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低溫治療儀的使用與護理_第1頁
亞低溫治療儀的使用與護理_第2頁
亞低溫治療儀的使用與護理_第3頁
亞低溫治療儀的使用與護理_第4頁
亞低溫治療儀的使用與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亞低溫治療教學內容臨床意義二原則四適應癥3三亞低溫治療定義3一護理3五HotTip一.亞低溫治療定義在臨床上又稱冬眠療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抑制作用的鎮靜藥物,使病人進入睡眠狀態,在配合物理降溫,使病人體溫處于一種可控性的低溫狀態(肛溫32~34oC),從而達到使中樞神經系統處于抑制狀態,對外界及各種病理性刺激的反應減弱,對機體具有保護作用。冬眠合劑物理降溫二.臨床意義2改善血管通透性,減輕腦水腫及肺水腫3提高血中氧含量,促進有氧代謝4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環1降低機體新陳代謝及組織器官氧耗三.適應癥高熱驚厥或超高熱病人心肺復蘇后病人顱腦損傷及重型顱腦手術后病人低溫麻醉病人感染中毒休克早期及顱內感染病人四.原則1應盡早、盡快實施亞低溫治療2冬眠深度不應過深,以病人進入睡眠狀態為宜3亞低溫治療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為3~5天,最長為5~7天4降溫不宜過快,體溫每小時下降1°C為宜,復溫速度要慢,一般每4小時復溫1°C,在12-16小時內升至37°C

五.護理

護理神經系統觀察呼吸道管理呼吸、循環系統監測體溫護理基礎護理復溫護理

五.護理

亞低溫對腦組織無損害,但低溫可能掩蓋顱內血腫的癥狀,應提高警惕。特別在復溫階段,因為復溫過快、發生肌顫易引起顱內壓增高。一般情況肛溫32~34℃,1)若體溫超過36℃,亞低溫治療的效果較差,3)若體溫低于28℃,易出現室顫。1、神經系統觀察2、呼吸、循環系統監測3、體溫護理亞低溫可以使呼吸減慢、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必要時用呼吸機輔助呼吸,設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護

五.護理

4、呼吸道管理5、基礎護理6、復溫護理及時、定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應重視呼吸道的濕化及溫化,糾正、維持病人水平衡,防止痰栓形成及缺氧。亞低溫治療的病人對外界的刺激反應差,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因此應做好病人的皮膚、口腔、泌尿道、眼睛、等護理。亞低溫治療結束后,應先撤去物理降溫,讓體溫自然恢復,同時逐漸降低冬眠合劑的量,最后停用冬眠合劑。切忌突然停用冬眠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