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七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大國崛起》解說詞——
1784年的一天,英國的國王前來參觀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爾頓的工廠,當國王問他們正在忙什么時,他說:“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種君主們夢寐以求的商品。”國王不解地問這種商品到底是什么時,博爾頓回答道:“是力量,陛下。”請問:
博爾頓這里所說的“力量”是指什么?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發電機蒸汽機——蒸汽和電的革命三人類文明的引擎
它是第一個邁進現代社會的國家,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時候,它是世界發展的領頭羊。自豪的國人曾經以“日不落帝國”來形容自己的國家。——《大國崛起》文中的“現代社會”具體表現有哪些呢?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鄭永年指出:所謂的一個國家外部的崛起,實際上是它內部力量的一個外延,在一個國家內部,自己的國家制度還沒有健全的情況下,就很難成為一個大國,即使成為一個大國,也是不可能持續的。……環顧當時的世界,法國正處于君主專制的鼎盛時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剛剛坐了44年。但是英國,這個地處邊緣的小國,卻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即將一步步穩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兩個世紀里,它將傲視全球。——《大國崛起》解說詞1.“英國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了先機”是指什么?2.英國在經濟方面傲視全球的主要表現是什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通過工業革命成為最發達的工業國!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條件:
1.政治前提: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
2.條件:(2)資本:(1)勞動力:(3)技術:(4)市場:海外殖民擴張和掠奪提供了資金來源;
圈地運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手工工場的發展使……國內:圈地運動造就了廣闊的國內市場;國外:18世紀中期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棉紡織業織布飛梭紡紗珍妮紡紗機1765年騾機水力織布機采礦、冶金業動力工業紐可門蒸汽機交通運輸業富爾頓發明蒸汽汽船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機械加工制造業誕生近代技術體系最終確立瓦特改良蒸汽機
1782第一次工業革命簡況○
英○
英○
英○
英○
英○
英○
英○
英○
美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是工業革命的標志……從圖中能獲得哪些歷史信息?一、棉紡織業的技術創新1.主要發明:阿克萊特:水力紡紗機克隆普頓:“騾機”卡特萊特:1785年,水力織布機哈格里夫斯:1765年,珍妮紡紗機(手搖)2.意義: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想一想,工廠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為動力,有何不足?1.概況:⑴紐可門:大氣活塞式蒸汽機⑵瓦特:改良蒸汽機(1782年)二、“萬能的原動機”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為過!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765年,一種全新的蒸汽機在瓦特的手中誕生了,瓦特發明的蒸汽機不僅比原來的蒸汽機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創造的動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后來人們把解決了工業化核心問題的瓦特蒸汽機,作為工業革命的標志。瓦特也被稱為“工業革命之父”。——《大國崛起》解說詞為什么說蒸汽機是工業革命中最偉大的發明?它的出現對人類社會產生哪些影響?《西方文明史》:“如果沒有蒸汽機,就不會有我們所描述的那樣的大規模的工業擴展。”
恩格斯說:“17世紀和18世紀從事制造蒸汽機的人們,誰也沒有料到,他們所創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會使全世界的社會狀況革命化……”1.概況:⑴紐可門:大氣活塞式蒸汽機⑵瓦特:改良蒸汽機(1782年)二、“萬能的原動機”2.意義:⑴解決了工業發展的動力問題自然力(人、畜、水、風)→蒸汽⑵工廠大量出現、工業布局改變近水建廠→交通發達、資源豐富⑶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改進,加強了各地的交流和聯系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蒸汽輪船、蒸汽機車
然而,就在英帝國看似如日中天的時候,太陽已經在悄悄傾斜。
……當英國人從陶醉中驚醒,猛然看見帝國上空的夕陽時,新的太陽已經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陸上升起。那將是世界大國命運的又一次興衰消長。——《大國崛起》
請問:材料中“新的太陽”是指誰?除了它,還有哪個國家也威脅著“日不落帝國”,是如何表現的?發明發明者特點/功能意義/作用電磁感應英國法拉第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發電機德國西門子制成發電機電動機比利時格拉姆最早具有商品價值的直流電動機發電站美國愛迪生第一個發電站,把輸電線連接成網絡汽油內燃機德國卡爾本茨汽油內燃機
德國戴姆勒汽油內燃機柴油內燃機德國狄塞爾柴油內燃機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簡況表中能獲得哪些歷史信息?①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一些國家同時展開,德國和美國是中心②電力的廣泛運用,標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電的廣泛應用,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推動交通、采油、石化工業的發展。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示意圖1866年,德意志科學家西門子研制成發電機1866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
卡爾·本茨和他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輛三輪汽車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三、“科”“技”結合的典范1.時間: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2.概況:⑴電力的廣泛使用: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①理論前提:法拉第(英)發現電磁感應現象②技術突破:電動機:雅可比(俄)、格拉姆(比)發電機:西門子(德)發電站、電燈:愛迪生(美)⑵內燃機的發明應用:內燃機:卡爾·本茨、戴姆勒柴油機:狄塞爾促進了交通事業的發展(汽車、飛機)加速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⑶化學工業的建立:諾貝爾發明無煙炸藥(立體交通的誕生)⑷新通訊工具的發明電報:
1837年,美國莫爾斯發明有線發報機。意大利馬可尼發明無線電通訊電話:1875年,美國貝爾發明電話機影響: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經濟聯系進一步密切。三、“科”“技”結合的典范1.時間: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2.概況:速度慢距離近信息量小速度快距離遠信息量大古代郵驛烽火臺信鴿有線電報有線電話無線電通信電子計算機與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有哪些特點?(1)科學和技術真正結合(2)超出一國范圍,許多國家幾乎同時開始(3)許多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4)主要在重工業中進行探究一“天涯若比鄰”——科技對“距離”的挑戰材料一:公元627年秋,唐貞觀元年,28歲的玄奘法師混雜在逃難的災民中間,悄悄地離開了長安,開始了孤身求法的西行歷程。歷經一年的跋涉到達印度境內。材料二:1872年,斐利亞·福克先生在倫敦改良俱樂部和會友們打賭,要在八十天內環游地球一周。在當時的情況下,這確實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但最后他提前一天完成了。(《八十天環游地球》簡介)材料三:1992年10月,一架“協和”號超音速客機,為了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500周年,只用了32小時49分繞地球一周,創造了環球飛行的新紀錄。因特網將孤立的電腦用戶與全世界聯系在一起四、改變世界的網絡1.電腦與網絡技術發明和發展:
1946年,美國研制出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1969年,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網ARPANET(因特網的前身);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為全球信息網2.功能:收發電子郵件、資料檢索……3.特點:四、改變世界的網絡
以數字化方式存儲、處理和傳播的電子媒介,被人們稱為“第四媒體”。世界第一臺計算機20世紀40、50年代以來第三次科技革命:⑴積極:大大縮小了全球空間距離,使世界連成密不可分的整體;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更新改造和知識經濟興起;正改變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使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⑵消極:也產生了諸多社會問題,如信息泛濫、垃圾信息、網絡安全和網絡犯罪……特別是對青少年產生消極影響。4.影響:互聯網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互聯網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
1995年中國人開始接觸互聯網,到2007年中國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到1.44億。5.中國的互聯網建設:如何正確看待和使用科技成果?到1800年時,英國生產的煤和鐵比世界上其他地區合在一起生產的還多。英國的煤產量從1770年的600萬噸上升到1800年的1200萬噸,進而又上升到1861年的5700萬噸。同樣,英國的鐵產量也從1770年的5萬噸增長到1800年的13萬噸,進而增長到1861年的380萬噸。鐵已豐富和便宜到足以用于一般的建設,因而,人類不僅進入了蒸汽時代,也進入了鋼鐵時代。——《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思考:根據材料從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世界聯系等方面分析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電作為高效率的新能源逐步應用于工業、照明及城市公用事業等領域,促進了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大大提高了生產力。——人民版必修2專題五P100P101
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大大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探究二例題(08上海歷史)司湯達小說中的人物曾說:“自從蒸汽機成為世界的王后以來,貴族頭銜已成為無用之物。”結合所學史實,對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A.客觀真實,可以采信B.主觀臆斷,有待考證C.背離史實,不足為信D.小說家言,皆不可信A有利于確立與鞏固資產階級的統治,沖擊了舊的封建制度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思考:根據材料從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世界聯系等方面分析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1760年,英國5~10萬人的城市只有1個,1851年達到13個。特別是新興工業城市的發展迅速,如曼徹斯特、利物浦等。1851年,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城市人口總和已經超過農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達到50.2%。1921年,英國城市化水平達到77%。
電燈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晝,電車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務,電梯使摩天大樓越建越高。電還走進了千家萬戶,電話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電冰箱、洗衣機、電熨斗、吸塵器的使用大大減輕了繁重的家務勞動,電影和電視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
——人教版《歷史》必修Ⅲ社會生活:城市化興起,人們生活更加便捷、豐富思考:根據材料從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世界聯系等方面分析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工業革命中雖然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顯地大于窮人。……拿手織機織工來說,他們在拿破侖戰爭的早期年代里(工業革命剛開始時)境況不錯,可是后來無論是他們的工資還是就業機會都急劇惡化。
——A·勃里格斯《英國社會史》
思考:根據材料從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世界聯系等方面分析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1830—1848年英國的新興城市,天空被煙霧籠罩,臉色蒼白的人匆匆穿行于烏煙瘴氣之中,連外國游客都為此感到擔憂。——《革命的年代:1789—1848》貧富分化、環境污染加劇
利用蒸汽機做動力的火車和汽船成為連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交通運輸業的革命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技術條件。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先后發明,不僅大大拓寬了商品市場,促進了國際間人口和資本的流動,還促進了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的傳播,擴大了工業文明對世界的影響,聯結世界經濟的紐帶逐漸形成。——人民版必修2專題五P94P97
資產階級,由于一切工具的改進,由于交通運輸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融進文明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共產黨宣言》世界聯系: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亞非拉地區開始近代化思考:根據材料從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世界聯系等方面分析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1)經濟: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物質文明)
(2)政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政治文明)
(3)社會生活:城市化,生活更便捷、豐富
(精神文明)(4)世界聯系: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亞非拉地區開始近代化工業化城市化民主化整體化近代化多樣化科技進步的歷史作用(5)殖民侵略、環境污染、貧富懸殊、人際關系冷漠等社會問題科技與人文的和諧發展如果說,六十年前的大國多以軍事力量作為崛起的杠桿,那么,今天則是以綜合國力作為崛起的標志。如果說,六十年前的霸權國家想要的是帝國,那么,今天的大國所要的則是市場。而占領市場的秘訣就是擁有這個時代最核心的競爭力,那就是科技創新的能力。——《大國崛起》解說詞讓歷史照亮我們未來的行程。
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歐美列強發動了兩次鴉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個人能力展示
- 2024秋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四單元 維護國家利益 第九課 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 第1框 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六課 巧玩電腦小游戲教學設計 華中師大版
- Unit 3 Weather(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酶的應用技術實踐 第二節 制備和應用固定化酶教學設計 蘇教版選修1
-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 筆算除法》(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6《規則守護我們成長》第二課時 守規才有序 蘇教版
- 2023九年級數學上冊 第四章 圖形的相似8 圖形的位似第1課時 位似圖形及其畫法教學設計 (新版)北師大版
- 血漿站后廚工作總結
- 2023二年級數學下冊 8 克和千克第1課時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5山東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廣告印刷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紅色體育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體育學院
- Excel財務會計應用(沈國興第3版) 第1-36次課 認識EXCEL-期末考試
- 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化學試卷+答案】龍巖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高二教學質量檢查
- 2025年度代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代理服務協議書范本3篇
- 《小兒急性白血病》課件
- 植保員培訓課件
- 2023年新《招標投標法》考試題庫附答案
- 《斷路器動作時間測試系統設計》13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