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_第1頁
第一章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_第2頁
第一章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_第3頁
第一章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_第4頁
第一章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蘇團義什么是教師?狹義:我國《教師法》中將其概括為“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與“廣大教師”的根本區別在于:

是特指以教育學生為職業的人

廣義:凡是能給別人以某種較長時期有效影響的人師“以教育學生為職業”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教師的專門職責是教育學生,把學生教育好,即把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作為專門的職責。第二,把教育學生作為保障生活、服務社會、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舞臺。

“教書匠”2、現代對教師的認識

教師就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教師法》第3條“現在無精打采地向我們走來的是人民教師方隊。這是一支表面風光,內心彷徨,容顏未老,心已滄桑,成就難有,郁悶經常,比騾子還累,比螞蟻還忙,有著光榮傳統的學習型隊伍,在很短的時間里,他們完成了由主導型向服務型弱勢群體的轉變。為了構建和諧社會,他們毅然放棄了教師主導地位。現在他們走過來了!他們頭戴八條禁令,脖子上圍著五個嚴禁,腳踏三條底線,肩扛各種考核指標,左手捧著師德師風考核書,右手捧著安全責任書,腋下夾著各種培訓考試書。他們目光呆滯,聲音沙啞地喊著口號:‘'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學生毀我千萬遍,我待學生如初戀!不向國家要待遇,不給領導添麻煩''!他們正走過主席臺,領導問候:'‘同志們好’',教師方隊回復:'‘為社會服務”。領導說:'‘同志們辛苦了'’,教師方隊整齊地回答:‘'堅決不退休,干到九十九!'國外公立中小學教師法律地位的規定⑴公務員或教育公務員德國、法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

⑵公務雇員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美法系家⑶雇員新西蘭等少數國家教師由校長聘任、政府支付工資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含義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它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

它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

三個層次:

1.教師是一類專業人員,術業有專攻,在各個專業領域中有獨特的道德要求和標準;

2.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這一專業工作時要履行教書育人這一特定的職責,即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應遵循的各種教師行為規范,這些規范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內化形成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品質;

3.教師無論作為社會人,還是作為專業人,都要遵守一定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行為規范。

二、教師職業道德的特征

教師職業道德意識的復雜性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的示范性教師職業道德影響的深刻性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實踐性(1)教師職業道德的起源

教師職業道德是隨著教育的發展而發展的。遠古時期由于生產力極其低下,教育不發達,學校尚未出現,沒有專職的教師。常常是一些有感情,有經驗的長者來擔任的。長者的職責就是傳授部落內部的兒童和青年種植,捕魚,狩獵等方面的勞動技能和生產經驗。這時只有一些教育活動中的粗淺行為習慣和朦朧的師德意識。這一時期是師德產生的萌芽時期。三、教師職業道德的歷史發展(2)先秦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先秦時期文化繁榮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百家其實是職業教師,私人講學,坐而論道,各有一班學生相追隨。這些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一批思想家,教育家,他們在開辦“自由講座”,創辦“私學”等教學活動中,對師德都進行了論述。先秦時期是中國文化教育的開創時期,先秦諸子的道德學說為中國道德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后來的文化教育,道德理論包括師德理論,大都可以從先秦找到根芽。(3)漢唐時期教師職業道德西漢時期,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雛形,也奠定了封建社會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唐朝是我國封建文化教育的鼎盛時期,唐朝歷代君主都十分重教重學,尊師重道,師德得到了積極的發展。(4)宋元明清時期教師職業道德

宋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從鼎盛漸至衰落。宋明理學家們從主客觀唯心主義方面建立了關于教師職業道德的倫理思想。明清兩代,沿襲宋代書院講學風氣。清末,盛宣杯把師范生的道德品質訓練分為5個層次,達到第5個層次才算達到教師道德水準。

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先秦時期:強烈的階級特征,是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的載體;·漢唐時期:封建社會的教師職業道德,強調了教師職業道德要為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服務。近現代教師職業道德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文化教育的性質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康有為,梁啟超,蔡元培,楊昌濟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對教師職業道德提出了新的規范要求。著名資產階級民主教育家蔡元培,明確主張教師要知識淵博,謙虛正直,要求教師的行為和品質能成為學生的楷模。

建國后教師職業道德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經濟基礎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形成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核心的經濟基礎。如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忠于職守,堅定不移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獻身精神等等。第三節教師職業道德的意義

一、我國傳統的教師職業道德關愛學生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不恥下問教學相長

關愛學生有教無類

皮格馬利翁效應。熱愛學生——(1)關心學生,了解學生(2)尊重學生,信任學生(3)嚴格要求學生關心學生的健康保護好學生一位鄉村教師總結的“因生給愛十法”

武漢市漢陽區教師桂賢娣在工作中,她總結出特色鮮明的“因生給十法”:體弱生愛在關心,殘疾生愛在得體,過失生愛在信任,屢錯生愛在耐心,向師生愛在珍惜,背師生愛在主動,個性生愛在尊重,普通生愛在鼓勵,進步生愛在鞭策,后進生愛在賞識。

——摘《中國教育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厭:勤奮學習而不感到滿足。

誨人不倦:教誨學生從不倦怠。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別人而不知疲倦。案例:“三塊糖”的故事

教育家陶行知當小學校長時,有一天看到一個學生用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學,當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里去。放學后,陶行知來到校長室,這個學生已經等在門口了。可一見面,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送給他,并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了這里,而我卻遲到了。學生驚異地接過糖。隨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放到他手里,說:這快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在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給你。那個同學更驚異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快糖塞到他手里,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那個同學感動極了,他流著淚后悔地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他們畢竟是我的同學啊!

從此案例中,我們發現陶行知先生在處理這個事件的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的批評性語言而是采用了表揚的方式。在案例中陶行知先生一共表揚了三次:第一次表揚學生的誠信,遵守約定按時來與他見面;第二次表揚學生的正義,能夠仗義執言,幫助弱小的同學;第三次又一次以獎勵一塊糖的方式表揚了他。在這三次的表揚過程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雖然獎勵、表揚的方式都是一樣的,但其中分量最重、含義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對這個孩子的第三次表揚——表揚學生自己認識到了在整個事件中所犯的錯誤,也就是學生對自己的自我教育。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是教師道德的一個基本方面是擔負教書育人的職責的要求是完成教育工作必須具備的高尚品德是樹立威信,提高教育效果的要求具體要求——(1)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遠大的理想。(2)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面貌。(3)樹立優良的教風。(4)具有文明的舉止和風度。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

案例:一徒弟向師傅學藝多年,一天未向師傅辭行而私自下山。師傅雖十分生氣,但用巧妙的方式懲罰他,實際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師傅:你為什么要下山呢?徒弟:我已經學夠了,可以獨闖天下了。師傅:什么叫夠了?徒弟:就是滿了,再也裝不下了!師傅:那么你裝一碗石子來。徒弟便按師傅說的去做了。師傅:滿了嗎?徒弟:當然滿了。師傅便從路邊抓起一把沙子,深入了石頭,而沙子一點也沒溢出來。

師傅:滿了嗎?徒弟似有所悟:滿了。師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滴水未溢。師傅笑問:滿了嗎?徒弟站在一旁,無言以對。面對徒弟的錯誤,師傅沒有姑息地放過他,也沒有嚴厲地訓斥他,而是用生動的事例,讓徒弟自己領悟,反省自己的不足。這位師傅所用的新穎別致的懲罰方法,具有很強的教育性和感染力,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和思考。不恥下問教學相長不恥下問,成語,語出《論語》。意思為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也不感到羞恥。恥:以……為恥。問:請教。指人好學。

某學校一位實習老師,教數學。他上課很有趣,但對學生很嚴格,如果有學生上黑板演示題目做不出題,就會罵人。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個學習不好的男同學被教了好幾次還做不對,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頭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話罵他。那個男生受不了這樣的刺激,最后厭學,不肯再讀書了,最后輟學。試運用所學的教師職業道德知識對這一事件進行分析。某學校一位實習老師,教數學。他上課很有趣,但對學生很嚴格,如果有學生上黑板演示題目做不出題,就會罵人。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個學習不好的男同學被教了好幾次還做不對,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頭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話罵他。那個男生受不了這樣的刺激,最后厭學,不肯再讀書了,最后輟學。試運用所學的教師職業道德知識對這一事件進行分析。某學校一位實習老師,教數學。他上課很有趣,但對學生很嚴格,如果有學生上黑板演示題目做不出題,就會罵人。最嚴重的一次是,一個學習不好的男同學被教了好幾次還做不對,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頭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話罵他。那個男生受不了這樣的刺激,最后厭學,不肯再讀書了,最后輟學。試運用所學的教師職業道德知識對這一事件進行分析。答案要點①這一事件再一次說明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2分)②實習教師的行為則違背了熱愛學生這一教師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2分)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無論在法律人格,還是在道德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人格,(2分)

二、當代教師職業道德的缺失

團隊合作精神的缺乏扭曲的行業作風教師職責的缺位行為表現的失范敬業精神的匱乏

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教師最大的缺德體罰,是教師對學生肉體實施懲罰并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毆打、罰站、下蹲、刮臉、打撕嘴巴、超過身體極限的運動等行為。變相體罰,則是指教師采取其它間接手段,對學生的肉體與精神實施懲戒并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勞動懲罰、抄過量作業、臉上寫字、諷刺挖苦、謾罵等行為。

《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三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要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者解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也明文規定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案例:比扇耳光更可怕的是集體性順從據報道:陜西安康洪山鎮九年制學校,一小學生因沒完成作業遭老師狠扇耳光,繼而還讓同班的50名學生依次掌摑,下手輕者必須重打。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社會原因: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教育行業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世風日下,必然行風日下,行風不正,必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