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單元測試 學業分層測評2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單元測試 學業分層測評2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單元測試 學業分層測評2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分層測評(二十三)(建議用時:40分鐘)[學業達標]1.《共同綱領》規定:“(新中國)為保證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這表明新中國奉行的外交方針是()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一邊倒”C.反對霸權主義和殖民主義D.“求同存異”【解析】“保證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反映了新中國要求獨立自主;“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體現了新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A項正確。B、C、D三項材料中均未體現,排除。【答案】A2.1950年,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布:“廢除某些外國過去利用不平等條約中所謂‘駐兵權’在北京市內占據地面建筑之兵營。”這主要體現出中國的外交方針是()【導學號:32700132】A.“另起爐灶”B.“一邊倒”C.“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解析】題干反映了新中國致力于清除帝國主義在華的殘余勢力,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鞏固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這符合“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外交方針的內容。【答案】C3.“我們一定要聯合蘇聯,要以蘇聯為首,這樣就可能使資本主義國家不敢妄動。”為此,新中國提出的外交方針是()【導學號:32700133】A.“一邊倒” B.“求同存異”C.“另起爐灶” 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解析】材料表明新中國成立初期,堅定不移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答案】A4.中國和印度的和平發展,對對方是機遇,對世界也是機遇。下列事件與中印關系直接相關的是()A.日內瓦國際會議B.不結盟運動的興起C.“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解析】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與兩國總理發表聯合聲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相互關系的基本原則。故答案為D項。【答案】D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所以成為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主要是因為它()A.適用于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且利于世界和平B.是新中國首次闡述自己的外交政策C.成為解決當代國際關系問題的基本準則D.是中國人民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貢獻【解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處理國與國之間相互關系,參與國際事務所遵循的一項基本準則,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所以,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答案】C[能力提升]6.“已有不少人將周恩來喻為日內瓦會議的挽救者,他已贏得了外交舞臺第一流人物的地位”。這樣的評價基于他在日內瓦會議上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說。其演說的宗旨是()【導學號:32700134】A.號召亞非國家采取不結盟政策B.亞非各國堅持反帝反霸的方針C.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D.解決亞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問題【解析】依據材料中“日內瓦會議的挽救者,他已贏得了外交舞臺第一流人物的地位”的信息說明材料評價的是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上的表現,該會議主要作用是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故C項符合題意。【答案】C7.1955年中國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會議的圓滿成功。亞非會議推動中國同亞非更多的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促進中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這表明新中國()A.同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建立了外交關系B.基本上突破了“一邊倒”的外交格局C.第一次以世界大國身份參加國際會議D.已經和美國改善關系【解析】A項說法很明顯不符合事實;C項指的是1955年中國參加日內瓦會議;D項中,中美關系改善是在20世紀70年代,故答案為B項。【答案】B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邊倒,是孫中山的四十年經驗和共產黨的二十八年經驗教給我們的,深知欲達到勝利和鞏固勝利,必須一邊倒。積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騎墻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我們反對倒向帝國主義一邊的蔣介石反動派,我們也反對第三條道路的幻想。”材料二“蘇聯革命成功后遭十幾國干涉,而我國革命勝利的時候,帝國主義并未干涉我們,并不是怕我國人民,主要是有蘇聯存在,這對我們鼓勵很大,當時若無蘇聯存在,美國一定要來的,它不僅在臺灣,還要到大陸來。”——毛澤東(1)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實行“一邊倒”方針的必要性?(2)既要“獨立自主”又“一邊倒”,豈不矛盾?就這些問題說說你的看法。【解析】本題考查對“一邊倒”外交方針的認識。第(1)問注意從新中國成立時的國際、國內環境的角度分析。第(2)問注意結合新中國成立時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考慮,也要注意這種意識形態外交的局限。【答案】(1)①兩大陣營對立和斗爭;帝國主義敵視、封鎖、包圍中國;蘇聯愿意跟中國建立外交關系。②出于捍衛新中國的獨立與主權的需要。③是近代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經驗的總結: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敵人,蘇聯曾經幫助中國革命。④中蘇同是人民民主或社會主義國家,在國家利益上有更多共同之處。(2)不矛盾。認識:“一邊倒”以“獨立自主”為前提,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