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養生常用中藥的性能及使用第一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人參栽培者為“園參”,野生者為“山參”。多于秋季采挖,洗凈;園參經曬干或烘干,稱“生曬參”;山參經曬干,稱“生曬山參”;經水燙,浸糖后干燥,稱“白糖參”;蒸熟后曬干或烘干,稱“紅參”。朝鮮人參產于朝鮮的人參,習稱朝鮮人參,又名別直參、高麗參。商品有朝鮮紅參、朝鮮白參之分,而以紅者為優。第二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人參人參: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則性溫。功能補五臟、安精神、健脾補肺、益氣生津、大補人體元氣。(1)搶救虛脫:凡久病氣虛,或大失血、或急性暴病致突然氣微欲絕,四肢厥冷,虛汗淋漓,神昏不語,脈象微散,似有似無等氣脫危癥,急用人參15-30克,可大補元氣,挽救虛脫,四肢冰冷明顯者,加附片9-12克,增強回陽救逆;出虛汗較甚,加麥冬、五味子益氣養陰,止汗固脫。第三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人參(2)治氣虛:本品可補脾肺之氣治氣虛,四君子湯,人參10克、白術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補肺湯;黃芪25克,黨參12克,熟地12克,紫菀l0克,桑白皮10克,五味子5克。
水煎服,1日2次。(3)扶正祛邪:補益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對正氣虛而邪氣盛證候,在祛邪藥中加入人參,可起扶正祛邪作用。第四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人參紅參:補氣之中帶剛健溫燥之性,能振奮陽氣,適于回陽救逆;生曬參:性較和平不溫不燥,補氣又能生津,適于扶正祛邪;白參:性最平和,效力相對較小,適健脾益肺;野山參:大補元氣,無溫燥之氣,補氣之中兼滋養陰津;太子參:益氣健脾,但補力較小,適于氣血不足,病后虛弱,津乏口干等。第五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用法用量】0.5~3錢,大量可用至1兩。反藜蘆,畏五靈脂,服人參腹脹甚,可用萊菔子或山楂解。注意:凡肺氣壅滯,胸悶憋氣,表邪未解及一切實證、熱證均忌用。第六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黨參黨參:補氣健脾,常作為人參的代用品治氣虛證。(1)健脾胃:脾胃之氣不足出現四肢困倦,短氣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軟等,本品可增強脾胃功能而益氣,第七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五味異功散:人參、炙甘草、茯苓、白術、陳皮各等份。參苓白術散:人參10g,茯苓10g,白術(炒)10g,山藥10g,白扁豆(炒)7.5g,蓮子5g,薏苡仁(炒)5g,砂仁5g,桔梗5g,甘草10g。第八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黨參2)益氣補血:用于氣血兩虛者,如八珍湯、人參養榮湯,歸脾湯等,近代研究能通過脾臟刺激增加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常配當歸、白芍、生熟地等治各種貧血。第九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黨參(3)治氣虛咳喘。【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大劑1~2兩;近代研究黨參有強壯作用,可是紅細胞上升,白細胞下降,使周圍血管擴張,降血壓,并抑制腎上腺素升壓作用。第十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黃芪【別名】綿芪、綿黃芪甘、微溫,助衛氣,固皮表,補中氣,升清氣,托瘡毒,利小便。(1)固表止汗:體弱,久重病之人,表虛衛氣不固,常自汗,易受風寒感冒者,配浮小麥、麻黃根、五味子、煅龍牡等,或用玉屏風散。(2)補中益氣:如補中益氣湯,舉元煎(黨參、升麻、白術、甘草)。第十一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黃芪(3)消水腫:治頭面、四肢水腫,如防己黃芪湯,或防己茯苓湯(防己、茯苓、桂枝、甘草、黃芪)用于全身及四肢皆腫,并感覺惡風的。本品單味濃煎(60-90克每日)可消腎炎水腫,并消除尿中蛋白,配北五加皮、桂枝,豬苓、茯苓,對心臟性水腫有效,用于利尿量不宜過大6-9克為宜。(4)補氣生血:當歸補血湯(黃芪60-120克、當歸9-15克)補氣而生血。第十二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5)托毒排膿:氣血虛弱之人患瘡瘍,致膿如稀水,瘡口久不收口,用黃芪配黨參、白芷、防風、當歸、川芎、桂心、厚樸、桔梗、五味子、甘草等,生黃芪偏于走表,固表止汗,托里排膿,斂瘡收口,炙黃芪重在走里,補中益氣,升提中焦清氣,補氣生血利尿。注意:胸悶胃滿、表實邪阻,氣實多怒者勿用。第十三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用法用量】9~30g。1、體虛自汗:(玉屏風散)黃芪5錢,白術3錢,防風2錢。水煎服。2、脾胃虛弱以及氣虛下陷引起的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補中益氣湯)黃芪4錢,黨參、白術、當歸各3錢,炙甘草、陳皮、升麻、柴胡各1.5錢。水煎服。3、失血體虛:黃芪1兩,當歸2錢。水煎服。4、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黃芪1兩,當歸、龍眼肉、五味子各5錢,紅棗10枚,黑豆1兩。水煎服。第十四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5、腦血栓:黃芪0.5~1兩,川芎2錢,當歸、赤芍、地龍、桃仁、牛膝、丹參各3錢。水煎服。6、白細胞減少癥、貧血:生黃芪、雞血藤各2兩,當歸1兩,黨參、熟地黃各5錢。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孕婦當歸減量。7、乳汁缺乏:黃芪1兩,當歸5錢,王不留行、路路通、絲瓜絡、炮山甲各2錢。水煎服。8、陰汗濕癢。用黃芪酒炒后研細,切熟豬心蘸著吃,有效。第十五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白術白術:甘苦、微溫,健脾燥濕,益氣生血,和中安胎。(1)健脾燥濕:用于脾虛濕濁不化,脾虛泄瀉。(2)益氣生血:如八珍湯、人參養榮湯等。第十六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白術(3)和中安胎:妊娠惡阻,常配:陳皮、竹茹、蘇梗、茯苓、藿香、生姜等,兼胎熱者加黃芩、梔子、黃芪、黨參等。【用法用量】6~12g。第十七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山藥【別名】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藥、淮山、白山藥山藥:味甘性溫,補脾胃、益肺氣、強腎固精、治帶下。第十八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1)補脾胃:有補脾胃而止瀉的作用,配人參、白術、茯苓、芡實、扁豆、蓮子肉等。(2)益肺氣:補脾胃以益肺氣。第十九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山藥(3)強腎固精:本品生用補腎生精,益肺腎之陰而治消渴,上消明顯:配天花粉、麥冬、知母、黃芩、五味子、沙參、生石膏、烏梅等;中消明顯:配生石膏、知母、葛根、黃精、黃芩、天花粉、生地、生大黃等;下消明顯:配生熟地、山萸肉、五味子、澤瀉、丹皮、茯苓、肉桂等。第二十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山藥(4)治帶下:用于脾腎兩虛,是濕邪注于下焦的帶下病。生山藥強腎生精、治消渴,炒山藥補脾胃、益肺氣、治帶下。炒薏仁、炒山藥均健脾止瀉,但炒薏仁偏于利濕以燥脾,炒山藥偏補脾腎而固澀。用山藥后有人可產生氣壅、腹脹悶、食欲不振等不適,可配陳皮預防。【用法用量】15~30g。第二十一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白扁豆白扁豆:甘、微溫,健脾養胃、消暑祛濕。本品補脾不膩,化濕不燥,對脾胃虛弱或大病后,欲用補劑先用扁豆,能調正氣而無飽悶之弊。白扁豆生用消暑祛濕,炒用健脾養胃。第二十二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白扁豆綠豆性涼,消心胃之暑,兼利濕解毒,扁豆性微溫,消脾胃之暑,并健脾扶正。荷葉升清氣而消暑,扁豆降濕濁而消暑。第二十三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大棗大棗:補脾和胃,強健脾胃,止瀉、生津,補養強壯,并緩和藥性,解毒,保護脾胃。大棗核炒焦,泡水代茶飲,使人安睡,第二十四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大棗龍眼肉,大棗均益脾,龍眼肉偏養心補血,治心虛,大棗偏補脾和胃,治脾虛。飴糖味甘益脾,偏緩急和中,治中虛作痛;大棗味甘益脾,偏益氣生血,兼養心治脾虛,心慌如懸。注意:胃脹滿,痰熱者不宜用。【用法用量】6~15g。第二十五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甘草甘草:補脾、清熱、解毒、緩急、潤肺、調和藥性。(1)生甘草有清熱解毒及潤肺的作用,常用癰疽瘡瘍,陰疽配伍熟地、麻黃、鹿角膠、肉桂、白芥子、桂枝等同用;現代研究生甘草對番木鱉、水合氯醛、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河豚毒素、蛇毒等有解毒作用,第二十六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配杏仁、貝母、炙杷葉、瓜蔞、知母、黃芩等用于肺熱咳嗽;配桔梗、射干、牛蒡子、玄參等用于咽喉腫痛。本品為滑潤性祛痰藥,口服后使咽喉粘膜減少刺激,適于咽喉炎癥,桔梗湯:桔梗3克甘草6克(傷寒論方子)第二十七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甘草(2)有緩急作用:緩解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如芍藥甘草湯,可用于因誤用汗法傷及陰血而出現厥逆,腳攣急不伸等癥。(3)調和藥性:本品藥性和緩,通行十二經,可升可降,與補、下、寒、熱、濕、涼等各類藥配合有調和藥性的作用。炙甘草適于補中益氣;生甘草適于清熱解毒、潤肺;第二十八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甘草生甘草梢治尿道中疼,適于淋病;生甘草節適于消腫毒、利關節;生甘草去皮為粉甘草,適于清內熱、瀉心火。注意:脾胃有濕而中滿嘔吐忌用,長期大量用可引起水腫,高血壓。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第二十九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熟地熟地:味甘、微苦、性微溫。補血生精、滋腎養肝、常用滋陰補血藥。炮制:⑴酒熟地黃:取凈生地黃,用黃酒拌勻,置燉藥罐內,密閉,隔水加熱燉透,或置適宜容器內蒸透至表面黑潤,至黃酒完全被吸盡,取出,曬至外皮稍干時,切厚片,干燥。生地黃每100kg,用黃酒30~50kg。酒熟地黃用于滋陰補血。⑵蒸熟地黃:取凈生地黃,置木甄、籠屜或其他適當容器內,加熱蒸至內外黑潤為度,取出,曬至八成干,切厚片,干燥。蒸熟地黃用于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常配當歸、黃芪、黨參、阿膠治等各種貧血。第三十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熟地熟地配當歸補血,熟地配白芍養肝、熟地配龍眼肉養脾,熟地配麻黃則不粘滯并通血脈、溫肌湊,如陽和湯(熟地鹿角膠姜炭肉桂麻黃白芥子甘草)治療陰疽、附骨疽、流注(寒性膿腫、閉塞性脈管炎、腸系膜淋巴結核、慢性骨髓炎、關節結核等);溫陽散結,配龜甲、知母、黃柏、豬脊髓、地骨皮、秦艽、鱉甲用于陰虛生內熱而骨蒸潮熱,消渴、耳鳴耳聾、盜汗、消瘦、午后顴紅、干咳少痰帶血、夜間燥熱等,如大補陰丸。阿膠補血兼止血,熟地補血兼填精髓,阿膠滋養肝腎兼養肺陰,熟地滋養肝腎兼養心血;桑葚補肝腎,性偏涼,補血之力不如熟地,熟地補肝腎,性偏溫,滋陰補血之力遠大于桑葚。第三十一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熟地當歸補血其性動,熟地補血其性靜,當歸生新血而補血,熟地滋陰精而養血,二藥合用互補。何首烏也補肝腎,但補血之力不如熟地,熟地烏須發之力不如首烏。熟地久服易用砂仁佐制,以免膩膈。注意:陽虛陰盛忌用,痰多苔膩、胸膈窒悶不宜用。用量用法:內服:煎湯,10-30克;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第三十二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當歸當歸:辛甘、微苦、性溫。治血分病常用藥,因使血各歸其所,故名。(1)補血:如當歸補血湯(黃芪、當歸)、四物湯(當歸、熟地、白芍、川芎)等;(2)活血,有活血通絡、散瘀消腫的作用,配連翹、銀花、赤芍、紅花、皂刺、山甲等用于瘡癰初起,腫脹疼痛。配川芎、紅花、半夏、防風、黃芪、桂枝、白芍、熟地、山甲用于肌膚麻木不仁。(3)潤腸通便:年老、久病、產后失血或津液不足因血虛腸燥而致大便秘結,當歸可養血潤腸而通便。(4)調月經:當歸能調理沖、任、帶三脈,善補血和血,為婦科調理經血最常用的藥。第三十三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當歸當歸配黃芪、黨參可補氣生血;當歸配大黃、牛膝可破下部淤血;當歸配川芎、蘇木、紅花、桔梗可活上部淤血;當歸配桂枝、桑枝、路路通、絲瓜絡可通達四肢,活血通絡。白芍補血偏于養陰,其性靜而主守;當歸補血偏于溫陽,其性動而主走,血虛生熱者宜用白芍,血虛有寒者用當歸;第三十四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當歸歸頭和歸尾偏活血破血;歸身偏補血養血;全當歸既補血又活血;歸須偏活血通絡;酒當歸偏行血活血,土炒當歸用于血虛見大便溏軟者;當歸炭用于止血。注意:大腸滑瀉和火旺者不用。第三十五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阿膠阿膠:甘平。補血、滋陰、潤肺、止血。阿膠塊能補血、滋陰。現代研究有促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加作用。阿膠配地黃、龜板、鱉甲、秦艽、銀柴胡、青蒿滋陰清熱,用于陰虛內熱、骨蒸癆熱等;阿膠珠止血、潤肺,隨證加入生地炭、黃芪、黨參、山萸肉、續斷、菟絲子、桑寄生、紫河車等健脾補腎藥,用于功能性子宮出血。第三十六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阿膠熟地、阿膠均滋陰補血,但熟地偏于補腎陰、填精髓而補血,阿膠偏潤肺、養肝、補血而滋陰、兼能止血;阿膠還有養血潤燥滑腸作用,可用于婦女產后便秘,血虛便秘等。注意:舌苔厚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均不適于本品。第三十七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食用方法1、阿膠羹:阿膠250克,黃酒250克,冰糖200克,黑芝麻、核桃仁各250克做法:取阿膠250g,砸碎。放入帶蓋的湯盆或瓷碗中,加黃酒250g,浸泡1-2天,至泡軟。取冰糖200g克,加水250ml化成冰糖水,倒入泡軟的阿膠中,加蓋。置盛膠容器于普通鍋或電飯煲內,水浴蒸1-2小時至完全溶化。將炒香的黑芝麻、核桃仁放入繼續蒸1小時,攪拌,成羹狀。取出容器,放冷,冰箱存放。每天早晚各服一匙,溫開水沖服。
第三十八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阿膠2、阿膠膏:阿膠一塊,冰糖20克做法:取阿膠一塊,砸碎至豆粒大小,將碎阿膠倒入白瓷碗或微波爐專用器皿中,加冰糖約20克、水約150ml,置于微波爐中。調火力至中檔,12分鐘后,打開爐門,膠香四溢。冰糖、阿膠全部溶化。取出放涼,溶液成果凍狀,冰箱存放。每晚臨睡前取一勺阿膠凍置口杯中,加開水或牛奶100ml,攪拌至完全溶解后服下。
第三十九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
3、牛奶沖服
將阿膠粉碎成細粉狀,每次取阿膠粉一匙(約3~4g)放入杯中,依個人口味,加入熱牛奶、豆漿等(80℃以上)邊加邊攪拌,使阿膠粉充分溶化后服用,口感香甜綿軟,回味悠久。第四十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何首烏何首烏:生首烏味苦澀,制首烏兼甘味,微溫。養血益精、平補肝腎、烏須發、兼潤腸通便、消瘰疬、治瘧疾。制首烏溫而不燥、補而不膩,性質平和,適于久服,常用于病后虛弱,陰虛血虧,筋骨軟弱以及滋補強壯丸藥中。本品有促進血液新生作用。用于津血不足之腸道津液缺乏,腸管傳導澀滯,大便秘結不通配當歸、肉蓯蓉、黑芝麻、火麻仁養血潤腸通便,現代研究有促進腸管蠕動,適用虛性便秘。第四十一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何首烏用于肝腎虛虧,精血不足,身體衰弱,須發得不到充足營養致須發早白配補骨脂、當歸、地黃、枸杞、女貞子、菟絲子、黑芝麻、旱蓮草等。熟地滋補肝腎、填精益髓之力較何首烏為優,但滋膩太甚,易膩膈害胃,首烏則不寒不燥,不膩膈,不害胃,又養血祛風,急需滋補用熟地為宜,長服慢補時用首烏為好,二藥可合用。第四十二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何首烏黃精也補而不膩,但偏補中益氣,潤養肺胃陰津,首烏偏滋補肝腎,養血益精。夜交藤水煎服治失眠,祛風濕、舒經絡、除痹痛,煎水外洗解毒、和血、祛風、用于風瘡、疥癬。生首烏用于消瘰疬,解瘡毒,通便結;制首烏用于補肝腎、強筋骨、養血、固精。第四十三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枸杞子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肝腎不足致腰膝無力,臍腹隱痛,陽痿不舉,大便溏泄等,如右歸丸;用于肝腎不足,精血不能上注于目致兩目昏暗,視物模糊不清等,如杞菊地黃丸;還有生津止渴作用,配麥冬、天冬、山藥、玉竹、地黃、知母等用于消渴,第四十四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現代研究有降血糖作用。枸杞葉可清上焦毒熱,代茶飲止消渴;枸杞根皮即地骨皮,清虛熱,退骨蒸。【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注意】外邪實熱,脾虛有濕及泄瀉者忌服。第四十五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麥冬麥冬:甘、微苦、微寒。(1)滋陰潤肺、清熱治咳。(2)養陰清心:心陰虛而心中煩熱,心悸失眠,舌紅,脈細數,配黃連、阿膠、貝母、生地、玄參、丹參、珍珠母、遠志等;心氣心陰兩虛,出現氣短倦怠,口渴汗出,脈微弱欲絕而虛脫者,急用生脈散,益氣養陰,斂汗固脫。(3)生津益胃:有養胃陰、生津液的作用。第四十六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4)潤肺利咽:肺熱陰傷,咽喉干痛,聲啞失音,舌燥口渴,配玄參、生地、桔梗、甘草、山豆根、金果欖、知母等同用。天冬、麥冬均滋陰,天冬甘苦、大寒,偏清熱降火,麥冬甘微寒,偏潤肺寧心,兼養胃陰,止煩渴。麥冬偏滋肺陰而清熱,兼養胃陰而止渴。第四十七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石斛石斛:甘淡涼,滋陰養胃,清熱生津,益腎,壯筋骨。用于溫熱病后期,因高熱而陰津受傷。注意用石斛治溫熱病,不可用之過早以免滋補斂邪。用于陰虛內熱干咳、盜汗、口渴、低熱等。用于腎精不足致目昏目暗,視力下降配生熟地、山萸肉、草決明、枸杞、沙苑子、地骨皮、菊花等,如石斛夜光丸,是治療目昏目暗視力下降的常用成藥。也可治腎虛而兩腳麻木痿痹者。第四十八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石斛玉竹、石斛均養陰,玉竹甘平滋潤,養肺胃之陰而除燥熱,補而不膩;石斛清腎中浮火攝元氣,除胃中虛熱而止煩渴,清中有補,補中有清。金釵石斛偏養胃陰、補腎精;霍石斛用老人、虛人陰液不足者;鮮石斛清熱生津、解渴之力佳,多用于溫熱病。第四十九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百合百合:為潤肺止咳和清心安神藥。配生地、麥冬、沙參、貝母、梨皮等用陰虛肺燥咳嗽;配沙參、五味子、馬兜鈴、訶子、麥冬用于久咳不愈,肺陰虛而肺氣浮散之證;配麥冬、蓮子、遠志、黃連、阿膠、玄參等用于熱病后余熱不清神志恍惚和陰虛心煩、失眠。第五十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鱉甲[性味]咸、寒。春、夏、秋季捕鱉,用刀割下頭,割取背甲,去凈殘肉、曬干。亦將鱉體置于沸水中煮1至2小時,燙至背甲上的皮能剝落時取出,剝下背甲,去凈肉,洗凈曬干。[功用]滋腎潛陽,軟堅散結。[主治]骨蒸勞熱、瘧母、脅下堅硬、腰痛,經閉癥瘕等癥。[用量]10~20克,搗碎,先煎。[禁忌]虛而無熱者忌用。鱉甲適不合人群:脾胃虛寒及食少便溏者;孕婦禁服。第五十一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百合五味子味酸而收,偏治肺氣之浮散;百合甘斂潤肺,偏治肺陰之虛燥;百部溫肺化痰治嗽,并殺蟲;百合甘斂潤肺治嗽,并寧心;治久久難愈胃痛,用百合配烏藥,為百合湯:百合30克、烏藥9克、丹參30克、檀香6克、草豆蔻9克、良姜9克、香附9克、
川楝子9克,對潰瘍病致長期胃痛,屬于虛實并見,寒熱夾雜,氣血皆病證候效好。第五十二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白果白果:甘苦澀平、小毒。收肺益氣,定喘治嗽,縮小便、止白帶。白果收肺益氣,偏痰喘兼咳者。炒熟用益肺定喘,生用降痰。量不可多大,1.5-9g。生甘草能解白果毒。第五十三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陳皮陳皮:辛苦溫,理氣藥。(1)消脹止嘔:肺胃氣滯致胸悶,上腹脹滿、惡心、嘔吐、胸腹脹痛配伍枳殼、半夏、蘇梗、蘇子,兼胃熱加黃芩、川楝子,兼胃寒者加高良姜、烏藥,兼中焦濕盛加茯苓、蒼術。(2)燥濕化痰止嗽:對中焦濕痰上犯或外感風寒致肺氣不利而發生咳嗽、痰多、胸悶、不思食等。(3)理氣開胃:對中焦氣滯,食欲不振者加麥芽、谷芽、蔻衣、神曲、山楂等促進食欲。第五十四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陳皮(4)避免補藥引起壅氣脹滿副反應:用黨參、黃芪、白術、山藥、地黃等補藥時配點陳皮。化橘紅化痰效最好,對痰多、稠、白粘者適用;廣橘紅偏輕清入肺,適于外感咳嗽痰多胸悶者;橘核散結止痛,用治疝氣痛;橘葉疏肝解郁,用于胸脅悶痛,乳房發脹;青皮偏入肝膽,破氣散滯,兼治疝;陳皮偏入脾肺,理氣和胃兼化痰。本品性香燥,過用久用耗散正氣。第五十五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萊菔子萊菔子:辛甘平,降氣平喘,化痰消積、理氣除脹。(1)痰喘咳嗽:由痰濁阻肺、肺失肅降產生咳嗽,氣喘,痰多胸悶等癥,如老年人慢支咳喘痰多者用麻杏二三湯,苔厚膩,大便干加熟大黃、瓜蔞、檳榔;呼氣困難加枳殼、桔梗、前胡,吸氣困難加磁石、沉香;咳重加紫苑、炙杷葉、貝母;咳痰清稀而涼的,加細辛、干姜、五味子。(2)食積腹脹:生萊菔子性善上升,服量較大時致惡心嘔吐,臨床少用;炒萊菔子性善降,可用于降氣化痰,消脹平喘。第五十六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菊花菊花:疏風散熱,用于風溫初起治風熱感冒。也是眼科常用藥,主治肝經風熱、目赤腫痛,兩目昏花,見風流淚,目生云翳,常配黃芩、密蒙花、青箱子、草決明、木賊草、桑葉、蟬蛻等;野菊花有清熱解毒治療疔瘡腫毒作用。第五十七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蜂蜜蜂蜜:多用于老人、虛人、津液不足、腸道滯澀而致大便燥結。飴糖、蜂蜜、大棗均味甘補中,飴糖性微溫主入脾,能緩急止腹痛,滋潤滑腸之力不如蜂蜜,蜂蜜兼潤肺治肺燥咳嗽;大棗甘溫補中,專補脾胃,無潤腸通便之力。第五十八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茯苓茯苓:利水除濕、寧心安神、益脾止泄。凡五臟六腑各部出現水濕停留皆可用茯苓,配黨參、白術、半夏、陳皮、豬苓、澤瀉、桑白皮、冬瓜皮等治脾虛濕停而全身浮腫;苓桂術甘湯加炒白芍、木香、吳茱萸、肉豆蔻治療腸功能紊亂(出現脾虛、中焦水濕不化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整);用于心脾兩虛,心神不寧,失眠健忘之證,配當歸、白術、柏子仁、遠志、酸棗仁、朱砂克。第五十九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赤茯苓偏于清熱利濕,茯神偏于寧心安神;茯神木偏于舒筋止攣,茯苓皮利水消腫。茯神木治心掣痛,神驚,健忘并平肝祛風,治冠心病心絞痛時,在寬胸、通陽、活血、開竅劑中加茯神木15-30克,可收到止痛效果。第六十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黑芝麻黑芝麻:甘平,滋補肝腎藥。補精、潤燥、滑腸等,配枸杞、菊花、熟地、山茱萸、白蒺藜用于肝腎不足之頭暈眼花;配制首烏、桑葚、旱蓮草、女貞子、生地用于肝腎不足頭發早白;配當歸、肉蓯蓉、桃仁、火麻仁等用津枯血燥的便秘。首烏烏須發兼養血,黑芝麻烏須發兼潤便。第六十一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附子附子:辛甘熱,有毒,其性走而不守,能內達能外徹,能升能降,凡凝寒痼冷,痹結于臟腑,筋骨經絡,血脈者,皆能以之開、通、溫、散;凡陽氣將脫,四肢厥逆冰冷,涼汗淋漓或絕汗如油者,皆可回陽救逆,立挽危亡。(1)回陽救逆:由心腎陽虛欲絕或大吐、大下、大汗后致陽虛欲脫,出現脈微欲絕,四肢厥逆,手足冰冷等虛寒險證,如四逆湯,參附湯。因內寒所致用四逆湯,因氣血兩虛所致用參附湯,兼大汗淋漓,可再加麥冬9、五味子9。(2)逐寒燥濕:因風寒濕三邪侵入而致氣血凝滯,閉塞而出現關節肌肉疼痛,陰雨天加重等,或脾受寒侵見腹痛、腹瀉,便清稀,手足涼,腹部不暖等。第六十二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附子(3)溫腎助陽:補腎助陽,增強生殖機能,腎陽虛衰表現生殖功能低下,男子陽痿,女子宮寒不孕,表現膝腰冷痛,陽痿精寒,臍腹疼痛,夜間多尿,足冷膝軟,飲食少思,五更泄,神疲怕冷,右尺脈弱等,如八味地黃丸,右歸飲。肉桂助腎陽,暖下焦,能引上浮之火下歸與腎;附子回陽氣,通行十二經,能追散失欲絕元陽。川烏、附子為同一植物,溫腎助陽用附子,通痹去風用川烏。第六十三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附子附子配人參、山茱萸治汗脫亡陽;附子配熟地、當歸能助生血之力;附子配肉桂補助腎陽;附子配桂枝、白芍、黃芪皮治陽虛自汗。附子配防風各12g治療痹癥,并且防風有殺附子毒作用。炮附子(黑附片)最常用,藥力足,效快;白附片藥力較和緩。注意:非虛寒證、寒濕證忌用;熱厥入咽即斃;孕婦忌服。第六十四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干姜干姜:辛熱,溫中散寒,回陽通脈,能引血分藥入血中氣分而生血,引附子入腎而祛寒回陽,并溫助心肺陽氣。(1)腹痛腹瀉:由脾胃虛寒或寒邪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致脘腹冷痛,喜熱喜按,或吐或瀉,用干姜溫胃散寒。(2)亡陽虛脫:如四逆湯。(3)寒痰咳喘:由于陽氣虛,水濕不化,聚而為飲,水飲寒痰,上犯于肺,致咳嗽吐白色稀水泡沫痰,氣喘、畏冷、頭眩、不欲飲水,冬季易發,配伍細辛、五味子,名“姜辛味”之法,有溫肺、開肺、合肺之功,如小青龍湯。第六十五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干姜干姜配麻黃,可去伏于肌腠中寒邪,必須詳細辯證,確診為寒邪者。干姜辛溫入脾經,兼入心肺,助陽而補心氣。炮姜炭偏于溫經止血,治小腹、脾腎之寒;干姜偏用治胃脘、臍腹、心肺之寒。第六十六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生姜【性能】辛,溫。歸肺、脾、胃經。【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應用】1.風寒感冒。本品辛散溫通,能發汗解表,祛風散寒,但作用較弱,故適用于風寒感冒輕證,可單煎或配紅糖、蔥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為輔助之品,與桂枝、羌活等辛溫解表藥同用,以增強發汗解表之力。2.脾胃寒證。本品辛散溫通,能溫中散寒,對寒犯中焦或脾胃虛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嘔吐者,可收祛寒開胃、止痛止嘔之效,宜與高良姜、胡椒等溫里藥同用。若脾胃氣虛者,宜與人參、白術等補脾益氣藥同用。第六十七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生姜3.胃寒嘔吐。本品辛散溫通,能溫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嘔功良,素有“嘔家圣藥”之稱,隨證配伍可治療多種嘔吐。因其本為溫胃之品,故對胃寒嘔吐最為適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溫胃止嘔藥。若痰飲嘔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湯(《金匱要略》);4.肺寒咳嗽。本品辛溫發散,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對于肺寒咳嗽,不論有無外感風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選用。治療風寒客肺,痰多咳嗽,惡寒頭痛者,每與麻黃、杏仁同用,如三拗湯(《和劑局方》)。外無表邪而痰多者,常與陳皮、半夏等藥同用,如二陳湯(《和劑局方》)。第六十八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生姜此外,生姜對生半夏、生南星等藥物之毒,以及魚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搗汁服。【使用注意】本品助火傷陰,故熱盛及陰虛內熱者忌服。第六十九頁,共七十六頁,2022年,8月28日枇杷葉枇杷葉:苦平,瀉肺降火,清熱化痰,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3 ATravel Plan Lesson 13 Beijing Is Great!(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冀教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3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十單元 酸和堿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2課時 溶液的pH及其應用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Unit 7 Lesson 38 Hobbies Are Fun!2024-2025學年八年級英語上冊同步教學設計(冀教版)河北專版
- 船舶衛生與衛生設施管理
- 3 荷花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下冊統編版
- 4《地球 我們的家園》《環境問題敲響了警鐘》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編版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一單元 第一節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Unit 6 The power of plants 第6課時Presenting ideas +Reflection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英語(2024)七年級上冊
- 2033三年級數學下冊 五 年、月、日第4課時 24 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蘇教版
- Module 2 Unit 2 What are you doing?(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微信生態運營全景解讀
- 《陜西省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導則(試行)》
- 辯論理論之需根解損(需要性、根屬性、解決力、損益比)
- (完整版)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繪制課件
- 現代一體化手術室建設發展現狀及展望
- 經緯度數轉換工具
- NB_T 10438-2020《風力發電機組 電控偏航控制系統技術條件》_(高清最新)
- 混凝土凝結時間計算及報告(樣表)
- 外研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二
- 第七章_材料顯微斷口分析
- 創傷護四項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