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儀和經緯網(上課3)_第1頁
地球儀和經緯網(上課3)_第2頁
地球儀和經緯網(上課3)_第3頁
地球儀和經緯網(上課3)_第4頁
地球儀和經緯網(上課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節地球儀和經緯網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一經緯網及其判讀三二地球儀北極點南極點赤道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是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球體。極半徑:6357km赤道半徑:6378km地球平均半徑:6371km赤道周長:4萬km北極星赤道周長:4萬km地球儀二、地球儀——地球模型緯線經線簡化的地球儀北極星地軸緯線定義:

在地球儀上,同赤道平行的線。二、經緯網及其判讀(一)緯線和緯度0°(一)緯線和緯度NBAC(一)緯線和緯度4、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相對的)1、都自成圓圈,叫緯線圈。2、赤道最長,往兩極緯線圈越來越小,到兩極為一個點。3、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緯線的特點:N(一)緯線和緯度⌒0°40°N40°北半球南半球⌒①⌒②地平線①為北極星仰角北極星仰角=當地緯度90o低緯度中緯度中緯度高緯度高緯度0o0o30o30o30o30o60o60o60o60o90o高中低緯度和五帶的劃分(一)緯線和緯度90o0o0o90o高中低緯度和五帶的劃分北極圈66o34′南極圈66°34′南回歸線23°26′北回歸線23°26′熱帶有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有兩次直射(回歸線上只有一次)有極晝和極夜有極晝和極夜溫帶溫帶既無極晝、極夜又無直射四季分明既無極晝、極夜又無直射四季分明寒帶寒帶北極點南極點(二)經線和經度經線定義——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且垂直緯線的線,又稱子午線。經線特點:1.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半圓)2.兩條正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相對經線相加等于180°)0°本初子午線NS(二)經線和經度4.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絕對的)經線特點:3.所有的經線都收斂于南北兩極1.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半圓)2.兩條正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15°經線的劃分15°30°45°60°90°30°45°60°90°0°本初子午線倫敦15°EW向西增大為西經向東增大為東經第1節地球儀和經緯網緯線和緯度一經緯網的判讀和運用三二經線和經度北極點南極點赤道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是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球體。極半徑:6357km赤道半徑:6378km地球平均半徑:6371km赤道周長:4萬km北極星赤道周長:4萬km緯線定義:

在地球儀上,同赤道平行的線。二、緯線和緯度0°二、緯線和緯度NBAC二、緯線和緯度4、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相對的)1、都自成圓圈,叫緯線圈。2、赤道最長,往兩極緯線圈越來越小,到兩極為一個點。3、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緯線的特點:N⌒0°40°N40°北半球南半球⌒①⌒②地平線①為北極星仰角2.北極星仰角=當地緯度度數1.球心到某地點的連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當地緯度度數90o低緯度中緯度中緯度高緯度高緯度0o0o30o30o30o30o60o60o60o60o90o高中低緯度和五帶的劃分二、緯線和緯度90o0o0o90o高中低緯度和五帶的劃分北極圈66o34′南極圈66°34′南回歸線23°26′北回歸線23°26′熱帶有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有兩次直射(回歸線上只有一次)有極晝和極夜有極晝和極夜溫帶溫帶既無極晝、極夜又無直射四季分明既無極晝、極夜又無直射四季分明寒帶寒帶北極點南極點三、經線和經度經線定義——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且垂直緯線的線,又稱子午線。經線特點:1.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半圓)2.兩條正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相對經線相加等于180°)0°本初子午線NS三、經線和經度4.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絕對的)經線特點:3.所有的經線都收斂于南北兩極1.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半圓)2.兩條正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15°經線的劃分15°30°45°60°90°30°45°60°90°0°本初子午線倫敦15°EW向西增大為西經向東增大為東經90°105°120°145°160°180°160°145°120°105°90°西經東經120°0°30°45°60°75°90°105°135°150°165°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北極地球自轉方向西東160°180°0°WE20°180°東半球西半球西半球

東西半球劃分:東半球:20°W—往東—160°E西半球:20°W—往西—160°E0°180°20°W160°E西半球東半球判斷下列城市和國家在哪個半球?北京、葡萄牙、舊金山、新西蘭0。180。20°W160°E160°E東半球西半球下列各點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是()A、20°W60°S

B、0°26°NC、180°17°ND、19°W15°SC160°EL1NS這是個東半球,請問L3的經度是?20°W

L2L370°E160EDB??115°E155°W?25°E西東S29小結——經線和緯線經線緯線定義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在地球儀上,沿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圓弧狀況半圓,兩條相對應的經線組成經線圈。圓,每一條緯線自成緯線圈。長度每一條經線長度相等。就半球來說,每一條緯線長度都不等長;就全球來說,緯度相同的緯線,長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東西方向。常見的經緯網(成才之路P4)概念:經緯線交織成的網格(實際不存在)作用: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位置寫法:北京(40°N,116°E)經緯網(一)定“位置”(1)確定緯線與緯度①緯線為一組同心圓;注意:虛線圈往往代表回歸線和極圈;最外圈為赤道(1)極地經緯網(俯視圖)——不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②若圓心為北極點,各緯線均表示北緯,且數值向北極點增大。如何判斷半球:a.根據圓心處的字標:N為北,S為南b.根據自轉方向:南順北逆;c.根據圖中標注的經度數:NE(2)確定經線和經度①經線是與各緯線垂直的線段②確定地球自轉方向(南順北逆),東經度數值隨著地球自轉方向增大,西經度數值隨地球自轉方向減小。E0°180°ABA點:B點:EW45°N,135°W0°,90°EN注意:虛線往往代表回歸線和極圈(2)側視圖(2)確定經線和經度①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線①緯線為直線。(1)確定緯線與緯度②緯度數值向北增大的為北緯向南增大的為南緯。②自西向東(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東經的數值逐漸增大,西經的數值逐漸減小。③圖中表示半個地球,共180個經度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NS40°N40°S0°CDC點:D點:40°N,120°E23.5°S,30°W(1)確定緯線與緯度①緯線為直線。②緯度數值向北增大的為北緯,向南增大的為南緯。(3)方格經緯網圖(2)確定經線和經度①經線是與各緯線垂直的線段②自西向東(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東經的數值逐漸增大,西經的數值逐漸減小。注意:虛線往往代表回歸線和極圈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0°20°60°40°10°20°MF

在同一幅經緯網圖中,相鄰兩條緯線之間的緯度間隔、相鄰兩條經線之間的經度間隔一般都是相等的。0°0°M點:40°N,20°WF點:20°S,60°ENS0090°E100°E65°N55°N90°E100°E5°S5°N0°(4)圓錐投影經緯網不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0018001350WN170°E85°N80°N1800N85oN135ow140ow80oN65oN75oN5oW5oE30°45°60°60°50°PP點:45°N,50°E(二)定“對稱點”SN地心40°N40°S20°W160°EABCD1、關于地軸對稱的兩點A點:20°W,40°NA點關于地軸對稱點B:緯度相同;經度相對,數值互補。2、關于赤道對稱的兩點A點關于赤道對稱點C:20°W,40°S160°E,40°N經度相同;緯度相反,數值相等。3、關于地心對稱的兩點(對點)A點關于地心對稱點D:160°E,40°S經度相對,數值互補;緯度相反,數值相等。勇者超人住在(27°S,59°W),有一天他想拜訪住在地球另一端的神者超人,并決定“遁地”前去。于是他從家中鉆入地底,始終保持直線前進并穿越地心。當他鉆出地球另一端時,當地地理坐標是?(三)定“方向”1、依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2、同一經線上的兩地為正南正北方向;同一緯線上的兩地為正東正西方向。NABC

A、B位于同一緯線上,

A點位于B點的正西方;

B、C位于同一經線上,

B位于C的正南方。3、兩地既不在同一經線上,又不在同一緯線上根據緯度判讀南北方向,根據經度判讀東西方向。(1)南北方向:①兩地同在北半球:緯度數大者在北面;②兩地同在南半球:緯度數大者在南面;③兩地一地在北半球,一地在南半球:北半球者在北面,南半球者在南面。BACA在B的北方C在B的南方(2)東西方向(劣弧法)0°20°w180°90°w160°E135°w45°EABCD①兩地同為東經時,經度數大的在東面,數值小的在西面B點位于A點的東面②兩地同為西經時,經度數小的在東面,數值大的在西面D點位于C點的東面N0°20°w180°90°w160°E135°w45°EABCD③兩地一地在東經度,一地在西經度

(劣弧法)ⅰ

兩地經度之和小于180°時,位于東經度的點在東面,位于西經度的點在西面。(圖中的A、D兩點)ⅱ

兩地經度之和大于180°時,位于東經度的點在西面,位于西經度的點在東面。(圖中的B、C兩點)ⅲ兩地經度和等于180°時,不分東西。(A、C兩地)總結:寫出所求地的地理坐標,然后根據緯度、經度關系判讀東、西、南、北方向。(尤其是兩地不在同一幅地圖上時)180°NAB30°45°60°60°50°PA位于P地的

方;B位于P地的

方。正東東南(四)定“距離”1、同一條經線上,緯度相差1°的兩地距離相差約111千米。依據:經線長度都相等(約2萬千米);任意一條經線都跨180°的緯度(經線是半圓)。同一條經線上,緯度相差1°的兩地距離=2萬千米/180°2、同一條緯線(緯度為α)上,經度相差1°的兩地距離相差約111×cosα

千米。依據:任意一條緯線都跨360°的經度(緯線是圓)。同一緯線上,經度相差1°的兩地距離=此緯線的周長/360°

任意一條緯線(緯度為α)的周長=赤道周長×cosα40°0°40°OAB圓的周長=2πR3、特殊的:1)赤道上(即α=0°

)經度相差1°的兩地距離為111千米;2)南北緯60°(即α=60°)上經度相差1°的兩地距離為111/2千米4、緯度越大,同一緯線上經度相差1°的兩地距離越短。(緯線的長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某人從赤道以北40千米處出發,依次向正南、正東、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出發點

。DF為100千米;CD為100千米;C與D的經度差=A與F的經度差;AB為40千米,BC為60千米;AF長度>CD長度0°ABCDMFαβQ正東30°45°60°180°150°P150°EMFP點坐標

;M點坐標

。45°S,150°W60°S,150°ESP點位于M點的

方;M點位于北京的

方。東北東南P點關于地心對稱的點坐標為

。45°N,30°E弧FM長度約為

千米;弧PF長度約為

千米。33301665(五)定“最短航線”地球上兩點間的最短航線為球面最短距離,即經過兩點的大圓劣弧長度。(大圓指的是過地心的平面與地面的交線)常用的大圓有:經線圈、赤道、晨昏圈1、同一經線上的兩點,其最短航線就在這條經線上

(如圖中A、C兩地)2、若兩地經度和為180°,且兩地不全在赤道上時,經過兩地的大圓為經線圈,兩地最短航線過極點。SQN地心OBACD(1)兩地都在北半球,最短航線過北極點。

航向為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如圖中A、B兩地)(2)兩地都在南半球,最短航線過南極點。

航向為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如圖中C、D兩地)(3)一地在北半球,一地在南半球,需要先確定過哪個極點的航線為劣弧,再確定走向。(如圖中A、D兩地)SN地心OBABAPQ3、同一緯線上的兩地(經度差不是180°)(1)兩地在赤道上,則最短航線沿赤道航行即可。(P、Q兩地)(2)兩地不在在赤道上,最短航線的劣弧段向較高緯度凸出。①A地位于B地東方ⅰA、B在北半球,從A到B的航向為:先西北,后西南。ⅱ

A、B在南半球,從A到B的航向為:先西南,后西北。②

B地位于A地西方ⅰA、B在北半球,從B到A的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