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大坪中學高二地理月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小明一家計劃到某大型風景區旅游,為方便選擇旅游地點,小明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將區內觀光資源分層顯示如下圖所示。據此回答6~7題。6.小明發現湖泊、森林和住宿區等一系列圖片都是最新動態監測的結果,獲得上述圖片最便捷的技術是A.野外測量
B.掃描旅游地圖
C.遙感技術
D.全球定位系統7.森林區內的住宿區是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C
B2.下列省區中,在國外的華人、華僑最多的是A.山東省
B.河南省
C.福建省
D.北京市參考答案:C3.2010年8月31日,由中石化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國家“十一五”規劃重大項目——川氣東送工程正式建成投產。川氣東送工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西氣東輸、青藏鐵路、南水北調之后的第五大工程。讀“川氣東輸線路示意圖”,完成15~18題。15.影響圖中線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氣候類型
B.地形
C.城市布局
D.河流16.與圖中甲經濟區相比,乙經濟區特點是A.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B.農業生產發達,糧食商品率高C.人口密度小,遷入人口多 D.以第二、三產業為主17.“川氣東送”工程的建成投產,可以①改變四川省的能源消費結構②有效治理上海市的大氣污染③降低沿線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④促進四川省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8.在“川氣東送”工程的建設過程中A.可以緩解滬杭線運力緊張的狀況
B.沿線地區可能出現生態環境退化C.拉動氣田區經濟發展
D.進一步改善上海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參考答案:C
A
D
B4.讀某城鎮信息圖,回答圖乙是該城鎮示意圖,根據地租水平的高低,綜合考慮交通、環保等因素,發電廠、水果批發市場、豪華賓館應依次選擇在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⑤④
D.①②⑤參考答案:B5.“GIS”的英文名稱是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統。具有地圖處理、數據庫和空間分析這三大功能。“GIS”不僅可以像傳統地圖一樣,解決與“地點”“狀況”有關的查詢,而且能進行趨勢分析、復雜的“模式分析”和用“虛擬模擬”進行預測性分析。據此完成(1)~(2)題。(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GIS技術是地圖的延伸B.GIS是一種快速但準確度不太高的技術C.GIS是空間信息儲存、表達、分析和交流的工具D.GIS具有圖形化、可視化的優點(2)地理信息區別于其他信息的最本質特征在于它是()A.空間信息
B.數據信息C.圖像信息
D.綜合信息參考答案:B
A第1題,GIS技術依賴于計算機系統,不但快速,且準確度高。第2題,地理信息是一種空間信息。6.關于黃土高原的過渡性不正確的是A.從平原向山地高原過渡B.從沿海向內陸過渡C.從森林向荒漠過渡D.從農業向牧業過渡參考答案:C7.GIS中,不同類型的地理空間信息儲存在不同的圖層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關系。回答28~29題:28.城市交通圖層與城市人口分布圖層的疊加,可以(
)A.為商業網點選址
B.分析建筑設計的合理性C.計算城市水域面積
D.估算工農業生產總值29.對1985年與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圖層進行分析,能夠(
)A.計算交通流量的變化
B.預測洪澇災害的發生C.了解城市地域結構變化
D.預測城市降水變化趨勢參考答案:28.A
29.C8.新華社肯尼亞蒙巴薩2017年5月31日電
蒙內鐵路是肯尼亞獨立以來最大的基建工程,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全長480公里,該條鐵路全部采用中國標準和中國技術。下圖是肯尼亞區域圖和內羅畢(1.3°S,36.7°E,海拔1798m)氣候資料(單位:溫度℃降水mm)圖。讀圖完成21-23題。21.蒙內鐵路經過的地形主要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22.肯尼亞境內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生物多樣性減少
D.草地退化23.關于內羅畢的氣候類型及其成因說法正確的是
(
)A.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B.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氣壓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C.熱帶草原氣候,由于地勢高,氣溫低,降水少D.熱帶雨林氣候,位于低緯,并處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參考答案:21.C
22.D
23.A21.從圖中可以看出,肯尼亞位于東非高原。22.肯尼亞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由于過度放牧,導致草地退化。23.C從圖中可以看出,內羅畢地處赤道附近,由于地勢高形成熱帶草原氣候。9.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做法是(
)A.開墾草原,盡可能擴大耕地,多種糧食B.在半干旱區樵采天然植被,解決燃料不足問題C.在草原地區適量放牧且退耕還牧D.在內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建水庫,擴大流域的灌溉參考答案:C10.位于烏裕爾河下游地區的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河道縱橫,湖泊星羅棋布,水質清澈、葦草肥美,沼澤濕地生態保持良好,被譽為鳥和水禽的“天然樂園”。黑龍江省政府將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列為全省重點的保護對象。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5.關于扎龍濕地的形成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②氣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③有凍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滲
④緯度高,氣溫低,蒸發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扎龍濕地對齊齊哈爾市環境調節能力最強的時期是(
)A.1月至2月
B.3月至5月C.10月至12月
D.6月至9月參考答案:5.C
6.D【5題詳解】扎龍沼澤濕地是由于地表水滯留形成,主要是因為當地水的支出較少。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不利于地表水的支出,①正確;有凍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滲,不利于地表水的支出,③正確;緯度高,氣溫低,蒸發弱,不利于地表水的支出,④正確;氣候寒冷,地下水位低,與地表水支出沒有關系,②錯誤。故選C。【6題詳解】扎龍濕地對齊齊哈爾市環境調節能力主要表現為蓄洪防旱、涵養水源,從右圖可以看出,6月至9月當地降水量較大,所以濕地在這幾個月起到了涵養水源,調蓄洪峰的作用。故扎龍濕地對齊齊哈爾市環境調節能力最強的時期是6月至9月,選D。11.歐洲傳統工業呈“香蕉帶”分布。隨著歐盟東擴和制造業向東轉移,這一工業帶演變成了“金足球”形狀。下圖為歐洲經濟空間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促使歐洲制造業向東轉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東流動
B.尋求完善的配套設施C.降低生產成本
D.受高科技產業的吸引9.制造業轉移后,“香蕉帶”會(
)A.增加勞動力需求
B.改善區域環境質量C.制約制造業發展
D.向東遷移研發中心參考答案:8.C
9.B8.從本質上講,企業生產為了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市場、追求更高的利潤而進行產業轉移。影響國際產業轉移的因素很多,但產業轉移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和擴大市場從而獲得最大利潤。歐洲制造業向東轉移會降低勞動力等成本,故選C。9.伴隨制造業轉移,就業機會也會向外轉移,勞動力需要減少,A錯;研發中心一般位于技術水平較高的地區,不會隨制造業轉移,D錯;產業轉移會促進制造業的發展,但也伴隨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歐洲將污染較大的制造業向外轉移后,會改善當地的環境質量,B正確,C錯誤。故選B。12.下圖是某區域地質地貌剖面圖。讀圖回答7~8題。7.圖中高速公路遂道穿過()A.向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山
D.斷層谷8.圖中甲地多見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斷未知巖層應為()A.頁巖
B.板巖
C.石灰巖
D.花崗巖參考答案:B
C13.下圖所示區域內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約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區年降水量僅50mm左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甲地區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19.解決該區域農業用水緊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進灌溉技術
④建水庫調節徑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甲地區農業發達,其成功之處在于(
)A.提高了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B.調節了降水的季節分配C.調節了降水的年際變化
D.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參考答案:18.A
19.B
20.D18.圖示區域處于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間的過渡區域,又因是夏季,該地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炎熱干燥,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很小,故只能選A。19.圖中湖泊為死海,湖水的鹽度相當高,不可能用于灌溉;且該區域氣候偏干,年降水量總體偏小,再加上緯度低,蒸發旺盛,區域內又多為季節性河流,建水庫對緩解當地農業用水緊缺狀況意義不大,故本題選B。20.以色列地處沙漠地區,氣候干燥,水資源數量少,不利于農業的發展,但因其充分利用噴灌、滴灌等先進的灌溉技術,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多數農產品能自給。14.讀以下兩幅經緯網圖回答關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確敘述是(
)A.甲地乙的東南方向
B.丙在乙的東北方向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參考答案:C15.下圖是車載導航儀面板示意圖,行駛中顯示的車頭朝向始終如圖示,指向標箭頭隨行車方向而轉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4.導航儀能即時顯示汽車位置的信息,主要依靠的技術是(
)A.遙感
B.計算機
C.定位系統
D.地理信息系統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百貨大樓位于當前汽車位置的東北方向B.汽車從當前位置行駛到百貨大樓的路程約2000米C.汽車在前方左拐彎后,面板上指向標箭頭朝向右下D.要查看更大范圍的交通線路應放大圖示比例尺參考答案:4.C
5.C試題分析:4.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定位、導航的系統,稱為全球定位系統,導航儀能即時顯示汽車位置的信息,主要依靠的技術是定位系統,C正確。5.面朝北,左西右東,根據指向標方向可知百貨大樓位于當前汽車位置的西北方向,A錯。依據圖中的比例尺可算出,汽車從當前位置行駛到百貨大樓的路程約為1300米,B錯。汽車在前方左拐彎后,由于行駛中顯示的車頭朝向不變,把圖向右旋轉90度,面板上指向標箭頭朝向右下,C正確。比例尺等于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分母為實際距離,實際距離越大,分數越小,比例尺越小,因此要查看更大范圍的交通線路圖應縮小比例尺,考點:該題考查地理信息技術及地圖三要素。16.位于亞洲西部的敘利亞是中東主要的石油出口國。據此回答下題。敘利亞西部沿海地區冬季多雨是因為A.鋒面氣旋活動頻繁B.沿岸有暖流經過
C.多臺風活動D.受盛行西風影響參考答案:D
17.讀下面地形剖面圖,回答山南的河流a的北岸沉積現象明顯,說明該河流的流向是
A.由東向西
B.由西向東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參考答案:B18.RS、GPS和GIS被統稱為3S技術,現已在地理學研究領域和國土整治中得到廣泛運用。據此回答2--3題。2.在沙漠中迷路,可用哪種方式獲知自己所處的具體位置信息(
)A.指南針
B.GPS設備
C.遙感圖象
D.地形圖3.地理信息技術在減災防災中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GIS技術是重大自然災害空間監測系統的核心技術B.RS技術主要用于交通導航、地震監測等方面C.運用GPS技術,可以進行洪水預報、淹沒分析等D.運用GIS技術,可以建立一種功能強大、快速高效的減災決策支持系統參考答案:BD19.從2006至2012年,將會出現少見的“中國日食年”,這6年間在中國境內可看到各類日食達8次之多。其中2009年7月22日上午10時34分前后將發生日全食,上海等城市可觀賞到日全食的全過程。20.出現日全食時,月球在圖2中的位置是
(
)A.a處
B.b處
C.c處
D.d處21.2009年7月22日月相與潮汐分別為(
)A.上弦月小潮
B.望
大潮
C.朔
大潮
D.下弦月
小潮參考答案:20.C
21.C20.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時間(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達6254.8萬人,比上年增加59.3萬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長率如圖所示,同期該省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0.6%—0.7%。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2005年和2010年該省常住人口大量減少,表明該省當年A.外出求學人數劇增
B.外出務工人員激增C.外出旅游人數劇增
D.外來務工人員劇減11.2013年后該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勞動力缺口逐漸縮小C.人口回流現象漸明顯
D.老齡化問題得到解決參考答案:10.B
11.C10.安徽省地處我國中部經濟地帶,經濟欠發達,大量人口外出務工,從而導致人口大量減少,故B正確,D錯誤。我國招生是有計劃進行的,不會在某年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外出旅游不會改變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故A、C錯誤。11.材料顯示,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長率穩定在0.7%以上,但“該省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0.6%-0.7%”,說明人口遷入率增加,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員外出務工,因此人口回流現象漸明顯,故C正確,A錯誤。圖中沒有信息顯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勞動力缺口及老齡化問題,故排除B、D。21.下圖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圖及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35~36題。35.影響圖示區域降水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
B.大氣環流
C.洋流
D.太陽輻射36.圖示降水量最多處海拔約為A.2500米
B.1000米
C.1500米D.500米參考答案:35.A
36.A22.右圖是北半球某條河流上游和下游水文站測得的徑流量隨季節變化曲線,該河流最有可能的是(
)A.尼羅河
B.羅訥河
C.塔里木河
D.密西西比河參考答案:B23.亞洲眾多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其影響因素是
(
)A.亞洲氣候 B.亞洲地勢C.亞洲人口 D.亞洲的民族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亞洲的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受地形影響,由中部向四周流,呈放射狀。選B正確。24.讀“中國生態環境問題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15.圖中反映我國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A.森林破壞
B.生物多樣性減少C.草地退化
D.土壤侵蝕16.甲、乙兩地區森林的主要生態功能分別是()A.甲:防風固沙、保護農田;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B.甲: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乙:防風固沙、保護農田C.甲:防風固沙、吸煙除塵;乙:涵養水源、美化環境D.甲: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乙:吸煙除塵、保護農田17.丙、丁兩區域生態問題相同,其中危害較為嚴重的是丙,其理由不包括()A.地形起伏大,土層薄
B.處于各種地理要素的過渡地帶,生態環境脆弱C.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經濟發達
D.土地生產能力高參考答案:15.D
16.A
17.B15.由圖中可以看出土壤侵蝕在我國分布最廣,是圖中反映出的我國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故選D。16.甲位于東北農牧交界地帶,風沙危害較大,所以森林的作用應是防風固沙、保護農田;乙位于西南地區,降水多,水土流失嚴重,所以森林的作用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故選A。點睛:森林的生態環境作用:①森林是空氣的凈化物。受污染的空氣中混雜著一定含量的有害氣體,威脅著人類,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廣、危害大的有害氣體。植物葉面積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種大的多。②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樹木能分泌出殺傷力很強的殺菌素,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對人類有一定保健作用。③森林是天然制氧廠。
森林在生長過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就全球來說,森林綠地每年為人類處理近千億噸二氧化碳,為空氣提供60%的凈潔氧氣,同時吸收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有極大的提高空氣質量的能力;并能減少溫室氣體,減少熱效應。④森林是天然的消聲器。森林作為天然的消聲器有著很好的防噪聲效果。實驗測得,公園或片林可降低噪聲5-40分貝,比離聲源同距離的空曠地自然衰減效果多5-25分貝要使消聲有好的效果,在城里,最少要有寬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帶,林帶不應離聲源太遠,一般以6-15米間為宜。⑤、森林對氣候有調節作用。
森林濃密的樹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陽輻射能,減少地面增溫。要使森林發揮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作用,其綠化覆蓋率要占總面積的25%以上。⑥森林改變低空氣流,有防止風沙和減輕洪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出于森林樹干、枝葉的阻擋和摩擦消耗,進入林區風速會明顯減弱,人類便利用森林的這一功能造林治沙。森林地表枯枝落葉腐爛層不斷增多,形成較厚的腐質層,就像一塊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綿,具有很強的吸水、延緩徑流、削弱洪峰的功能。另外,樹冠對雨水有截流作用,能減少雨水對地面的沖擊力,保持水土。據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緊緊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沖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⑦森林有除塵和對污水的過濾作用。高大樹木葉片上的褶皺、茸毛及從氣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漿能粘截到大量微塵,有明顯阻擋、過濾和吸附作用。污水穿過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細菌含量大致可減少一半,而后隨著流經林地距離的增大,污水中的細菌數量最多時可減至90%以上。⑧森林是多種動物的棲息地,也是多類植物的生長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為活躍的區域。25.6月7日,科學家在回歸線上使用位置、角度固定的普通相機,以相同的時間間隔持續拍攝太陽,再通過疊加獲得自日出至日落的太陽視運動圖(下圖),太陽在R位置時樹影最短。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15.太陽位于R所指位置時,科學家看到的太陽方位和他所在緯度分別是()A.正北23.5°N
B.正北23.5°SC.正南23.5°N
D.正南23.5°S16.若科學家要在同一地點,使用同樣方法再次獲得完全相同的太陽視運動圖,在不考慮天氣狀況的條件下,拍攝日期應選擇在()A.6月17日前后
B.6月27日前后C.7月7日前后
D.7月27日前后參考答案:15.B
16.C15.6月7日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如果在23°26′N觀測,相機鏡頭必須朝南才能拍攝當地正午的太陽視位置,但因相機是固定的,在23°26′N無法拍攝到東北方向的日出和西北方向的日落,與題意不吻合。此外,也可根據圖中正午太陽高度較低確定觀測點位于23°26′S,故B項正確。16.根據題意,只有太陽直射緯度與6月7日的太陽直射緯度相同時,才能再次獲得完全相同的太陽視運動圖,由此可知下次拍攝日期與6月7日關于夏至日對稱,結合答案和太陽直射運動規律,即可得出7月7日前后,故C項正確。26.圖為我國某水庫流入水量與流出水量年內變化情況,讀后回答問題。20.該水庫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現在:A.1月B.5月C.6月D.10月參考答案:D二、填空題(共10分)27.下圖中圓表示晨昏圈,圓中所示區域為晝半球,A、B為該圓上緯度最高點,A點與C點緯度相同。回答問題。(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倫敦時間是
。(2)B點的地理坐標是
,C點與太陽直射點間的最短距離約是
千米。(3)該日,C點正午太陽高度為
,晝長為
小時,上海日出時日影的朝向為
,B點日出時間為當地
。參考答案:(1)5°S,160°E
1時20分(2)85°N,160°E
8880(或8800)(3)10°
24
西北
12時解析:(1)根據題意可知,85°S是晨昏線的緯度最高點且出現極晝現象,所以太陽直射5°S;20°W部分段位于極晝范圍的中央,則其余部分位于極夜范圍的中央,即表示0點經線,所以12點經線為160°E,即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是160°E。倫敦時間是0°經線的地方時,經計算可知,倫敦時間是1時20分。(2)B點是晨昏線緯度最高點,與A緯度相同,但應位于北半球,即85°N;B點與A點的經度差是180°,所以B點經度是160°E。經分析可知,C點的坐標是(85°S,160°E),太陽直射點是(5°S,160°E),兩地位于同一經線上,緯度差是80°,距離相差8880(或8800)千米。(3)該日,太陽直射5°S,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可計算出C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是10°;C點出現極晝現象,晝長是24小時;圖中南極點周圍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晝短夜長,上海日出東南方向,日影朝向西北方向;B點位于85°N,剛好出現極夜現象,12時日出,12時日落。28.下圖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①處地形部位是________,乙村地形類型是________。(2)丙村與A山頂的相對高度在______~______米之間,量得兩地間索道的圖上距離約5cm,實際長為1000米,則該圖比例尺為________。(3)水庫的修建增加了丙村的收入,請列舉丙村利用水庫發展的一種產業:_________。(4)圖中月亮河流向大致為______,a-b河段與c-d河段更易發生泥沙沉積的是_____段。參考答案:(1)鞍部
平原
(2)650米
750米
1:20000
(3)水產養殖業
(4)自北向南
c-d【詳解】(1)①處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根據圖中等高線海拔高度的判斷,乙村海拔低于200米,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屬于平原。(2)根據圖中等高線的海拔變化特征判斷,丙村海拔高度在300米~400米之間,圖中顯示,A山頂海拔高度為105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在650米~750米之間。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比例尺等于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比,索道的圖上距離約5cm,實際長為1000米,則該圖比例尺為1:20000。(3)水庫的修建增加了當地的水域面積,利用水庫水域空間可以發展水產養殖業或旅游業。(4)根據指向標判斷,圖中月亮河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a-b河段處等高線密集,坡度陡,水流急,不容易泥沙沉積;c-d河段位于平原處,水流緩慢,泥沙容易沉積。
29.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0分)
(1)圖示的①②③三大河流中,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
(填代號),其發源地在我國的
(填省區),(2分)(2)2005年10月8日,在圖中甲地發生7.6級強烈地震,并引發大范圍的滑坡,使該地區遇難人數超過了7萬人之多。甲地板塊邊界類型是__________(生長或消亡)邊界,簡述該地區地震發生的原因。(4分)(3)印度河一年有兩次汛期,一次發生在3—5月,一次發生在7—8月,試分別說明導致該河兩次汛期最主要的河水補給方式(4分)參考答案:(1)②
青海省
(2)消亡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動活躍(3)3-5月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7-8月西南季風帶來的大量的雨水,主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三、綜合題(共38分)3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東北三省、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四大經濟圈”比較表。
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東北三省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2003經濟總量(萬億元)2379811335130941295761184(52.2%)增速均值14.8%15.5%12.2%10.7%9.1%2002年三大產業結構6∶52.1∶41.94.9∶49.8∶45.310.0∶45.7∶44.312.8∶49.7∶37.5
2003年三大產業結構5.1∶54.6∶40.34.1∶52.4∶43.59.5∶47.2∶43.312.5∶50.4∶37.114.6∶52.3∶33.1
材料二:在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經濟高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經濟發展的慣性讓廣東經濟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并將經濟總量牢牢地穩定在全國第一的位置。現在,該區域優勢弱化,競爭力加大,新的經濟動力又不夠強大,領跑了中國經濟20多年的珠三角,現在受到挑戰。(1)材料一中四個區域的產業結構變化有什么特點?借鑒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今后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是什么?(2)材料二中提到廣東的“優勢弱化”,具體指什么“弱化”?(3)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單位GDP能源消耗量較低,主要原因有哪些?(4)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調整中,下列哪些工業的比重將最可能得到提升(雙選)A.勞動密集型工業
B.資源密集型工業C.技術密集型工業
D.資金密集型工業參考答案:(1)變化特點:第一、三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比重上升。
調整方向:提高第三產業比重。(2)政策優勢。(3)第二產業比重較低,工業以輕工業為主。(4)CD解析:(1)產業結構就是三大產業在整個經濟中所占的比例。結構變化直接讀圖即可。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構成為三、二、一,因此應提高第三產業比重。(2)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首先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設立經濟特區,政策優勢明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政策優勢逐漸弱化。(3)珠江三角洲以輕工業主,長江三角洲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所以珠江三角洲地區單位GDP能源消耗量較低。(4)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調整中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與資金密集型工業,逐漸將勞動密集型工業和資源密集型工業轉移,故CD正確。
3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野生黑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區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青海省野生黑枸杞資源豐富,品質優良,具有顆粒飽滿、汁濃甘甜味美、保健藥用價值高等特點。近年來,青海省不斷加大對黑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投資和實驗性馴化種植,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但黑枸杞產業化生產仍存在許多問題。下圖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時數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間分布圖。
(1)指出青海省野生黑枸杞品質優良的自然原因。(2)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人工種植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3)說明青海省黑枸杞產業化生產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參考答案:(1)地勢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及營養成分積累;太陽紫外輻射強,氣溫低,病蟲害、果肉果汁菌類含量極少;距離工業發達地區較遠,無污染,果質優良。(2)地處青藏鐵路沿線,交通運輸便利;野生黑枸杞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較高,消費市場廣闊;地處西部地區,經濟扶持政策優惠;科技投資力度不斷加大,人工撫育與栽培技術不斷提高。(3)問題:人工種植起步晚,規模小,產量較低;農戶種植技術落后,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低;加工產業鏈短,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低;投入高端加工研發資金、技術不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期中卷 【期中測試·達標卷】-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中圖版)(解析版)
- 《優化學習策略:課件助力考試突破》
- 《珍貴的贈予》課件
- 《汽車銷售與服務》課件
- 《質量控制與生產管理》課件
- 《升和毫升》(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冀教版
- Lesson 3 I often play sports.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接力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5年武威貨運從業資格模擬考試題
- 《快樂讀書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卓越學校復評》課件
- 膨脹防火涂料
- 付款申請表(勞務)
- 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警示(案例)教育課件
- 綠化工程施工進度表1
- 學校“五育并舉”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
- 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解讀(2023年)
- 國際商務禮儀培訓PPT:東亞文化圈與商務禮儀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美好生活哪里來》大單元作業設計(二)
- 林黛玉進賈府話劇劇本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云量和雨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