我決定到北京去。當時,許多湖南學生都計劃到法國去工讀。我幫助他們實現這種計劃。不過,雖然我幫助他們實現這個計劃,并且他們受新民學會的幫助,但我本人并沒有到歐洲去。我認為我對于本國還未能充分了解,而且我以為中國可以更有益地花去我的時間……我是向朋友借錢去北平的,所以一到就得找事。那時湖南師范學校的倫理教員楊昌濟在北京大學做教授,我就去求他幫助我找事。他將我介紹給北大的圖書館長,這人就是李大釗。李大釗給我工作做,叫我做圖書館佐理員,薪俸每月8塊大洋。我的職位如此之低,以致人們都不屑和我來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記來館讀報的人名.不過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這許多人名之中,我認為有幾個新文化運動著名的領袖,是我十分敬仰的人。想和他們討論關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過他們都是極忙的人,沒有時間來傾聽一個南邊口音的圖書館佐理員所講的話。但是,我并不因此而喪氣,我仍然參加哲學研究會和新聞學研究會,想借此能聽大學里的課程。不過當時我還彷徨,還在“找出路”。我讀了幾本無政府主義的小冊子,很受影響。我和一個常來看我的北大學生時時討論無政府主義和它在中國的可能性。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個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個人合住一個小房間。我們全體擠在炕上,連呼吸的地方都沒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預先警告身旁的人。1919年初,我到上海去,和準備赴法的學生一起。我又只有到天津的車票,也不知道怎樣可以走下去。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天無絕人之路”,一位同學借了10元錢給我,使我能買票到浦口。旅途中,我在曲阜下車,訪孔子墓。我去看了孔子和門徒濯足的溪水、圣人幼時所居的小村。我看見孔子所植的樹。我又訪問顏回的住處和孟子生地。在旅途中,我還登游過泰山。不過,當我到達浦口時,錢用光了,而且車票也沒有。沒人有錢借給我,不知道怎樣才可以離開這個地方。不過最倒霉的就是一個賊偷去了我僅有的一雙鞋子!可是,我的運氣非常好。在車站外面,我碰到了一個湖南的老友,他借給我足夠買一雙鞋子和到上海車票的錢。到了上海后,我知道有了大筆款子幫助學生留法,并且可以資助我回湖南。回長沙以后,我就在政治上做更直接的活動了。自五四運動以來,我的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學生政治活動上,我是湖南學生報紙《湘江評論》的編者,這個報紙對于湖南的學生運動有很大的影響。在長沙,我幫助成立文化書社,這是一個研究新文化和政治趨向的團體,這個社和新民學會都激烈反對當時的湖南都督張敬堯。新民學會更是厲害,領導了一次學生大罷課來反對張,要求將他撤換,同時派遣代表到北平和西南去,去煽動反對張敬堯。當時孫中山在西南活動,張為報復起見,就禁止《湘江評論》出版。這件事過后,我代表新民學會到北平去,并在那里組織了一個反軍閥的運動,新民學會將反張的斗爭擴大而為普遍反軍閥的運動了。在北平我做了一個新聞社的社長,來推動反軍閥工作,在湖南,這個運動得到了相當的成功。張敬堯被譚延閹打倒,并在湖南成立了一個新政府。1919年,我第二次到上海,在那里我又一度的碰到陳獨秀。我和他第一次相見是在北京,當我在北大的時候,他給我的影響也許比那里任何人所給我的都大。那時我也見過胡適,訪問他,要他援助湖南的學生斗爭。在上海我和陳獨秀討論我們的計劃,組織一個湖南建設協會。過后我回長沙,開始組織這個協會。我在那里得到一個教員的位置,同時繼續我在新民學會里的活動,那時協會有回湖南“獨立”的計劃。1920年冬,我將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組織起來,并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及蘇聯革命史的影響下,領導他們。我第二次到北平時,我讀了許多關于蘇聯的事情,同時熱烈地尋找當時中國所能見到的一點兒共產主義書籍。三本書特別深印在我的腦子里,并且建立了我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歷史的正確解釋后.此后絲毫沒有過動搖。這幾本書是:<共產黨宣言》,第一本以中文印的馬克思主義書籍.考茨基的《階級斗爭》和柯卡普的《社會主義史》。1920年夏,我在理論上和某種程度的行動上,變成馬克思主義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認為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摘編自埃德加?斯諾的《毛澤東自傳》)相關鏈接:①1913年春,毛澤東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省第四師范學校:后第四師范合并到第一師范,他被編入第八班。湖南師范第一學校,創建于1903年,前身是湖南師范館,最初是南宋著名理學家張拭創辦的城南書院,與朱熹講學的岳麓書院比肩。學校的教育思想先進,聘請了一大批學識淵博的教師任教。與毛澤東幾乎同時的一批進步青年有蔡和森、何叔衡、李維漢和陳章甫等,當時的湖南第一師范堪稱是“新青年”的搖籃。②張敬堯(1881~1933),當時的軍閥,1918年3月率北洋軍進入湖南,任督軍:他駐湘期間,曾縱兵搶劫,濫發紙幣,盜押礦產,強種鴉片,鉗制輿論,勒索軍餉和偽造選舉等等。湖南人民當時即有“張毒不除,湖南無望”的呼吁。1920年,張在一片聲討聲中逃離湖南。同年7月9日,毛澤東在給胡適的信中興奮地說:“湘自張去,氣象一新,教育界頗有蓬勃之象。”(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在師范學校讀書的幾年,毛澤東把大部分的學費都用在了購買書籍上,并因此養成了習慣,但他父親并不理解他的這種做法,反而責備他是在廢紙上花錢。B.由于毛澤東對當時的中國還未能充分了解,所以,當湖南師范學校的許多學生計劃到法國去工讀的時候,毛澤東選擇了留在中國。C在北大做圖書館佐理員的那些日子,由于職位低,很多人都不把毛澤東放在跟里,但他并不喪氣,仍然參加研究會和不斷讀書學習。D.在生活困苦的時候,李大釗給了毛澤東一份工作;在思想彷徨的時候,陳獨秀給了毛澤東一個方向,可以說李大釗和陳獨秀都是影響毛澤東極大的人。E.1920年,毛澤東將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組織起來,并領導他們;通過閱讀馬克思主義的著作,毛澤東最終成為了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2)對毛澤東的思想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讀書和學習活動有哪些?(6分)(3)毛澤東在追求革命的過程中做了哪些工作?請簡要概括。(6分)(4)在不斷尋找人生方向的過程中,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有哪些突出表現?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語言文字運用13、下列語句中劃線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作為中國自然山水的杰出代表,三清山風景區與桂林漓江風景區正式簽約成為友好景區,締結秦晉之好。B、在四年多的服刑生活里,他不再是“一言九鼎”的企業一把手,而只是個謹小慎微的老頭,對監獄規章制度秋毫無犯,與各色人等友好相處。C、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中,詩人采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生動地表現了大堰河對詩人無所不至的關懷。D、今年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引爆50周年,來自河南各地的70余位當年奉獻酒泉基地的河南籍航天老戰士團聚一堂,回顧崢嶸歲月1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北京大學是享譽中外的著名學府,能夠考入北京大學是廣大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B、左丘明博覽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等大量書籍、學識淵博、得才兼備,任魯國史官時盡職盡責,受到當時人所崇拜。C、荊軻刺秦對于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數人認為荊軻是一位勇士,雖刺秦失敗,但也凸顯了不怕犧牲的精神,但也有人認為荊軻刺秦的失敗,加速了燕國的滅亡。D、燭之武的事跡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啟示:一個人通過努力,使整個國家得到了安寧,他才是真英雄。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一個王朝,一個英雄,都只是歷史長河中瞬間即逝的漩渦,

。依然唱著秦宮小曲,在西鳳酒香中吼幾聲秦腔,依然把對生活的追求融在民間藝術中。①曾經叱咤風云的秦穆公,如今一杯黃土掩住了風流與豪氣②而萬里山河又毀于二世之手③唯有那個時代的文化和精神穿越了時間和空間,得到永恒④今天我們依然在這華夏故土揮汗如雨,依然同命運抗爭⑤成為被人遺忘于城郊的土丘⑥他沒有想到秦王羸政會統一六國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C.⑤①③②④⑥

D.⑤⑥③①②④16、概括下面詩歌的寓意。(不超過10字)泥土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就時時有怕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作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路。17、下面是某高中語文復習計劃的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80字。(6分)1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曾寫過這樣的詩句“一種春聲渾難忘,最是長安課歸時”,表達了對放學之后那歡快、嬉鬧之聲的深深懷戀。今天,我們周圍的聲音不絕于耳:有自然之聲,也有社會之聲;有現實之聲,也有歷史之聲……可是,真正觸動你內心的是哪一種聲音呢?

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或感悟?請根據你的聯想或感悟寫一篇文章。①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要求寫成記敘文。③不套作,不抄襲。④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⑤700字左右。教師版答案一、現代文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漢字雖一筆千年,但不能固步自封。從早期外國傳教士用拉丁字母對漢字進行注音,到中國學者的“拉丁化新文字”,再到民國政府的“注音字母”“漢字簡化”等方案,中國漢字在變革中步履蹣跚。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親自批準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推行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廣漢語拼音三大舉措,開始了掃除文盲的艱難任務。這是漢語言文字改革力度最大、普及最快的時期。從此,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閱讀文化成果的能力,古老的漢字也在改革中獲得新生。改革開放,國門洞開,國際社會的漢語熱隨之升溫。今天,海外300多所孔子學院,讓世界通過漢字、通過中華文化更立體地感知中國。漢字的一路征程也曾走過彎路,比如漢字簡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簡化是為了易寫便認,提高溝通效率,但是一旦簡單到無從認識或者誤認,簡化到瘦骨嶙峋,就失去了漢字結構的美、寓意的美。科技的進步,也曾讓中國漢字遭遇考驗。1946年美國研制出第一臺計算機引發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國科學家開始研究計算機技術,但是以字母為主的輸入方式把方塊漢字攔在了門外。“中國必須摒棄傳統漢字,走拼音文字道路”,外國專家如此定論,國內一些廢除漢字的主張也沉渣泛起。如果漢字進入不了電腦,在信息浪潮驚濤拍岸的今天,中國航船就無法駛入國際航道;如果放棄漢字,中國文化將面臨竭澤斷流的危險,何況失去漢字的國家還是中國嗎?別無選擇,一批中國科學家和語言學家開始專攻漢字信息處理技術。1956年,終于誕生了第一批理論和實踐成果。隨后30年,漢字輸入輸出方法、漢字編碼程序、漢字智能終端、漢字打印系統等難題被一一攻克。1985,中國科學家王選領銜研制的中國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大獲成功,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古老的方塊漢字在信息時代煥發出神奇的生命力。中國的文化客廳容得下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讓各種文明以禮相待,推杯問盞。這是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不反對引進外來語,經過漢化的外來詞匯同樣能豐富中國詞庫,但我們反對取之無度、用之過濫;我們不反對讓流行的網言網語進入漢語的傳統家庭,但要注意漢字的規范,不能玷污漢字的純潔,消解漢語的魅力。這是我們的文化自覺。今天的漢字正面臨著新的挑戰。當下的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的書寫和閱讀習慣,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淺層次閱讀盛行;各種鍵盤消解了我們的書寫技能,層出不窮的智能終端讓我們患上輸入法依賴癥,提筆忘字;網絡詞典讓我們在享受便捷輕巧的同時失落了追根溯源的樂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網絡俚語帶來簡明曉暢、通俗風趣的同時,削弱了漢字的美好。中國的崛起離不開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復興不能沒有文化的復興。在繼承中發展,在革新中堅守,呵護母語,就是留住民族文明的根。1.下列各項中,其性質不屬于原文所論述的“漢字變革”的一項是()(3分)A.公元1605年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1625年,金尼閣借鑒利瑪竇的注音方案寫成《西儒耳目資》注音書。B.1935年8月21日,國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號部令,向全社會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共計324個簡體字;還公布了《推行簡體字辦法》。C.新中國成立后,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推行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廣漢語拼音等舉措,開始了掃除文盲的艱難任務。D.中考、高考中,語文學科成績的比重在提高;語文測試強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體現語文的基礎性和作為母語學科的重要地位。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簡化漢字是為了易寫便認,提高溝通效率。然而,簡化要考慮漢字自身的特點,注意不要傷害漢字結構之美、寓意之美等。B.改革開放后,為了促進漢字改革并讓世界通過中國文化更立體地感知中國,海外300多所孔子學院應運而生。C.漢字輸入輸出方法、編碼程序、智能終端、打印系統等難題的攻克,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的成功,給漢字帶來了神奇的生命力。D.我們有容納各種文明的文化自信,不反對引進外來語,經過漢化的外來詞匯同樣能豐富中國詞庫,但不能取之無度、用之過濫。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漢字的簡化對漢字的普及意義重大,它不僅使古老的漢字重新獲得生機,而且讓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閱讀文化成果的能力。B.網絡高度發達的時代,漢語應該有接納網絡用語的胸懷,但是必須注意漢字的規范,不能允許它玷污漢字的純潔,消解漢語的魅力。C.當前,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的書寫和閱讀習慣,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淺層次閱讀盛行,人們與漢字的距離,使漢字面臨著新的挑戰。D.漢語是中華文明的根,漢字必須在繼承中發展,在革新中堅守,因為中國的崛起離不開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復興不能沒有文化的復興。1D、該項內容體現為語文考試的改革,不涉及漢字本身的變革。2B、“為了促進漢字改革”錯,根據原文第3段。孔子學院的建立應是適應“國際漢語熱”和“讓世界通過漢字、通過中華文化更立體地感知中國”。3A、根據原義第2段,“讓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閱讀文化成果的能力”的是“推出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廣漢語拼音三大舉措,開始了掃除文盲的艱難任務”,簡單地把原因歸結為“漢字簡化”是不恰當的。二、古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漢高祖疾甚,呂后問曰:“蕭相國既死,誰令代之?”上曰:“曹參可。”蕭何事惠帝,病,上問曰:“君即百歲后,誰可代君?”對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參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參相齊,聞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趙括自少時學兵法,其父奢不能難,然不謂善,謂其母曰:“趙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后廉頗與秦相持,秦應候行千金為反間于趙,曰:“秦之所畏,獨趙括耳。”趙王以括代頗將。藺相如諫,王不聽。括母上書言括不可使,王又不聽。秦王聞括已為趙將,乃陰使白起代王龁,遂勝趙。曹參之宜為相,高祖以為可,惠帝以為可,蕭何以為可,參自以為可,故漢用之而興。趙括之不宜為將,其父以為不可,母以為不可,大臣以為不可,秦王知之,相應候知之,將白起知之,獨趙王以為可,故用之而敗。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A、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B、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C、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D、嗚呼將相/安危所系/可不監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趙乃以括代/廉頗不待于戰/而勝負之形見矣5、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惠帝,皇帝的謚號,君主時代帝王死后,會依其生前事跡給予一個稱號。B、百歲,這里指死亡,因為風俗有所顧忌而不明說。C、薨,古代稱皇帝、王候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D、上書,向君主進呈書面意見;給地位高的人寫信陳述意見。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3分)A. 漢高祖臨終前,呂后曾問他,蕭何去世以后,誰能夠接替蕭何之職。B. 蕭何侍奉惠帝,在惠帝臨終前,蕭何問惠帝將來誰能夠接替惠王的王位。C. 秦應侯到趙國行反間計,說秦國只懼怕趙括,所以趙王最終讓趙括代替廉頗。D. 包括趙括的父母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趙括不適合領兵打仗,只有趙王認為他合適。7、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0分)(1)趙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5分)如果趙國一定要使趙括擔任將軍,那么使趙國軍隊失敗的一定是趙括。將、破:使動用法各1分判斷句2分、句意1分(2)秦王聞括已為趙將,乃陰使白起代王龁,遂勝趙。(5分)秦王聽說趙括已經成為趙國將軍,于是暗地里讓白起代替王龁,于是就勝了趙軍.(二)、閱讀下面這兩首清詩,完成后面的題。

荊卿里清?袁枚水邊歌罷酒千行,生戴我頭入虎狼。力盡自堪酬太子,魂歸何忍見田光?英雄祖餞當年淚,過客衣冠此日霜。匕首無靈公莫笑,亂山終古刺咸陽。荊軻山(其二)清?尹禮豪氣無論劍不疏,祗緣生劫一籌迂。圖窮即斷秦王首,千載應傳好丈夫。8、袁詩尾聯“刺”字用得非常精彩,請簡要賞析。

9、兩首詩共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兩首詩對荊軻刺秦失敗原因的認識,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8、①“刺”字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亂山以人性,②仿佛它也替荊軻抱憾,如利劍般刺向秦都,③呼應了荊軻刺秦的故事,④形象地表現了亂山山勢的陡峭、高聳,⑤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切同情。(答出四點給滿分)9、①兩首詩都贊美了荊軻的精神和壯舉(2分)②不同點:袁詩將刺秦失敗歸因為“匕首無靈”;尹詩認為荊軻“生劫”秦王的想法是迂腐的。(2分)(三)、古詩文默寫10、(1)《沁園春·長沙》中交代時間、地點,并營造孤迥高遠氛圍的句子是,,。(2)《燭之武退秦師》中晉文公以“不明智”“不合武德”來勸說想要攻擊秦軍的子犯的句子是,;,。(3)子曰:“,。”(《學而》)可見,在求學的道路上,學習和思考都很重要。三、現代文閱讀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25分)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埃德加?斯諾我于1913年入師范學校,1918年畢業。在師范學校讀書的幾年,我一共用了160元——連所有學費在內。在這個數目里面,一定有1/3是用在報紙上面的,因為經常訂閱,書報費每月約需一元,此外我還時常向報攤購買書籍和雜志。父親責備我說是浪費,他說這是在廢紙上花錢。不過我已經養成了讀報的習慣,而且從1911年到1927年,當我和中國最初的紅軍中堅分子爬上井岡山時,我從未停止閱讀北平、上海和湖南的日報。是夏,我決定到北京去。當時,許多湖南學生都計劃到法國去工讀。我幫助他們實現這種計劃。不過,雖然我幫助他們實現這個計劃,并且他們受新民學會的幫助,但我本人并沒有到歐洲去。我認為我對于本國還未能充分了解,而且我以為中國可以更有益地花去我的時間……我是向朋友借錢去北平的,所以一到就得找事。那時湖南師范學校的倫理教員楊昌濟在北京大學做教授,我就去求他幫助我找事。他將我介紹給北大的圖書館長,這人就是李大釗。李大釗給我工作做,叫我做圖書館佐理員,薪俸每月8塊大洋。我的職位如此之低,以致人們都不屑和我來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記來館讀報的人名.不過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這許多人名之中,我認為有幾個新文化運動著名的領袖,是我十分敬仰的人。想和他們討論關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過他們都是極忙的人,沒有時間來傾聽一個南邊口音的圖書館佐理員所講的話。但是,我并不因此而喪氣,我仍然參加哲學研究會和新聞學研究會,想借此能聽大學里的課程。不過當時我還彷徨,還在“找出路”。我讀了幾本無政府主義的小冊子,很受影響。我和一個常來看我的北大學生時時討論無政府主義和它在中國的可能性。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個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個人合住一個小房間。我們全體擠在炕上,連呼吸的地方都沒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預先警告身旁的人。1919年初,我到上海去,和準備赴法的學生一起。我又只有到天津的車票,也不知道怎樣可以走下去。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天無絕人之路”,一位同學借了10元錢給我,使我能買票到浦口。旅途中,我在曲阜下車,訪孔子墓。我去看了孔子和門徒濯足的溪水、圣人幼時所居的小村。我看見孔子所植的樹。我又訪問顏回的住處和孟子生地。在旅途中,我還登游過泰山。不過,當我到達浦口時,錢用光了,而且車票也沒有。沒人有錢借給我,不知道怎樣才可以離開這個地方。不過最倒霉的就是一個賊偷去了我僅有的一雙鞋子!可是,我的運氣非常好。在車站外面,我碰到了一個湖南的老友,他借給我足夠買一雙鞋子和到上海車票的錢。到了上海后,我知道有了大筆款子幫助學生留法,并且可以資助我回湖南。回長沙以后,我就在政治上做更直接的活動了。自五四運動以來,我的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學生政治活動上,我是湖南學生報紙《湘江評論》的編者,這個報紙對于湖南的學生運動有很大的影響。在長沙,我幫助成立文化書社,這是一個研究新文化和政治趨向的團體,這個社和新民學會都激烈反對當時的湖南都督張敬堯。新民學會更是厲害,領導了一次學生大罷課來反對張,要求將他撤換,同時派遣代表到北平和西南去,去煽動反對張敬堯。當時孫中山在西南活動,張為報復起見,就禁止《湘江評論》出版。這件事過后,我代表新民學會到北平去,并在那里組織了一個反軍閥的運動,新民學會將反張的斗爭擴大而為普遍反軍閥的運動了。在北平我做了一個新聞社的社長,來推動反軍閥工作,在湖南,這個運動得到了相當的成功。張敬堯被譚延閹打倒,并在湖南成立了一個新政府。1919年,我第二次到上海,在那里我又一度的碰到陳獨秀。我和他第一次相見是在北京,當我在北大的時候,他給我的影響也許比那里任何人所給我的都大。那時我也見過胡適,訪問他,要他援助湖南的學生斗爭。在上海我和陳獨秀討論我們的計劃,組織一個湖南建設協會。過后我回長沙,開始組織這個協會。我在那里得到一個教員的位置,同時繼續我在新民學會里的活動,那時協會有回湖南“獨立”的計劃。1920年冬,我將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組織起來,并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及蘇聯革命史的影響下,領導他們。我第二次到北平時,我讀了許多關于蘇聯的事情,同時熱烈地尋找當時中國所能見到的一點兒共產主義書籍。三本書特別深印在我的腦子里,并且建立了我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歷史的正確解釋后.此后絲毫沒有過動搖。這幾本書是:<共產黨宣言》,第一本以中文印的馬克思主義書籍.考茨基的《階級斗爭》和柯卡普的《社會主義史》。1920年夏,我在理論上和某種程度的行動上,變成馬克思主義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認為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摘編自埃德加?斯諾的《毛澤東自傳》)相關鏈接:①1913年春,毛澤東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省第四師范學校:后第四師范合并到第一師范,他被編入第八班。湖南師范第一學校,創建于1903年,前身是湖南師范館,最初是南宋著名理學家張拭創辦的城南書院,與朱熹講學的岳麓書院比肩。學校的教育思想先進,聘請了一大批學識淵博的教師任教。與毛澤東幾乎同時的一批進步青年有蔡和森、何叔衡、李維漢和陳章甫等,當時的湖南第一師范堪稱是“新青年”的搖籃。(摘編自<毛澤東傳》)②張敬堯(1881~1933),當時的軍閥,1918年3月率北洋軍進入湖南,任督軍:他駐湘期間,曾縱兵搶劫,濫發紙幣,盜押礦產,強種鴉片,鉗制輿論,勒索軍餉和偽造選舉等等。湖南人民當時即有“張毒不除,湖南無望”的呼吁。1920年,張在一片聲討聲中逃離湖南。同年7月9日,毛澤東在給胡適的信中興奮地說:“湘自張去,氣象一新,教育界頗有蓬勃之象。”(摘編自“百度”)(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在師范學校讀書的幾年,毛澤東把大部分的學費都用在了購買書籍上,并因此養成了習慣,但他父親并不理解他的這種做法,反而責備他是在廢紙上花錢。B.由于毛澤東對當時的中國還未能充分了解,所以,當湖南師范學校的許多學生計劃到法國去工讀的時候,毛澤東選擇了留在中國。C在北大做圖書館佐理員的那些日子,由于職位低,很多人都不把毛澤東放在跟里,但他并不喪氣,仍然參加研究會和不斷讀書學習。D.在生活困苦的時候,李大釗給了毛澤東一份工作;在思想彷徨的時候,陳獨秀給了毛澤東一個方向,可以說李大釗和陳獨秀都是影響毛澤東極大的人。E.1920年,毛澤東將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組織起來,并領導他們;通過閱讀馬克思主義的著作,毛澤東最終成為了一個堅定的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