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5課尋覓社會的真諦第1框社會歷史的本質課后習題部編版必修4_第1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5課尋覓社會的真諦第1框社會歷史的本質課后習題部編版必修4_第2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5課尋覓社會的真諦第1框社會歷史的本質課后習題部編版必修4_第3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5課尋覓社會的真諦第1框社會歷史的本質課后習題部編版必修4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PAGE第一框社會歷史的本質課后·訓練提升一、選擇題1.“社會歷史的活動,歸根到底,是有意識的人的實踐活動,沒有人和人的實踐活動,就沒有社會的歷史。”這一觀點的合理之處在于()A.看到了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主觀的B.承認了社會實踐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C.看到了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的D.承認了人的欲望是推動社會生產發展的動力答案:C解析: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A項不選。這一觀點并沒有強調社會實踐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B項不選。社會歷史的活動是人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沒有實踐活動就沒有社會的歷史,這一觀點看到了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的,C項正確。D項說法錯誤,不選。故選C項。2.“懟”音“dui”,讀第四聲。該字古已有之,《說文解字》中表述為“懟,怨也”。在當前的網絡語境中,它既保留古代“怨恨”的詞義,也有現代新的意義,比如“相互嘲弄”“開玩笑”“相互批評”“指責”等,詞義常常比其早期的意義程度輕。對此可以這樣理解()①“懟”的詞義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面②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對“懟”的詞義作出不同的解釋③“懟”的詞義變化歸根結底是由社會存在的變化引起的④網絡語境中“懟”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比古代更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懟”在當前的網絡語境中被賦予了現代新的意義,詞義常常比其早期的意義程度輕,表明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社會意識也在發生相應變化,③正確。但“懟”仍然保留古代“怨恨”的詞義,表明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①正確。②④說法錯誤。故選C項。3.“以房養老”推行幾年以來,四個試點城市中的投保者寥寥無幾。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傳統觀念的束縛,“養兒防老”依然是社會主流。這體現了()①社會意識總是落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③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④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4.綜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人類命運共同體”“人工智能”等熱詞,無不是對現實生活的映射。這說明()A.社會存在決定于社會意識B.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C.社會意識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D.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答案:B解析:題干體現了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B項符合題意。D項題干中沒有體現。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A項觀點錯誤。先進的社會意識會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落后的社會意識會阻礙社會存在的發展,C項錯誤。故選B項。5.有觀點認為,中國人在飯桌上一定要讓人喝酒、一定要讓人喝醉的勸酒文化傳統絕非是禮儀性的,而是有非常明確的實際功能即服從性測試和誠意測試。但隨著社會發展、人際關系趨于正常,其實用價值降低,這種文化也逐漸淡出了主流社會。這說明()①社會觀念的變遷決定著社會意識的內容②人際關系的具體形式有一定的社會背景③社會形態的轉變受到社會觀念的巨大影響④社會意識不會與社會發展狀況完全一致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答案:B6.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資源與環境問題日趨嚴峻,人們也由過去片面強調“征服自然”轉而提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說明()A.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B.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C.社會意識驅動或制約著社會發展D.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答案:B解析: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人與自然的看法隨之發生變化,這說明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7.我國40多年的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由此可見()①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方向,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②要順應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走歷史必由之路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要堅持改革開放這一正確決策④事物的發展具有必然性,要自覺站在新事物的一邊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C8.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海南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為全面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這一論述包含的哲學道理有()①社會意識的變革往往是社會變革的先導②先進的社會意識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③社會意識的變化與社會存在的變化具有同步性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相互融合,沒有確定的界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社會意識的作用。海南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表明社會意識的變革往往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先進的社會意識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①②符合題意。③表述錯誤,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④“沒有確定的界限”表述錯誤,排除。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9.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2005年6月,習近平首次提出“紅船精神”。伴隨著我們黨99年的光輝歷程,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紅船精神”,它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感召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奮勇前進,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在繼承的同時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運用社會意識的相關知識,說明在新時代如何才能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答案: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發展而發展,在新時代要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必須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特點和實踐要求,為“紅船精神”注入時代精神。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中,發揮“紅船精神”的作用,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使其永放光芒。10.“失足,你可能馬上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遠難挽回。”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它關系著個人的生存和國家的發展。近年來,各地都著力樹立“誠信為榮,失信為恥”的城市社會風氣,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并突出“誠實守信”的主題,深入進行誠信經營、信守合同、服務優質等方面的教育。運用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說明為什么要樹立“誠信為榮,失信為恥”的社會風氣,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答案: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信用機制是市場經濟有序發展的基礎,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要求誠實守信。各地之所以把樹立“誠信為榮,失信為恥”的社會風氣為著力點,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正是適應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而提出的。②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