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養漫談-程校長-2012_第1頁
教師素養漫談-程校長-2012_第2頁
教師素養漫談-程校長-2012_第3頁
教師素養漫談-程校長-2012_第4頁
教師素養漫談-程校長-201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真三愛”鑄師魂

“三能三會”練師能——教師素養漫談程功明一、何為“三真三愛”?何為“三真”:真誠、真實、認真

A、泰國無驗鈔機說明什么?

B、美國“9.11”后拒收中國抗生素說

明什么?愛人、愛物、愛理

A、最美教師張莉麗的故事(原文)

B、最美司機吳斌的故事(原文)何為“三愛”:二、為什么說“真、愛”為師德之魂?“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愛滿天下”——陶行知“有教無類”——孔子“沒有真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A.著名特級教師于漪的故事

B.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故事1、嚴格要求、練好內功:以誠待人與人為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待事

A.留德留日學生的“惡小”教訓

B.中國“狼爸”蕭伯佑育子故事(全文)

美國“虎媽”蔡美兒育女故事(全文)三、如何做到“三真三愛”?三、如何做到“三真三愛”?2、付諸行動、鍾練品格:

A偉人毛澤東的故事

B偉人周恩來的故事

四、何謂“三能三會”?三能三會:

能說會道能寫會畫能歌會舞會外語(簡單的外語交流交際)會電腦(課件制作)會音樂(會欣賞、懂樂理)一口好話(流利標準的普通話)一手好字(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一篇好文章(文通句順的各類文體)一百首(篇)好詩文(熟背成誦)三會四好:三會四好五、如何做到“三能三會”?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A.雷鋒的故事(歷史)

B.王杰的故事(歷史)

C.陳萬霞的故事(現實)

D.支教的故事(現實) 五、如何做到“三能三會”?2、努力練就“三能三會”本領 日積月累 持之以恒 不驕不躁 專心致志“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代盧綸《塞下曲》

“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

A、“華羅庚運用數學家的頭腦,用嚴密的邏輯推理,指出盧綸《塞下曲》的錯誤。‘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摘自1986年5月6日《安徽青年報》B、“華羅庚細細一推敲,卻發覺這首詩大有疑問,于是他寫了一首五絕加以評論。‘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雁是候鳥,北方大雪時應早已南歸,而古代詩人沒有注意到這一物候現象,或者是在寫作時忽略了這一問題。……”——摘自廣西大學主辦的《閱讀與寫作》1987年第1期C、“華羅庚一眼發現了其中(指《塞下曲》)有不符合生活實際的漏洞。于是寫了一首五言絕句:‘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指出歷史詩文的錯誤。”——摘自1987年9月14日276期《語文報》D、“你可能讀過盧綸的《塞下曲》,那可算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可數學家華羅庚卻提出質疑:‘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這種大膽向名家挑戰,敢于質疑的精神,可以說是華老所以能攀摘數學‘桂冠’的重要原因之一。”——摘自西南師大出版社《中學作文新題設計精編》A、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代高適《別董大》B、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選自唐代李頎《古從軍行》C、北風吹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D、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唐代李白《塞下曲》E、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我國北方農諺六、結束語“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三能三會感悟行知內涵

練培育英才真功夫,求真博愛踐行師陶真諦

做基礎教育好園丁。謝謝!最美教師張莉麗的故事張麗莉是任教于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

2012年5月8日20時38分,在佳木斯市勝利路北側第四中學門前,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本可以躲開逃生的張麗莉奮不顧身救起學生,危急之下,教師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不幸被碾到車下,造成雙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以至生命垂危,另有4名學生受傷。張麗莉用柔弱的身軀譜寫了一曲英勇奉獻的大愛之歌。平民英雄用生命履行職責

——最美司機吳斌

2012年5月29日,杭州公交司機吳斌駕駛的大巴車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突然間不知從哪里飛出一塊鐵片,砸碎了大巴車的前擋風玻璃,砸中正在開車的司機吳斌。肝臟破損、肋骨骨折……在重傷后的短短幾十秒鐘里,吳斌先將大巴車緩緩停下,然后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艱難地站起來,告知車上乘客注意安全。危急時刻,強烈的職業責任讓他保全了車上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6月1日凌晨,因傷勢過重,48歲的吳斌不幸去世。

1分16秒,吳斌用生命履行了職責;1分16秒,吳斌用平凡凝聚了偉大;1分16秒,吳斌用行動詮釋了人生大愛與生命價值。中國“狼爸”

2009年,香港商人蕭百佑的兒子蕭堯、女兒蕭君參加了“港澳臺全國聯考”。蕭堯以591分被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錄取,蕭君以616分被法學院錄取,蕭君還是港澳臺聯考的狀元。同時考上北大,這在北大歷史上也是頭一次。老三蕭簫2011年也被北大錄取,創造了“一門三北大”的奇跡。小女兒蕭冰目前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讀高中。蕭百佑的教育口號是“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被稱為“中國狼爸”。在“狼爸”蕭百佑眼中,“打孩子”不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而且是“最精彩的一個部分”。他認為,自己學生階段的成功主要受益于母親“動輒就打”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他選擇了延續家族傳統。蕭百佑表示,他并非是公眾眼中的“野蠻父親”,用暴力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意志。“打孩子不是像說得那么簡單。根據我的經驗,要打得科學,打出藝術并不容易。那什么是科學地打呢?我認為,是明家規、定尺度的家法。孩子們知道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錯的,錯的是新錯還是重犯。錯了打哪里,打多少下,打的時候不能有不良的反應。打完之后要孩子表述受罰后的決心。”蕭百佑說。蕭百佑認為,孩子身上有三個特性:動物性、人性、社會性。在12周歲之前,孩子身上動物性的特征表現得比較強烈,必須用“打”的方式才能讓孩子懂得是非道理。“所以在孩子12歲之前,我都是以打為主,”蕭百佑說,“但孩子到了12歲,為人品行已經基本成型。此后,我就不會對孩子動手,而是完全依靠說教。”《虎媽戰歌》虎媽是美籍華人,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虎媽式教育的核心其實就是中國傳統教育方式的美國延續,在中國傳統儒家的觀念里,學生如果不聽話,面臨的將是戒尺的懲罰,而在西方教育觀念普遍認為,讓孩子有自己更多的自主發展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虎媽式教育的規矩:◆不準在外過夜;◆不準參加玩伴聚會;◆不準參加校園演出;◆不準抱怨不能參加校園演出;◆不準看電視或玩電腦游戲;◆不準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