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篇遺傳信息的傳遞第十九章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主要內容
劉皓email: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第三篇遺傳信息的傳遞
DNA復制、轉錄和翻譯基因表達調控基因重組與基因工程(1958,F.Crick)Reversetranscription
第十四章
DNA的生物合成
DNABiosynthesis
(DNAReplication)復制(replication)是指遺傳物質的傳代,以母鏈DNA為模板合成子鏈DNA的過程。復制親代DNA子代DNA主要內容
復制的基本特征
DNA復制的酶學和拓撲學變化復制的過程逆轉錄和其他復制方式
DNA損傷(突變)與修復復制的基本特征BasicRulesofDNAReplication第一節半保留復制(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雙向復制(bidirectionalreplication)半不連續復制(semi-discontinuousreplication)
復制的基本特征
一、半保留復制是DNA復制的基本特征
DNA生物合成時,母鏈DNA解開為兩股單鏈,各自作為模板(template)按堿基配對規律指導合成與模板互補的子鏈。子代細胞的DNA,一股單鏈從親代完整地接受過來,另一股單鏈則完全從新合成。由于堿基互補,兩個子細胞的DNA都和親代DNA堿基序列一致。這種復制方式稱為半保留復制。半保留復制的概念:N15N15-yellowstrandN14-blackstrandN14G0G1G2heavyintermediatelightMeselson-Stahlexperiment
DNAcentrifugedinCesiumChloride,heavyDNAsettleslowerintubeRP5N15-DNAN14-DNA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CCACTGGGGTGACCAGGTACTGTCCATGACTCCATGACAGGTACTG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母鏈DNA復制過程中形成的復制叉子代DNA復制的分子基礎:堿基配對規律和DNA雙螺旋結構按半保留復制方式,子代DNA與親代DNA的堿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親代的全部遺傳信息,體現了遺傳的保守性。半保留復制的意義:遺傳的保守性,是物種穩定性的分子基礎,但不是絕對的。復制時,DNA從特定的起始點(origin,ori)開始向兩個方向解鏈,形成兩個延伸方向相反的復制叉,稱為雙向復制。復制叉(replicationfork):復制時DNA雙鏈解開成雙股,各自作為模板,子鏈延模板延長時所形成的一種Y字形結構。
二、雙向復制A.環狀雙鏈DNA及復制起始點B.復制中的兩個復制叉C.復制接近終止點(termination,ter)oriterABC真核生物每個染色體有多個起始點,是多復制子的復制。習慣上把兩個相鄰起始點之間的距離定為一個復制子(replicon)
。復制子是獨立完成復制的功能單位。5’3’oriorioriori5’3’三、半不連續復制3535解鏈方向3′5′3′3′5′領頭鏈(leadingstrand)隨從鏈(laggingstrand)順著解鏈方向生成的子鏈,復制是連續進行的,這股鏈稱為領頭鏈(leadingstrand)
。另一股鏈因為復制的方向與解鏈方向相反,不能順著解鏈方向連續延長,這股不連續復制的鏈稱為隨從鏈(laggingstrand)
。復制中的不連續片段稱為岡崎片段(okazakifragment)。領頭鏈連續復制而隨從鏈不連續復制,就是復制的半不連續性。DNA復制的酶學和拓撲學變化第二節TheEnzymologyandTopologyofDNAReplicationDNA復制的反應體系:底物(substrate):dATP,dGTP,dCTP,dTTP;聚合酶(polymerase):
依賴DNA的DNA聚合酶,簡寫為DNA-pol;模板(template):
解開成單鏈的DNA母鏈;引物(primer):
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其他的酶和蛋白質因子。
參與DNA復制過程的酶或蛋白質因子:
a.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b.與DNA解旋和解鏈有關的酶:解螺旋酶(Helicase)
引物酶(Primase)
拓撲酶(DNAtopoisomerase)
單鏈DNA結合蛋白(Single-strandDNA-bindingprotein,SSB)c.DNA連接酶(DNAligase)一、DNA聚合酶全稱:依賴DNA的DNA聚合酶
(DNA-dependentDNApolymerase)簡稱:DNA-pol1.復制的基本化學反應(dNMP)n
+dNTP→(dNMP)n+1
+PPiDNA聚合酶的作用特點以四種脫氧三磷酸核苷(dNTP)作底物;需要接受模板的指導;DNA新鏈生成需引物3’-OH的存在;新鏈的延長只可沿5→3方向進行。(一)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ⅠDNA-polⅡDNA-polⅢDNA-polⅠ(109kD)323個氨基酸小片段5核酸外切酶活性大片段/Klenow片段604個氨基酸DNA聚合酶活性
5核酸外切酶活性N端C端木瓜蛋白酶DNA-polⅠKlenow片段是實驗室合成DNA,進行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
5′AGCTTCAGGATA
3′
|||||||||||3′TCGAAGTCCTAGCGAC5′35外切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切除引物和突變的DNA片段。能辨認錯配的堿基對,并將其水解。核酸外切酶活性:
DNA-polⅠ
功能:對復制中的錯誤進行校讀,對復制和修復中出現的空隙進行填補。DNA-polⅡ(120kD)DNA-polII基因發生突變,細菌依然能存活。DNA-polⅡ對模板的特異性不高,即使在已發生損傷的DNA模板上,它也能催化核苷酸聚合。因此認為,它參與DNA損傷的應急狀態修復。功能:DNA-polⅢ(250kD)是原核生物復制延長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核心酶:α,θ和ε亞基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共性:都具有5’-3’聚合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二)真核細胞DNA聚合酶:五種DNA-pol起始引發,有引物酶活性。延長子鏈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參與低保真度的復制。在復制過程中起校讀、修復和填補缺口的作用。在線粒體DNA復制中起催化作用。DNA-pol
DNA-polDNA-polDNA-pol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三)DNA聚合酶與復制的保真性
(fidelity)復制按照堿基配對規律進行,是遺傳信息能準確傳代的基本原理。此外還需酶學的機制來保證復制的保真性。a.核酸外切酶活性在復制中辨認切除錯配堿基并加以校正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是指能從核酸鏈的末端把核苷酸依次水解出來的酶,外切酶是有方向性的。
A:DNA-pol的外切酶活性切除錯配堿基;并用其聚合活性摻入正確配對的底物。B:堿基配對正確,DNA-pol不表現活性。DNApolⅠ的校讀功能b.復制的保真性依賴正確的堿基選擇錯配堿基之間難以形成氫鍵DNA聚合酶對核苷酸的參入有選擇功能遵守嚴格的堿基配對規律;聚合酶在復制延長時對堿基的選擇功能;復制出錯時DNA-pol的即時校讀功能。DNA復制的保真性至少要依賴三種機制:二、與DNA解旋與解鏈有關的酶DNA分子的堿基埋在雙螺旋內部,只有把DNA解成單鏈,它才能起模板作用。
(一)多種酶參與DNA解鏈和穩定單鏈狀態E.Coli基因圖1.解螺旋酶(helicase)
——利用ATP供能,作用于氫鍵,使DNA雙鏈解開成為兩條單鏈。2.引物酶(primase)
——復制起始時催化游離NTP聚合生成RNA引物的酶。3.單鏈DNA結合蛋白(singlestrandedDNAbindingprotein,SSB)
——在復制中維持模板處于單鏈狀態并保護單鏈的完整。SSB與DNA單鏈的結合表現出協同效應。108局部解鏈后4.DNA拓撲異構酶:改變DNA超螺旋狀態、理順DNA鏈復制過程正超螺旋的形成:解鏈過程中正超螺旋的形成既能水解、又能連接磷酸二酯鍵。
拓撲異構酶Ⅰ
拓撲異構酶Ⅱ拓撲異構酶分類:拓撲異構酶作用特點:拓撲異構酶Ⅰ切斷DNA雙鏈中一股鏈,使DNA解鏈旋轉不致打結;適當時候封閉切口,DNA變為松弛狀態。反應不需ATP。拓撲異構酶Ⅱ切斷DNA分子兩股鏈,斷端通過切口旋轉使超螺旋松弛。利用ATP供能,連接斷端,DNA分子進入負超螺旋狀態。作用機制:三、DNA連接酶催化互補雙鏈DNA中單鏈切口處的相鄰3-OH末端和5-P末端之間生成磷酸二酯鍵,從而把兩段相鄰的DNA鏈連接成一條完整的鏈。
DNA連接酶(DNAligase)作用方式:HO5’3’3’5’DNA連接酶ATPADP5’3’5’3’DNA連接酶的作用:
DNA連接酶并不能連接單獨存在的單鏈DNA缺口,它所連接的都是在堿基互補的基礎上的缺口。
DNA連接酶也可連接DNA兩股鏈都有的缺口,但缺口的堿基必須互補。DNA連接酶在復制中起最后接合缺口的作用。在DNA修復、重組及剪接中也起縫合缺口作用。也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酶之一。功能:DNA聚合酶,拓撲酶和連接酶催化3,5-磷酸二酯鍵生成的比較
提供核糖3-OH提供5-P結果DNA聚合酶引物或延長中的新鏈游離dNTP去PPi(dNTP)n+1連接酶復制中不連續的兩條單鏈不連續→連續鏈拓撲酶切斷、整理后的兩鏈改變拓撲狀態DNA生物合成過程TheProcessofDNAReplication第三節(一)復制起始:DNA解鏈形成引發體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DNA解開成單鏈,提供模板。2.形成引發體,合成引物,提供3-OH末端。一、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E.coli復制起始點oriCGATTNTTTATTT···GATCTNTTNTATT···GATCTCTTATTAG···11317293244···TGTGGATTA-‖-TTATACACA-‖-TTTGGATAA-‖-TTATCCACA5866166174201209237245
串聯重復序列
反向重復序列53531.DNA解鏈識別區富含AT區DnaADnaB、DnaCDNA拓撲異構酶引物酶SSB35352.引發體(primosome)和引物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復制起始區域的復合結構稱為引發體。3535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鏈RNA分子。引物3'HO5'引物酶
復制起始的順序
DnaA辨認結合Ori識別區,幾個Dna蛋白相互靠近,并使富含AT區開鏈
DnaC協同DnaB進入起始部位
DnaA
進一步解鏈,SSB與解開的單鏈結合
引物酶(DnaG)進入
形成引發體
以NTP為原料,從5′3′合成RNA引物
DNAPOLⅢ催化第一個dNTP加到RNA引物的3/-OH上(二)復制的延長過程:領頭鏈連續復制,隨從鏈不連續復制復制的延長指在DNA-pol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式逐個加入引物或延長中的子鏈上,其化學本質是磷酸二酯鍵的不斷生成。
5'3'5'dATPdGTPdTTPdCTPdTTPdGTPdATPdCTPOH3'3'DNA-polⅢ領頭鏈的合成:領頭鏈的子鏈沿著5→3方向可以連續地延長。隨從鏈的合成解鏈方向同一復制叉上領頭鏈和隨從鏈由相同的DNA-pol催化延長原核生物基因是環狀DNA,雙向復制的復制片段在復制的終止點(ter)處匯合。oriter
E.coli8232oriterSV40500(三)復制的終止過程:切除引物、填補空缺、連接切口555RNA酶OHP5DNA-polⅠdNTP55PATPADP+Pi55DNA連接酶
隨從鏈上不連續性片段的連接:復制過程簡圖二、真核生物的DNA合成端粒(telomere)
指真核生物染色體線性DNA分子末端的結構。端粒的功能:維持染色體的穩定性維持DNA復制的完整性端粒的結構特點:由末端單鏈DNA序列和蛋白質構成。末端DNA序列是多次重復的富含G、T堿基的短序列。TTTTGGGGTTTTGGGG…端粒酶(telomerase)端粒酶RNA(humantelomeraseRNA,hTR)端粒酶協同蛋白(humantelomeraseassociatedprotein1,hTP1)端粒酶逆轉錄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RT)
組成:端粒酶兼有提供RNA模板和催化逆轉錄的功能。逆轉錄和其他復制方式ReverseTranscription&OtherDNAReplicationWays第四節逆轉錄酶(reversetranscriptase)
逆轉錄(reversetranscription)
逆轉錄酶一、逆轉錄病毒的基因組是RNA,其復制方式是逆轉錄RNADNA逆轉錄酶的活性:依賴RNA的DNA聚合酶RNase依賴DNA的DNA聚合酶逆轉錄病毒細胞內的逆轉錄現象:RNA模板逆轉錄酶DNA-RNA雜化雙鏈RNA酶單鏈DNA逆轉錄酶雙鏈DNARNA病毒在細胞內復制成雙鏈DNA的前病毒(provirus)。前病毒保留了RNA病毒全部遺傳信息,并可在細胞內獨立繁殖。前病毒基因組通過基因重組,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內,并隨宿主基因一起復制和表達。前病毒獨立繁殖或整合,都可成為致病的原因。分子生物學研究可應用逆轉錄酶,作為獲取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重要方法之一,此法稱為cDNA法。
以mRNA為模板,經逆轉錄合成的與mRNA堿基序列互補的DNA鏈。試管內合成cDNA:cDNAcomplementaryDNA逆轉錄酶
AAAA
TTTTAAAASI核酸酶
DNA聚合酶Ⅰ堿水解
TTTT逆轉錄的發現發展了中心法則逆轉錄酶和逆轉錄現象,是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重大發現。
逆轉錄現象說明:至少在某些生物,RNA同樣兼有遺傳信息傳代與表達功能。對逆轉錄病毒的研究,拓寬了20世紀初已注意到的病毒致癌理論。
滾環復制(rollingcirclereplication)二、滾環復制是某些低等生物的復制形式,如X174和M13噬菌體等。3-OH5-P55533335'滾環復制5'5335DNA損傷(突變)與修復DNADamage(Mutation)&Repair第五節DNA突變:指個別dNMP殘基以至片段DNA在構成、復制或表型功能的異常變化,也稱為DNA損傷(DNAdamage)。突變的分子基礎:DNA分子上堿基的改變二、引發突變的因素自發突變:發生頻率約10-9左右誘發突變:主要有物理和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紫外線(ultraviolet,UV)、各種輻射
UV化學因素:三、DNA突變的類型錯配(mismatch)缺失(deletion)插入(insertion)重排(rearrangement)
框移(frame-shift)
DNA分子上的堿基錯配稱點突變(pointmutation)。自發突變和不少化學誘變都能引起DNA上某一堿基的置換。點突變發生在基因的編碼區,可導致氨基酸改變。
(一)錯配可導致編碼氨基酸的改變鐮形紅細胞貧血病人Hb(HbS)β亞基N-val
·
his
·
leu
·
thr
·
pro·
val
·
glu
·
·
·
·
·
·
C肽鏈CACGTG基因正常成人Hb(HbA)β亞基N-val
·
his
·
leu
·
thr
·
pro·
glu
·
glu
·
·
·
·
·
·
C肽鏈CTCGAG基因鐮形紅細胞貧血病人(二)缺失、插入和框移突變造成蛋白質氨基酸排列順序發生改變缺失:一個堿基或一段核苷酸鏈從DNA大分子上消失。插入:原來沒有的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地質復雜條件下深基坑支護結構穩定性施工技術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國微調手印臺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防食物中毒小班課件
- 2025至2030年中國開槽異型鋼管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平安如意工藝畫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高一上冊文秘試卷及答案
- 高一餐飲服務試卷及答案
- 防霸凌課件下載
- 軟筆書法培優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自行車越野賽(XC)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鋼筋籠(螺旋箍筋)工程量自動計算表
- 標準入庫授權委托書
- 雅駿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應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 克雅氏病課件
- 馬原第四章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
- 做自己: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核工業集團794礦4.6有害氣體中毒事故分析
- 新音樂初放 學堂樂歌說課課件
- 對外漢語教學法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
- 樂泰膠用戶手冊
- 社會工作行政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