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中國佛教史_第1頁
第2講中國佛教史_第2頁
第2講中國佛教史_第3頁
第2講中國佛教史_第4頁
第2講中國佛教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年22號羅馬教皇方濟各結束古巴訪問行程,轉到美國華盛頓訪問,并將會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美國總統奧巴馬舉家到場迎接,這是方濟各首次以教宗身份訪問美國。宗教新聞教宗方濟各22號結束古巴訪問行程,轉到美國華盛頓訪問。據教宗走訪沿途的美國各地政府官員預計,最多時可能有150萬人將出來夾道歡迎教宗。教宗,即“教皇”。拉丁語:Papa,本意為爸爸、父親,并無一絲“皇帝”的

意思。中國大陸之外通常譯為“教宗”,宗廟之宗佛教喬達摩·悉達多

(公元前563年-前483年):巴利文:GotamaSiddhattha;

梵文:SiddhārthaGautama

釋迦牟尼佛傳

/w21/play_album-aid-1809113_vid-MTQzOTIwNjY.html印度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中葉,為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傳教時期,稱為原始佛教階段;至公元一世紀,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大眾部,稱為部派佛教階段。至七世紀佛教發展經歷中觀學派、瑜伽學派,稱為大乘佛教階段。并稱此階段之前為小乘佛教。

七世紀后,大乘佛教與婆羅門等教結合,形成密教,于公元八世紀成熟,一直持續至十三世紀初,隨著伊斯蘭教的侵入,以那爛陀寺、超巖寺的毀滅為標志,佛教被驅逐出印度國境,密教宣告結束,印度佛教衰落滅亡。中國漢傳佛教簡史佛教東來,相傳始于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然而永平之前,早有佛法東來的史跡,如列子仲尼第四謂:“丘聞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人無能名焉?!贝怂剖强鬃右阎馂榇笫?。

漢明帝劉莊:最早引入佛教的皇帝我國正史所載,后漢書西域傳謂:“……明帝夜夢金人,長大,項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于中國圖畫形象焉。”

安世高:最早的佛經漢譯者波斯和尚安世高于紀元一六一年抵華,「高僧傳」稱他通達七曜五行、醫方異術以至鳥獸之聲,為世人不可量知的道術之人。早期佛教:格義佛教佛教初傳中國時,譯的經典很少,也許為了傳教方便,外國佛僧們似乎未清楚地標出佛教的原有思想,而把老莊思想與佛教混在一起,使佛教變成了像是黃老道術之一支,誤使中國人認佛教與黃老為一家,而成佛道不分。這種以中國的思想與字匯來接受解釋佛教,叫做「格義佛教」。不幸地,這種格義方法,竟然長達三百年左右,到了東晉,道安(三一四──三八五年)與同學竺法汰宣布「格義不對」,猛烈予以抨擊,才逐漸地把佛教納入正規。唐代的景教,也曾想用這種格義方法來傳基督教,把「上帝」譯成「佛」,把「受洗」譯成「受戒」,把「撒但」譯為「閻羅王」…以及與中國各種思想調合,但結果并未成功。三教同源這個「格義佛教」思想,到后來發展為「三教同源」思想,中國人都變成了儒釋道三教兼信!最后,中國的老百姓覺得三教同源還不過癮,索性來個五教同源,把「儒釋道耶回」放在一起,上面有位太上皇,名叫「老祖」,統管孔子、釋迦、老子、穆罕默德、耶穌五教祖。佛經音譯佛教初傳中國時,那些中亞一帶的和尚曾煞費心血,不知應將梵文Buddha譯成中國什么字才好,如意譯「覺者」、「悟者」,到底不夠味道,不會引起中國人的興趣的,于是最初試試音譯「浮屠」、「浮圖」、「仲圖」、「蒲圖」,但這些譯名究竟不成話,看了使人發笑。經過一個時期后,便改譯「佛陀」兩字音譯經中也有不少文句只音譯,不意譯,唯恐意譯后成了太平凡,得不到人尊敬,例如大名鼎鼎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經名PRAJNA-PARAMITA-HRIDAYA-SUTRAM,梵文原意如譯為「智度提要經」或「智度綱要經」,比較符合原文。全句分譯如下:PRAJNA(智能),PARAMITA(到彼岸),HRIDAYA(心、心臟、提要),SUTRAM(經典)心經咒語「心經」中的重要結語:「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硅笪氖荊ATE,GATE,PRAGATI,PRASAMGATI,BODHI,SAVAH,全句的意義不過是:「度呀!度呀!度到彼岸,度眾生到彼岸,成就覺者?!谷浞肿g如下:GATE,GATE(度呀!度呀?。㏄RAGATI(度到彼岸),PRASAMGATI(度眾生到彼岸),BODHI(覺、菩提),SAVAH(所做之成就)。佛教與政治結盟在后漢時代以及后來來華的外國和尚與本地中國和尚,都知道政治力量有效,如能從上而下,先說服中國帝王信佛教,佛教便能立足了。這個政策居然獲得成功,以下是一些中國帝王協助佛教立足及發展的大概情形。大月氏人支謙在三國時,覲見了吳王孫權,成了皇太子之師(二二二年),康居人康僧會于吳之赤烏十年(二四七年)來到建業(今之南京),孫權最后信了佛教,并造了中國最早(?)佛寺(塔)建初寺到了西晉,惠帝(二九○-三○六年)崇信佛教,在洛陽建興圣寺并供養僧人百名,敏帝亦保護佛教,在長安建造通靈與白馬兩寺,當時在洛陽與長安,有佛寺一八○座,僧尼三千七百余人。洛陽白馬寺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法顯(334年—420年),東晉高僧.幼年時,三個兄弟先后夭折,3歲時父母就讓他當了小沙彌,因年齡太小,還住在家里,幾年后法顯得了一場重病,快要死了,父親將他送到寺院里,在寺院住了兩宿,病就好了。法顯65歲西行取經,比唐僧早兩百年15年后回到南京寫下萬言《佛國記》。鴆摩羅什到了五胡十六國,由于后趙、前秦、后秦、北產等四國國王信佛,在他們的轄區內佛教大得興旺。代表后秦佛教的和尚是龜茲國人鴆摩羅什(Kumarajiwa),受后秦國王姚興歡迎到了長安,尊為國師(四○一年),此人也是譯經兼講學,與唐朝的玄奘被稱為兩大譯經家之一。(燒后舌頭不化)克孜爾千佛洞護教國王梁武帝到了南北朝,不少皇帝是保護佛教的,尤其是梁武帝(五○二──五四九年),廢道教而大大尊崇佛教,他從慧約受戒做了佛教徒,去佛寺打掃,為和尚們洗衣服,成了「三寶之奴」,自皇太子以至于文武百官及一般人民,共有四萬八千人受戒做了佛教徒(五一九年四月八日),梁武帝被后世稱為皇帝菩薩,確實為中國佛教做了大事業。但這位虔誠的佛教護法,最后竟橫死侯景之手。今日中國佛教徒吃素的習慣起自梁武帝,但到隋唐時,便更成公式化了“三武滅佛”佛教經過北魏武帝與北周武帝的兩次大破壞,但接位的皇帝立刻恢復佛教。446年北魏太平真君魏大武帝下令:“先盡誅天下沙門,毀諸佛像。今后再敢言佛者,一律滿門抄斬!”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事件的合稱。佛教黃金期:隋唐佛教到了隋朝,隋文帝也是想利用佛教來統治中國,文帝自己受戒做了佛教徒(五八五年)。文帝為佛教造了佛菩薩像十萬六千五百八十個,修理佛像一百五十萬八千九百四十個,寫經寫十六藏十三萬二千零八十卷,修理舊經卷三千八百五十三部。五八三年下詔正月、五月、九月以及六齋日禁殺生,亦即禁止屠釣,六齋日是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三及月底吃素。正月、五月、九月,新官都不上任,以免宴會殺生。隋煬帝亦努力贊助佛教,與天臺宗創立人智顗有深交,除大量造像、修像、寫經、修經外,并度僧一萬六千二百人。到了唐朝,佛教已達題峰狀態,唐朝廷對各宗教采寬容政策,但在排列上,高祖是以「老、孔、釋」為次序,唐室姓李,與老子同姓,因此道教得到特別青睞,例如玄宗深信道教,自稱玄元皇帝,于開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年)下詔全國各地建立開元觀,尊老子為大圣祖玄元皇帝,或圣祖大道玄元皇帝。但大致說來,唐朝廷是贊助佛教的,高祖于武德元年(六一八年)會僧道各六十九人在太極殿行宗教儀式,太宗為紀念陣亡者,在各戰場建寺,及在京城寺院舉行超度。至于高宗、中宗、睿宗、則天武后、玄宗、文宗、肅宗、代宗…(武宗除外)等唐室皇帝,有的是全力振興佛教,有的是同時贊助道、佛兩教。唐太宗時,值得一提的是,基督教的一派景教從波斯到了中國,受皇室歡迎在華開始傳教(詳見拙著「唐朝基督教之研究」),其次,從印度歸國的唐玄奘三藏法師,亦是在太宗時在長安開始大量譯經工作的,一切經費統由朝廷撥給。玄奘取經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孤身踏上萬里征途,開始了他的西行。當時的印度小國林立,分為東、西、南、北、中五部分,史稱五印度或五天竺。玄奘先到北印度,在那里拜望高僧,巡禮佛教圣地,跋涉數千里,經歷十余國,進入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在中印度,歷史悠久的摩揭陁國(今印度比哈爾邦)擁有全印度規模最大,長達700年,并居印度千萬所寺院之首的那爛陀寺,這是當時全印度的文化中心、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地。寺中僧徒常有萬人,聚集了精通各項學術的精英,還收藏著佛教大、小乘經典、婆羅門教經典及醫藥、天文、地理、技術等書籍。玄奘在那爛陀寺留學5年。后到中印度、東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游學,足跡幾遍全印度,再返回那爛陀寺。貞觀十七年(643年)春,玄奘攜帶657部佛經,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經阿富汗,翻越帕米爾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線回國,兩年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首都長安。玄奘此行,行程5萬里,歷時18年,是一次艱難而又偉大的旅行。

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國,在洛陽召見了他,并敦促他將在西域、印度的所見所聞撰寫成書。于是玄奘口述,由弟子辯機執筆的《大唐西域記》一書,于貞觀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了。五代時期到了五代,佛教在南方得到保護及發展,閩之忠懿王王審知(九○九-九二五年)以及吳越之忠懿王錢弘俶(九四八-九七八年),對發揚佛教貢獻最多。吳越以杭州為中心,杭州西湖一帶的大小數百寺院,大多是該時建成的。宋朝到了宋朝,宋太祖、太宗、真宗等,也都是大力贊助佛教的,據說太祖曾度童子八千人,太宗度十七萬人元朝元朝雖崇喇嘛教(西藏佛教),但仍尊崇佛教明朝:佛教開始衰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三六八年)曾經做過佛教小沙彌(俗稱小和尚),他登上皇帝寶座后,唯恐佛寺成為反叛國家中心,遂對佛教采取嚴厲管制政策。例如命令在全國府、州、縣僅能各存立大寺院一座,余皆合并,再如禁止二十歲以上者成為僧侶,凡欲成僧者,需經考試,凡僧、道有妻者一律勒令還俗,大概由于這種高壓政策結果,佛教的「居士」(在家信佛者)便抬頭興起,而佛教僧侶間更熱中于儒釋道三教同源思想,以適應政治上的新形勢。從明太祖起,也開始雕刻佛經,前后共計四次,這或能稱是他對佛教的功績。清朝清朝崇喇嘛教與儒教而壓制漢傳佛教,佛教因此一蹶不振,在清朝時只有雕刻了一些大藏經。到了中華民國,最初,佛教曾受「廟產興學運動」及軍隊強占佛寺等等影響,而弄得惶惶不安,但后經國民政府再三頒布法令,佛教總算獲得法律保障中國佛教興衰史簡略年表依附老莊的格義佛教時代:從佛教初傳的后漢至晉時期,約自紀元六十七年(權且用此年代)至三一六年佛教的講經及發展時代:自東晉至南北朝,約自三一七至五七七年佛教成立宗派的黃金時代:隋、唐時期,約自五八一至九○七年延續佛教命脈,勉強維持時代:自五代至明朝,約自九○七至一六六二年。唐武宗于八四五年大事逼迫佛教后,佛教便一蹶不振,一直走向下坡。這點請注章,也可說是中國佛教從此衰落的開始。佛教在中國的凋落時代:從清朝起,約自一六一六年起至今日,清朝的壓制佛教以及太平天國的破壞佛教,使原已奄奄一息的中國佛教,終于進入凋落時代(當然還有其它許多原因)。當代佛教/video/doc/2012-11-13/17443254.shtml一位科學家出家后,三千元啟建南北朝古剎,三步一叩千里朝拜五臺山紀實。仁炟法師,1942年生,早年畢業于天津輕工業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攻食品生物化學,被國家人事部、國家科委認定為我國“豆制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992年,仁炟法師在北京法源寺能行長老(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座下皈依佛門,爾后出家;2000年在佛門泰斗本煥老和尚(臨濟宗第四十四代傳人)座下受具足戒。佛教知識豎三世諸佛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加牟尼將來佛——彌勒佛橫三世諸佛

左: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佛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萬"字

THEPATTERNOFSWASTIKA

在古代印度、希臘、波斯等國家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征,后來應用于佛教,作為一種護符和標志,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它隨佛教傳入中國,寓萬德吉祥之意,應用極廣。字紋樣有向左旋和向右旋兩種形式(民間流傳的字,此兩種形式都通用)。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有關字之述認為應以右旋。唐,武則天(公元693年)時制定此吉祥符號讀“萬”字。諸菩薩四大菩薩1.文殊師利——五臺山2.普賢——峨眉山3.彌勒(或地藏)——浙江雪竇山4.觀世音——普陀山佛教知識之天王殿天王殿是佛教寺廟的第一院落,一般的建筑方位是坐北朝南。該殿大多為歇山頂式建筑,有的單檐,有的雙檐??v觀寺廟建筑,天王殿等同于寺廟的門面,人站其前,通過該殿堂,可以最直觀的感受到寺廟的氣勢與規模。眾所周知,從佛像的布局看,天王殿一般的布局為:正中供奉彌勒佛塑像,左右供奉著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韋馱天塑像。彌勒佛,一般擺放于天王殿入門的正中央,常見的造型是袒胸露乳,肥胖大肚,笑口常開,一手串珠,一手布袋?!皬浝铡睘殍笳Z的音譯,意為“慈氏”,是一個很常見的婆羅門姓氏,彌勒出生在印度南天竺一個貴族家庭,可以算是佛教中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個人物。彌勒雖為佛祖的弟子,但是他比佛祖早學佛,資格最老哦!只不過彌勒因喜好交游,愛吃穿,重視慧學。勇猛精進方面,不如釋迦牟尼,所以被釋迦牟尼超過了!佛經記載,彌勒比佛祖先行圓寂,上生到彌勒凈土兜率天內院,以菩薩的身份為諸神說法,被稱為“補處菩薩”,也就是候補菩薩。等到釋迦牟尼涅磐56億7000萬年以后,他將從兜率天降生人世,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所以也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未來佛”。天王與閻王四大天王石刻閻王像羅漢四種羅漢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在中國的寺廟中,韋馱大多被雕塑成身披鎧甲的將軍像。韋馱,別稱韋馱天、韋馱菩薩等,前身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濕婆的兒子塞建陀,后成為增長天王旗下八將之一。民間傳說,佛祖圓寂后,有小偷(捷疾鬼)偷走兩顆佛牙舍利,不巧被韋馱發現了!韋馱此人善走如飛,佛牙被韋馱追了回去。從此以后,韋馱便成了佛祖的守墓人了。韋馱的三種塑像造型藏傳佛教蓮花生大士:藏傳佛教開山祖師印度僧人,密宗紅教開山祖師蓮師來藏地降伏了十二護地母和二十一優婆塞,讓他們承諾永遠護持藏地的佛法如意寶,并且自己也行持密法,同時建造有殊勝緣起的各大寺院,降伏了種種魔障。密勒日巴尊者(1052-1135)藏傳佛教噶舉派第二代祖師。七歲,父親去世,財產被親戚霸占,奉母命,修殺人咒,殺35仇人,只留下姑父姑母二見證者;又修降冰雹術苦修從瑪爾巴上師學正法(印度大修行者那若巴的親傳弟子,已經得大成就)。常常感到絕望,無數次地想自殺。這些看似折磨的修行,其實都是他的上師幫他消除惡業的善巧方便。多年乃得法?;丶亦l,母死,妹成流浪乞丐。山洞苦修,以荀麻充饑;妹與未婚妻接濟。當尊者行抵拉息雪山山麓的時候,許多非人妖魔立即幻現各種神變向尊者攻擊。當尊者行至山頂的時候,天色忽然大變,巨雷暴風一時并至左右山脈晃晃動搖,狂雨由群山急流入谷,匯成一大洪流漩渦,片刻間山谷竟變成暴浪掀天的一個大湖。尊者用“密宗的降魔法”兩眼凝視,以錫杖插地,湖水忽然下漏入地,轉眼間這片大湖竟消失不見了;以后這山谷就被大家叫做湖谷。于是尊者略向山下前行,此時非人妖魔又加緊攻擊,摧毀左右山脈,千萬大小石塊滿天飛揚,湖水再度暴漲造成可怕的巨浪狂濤。此時空行母桞眾就替尊者在左右山脈之間開辟了一條如蛇行的小道。尊者循道繼續前行,頓時狂浪平息,以后這條山路就被人們叫做空行山徑。此時力量較小的妖魔,皆被降服,不敢蠢動。力量較大的妖魔仍不甘心,齊集空行山徑的盡頭處,再度發動攻擊。尊者就作起一個降魔的姿勢,各種妖魔的神通幻變皆立時煙消云散。尊者所站立的崖石上,卻留下一個深深的足印。降魔密勒日巴繼續前行來到善河之邊,即在河邊結跏跌坐,心入流水三摩地。于火虎年孟秋月初十之夕,尼泊爾八若地區的大妖魔率領萬千魔軍魔卒來到了善河谷。天上天下魔影遍布,向尊者發動攻擊,一時雷雹交作,山崩地裂,空中變出難以計數的各種武器齊向尊者擊來。諸魔同時大聲吆喝道:“擒住他!捆住他!殺死他!”怪聲刺耳,響震山谷。密勒日巴自忖道:“原來是非人妖魔前來尋隙來了!”于是他就對這些魔軍說法,唱了一首“因果不爽曲”。巴若大魔及其眷屬聽歌畢,深為感動,皆以自己之頭骨供養尊者,圍繞匝行頂禮多次,同時供養尊者一月之食糧,而后化為虹光離去??招心冈谟洠鹤鹫咧茏又杏卸迦说么蟪删汀F渲腥缧牡茏影巳?;如子弟子十三人。他的傳教方法獨特,常以歌唱教授門徒。15世紀噶舉派高僧桑結堅贊編輯完成了《米拉日巴道歌集》,共500余首,刻版印刷,流傳于世。宗喀巴大師

(1357~1419):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創立者。他總結大小乘、顯密一切教誡理論,而自成一家之言。他所創的格魯派至今為我國藏地第一大教派。藏語系統的佛教徒,大多崇奉他為教主。虹化身昔青寺的祖師鄔金諾若沃的肉身塔。他當年與龍薩祖師一同隨敦都多杰上師學法,學成后來到昔青寺的土地,建起了昔青寺。祖師的肉身大多虹化了,有一小部分,讓人們供養在了昔青寺。

多智欽寺大堪布"路慈爾"虹化后身體縮小如孩童1952年,德格益龍人索郎南杰虹化時,當時的西藏區委書記張國華將軍和西藏上層人物土登尼瑪等很多人在場,并親自目睹一位活佛“虹化”走了。大啟庫者、推煙林巴及其弟子共13人先后全部虹化。1883年,仁增白瑪?雅克及其弟子壤日克在敏珠林寺虹化,虹化后身體縮小成小指般大。1935年,扎巴地方維色也虹化走了。1969年,壤塘縣的俄未路活佛和班瑪縣的那希堪布樂活佛分別于修果寺和知欽寺圓寂,身體均縮小到30公分高左右,火化后,出現了五色舍利子。1983年色達縣年龍寺的堪布索爾頓活佛圓寂后,身體也縮小成小臂高,火化后出現了五色舍利子。飛升虹化瓦西·梅瓦堪千飛升虹化才旺仁真仁波切的成就事跡(1958年)

1951年到青海省黃南自治州同德縣桑赤寺擔任堪布,一直到1958年被關到監獄,當時被士兵押往地甘寺準備批斗,在途經某一山上之時,從被綁的牛背上飛升虹化?!段鞑厣罆匪骷兹什ㄇ谢纠砟钪唬毫垒喕亓揽煞譃槿频篮腿龕旱馈H频罏樘臁⑷?、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梁武帝時志公祖師能知人的前因后果。有個富有的人家辦喜事,于是就請志公祖師來為他們念經降福。志公去到那里一看,就說了:‘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豬羊坑上坐,六親鍋里煮。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當代輪回事實2015-06-1902:28:22來源:

新京報(北京)湖南侗鄉百余人自稱轉世而生擁有前世記憶何姿娜與父親何彬:女兒的前世正是自己29年前溺水身亡的妹妹何彬回憶,何姿娜兩歲以后,講述前世的事情越來越多,包括她去世時的情形。一九八六年仲夏的一天,何芹砍柴回來,到都壘河游泳時溺水身亡。何彬說,何姿娜能夠記得自己前世被救起的時候遺體在岸上擺放的位置。還能講起自己前世的入學通知書放在什么地方。自稱為“再生人”的石爽人展示來訪者的簽名。石爽人說,她是轉世回來的,她前世叫姚家安,1936年出生。二十四歲發燒而死,三年后,轉世投胎到壘陽寨,成為石爽人。坪陽村一些老人記得,1960年5月的一天。24歲的姚家安去地里種豆子,回來在魚塘洗腳中毒,回到家發高燒,燒了3天后就死了。石爽人說,關于前世的記憶,是從她兩歲的時候開始恢復的。有一天,她在樓梯口摔倒了,站起來的時候,就想起自己的前世叫姚家安。山西老人158年三次轉世前世狀元今世村姑

牛文啟居士是山西省石樓縣裴溝鄉裴溝村人,生于1916年農歷二月初三日,是一位樸實的農村婦女。但她在山西石樓縣裴溝鄉很有名,因為她確頗有奇異之處。據她回憶,她第一世是陜西省西安市大雁塔人,男性,名叫周貴才,是販騾販馬大商人,37歲那年去世。第二世投胎于河南省古洛陽一葉姓官宦人家,名葉文國,順治16年,女扮男裝中過文狀元,在29歲那年夸官到青海省西寧市,后得傷寒而死。她今生投胎到山西省石樓縣黃石峪村,是她記得的第三世。這一世家窮,沒有讀過書。其二,是她今生沒有上一天學,四書五經卻可熟背如流。因為她前世是文狀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