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5/155.4.4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雙減分層素養提升同步練習(解答)第四節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基礎過關
歸納點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1.(2022四川簡陽期末)腐生細菌等微生物通過分解作用將動植物的尸體等分解,使碳返回到無機環境中,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被稱為()
A.生產者B.消費者
C.分解者D.寄生者
2.(2022原創)下列不屬于微生物對物質的分解的是()
A.面包發霉B.人患足癬
C.落葉減少D.動物遺體消失
3.《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被業界譽為“史上最嚴限塑令”。該文件規定,到2025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下列關于可降解塑料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降解塑料袋可重復利用
B.可降解塑料袋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C.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可減少塑料垃圾
D.可降解塑料袋遇水可自行分解
4.細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為它們()
A.是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
B.能釋放一定量的氧氣
C.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D.能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
5.(2022寧夏吳忠第一教研共同體期末)生活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沒有人為其施肥,但長勢也很好,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根能從土壤中吸收豐富的無機鹽。土壤中的無機鹽主要來自()
A.植物流失的
B.土壤固有的
C.雨中含有的
D.腐生細菌、真菌分解動植物遺體產生的
歸納點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6.人患手癬和足癬的原因是()
A.凍傷B.真菌寄生
C.病毒感染D.缺乏維生素
歸納點3與動植物共生
7.(2022黑龍江虎林八五四農場學校期末)某些真菌和藻類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是()
A.藻類植物B.真菌
C.地衣D.蕨類植物
8.(2021河北遵化三中月考)下列不屬于共生關系的是()
A.生活在人的腸道內制造維生素的細菌和人類
B.大豆和根瘤菌
C.地衣中的真菌和藻類
D.寄居蟹與它居住的貝殼
9.(2022重慶江津二中期末)在農業生產中,人們常常通過種植豆科植物進行輪作來提高土壤的肥力,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這樣做的原因是()
A.豆科植物有豐富的葉片
B.豆科植物的根系發達
C.豆科植物的吸肥能力強
D.豆科植物能與根瘤菌共生
10.(2021貴州黔東南中考改編)下列有關細菌和真菌的表述,錯誤的是()
A.細菌和真菌對人體都是有害的,因此大家要注意講衛生
B.生活在牛胃腸內的一些細菌能幫助牛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
C.根瘤菌與豆科植物是共生關系
D.細菌和真菌細胞內都沒有葉綠體
能力提升
11.(2021重慶潼南中考,16,)將魚的內臟埋入土中,過一段時間翻開土壤發現魚內臟不見了。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B.被環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
C.通過內臟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D.被土壤吸收了
12.(2022黑龍江佳木斯期末,46,)下列疾病由細菌引起的是()
A.手癬B.棉花枯萎病
C.小麥葉銹病D.扁桃體炎
13.(2020四川巴中中考,25,)森林中一棵枯死的大樹上長了蘑菇,蘑菇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是()
A.生產者B.消費者
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
14.(2020河南開封中考,16,)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到南極考察的科學工不僅要把塑料等難以降解的垃圾帶離南極,還要把糞便等生活垃圾帶離南極,這是因為南極()
A.缺乏必要的生活設施B.缺少生產者
C.沒有消費者D.分解者很少
15.(2021陜西秦都期末,24,)豆科植物的根瘤中含有大量的根瘤菌,其主要作用是()
A.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質
B.為植物提供水分
C.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
D.為植物提供有機物
16.(2022廣東河源期末,32,)豆科植物的根部長有許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質,而植物則為根瘤菌提供有機物。這一實例主要說明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B.能引起植物患病
C.與植物共生
D.與植物競爭
17.(2021內蒙古赤峰中考,18,)細菌與許多真菌“無影無蹤”,但又“無處不在”,人們對它們“愛恨交加”。下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確的是()
A.所有的細菌和真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B.細菌和真菌通過與動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細菌和真菌必須生活在有氧的環境中
D.大多數細菌和真菌作為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18.(2022四川資陽中學期末,24,)為了探究細菌對植物體的分解作用,某小組同學收集了6份相同的同一棵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組,在其中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潮濕。大家設計了三種實驗方案如表:
方案實驗前的準備甲組乙組
一甲、乙兩組均未進行滅菌處理放在無菌條件下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二甲組進行滅菌處理,乙組未進行滅菌處理放在無菌條件下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三甲、乙兩組都進行滅菌處理放在無菌條件下接種細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
(1)甲、乙兩組為什么要用同一棵樹的樹葉
。
(2)為什么要使樹葉保持潮濕。
(3)方案二設計是否合理。為什么。
(4)這三個方案中,合理的方案是,其中實驗組是。
素養探究
19.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的含量也較高,是人體補充蛋白質和鈣的良好食物來源。
有些同學喝完牛奶以后會出現腹痛、腹瀉、腹脹等“乳糖不耐受”癥狀。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牛奶中含有乳糖,牛奶進入身體后,其中的乳糖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當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時,未被分解的乳糖經消化道下行,被細菌分解。其中某些細菌的分解產物有大量氣體,使人感到不舒服。由此可見,“乳糖不耐受”癥狀的出現與腸道微生物密切相關。
人體腸道內有大量的微生物,除可以引起“乳糖不耐受”癥狀的“壞菌”外,還有可以高效分解乳糖而不會引起不適的“好菌”,例如乳酸菌、雙歧桿菌,它們都可以合成乳糖酶。它們分解乳糖產生的物質中不僅沒有氣體,這些物質還會抑制其他有害菌生長,有利于維持機體的健康狀態。
嬰兒期乳糖酶的合成量較多,四歲后逐漸下降。調查顯示全球大約2/3的人體內缺乏乳糖酶。研究發現,酸奶或奶酪中的乳酸菌或雙歧桿菌被胃酸滅活的概率較低,即使被滅活,其內的乳糖酶也不會被胃酸完全破壞,仍能進入腸道中發揮作用。這些外來的菌可以促進腸道有益菌群增長,抑制有害菌群繁殖,維持腸道內菌群平衡。科研人員進行的研究幫助人們找到了既能獲取牛奶中的營養,又能緩解“乳糖不耐受”癥狀的良好途徑。
(1)在“乳糖不耐受”的人體內,小腸中未被分解的乳糖進入處,被微生物分解。人體腸道內的“好菌”和“壞菌”存在關系。
(2)從細胞結構看,乳酸菌與人體細胞的主要區別是它不具有。生活在人體腸道內的乳酸菌從周圍獲取現成的有機物,進行生殖使數量增加。
(3)青少年需要每天攝入一定量的牛奶或奶制品。“乳糖不耐受”的青少年可以食用,從而既能獲取牛奶或奶制品中的營養,又能減少不適癥狀的發生。
解析解答
基礎過關
1.C分解者指的是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等。它們將動植物遺體等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參與了物質循環。
2.B在自然界中,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能夠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一些營寄生生活的真菌使人患足癬。
3.D腐生細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將垃圾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歸還到無機環境中,因此可降解塑料袋會被腐生細菌、真菌等分解而逐漸消失,D的說法錯誤。
4.D腐生細菌和真菌可以把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由此可見,細菌和真菌對于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5.D腐生細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歸還到無機環境中。因此,土壤中的無機鹽主要來自腐生細菌、真菌分解動植物遺體產生的。
6.B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膚上,從中獲得營養物質,并使人患手癬、足癬等皮膚病。
7.C地衣是真菌與藻類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
8.D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這種現象叫共生。寄居蟹居住的貝殼不是生物,所以寄居蟹與它居住的貝殼不是共生關系。
9.D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夠固氮的根瘤菌與植物共生。根瘤菌能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質,使得植物生長良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10.A細菌和真菌常常對人類有害,如造成食品腐敗、引起疾病等,但也有一些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有益,如利用酵母菌釀酒、制作饅頭等,A敘述錯誤。
能力提升
11.B環境中的分解者(腐生細菌、真菌等)把魚的內臟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后,被植物吸收了。
12.D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膚上,從中獲得營養物質,并使人患手癬、足癬等皮膚病。有的真菌寄生在小麥、棉花、水稻等植物的體內,使之患小麥葉銹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等。鏈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等多種疾病。扁桃體炎是由細菌引起的,D符合題意。
13.C蘑菇屬于腐生真菌,能夠將動植物的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蘑菇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是分解者。
14.D南極的溫度很低,而且南極的有機物較少,不適于大部分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若把糞便等生活垃圾放在南極,由于南極腐生細菌、真菌較少,分解有機物緩慢,會造成環境污染。
15.A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夠固氮的根瘤菌與植物共生,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從而使得植物生長良好。
16.C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相互依賴,彼此有利,這種現象叫共生。題干中的實例說明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與植物共生。
17.D細菌為單細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單細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細胞的,如霉菌,A錯誤。一些細菌和真菌通過寄生在動植物體內或體表而使其患病,B錯誤。細菌和真菌有的進行有氧呼吸,有的進行無氧呼吸,C錯誤。
18.(1)對照實驗要求單一變量,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意思正確即可)(2)因為細菌的生存需要水(細菌在潮濕的環境中生存)(3)不合理方案二中的變量不止一個,不能構成對照實驗(4)三乙組
解答(1)對照實驗要控制變量的唯一,其他條件要都相同,以避免其他變量對實驗的干擾。因此,甲、乙兩組要用同一棵樹的樹葉。(2)細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等。樹葉保持潮濕是給細菌的生存提供水分。(3)方案二設計不合理。方案二中甲組進行滅菌處理,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未進行滅菌處理,暴露在空氣中,因此變量不止一個,不能構成對照實驗。(4)方案三排除了所有影響實驗的干擾,整個實驗中只有一個變量,實驗結果有說服力。方案三中,甲組未接種細菌為對照組,乙組接種了細菌為實驗組。
素養探究
19.(1)大腸競爭(2)成形的細胞核分裂(3)酸奶或奶酪
解答(1)當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時,未被分解的乳糖經消化道下行到大腸,被細菌分解。人體腸道內有大量的微生物,除可以引起“乳糖不耐受”癥狀的“壞菌”外,還有可以高效分解乳糖而不會引起不適的“好菌”,它們分解乳糖產生的物質中不僅沒有氣體,這些物質還會抑制其他有害菌生長。說明“好菌”和“壞菌”存在競爭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品質量控制與追溯系統考核試卷
- 電聲器件在耳機與耳塞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機床功能部件在石油鉆采設備中的耐高溫性能考核試卷
- 糕點店經營風險與應對策略考核試卷
- 私募股權投資醫療健康行業分析考核試卷
-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2023版解讀
- 3-2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
-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測試題
- 內蒙古醫科大學《室內裝修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聯考2025屆初三畢業班聯考(二)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高中英語語法詞匯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上海市閔行區2024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化學 含答案
- 2024年事業單位考試(綜合管理類A類)綜合應用能力試題及解答參考
- 《田忌賽馬》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
- 某醫院行政查房制度及安排
- 現金日記賬模板(出納版)
- 健康管理實踐案例研究
- 探尋中國茶:一片樹葉的傳奇之旅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吉林街小學2024屆小學六年級第二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解析
- 濟柴190系列柴油機使用維護手冊
- 一年級勞動上冊全冊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