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第14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課標要求課標解讀了解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史實,探討影響其變化的因素。1.近代“衣”、“食”、“住”、“社會習俗”的變化。2.鴉片戰爭后,西方文化逐步滲透。3.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產生重大影響。4.20世紀50-70年代的社會風尚。5.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對中國人社會生活產生的巨大影響。夯實基礎一、動蕩中變化的近代社會生活1.物質生活的變化。(1)原因: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的入侵客觀上帶來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習俗;一些先進的中國人積極主動吸收外國的一些生產生活方式。(2)表現:“衣”:“洋布”、“洋裝”漸漸進入中國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中西合璧的①________,受到新派人士的歡迎;20世紀二三十年代,服飾五花八門,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學生裝等并行。中山裝“食”:鴉片戰爭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開始出現西餐館,還有面包房、咖啡店,②________成為有錢人的一種時尚。“住”:鴉片戰爭后,沿海和內地的大城市中,開始出現③________或中西合璧的豪宅。2.社會習俗的變遷。近代中國社會習俗也受到西方④________的影響。戊戌變法時的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⑤________”,并改革傳統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斷發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國時期,政府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喪儀式由繁瑣愚昧,改為簡約文明。與大城市相反,農村仍處于⑥___________狀態,傳統習俗習慣在農村沿襲。吃西餐歐式洋房民主思想廢止纏足落后、封閉思維拓展
1.1913年,著名學問家章太炎在報上刊登征婚廣告,條件是:以湖北籍女子為限;須文理清順;大家閨秀;要不沾染學堂中平等自由之惡習;有從夫之美德。“章太炎在報上登征婚廣告”此舉說明了社會習俗方面開創了什么風氣?點撥:改革傳統婚姻制度,主張自主擇偶。夯實基礎二、新中國社會生活新風尚1.新中國成立。(1)人民當家作主,人們生活逐步改善。20世紀50-70年代,⑦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國社會風尚的主流。(2)由于物質匱乏,許多生活必需品要憑⑧______計劃供應。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總體較低。2.改革開放后。(1)“穿”:著裝從灰藍色調為主變為五彩繽紛,從單一款式走向多樣化。勤儉節約、無私奉獻票證(2)“吃”:到1987年基本解決溫飽問題,政府還倡導“⑨____________”。(3)“住”:人民的住房狀況不斷改善。1995年,國家在城鎮啟動了“⑩________”。(4)“行”: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外出旅行等。注重環保、講究衛生、?_________社會風尚逐步形成。賑濟災區菜藍子工程安居工程思維拓展
2.有人說“流行的服飾是社會發展、變化狀況的一個縮影”。請結合下面兩圖加以說明點撥:20世紀50年代流行列寧裝,反映了當時中蘇關系的親密;生活水平低;高度集中的社會體制導致了服裝的單調。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人民生活富足,審美觀念提高導致了服飾的多樣化。近代中國社會習俗變遷的原因、特點和影響要點精析
1.原因。(1)西方國家對中國侵略的客觀影響。進入近代社會,西方國家把西方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移植過來,對中國的社會生活造成巨大的沖擊。(2)中國政府政策的影響。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改變傳統社會風氣的政令。如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3)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影響。(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斷傳播和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都沖擊著舊的生活方式,促進社會生活的演變。如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廢止纏足”,辛亥革命前后,這一主張得到進一步實施。2.特點。(1)經歷了一個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向西方學習的過程。(2)隨著中國近代經濟、政治、思想的變化而不斷加深。(3)城鄉之間差異極大。主要發生在大城市,廣大農村仍然處在落后、封閉狀態,地區之間的發展也極不平衡。(4)實質是東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結果是中西文化逐漸融合,且保留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3.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促進了中國近代政治、經濟、思想的發展。互動探究
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婦女貪上海租界傭價之昂,趨之若鶩,甚有棄家者,此未見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販營生而奢華漸起,女以紗絲工作而禮教鮮存也。聲氣遠播之后,內地婦女之妄想自由,誤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滬,父母丈夫不能阻也。——《適可齋記言(19世紀末20世紀初)》材料二女子裹腳從此解放了,已經裹的放掉,已經裹小的也放大,社會上很自然地一致認為,民國紀元以后生下的女兒,一概不裹腳。——黃炎培《我親身經歷的辛亥革命事實》請回答:(1)據材料一,指出當時婦女對社會生活習俗變遷的心理態度?從當時社會狀況看推動這一心理產生的原因有哪些?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當時社會政治思想領域的變革特征?(2)據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對社會生活習俗的心理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生活習俗變遷的趨勢?答案:(1)態度:熱切追求新生活習俗。原因: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維新等啟蒙思想的傳播;中國完全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影響。特征:新思想與舊思想沖突,例如:維新派與封建頑固派論戰,革命派與維新派論戰。(2)影響:人們積極接受、推進文明習俗。趨勢:由煩瑣走向簡約文明;生活心理由封閉走向開放;存在地區性發展不平衡。近現代社會生活的四次變化的歷史背景要點精析
第一次大的變化是在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洋貨”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開放的沿海沿江地區,人民的生活與以前相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第二次大的變化發生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舊的風俗習慣受到極大的沖擊,人們的精神生活都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第三次大的變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由于政府的強制行動,一些社會丑惡現象被取締了。物質生活上出現了平均主義,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還是有保障的。第四次大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政治環境也越來越寬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飛速的提高,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互動探究
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欲伸民權,必廣民智,必先革除惡風陋習對人民的禁錮。……早在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上書《請禁婦女裹足折》和《請斷發易服改元折》,認為女子裹足,不能勞動;辮發長垂,不利于機器生產;寬衣博帶,長裙雅步,不便于萬國競爭的時代,請求放足、斷發、易服以便“與歐美同俗”,又說:“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風俗,新政亦不能行。”這就把變衣冠作為學習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具有啟發民智的意義。材料二下列兩幅圖分別是清朝(左圖)和民國時期(右圖)的女性花鞋。材料三
20多年前,“毛式的中山裝”一統中國服裝市場(見圖一)。如今,我們的服裝不拘泥于一種風格一種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服飾上,演繹出許多文化的味道來(見圖二)。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提煉康有為的主張并分析其目的。(2)依據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哪些運動為中國近代習俗的演變開辟了道路。(3)結合材料三分析從“毛式的中山裝”到多姿多彩的服飾的變化的原因。(1)主張是放足、斷發、易服。目的是革除陋習以開民智、興民權,為變法提供條件。(2)戊戌變法、辛亥革命。(3)改革開放,生產力發展(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審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等。中國近代服飾變革晚清時期,人們的服飾仍受到等級制的約束,官民著裝不同,不同品級的官員著裝也不同,外域服裝更被視為異端。但在沿海通商口岸,從19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已有洋行買辦穿西服的現象。清朝結束后,服飾等級制被打破,既保留中國傳統服飾特點,又帶來外來服飾風格的中山裝很快在社會各階層中流行起來。對以上史實的正確認識是(
)①西方對中國的文化侵略是導致西服流行的主要原因②服飾變化與近代政治變革密切相關③服飾變化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平等的歷史潮流④服飾變化與近代中國思想觀念開放程度相一致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導析:本題以晚清時期中國服飾的變化為背景切入考查影響服飾變化的因素及學生分析理解能力。服飾的變化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信息的綜合反映:西服流行受西方文化侵略的影響,但絕不是其在中國流行的主要原因。②③④正確敘述了影響服飾變化的因素。答案:A
璧近代中國社會習俗風尚變革下列歌謠中,不能反映民國初年社會風尚的是(
)A.結婚證書當堂讀,請個前輩來證婚B.文明洋傘小包裹,長筒洋襪短腳褲C.辮線斜拖三尺長,之乎者也說荒唐D.改良的頭,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腳丫導析:答案:C【學思之窗】請思考:你認為,導致當今中國產品豐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方法點撥:把握問題的關鍵詞“當今”,從經濟、政策、科技、物質文明的創造者等角度分析歸納“產品豐富的原因”。答案要點:第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實現小康社會作為經濟建設的奮斗目標;第二,新時期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改革計劃經濟體制,建立了極為豐富的商品生產體系;第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產量逐年提高,政府還啟動了“菜籃子工程”、“安居工程”等項目,使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四,科學技術的發展;第五,人民群眾生產積極性高漲。【探究學習總結】一、本課測評請回答:列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主要表現,并分析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方法點撥:可列舉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衣、食、住、風俗習慣等方面變化的表現,然后從外因和內因分析變化的原因。答案要點:(1)變化表現:①衣的方面,從長袍馬褂到西裝和五彩繽紛的休閑服裝。②食的方面,從傳統飲食到引進西餐,再到講求飲食的營養均衡和健康。③住的方面,從傳統平房到寬敞樓房。④風俗方面,改變陳規陋習,推廣文明習俗。(2)變化原因。①外因:鴉片戰爭以來由于西方國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傳入中國。②內因: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自身的落后,主動向西方學習;中國共產黨以發展國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為工作重心。二、學習延伸對自己家庭在改革開放前后的物質生活變化情況(包括收入、住房、衣食、家用器具等)進行調查比較,再用表格形式展示出來。答案要點:(1)調查對象可以是自己所在班級的同學家庭生活的變遷;也可以通過向父母咨詢,以自己的家庭物質生活的變遷為主題進行對比分析。(2)列表時注意時間是“改革開放前后”,內容是“物質生活”。可以參照以下格式: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穿著飲食住房出行一、基礎題1.在“歐風美雨”的影響下,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生活也異彩紛呈。下列服飾既體現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滿漢風格的是(
)C2.(2013·太原模擬)下面分別是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中國女青年群體流行的服裝圖片。導致這兩個時期服飾流行樣式變化的相同的原因是()A.政治觀念的影響B.審美情趣的變化C.生活水平的提高D.國際潮流的影響A3.鴉片戰爭后,中西合璧成為中國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以下最能體現這一特征的建筑是(
)解析:A項為北京傳統的四合院;B項為西式教堂建筑;C項為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D項為現代高層建筑。答案:C4.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記中描述著名買辦徐潤的花園時說:“園小而曲折,然樓閣幾案皆有夷氣。”這里的“夷氣”主要是指(
)A.陳設帶有西洋風格B.全部供外國富商居住C.園中皆為日式家具D.招聘歐洲建筑師施工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夷”是清朝時期對洋人的蔑稱,因此選A項。答案:A5.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在與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許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C6.近代中國,帶有“洋”字的詞便成了當時漢語詞匯中的一個大家族,如:“洋傘”、“洋油”、“洋火”、“洋布”、“洋釘”、“洋房”等,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后來這些“洋”詞在老百姓日常用語中逐漸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機面前國人愛國熱情不斷高漲B.新中國的成立擺脫了帝國主義的奴役C.國民政府規定不準使用“洋”詞D.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D7.1995年,國家在城鎮啟動了“安居工程”,目的是(
)A.實現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B.解決中低收入職工的住房問題C.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住房問題D.開發商品房市場,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B8.(2013·新鄉一調)1876年葛元熙《滬游雜記》中提到:“新交因狐裘而訂,不問出身。舊友以鶉結而疏,視同陌路。遂令輿臺隸卒輝煌而上友,官紳寒士貧儒藍縷而自慚形穢。”材料表明當時上海()A.傳統鄉土社會結構的深刻劇變B.受到西方民主平等觀念的沖擊C.民眾服飾樣式及功用發生變化D.社會交往商業化特征日益顯著D二、能力題9.服裝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語言、一種文化。它的變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記錄著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的歷史變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標準銷售合同范本
- 植物生物學細胞結構與功能題庫
- 智能物流倉儲系統安全管理預案
- 物流行業倉儲配送與路線優化方案
- 電力行業智能電網調度與運維的創新方案
- 廣東省珠海某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階段考試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瓊山區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測試考題以及答案
- 2025年鄉村醫生農村婦幼保健知識重點難點試題集
- 冬季學校消防知識教育主題班會
- 2025年小學英語畢業考試模擬試卷:口語提升寫作技巧解析
- 溫室大棚項目績效管理手冊范文
- 叉車技能比武實施方案
- 上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指標90項
- 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寫作練習紙
- 《電機定子、轉子沖片和鐵芯》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
- 瀕危動物保護聯盟之江豚篇-ppt課件
- 學校中層干部民主測評表(一)
- 餐廳服務員中級操作技能考核試卷
- 焊接質量計劃書
- 中建股份《項目管理手冊》印刷版
- 服裝購銷合同(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