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 檢測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 檢測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 檢測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 檢測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的變遷》配套練習一、選擇題1.中國女性的傳統服飾崇尚紅色而忌諱白色,但是清末民初以后“通都大邑之女子,無不穿一套縞素(白色)衣裳矣。”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受()A.經濟水平的影響 B.民族危亡的影響C.民族工業的影響 D.西洋風尚的影響【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服飾的變遷。西方人視白色為純潔高貴,中國傳統文化中視白色為不祥(死亡)。由“清末民初”“大邑”(大城市)的中國女子開始穿白色服飾可知,因受西方文明影響,傳統觀念有所轉變。故選D。2.下列近代中國的幾種人最先穿上西裝的應該為()A.通商口岸的碼頭工人 B.內地高校里的生員C.鄉下的土財主 D.洋行里的職員【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能力。西裝在鴉片戰爭后傳入中國,最先出現在通商口岸及與外國人聯系密切的人群中,據此綜合分析,洋行里的職員應最先穿上西裝。3.竹枝詞是一種詩體,在民間有很大影響。下列竹枝詞反映了某一時期中國人的著裝特點:“偏偏捷捷少年郎,不著長裝著短裝”“時裝女服不興長,尺寸先需合體量。窄袖短衣高護領,青裙還要仿西洋。”這一歷史時期是指()A.清代晚期 B.民國初年C.新中國成立初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民國初年政府倡導斷發易服,在服飾上學習西方成為時尚;新中國成立后,中西關系處于敵對狀態,故不可能出現“青裙還要仿西洋”的狀況,排除C、D;晚晴時期,依舊處于封建專制統治之下,居民服飾主要是長袍馬褂或布衣,排除A。4.近代人民的飲食發生了很大變化,表現為()①西餐逐漸成為一種時尚②西餐逐漸由通商口岸流入市鎮,由沿海進入內地③日常西式食品成為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④酒、茶、煙等日常食品逐漸西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近代西風東漸,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①②④均反映了這一時代特點。但受自然物質條件和生活習慣影響,飲食文化變遷速度較慢。故③結論不符合史實。5.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婚姻自主是近代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這種變化開始于()A.清道光年間 B.清末民初C.20世紀30年代 D.新中國成立后【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再認再現能力。清末民初,一批受過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開始反對包辦婚姻,主張婚姻自主。6.在中國封建社會,女子應恪守“三從四德”。但到清末和民國初年,女子卻享有六種權利:(一)入學之權利;(二)交友之權利;(三)營業之權利;(四)掌握財產之權利;(五)出入自由之權利;(六)婚姻自由之權利。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 B.辛亥革命的推動C.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D.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題干來看,清末和民國初年,女子享有六項權利,說明了婦女地位的提高。結合時間信息,排除C。A、B也是影響因素,但最根本的是婦女經濟地位獨立性的形成,由此判斷D正確。7.中國傳統民居特別重視墻高、門窗嚴實等條件,而現代居室則注重方便、采光、采暖、通風等要素。下列與這一變化無關的是()A.自我封閉意識被打破 B.科技水平提高C.社會治安改善 D.傳統審美標準被徹底拋棄【答案】D【解析】住房的變化離不開時代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變化,D項錯在“被徹底拋棄”中的“徹底”太過絕對。8.清末的一首打油詩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兩撇口邊開。平生第一傷心事,碧眼生成學不來。”該詩反映了當時()A.服飾的西化 B.洋貨傾銷中國C.社會上的崇洋現象 D.學習西方的迫切愿望【答案】C【解析】本題是不完整式選擇題,考查提取有效信息、論從史出的能力。注意全面理解材料的含義,A、C兩項僅反映了一個方面的現象,材料的本意在后一句“碧眼(西方人的眼)生成學不來”,意在諷喻社會上的崇洋現象。9.有人將辛亥革命后中國的某些變化戲稱為“頭上和腳上的變化”,從社會習俗變遷的角度來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裝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傳播D.辛亥革命后,國人辦報再掀高潮【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說明辛亥革命對社會習俗的影響表現在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的推行中。10.下表來自“千龍網”:中國百年間女人美麗標準的變遷(近代部分)時間標準1900~1909年會說洋話的大腳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有身段的女人1930~1939年中西合璧的名女人1940~1949年政治之花此表反映出近代中國()①女子社會地位得到提高②社會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深刻影響③封建禮教進一步受到沖擊④女子與男子享有同等的政治權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及原因。注意從表格中抽取信息解答。中國百年間女人美麗標準的變遷可以看出女子社會地位得到提高。從會說洋話的大腳女人、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中西合璧的名女人等,可以分析其受到西方文明的深刻影響,封建禮教進一步受到沖擊,而女子與男子享有同等的政治權利不能從表格中得出。二、非選擇題11.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圖二與圖一的著裝有何不同?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圖三與圖一、二相比有何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3)三幅圖片說明什么問題?【答案】(1)圖一穿長衫,圖二青年著西裝。主要原因是受西方思潮的影響。(2)著裝從單一色彩走向五彩繽紛,款式從單一走向多樣化。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解放。(3)說明近代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遷。1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被稱為“有學問的革命家”的章太炎,在報刊上登載征婚廣告,所列三條“特征”條件包括:文理通順可以寫短文章;大家閨秀,不染自由之氣;有服從性質。辛亥老人回憶湖南的情況時說,“革命后,男女交際自由,結婚自由和男女平權的呼聲很高”“湖南女子開始沖破舊禮教的封鎖線”“要有選擇配偶的自由”“自由結婚也不是家長阻止的了”。材料二1897年10月,梁啟超應邀任湖南時務學堂總教習,在當地提倡不纏足,按察使黃遵憲馬上予以支持。黃遵憲首先列名不纏足活動發起人,接著親撰布告,勸告人民不要纏足:天地生人,本無生女悲慘之意,父母愛子,時僅生疾毀傷之憂。故圓顱方趾,麻木偏枯則為疾,屬毛離里,疾痛弱化之謂慈。自薄俗流傳,公理蒙晦,求工纖趾,肆彼忍心,毒螯千年,波靡四域,肢體因而脆弱,民氣以之凋殘,幾使天下有識者傷心,貽后世無窮之唾罵。材料三據統計,僅湖南一地列名《湘報》的不纏足會員就達1060人,如果加上為不纏足會捐款的人,將達1132人之多。然而,列名該組織的無一女子,不纏足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男人運動”。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民國時期湖南社會習俗發生的變化。并分析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2)材料一中章太炎的征婚條件,從根本上說明了什么?(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中“不纏足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男人運動’”的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