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0PAGE31內昆鐵路DK502+570至DK505+100段施工技術總結五處張朝印【內容提要】總結內昆線從上場到竣工所用主要施工方法及處理重難點問題的經驗體會。【關鍵詞】內昆線施工方法重難點問題經驗體會工程概況內昆鐵路DK502+570至DK505+100段位于昭通至六盤水南段,全長2.53公里,共包括12個單位工程:隧道一座,大橋一座,中橋兩座,涵洞三座,區間擋墻、區間路基、站場擋墻、站場路基各一項。1、本標段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Ⅰ級;正線數目:單線;上行最大坡度:11.2‰;下行最大坡度:11.2‰;牽引種類:電力;曲線:兩個右曲線,一個左曲線,半徑均為600m。到發線有效長度:850m。2、主要工程數量:建筑長度:2.53正線公里;土石方:挖方17.88萬方,土填方10萬方;混凝土圬工:13萬立方;石丫口隧道:895米;白毛坡2號中橋:98.13米;石丫口1號中橋108.3米;石丫口2號雙線大橋:224.10米;涵洞3座;石丫口車站1座。3、主要工程簡介:(1)、石丫口隧道起迄里程DK502+840—DK503+735,進口126.08米位于緩和曲線上,并帶有-11.2‰和-3‰的縱坡,隧道為單線隧道,進口洞門為臺階式,出口洞門為端墻式,圍巖設計為三類及四類,并伴有大小溶槽。石丫口2號雙線大橋為站內橋梁,5×32+2×24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后張梁直線橋,橋基礎全部為挖孔灌筑樁,直徑1.25米,累計950延長米;墩身為雙柱式矩形剛架墩,最高墩25米;橋臺為分離式T型橋臺;橋址所處位置山高谷深,地勢險要,常年大霧多雨。基坑在開挖過程中常伴有溶槽及溶穴出現,地質條件較差。4、地區特征:(1)、本段水源奇缺,取水困難。(2)、線路遠離河流,在灰巖、泥灰巖之間穿行,沿線石料豐富。(3)、主要不良地質特征有巖溶,涌水及煤層等。二、建設過程我單位于1998年9月15日正式開工,受各方面條件制約線下主體工程于2000年6月30日全部竣工,在此期間根據我單位工程特點及發揮各施工隊優勢原則,將施工任務劃分成八個部分,具體劃分如下:修造廠:負責全線鋼模板加工;施工一隊:負責擋護工程及涵洞施工;施工二隊:負責白毛坡2號中橋及隧中橋施工;機械化隊:負責整個管區內路基施工;隧道一隊:負責石丫口隧道進口施工;隧道二隊:負責石丫口隧道出口施工;路橋一隊:負責石丫口一號中橋施工;路橋二隊:負責石丫口二號雙線大橋施工;每個單位工程完工后由項目部組織各科室人員進行全面驗收,合格后方允許撤場,多數單位工程于99年底已基本竣工,路基土石方工程到2000年6月30日完工。三、施工方案及實施(一)、隧道工程1、開挖及支護石丫口隧道進口采用正臺階法開挖:進洞前,做好洞口邊仰坡危石清理,并采用直徑22mm的砂漿錨桿,其長度為3m、間距0.5m、呈梅花型布置,直徑8mm鋼筋網,間距10×10㎝,焊接桿頭與鋼筋,最后噴射8cm厚的C20級砼;由于進口施工場地小,便道與隧道底高差大,且與白毛坡2號中橋相距僅32m,便道無法展線,為此通往出口的便道無法修至隧道底標高。因此按上臺階高度4m開挖,保證車輛進出。往里45m到四類圍巖逐漸挖到隧道底標高,變成全斷面開挖。進口前15m為三類偏壓圍巖,開挖按三類偏壓圍巖施工,徑向錨桿為直徑22㎜,長2m螺紋鋼;掛網,噴射C20級砼8cm厚。其余三類圍巖地段僅采用錨噴支護;并把整個拱部抬高10cm,邊墻兩側各加寬5cm。斷面開挖后,及時支護。進洞前面2m采用格柵鋼架結合錨噴聯合支護;前一米每隔半米立一榀,后每一米立一榀,共計三榀格柵鋼架。出口設計為三類圍巖,上斷面開挖后,立即采用預制的鋼軌拱架加強支撐,四周打入徑向錨桿,并與鋼軌拱架焊接牢固,再網噴C20級砼8cm厚。鋼軌拱架支撐布置,洞口前一米間距0.5m,一米以后按間距1m架設,共計40m,42榀。架鋼軌拱架采用測量儀器校核位置、高程,確保鋼軌拱架的平面與此處線路的切線方向垂直、兩塊拱腳的高程一致。開挖下導坑時拱腳處留1.5-2.0米的平臺,以承受初期支護鋼軌拱架的壓力。等圍巖變形收斂穩定后,再處理預留平臺,拱腳以下支護及時跟上。隧道施工全部采用光面爆破,鉆眼采用氣腿式鑿巖機,炸藥采用硝銨炸藥,毫秒雷管起爆。三類圍巖地段遵循短進尺、弱爆破、多循環的原則;四類圍巖地段及時調整爆破參數,增加進尺長度。每次鉆眼前均繪出開挖斷面中線、水平和斷面輪廓,并根據爆破設計標出炮眼位置,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鉆眼。出渣采用側傾式裝載機配合5噸東風自卸汽車出渣。調頭利用大避車洞。2、襯砌進出口襯砌均采用兩組鋼架拱架,每組9榀,一次可襯砌8m;模板采用30×100㎝組合鋼模。為確保襯砌后隧內限界,拱頂抬高10㎝,邊墻各加寬5㎝。混凝土澆筑對稱分層進行,分層厚度不超過30cm,兩墻澆筑面高差不超過50cm,時差不超過30分鐘。砼傾落度不超過2m。搗固采用人工,四臺插入式振搗器,其移動距離不超過振搗器工作半徑的1.5倍。確保砼達到最佳密實度。超挖回填的處理,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辦理。拱墻腳1米范圍內的超挖,用同級砼回填,其余部分超挖在允許范圍內用與襯砌同級砼回填,超挖大于規定時,用片石砼回填。超挖回填均未侵入襯砌斷面。石丫口隧道在施工過程中共遇大小溶洞庭30余處,做變更設計16份。(二)、橋梁工程石丫口2#雙線大橋為站內橋梁,中心里程為DK504+897,為5孔32m+2孔24m預期應力鋼筋砼后張梁直線橋,橋全長224.10m,基礎全部為挖孔樁基礎,直徑為1.25m,樁深10m—22m,每墩6—8根樁,累計950延長米。墩身為雙柱剛架結構墩,最大墩高25m,橋臺為分離式T型橋臺。橋梁所處位置山高谷深,地勢險要,常年大霧多雨,施工條件惡劣。橋址處基巖除2號位于斷層破碎帶外,其余均座落于灰巖、泥巖上。開挖發現其間伴有溶穴、溶槽出現,地質條件較差。石丫口2#雙線大橋基礎全部為挖孔灌筑樁基礎。挖孔樁施工采用常規方法:人力開挖畏以淺眼松動爆破,砼護壁(見護壁施工圖);出渣采用自制簡易轆轤提升出渣。護壁模板護壁模板1.25米1.25米1.651.65米護壁施工示意圖墩臺身砼施工采用桁架式整體鋼模,每節模板做成通用的大塊模板(1.2×1.8m)配以角模。以最高墩做一套模板,其他墩只做零星節和特殊構件。這樣就可以同時施工一高一低兩個墩。既減少了板縫,節省了模板,又不影響工期。角模設有5mm倒角。克服了直角易操作的缺陷。2、3號墩身高度超過20m,立模時以橫撐高度上緣為界采用砼分節澆筑工藝;其余各墩臺均采用一模支立到頂,砼連續澆筑工藝。砼配料采用自計量儀計量,機械拌合。采用自制卷揚機提升架垂直運輸。施工過程中由于設計與地質不符,施工圖進行了三次設計變更。4號墩、5號墩、6號墩、7號墩的挖孔樁都進行了加長,1號墩加了橫撐。多次停工等待方案,因此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在挖孔階段,為了保證雨天不停工采取了搭設防雨棚連續施工措施,確保了挖孔進度,為后期墩臺身砼施工贏得了時間。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5個承臺砼全部澆筑完畢。由于地質變化大,0號臺發生設計變更,成為后期制約工期的主要因素。為了確保在部內昆指優質樣板工程初評前完成主體工程,我們調整勞動力,加班加點,實行倒班作業,24小時連續施工,正是憑著這股干勁,一絲不茍地執行局指的要求,該橋主體工程比計劃提前一個月保質保量地完工。(三)、涵洞工程我管區內共有涵洞三座,這三座涵洞的施工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先從吊溝開始,用腳手架搭架,從上而下刷坡,坡度為1:0.5,兩側各預留50cm工作面,小推車棄土;吊溝開挖到位后,從中間向兩側開挖基礎,基礎砌筑采用不100號漿砌片石,分層砌筑,并注意做好拉接,因吊溝兩側多為黃土,雨季易塌方,故基礎完成后要立即砌筑吊溝,并同邊坡防護同時完成。模板采用5cm厚木板內襯薄立板,直徑12mm鋼筋拉接,外用木方支撐,端翼墻及涵身背后用100號漿砌片石砌筑,砌筑前按《規范》復核尺寸并嚴格把好計量關、石料關。砌筑時做好沉降縫。預留沉降縫用瀝青浸制的木板,并從涵身至基礎做成通縫,縫的端面整齊、方正、不交錯。填縫前應清掃干凈,并填實緊密。(四)、路基工程路基工程施工首先要搞好排水,水平開挖、水平填筑、修坡緊跟,及時加固防護。對路堤填筑還特別注意填料的試驗,基底處理和控制沉降量;對路塹開挖要做好邊坡保護和防止超欠挖;三電工程、給排水工程、站臺墻基礎,在鋪軌前能施工的盡量與路基一次做成。1、路基土石方施工前應校對中線樁、基點樁,水準點,復核無誤后,進行邊樁放線。施工前認真做好基底處理和排水系統,針對當地氣候條件,路基天溝,排水溝等安排施工,以確保雨水不沖淹路基的原則。2、土石方施工機械在運距200米以內移挖作填采用推土機,土方運距在200—400米采用鏟運機,土方運距超過400米,石方運距超過200米的均采用卸汽車,配以挖掘機或裝載機運輸,推土機配平地機平整,振動壓路機壓實。密實度檢測采用K30荷載板檢查。高填方地段應每側填30—50cm,以確保路基本身的密實度,邊坡處用壓路機與邊坡呈45o角碾壓,確保壓路機安全和邊坡處密實度。對于填方,嚴格按“四區段入流程”施工。填石方地段,大塊片石應大面朝上,塊與塊之間應有空隙,空隙之間以細小巖塊填充,確保路基的穩定。基床部分巖塊不能大于15㎝。填方路基每填一層留有不小于4%的橫向排水坡,以便排水和加快施工進度。填方邊坡應隨填隨修整,邊坡處大石塊應清走,防止雨水沖刷路基,造成邊坡滑塌和沖淹農田。對軟弱基底路基,按規定設置沉降點進行觀測,并根據試驗數據設置預留沉降量。3、路塹開挖應隨開挖隨精放邊坡線隨修整邊坡,側溝及時砌好并與填方路段排水溝相連,將雨水引入涵洞或河溝中。路塹石方開挖應注意不良路段邊坡滑塌、崩塌,對易出現上述情況的地段在爆破時要加強觀測和控制裝藥量。4、路基開挖表面宜保持4—5%橫坡,通過臨時水溝引入排水溝,確保挖方內不積水。5、機械化養路平臺隨路基同時施工,并壓實;人工配合修整成型。(五)、擋墻的砌筑在砌筑前,制作好坡度尺,以便于工人砌筑時能更好地掌握好墻體順坡;伸縮縫內用瀝青浸制的木板填塞,泄水孔的位置成梅花狀布置;在砌筑過程中,石料的選材一直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擋墻所在位置的山石很多帶有黃斑及泥土,為了不影響擋墻外觀質量我們派專人負責石料的選材工作,甚至不惜從遠處山上采石,這使得我們的擋墻質量得以最大保證。帽石的施工采用木模板,外用方木加固,內用8㎜直徑鐵絲橫拉,以保證其位置不移動。四、施工中重難點問題的經驗體會(一)、隧道石丫口隧道自2000年8月立體完工到現在已經過一年多時間,襯砌裂損、變形、剝落、掉塊及滲漏水現象基本都沒有出現,為此我們總結出以下幾條經驗:確保襯砌和圍巖的緊密結合首先要控制好光爆質量,減少超欠挖,尤其要減少超挖盡量保證襯砌和圍巖的緊密結合。如果襯砌結構同圍巖以及自身結合不緊密,不僅會惡化襯砌的受力條件造成圍巖的進一步松動,而且,還會在襯砌背后造成存水空間,為地下水的侵入創造了條件。對此,我們的做法是:(1)、積極開展QC小組活動,控制爆破參數,精心實施光面爆破。(2)、襯砌背后的回填嚴格按《施工技術規范》進行作業,不允許用碎石或其它異物回填。保證封頂密實在灌筑拱頂混凝土時,由于受重力影響,拱頂砼往往難以飽滿,由此而造成的拱頂上鼓,襯砌內緣壓裂,掉塊等現象,而且也會留下存水空間。因此,我們專門研究了拱頂襯砌混凝土澆筑工藝和施工方法,并在封頂過程中派技術人員跟班作業,防止拱頂背后產生空隙,具體做法是:在封頂過程中每塊模板基本填滿后,開口一側端頭用自制簡易活動模板封住,只在拱頂和模板間留出一小塊位置,保證振搗棒能插入和可以填加少量砼,最后添加的少量砼用人工搗實。如下圖。此種作法的好處是拱頂基本可封滿,而且可以保證振搗密實,唯一的缺點是封頂的速度相對較慢。滲漏水整治從石丫口隧道地質勘探資料分析得知隧道地下水位較深,在隧道底板以下,而且,施工中也未發現地下水,但圍巖節理裂縫較發育,巖層破碎,因此,基本可判定滲漏水來源為上層滯水,隧道內滲水是大氣降水沿基巖裂隙滲透到隧道頂部后,再沿隧道襯砌裂隙或施工縫漏到隧道內,同時施工中發現局部地段夾有較厚層泥巖,該巖層相對隔水,給隧道局部地段創造了存水的條件,針對上述滲漏水形成原因,我們采取了“以排為主,堵排結合”的整治措施:(1)、對原有襯砌進行注漿處理,并完善排水系統。對圍巖破碎而襯砌又薄弱的地段,采用壓注水泥漿的方法使襯砌外圍形成一定范圍的防水屏障,但注漿范圍要避開原有的排水盲溝,孔距宜控制在80—120cm左右,孔深以超出襯砌20—30cm為度。用普通水泥漿,水灰比為1—0.5,對原有排水盲溝不通造成滲漏水的地段,應先疏通盲溝,做法是:在漏水段的泄水洞中觀察橫溝是否有水流出,若無水流出則表明此段盲溝堵塞,即可用風槍鉆孔查找堵塞位置,并判斷堵塞原因,然后根據堵塞情況,挖開襯砌于以疏通。(2)、堵水施工對于石丫口隧道部分孔點漏水現象,我們采用的方法是:以漏點為中心,用風槍或鐵鑿子打孔,視漏水出現的深度定鉆孔深度,然后用略小于鉆孔的水膨脹膠塞入孔底,最后用水灰比為1:1的微膨脹水泥漿注滿,并分層封平。(3)、引排施工對于變形縫及施工縫的漏水,我們的處理方法是:首先,將漏水縫表面清理干凈,沿縫鑿出15cm深,里口4cm,外口15cm寬的梯形槽,用壓力水中沖凈槽壁,然后用半圓塑料管扣住槽底,填入速凝膠泥并壓實以確保不漏水,然后用微膨脹水泥砂漿抹壓3cm,待其終凝后再分層抹壓至槽口,槽內每隔1.0—1.5m留一直徑為5—6mm的孔洞作為注漿孔,如下圖所示。填筑水泥砂漿時,注意不要將其堵塞,待表面保護層達到10Mpa以上時,將Φ20高壓橡膠管置入預留注漿孔中,并用速凝膠泥固定,注漿管的埋入部分不少于10cm,外露不少于15㎝,水平縫從一端依次向另一端注漿,垂直縫則先上后下;若漏水量較大,則應先注水壓較小的孔,注漿前先啟動注漿泵加壓,當漿液從出漿口流出時,迅速將其插入注漿嘴外露部分即立即停止注漿,并將注漿嘴用木楔塞住止漿,接著向相鄰的注漿嘴注漿,依次類推,注完為止。注漿48h后進行檢查,確認無滲漏時切去注漿嘴,用膨脹水泥砂漿將孔一次封實。15cm15cm10cm10cm速凝膠泥3cm3cm2cm微膨脹水泥砂漿2cm微膨脹水泥砂漿φ40半圓塑料管4cmφ40半圓塑料管4cm(二)、橋梁在橋梁施工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石丫口隧道內中橋的施工方案確定,現簡要介紹如下:1、工程特征:隧中橋位于內昆鐵路局安邊至梅花山段的石丫口隧道內,是為跨越大溶洞而設,中心里程DK503+000全長25.8m,該橋位于R=600m,;Lo=110m,I=11.2‰的曲線坡道上,設計荷載一中荷載,采用2個挖方內橋臺,8套TGX-800鑄鋼支座,兩片低高度鋼筋混凝土工字梁,梁長20.6米,兩片梁用鋼結,形成整體受力體系。梁上支架鉸接,其上安裝人行道步板。兩片梁使用Φ28鋼筋13.6Φ22鋼筋1.476TΦ8鋼筋1.14TΦ10鋼筋1.27T。受拉區主筋密集,保護層為3.5㎝,內部間距僅為32㎝。該處隧道襯砌設左右邊墻拱。現場施工場地狹窄,設計要求打隧道開挖時洞內填表的碴全部清除。開工日期為2000年3月26日,竣工日期為2000年6月15日。這種形式的橋我們是第一次遇到,據悉在我處也是首次,也是我局及內昆線上的第一座。受隧道凈空的影響,架橋機無法完成架設作業,加之隧道凈寬有限(曲線外側襯砌邊墻距橋臺臺帽邊緣僅5㎝),因此本橋的順利完成不僅樗著我局已掌握了該項施工技術,拓寬了施工領域,而且為類似橋的施工增添了新內容。2、模板及支架設計根據設計原則,采用鋼、木結合模板,側模制作一套,用角鋼作框架和支架,4m長,5cm厚的木板刨光作模板,模板及支架用平頭開楔螺栓聯接,模板內表面釘寶麗板,段與段之間用螺栓繞過端部框架相連,接縫處貼膠帶紙,防止漏漿。(1)、底模用5㎝板直接刨光拼制,背后7×7方木板帶,底模寬設計成比梁底寬大至少24㎝,以便兩邊釘7×7方木,卡緊側模,本梁底模寬1.44m。縱向分節:因受施工預拱度的影響,底模在梁跨中截面處必須斷開,加之現澆梁兩端與支座聯接板可做模板,所以底模尺寸及塊數可以按下列方式計算:a、底模總長=梁長-梁體與支座的聯接鋼板尺寸×2b、底模整節(4m)塊數=底模總長/4M(結果如有小數舍掉,并取個等或略小的偶數)c、底模零星節尺寸=(底模總長底模整節塊數×4m)/2根據公式計算,本梁一套底模共有4塊整節的,2塊1.72M的。注意:為避免底模背后板帶與枕木碰撞,底模訂帶必須與散枕間距聯系考慮。(2)、側模縱向長度為2m/節,因該梁內側面有三個加勁肋,相對應外側有兩處變截面。在變截面和肋板處,若模板由單塊組拼而成,最不穩固。而且由于截面不一,單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大小不均,澆鑄時沖擊荷載也不盡一致,此“過渡段”最易發生跑馬觀花模、漲模現象。基于以上原因,側模縱向分節時不宜將肋板和變截面板單獨制作一塊,而應該連同左右兩變后截面各一部分,另外在含肋和變型板的模板的制作上應特別加固。考慮到工作面狹小,為方便施工盡可能減輕單塊模板的重量,所以,豎向也應將模板分兩塊。第一種考慮:將腹板斷開。由于支模時道碴槽底板可直接放置在腹板上,腹板可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但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道碴槽內混凝土重力會將上下兩模板壓得更緊,極易拆壞模板,增加模板的整修工作量,不利于模板的周轉倒用;第二種考慮:將道碴槽底板斷開,在腹板外側上部向下留一個道碴槽底板厚度,釘一條7×7方木,既可用作下部模板設拉筋時的縱向加勁帶,又可和支架一起承托上部模板,拆模時,只需先將這一方木去掉,即可順利拆模。綜上考慮,我們選擇了第二種方案。由于側模不安裝附著式振搗器,該橋又屬預應力梁,下翼緣受力區主筋密集,兩片梁僅Φ28的鋼筋一種就達13.6T,鋼筋內部間距僅為3.2cm,保護層3.5cm,所以下翼緣及以下部位采用開倉振搗,振搗方孔取15×15cm2的大小,根據內部振搗器的有效作用0.25m至0.3m,將振搗方孔縱向間隔尺寸定為1.0m。因梁縫寬只有6cm,支第二片梁內模時,將其內模道碴槽以上的鋼架和7×7方木帶去掉,訂上1cm的板帶,使其與第一片梁的混凝土接觸嚴密。其它操作同第一片梁。3、鋼筋工程除應遵守一般施工規定外,本次施工中還體會到特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由于所用鋼筋品種多,數量大,所以施工中應將不同規格鋼筋分類堆放,掛好標簽,以防混用。加工后的鋼筋也同樣標識并規矩擺放。(2)、各類鋼筋在彎制現場,照大樣施工,經檢查無誤后方可運到工地綁扎。(3)、梁部受拉Φ28主筋是對焊的,長度多數超過隧道凈寬,檢查質量后,進洞前一定要將鋼筋擺放位置安排好,保證符合同一截面接頭總數小于50%的規定,否則進洞后無法調頭調整。(4)、因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允許誤差為5㎜,主筋安裝時的允許誤差為7.5㎜,所以梁端保護層檢查應考慮坡道的影響。(5)、下好料的主筋彎制前先用油漆在主筋中點做好標記,在綁扎時在底模上標出梁跨跨中截面線,然后直接以中點對中線即可,這樣既方便快捷又準確。從而避免繁瑣的一根一根的鋼筋端頭位置的計算的標注。(6)、第一片梁聯接后的安裝可按下沉步驟進行,但第二片梁聯接板一定要在主筋綁扎前與第一片梁的聯接板接好固定,否則聯接板安裝不上。4、混凝土工程配制混凝土所用材料:水泥525#R硅水泥,級配優良的河砂,料徑小于2cm的碎石,飲用水。為加強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早期強度摻用了FDN減水劑,摻量為水泥重量的0.7%,梁部混凝土的設計等級為C20級,配合比為1:1.48:2.21:0.36,塌落度為7,在混凝土施工中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幾點:(1)、保證配料質量拌制砼前,對各種衡器進行檢測,各種原材料進行復核,看是否與配料通知單上拌料相符,并測定骨料含水率,調整施工配合比,符合要求后,開始進行砼攪拌,為保證砼外加劑的均勻性,可適當延長拌合時間5-15s。(2)、保證灌注質量為保證混凝土連續灌注,我們配備了兩班作業工人,技術人員和領導干部一直跟班作業,現場臨控。備用一臺發電機,隨時處理突發情況。在現有一臺攪拌機的條件下,為防止灌注過程形成人為施工縫,我們采用了傾斜分層一次性從底灌到頂的灌注順序。(如圖d)層厚控制在場0cm,傾斜角小于30o。(三)、測量我處施工的白毛坡2號曲線中橋1號、2號墩橫向預偏心及偏距同時存在,1號墩還存在縱向預偏心,該橋處在1:0.6的陡坡上。按照常規利用中線放護樁控制及放樣,難度大,外業工作量大,安全無保障,為使該橋的控制測量及放樣工作簡便快捷,提高控制及放樣精度,我們提出利用單導線配合一次函數進行該橋的控制及放樣,上述難題就迎刃而解了。我處所使用的全站儀為日本尼康DTM450ES,測角精度±1",測距精度±(2+2PPD)mm。根據該橋的地理位置及毗鄰隧道等特點,我們借用了隧道控制網將該橋與隧道連為一體,水平角觀測采用方向觀測法施測6個測回,測角中誤差1.382",并進行角度配置,水平距離采用往返施測4個測回取平均值,經現場氣壓,溫度改正,再進行內業歸化改正,能夠滿足該橋所要求的精度。根據橋、隧、控制網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橋墩、臺的縱橫十字線,橋梁工作線以及錨栓孔控制線的解算及放樣。ZHDK502+689.79HYDK502+799.79YHDK502+959.06HZDK503+069.060#臺尾DK502+712.27胸墻DK502+714.471#墩中心DK502+739.24梁縫中心DK502+739.242#墩中心DK502+772.003#胸墻DK502+804.85臺尾DK502+810.40坐標XY方位角SK1927.56988671.9236618-56-033.60SK21171.55007755.62033(一)單導線配合一次函數的內業計算:1、橋的各墩、臺所在線路上投影點的坐標:1.1、在第一緩各曲線上的坐標公式:X=L-L5/(40R2l02)Y=L3/(6Rl0)1.2、圓曲線上:X=Rsinαc+mY=(1-cosαc)+pαc=180(L-0.5lc)/(πR)m=l0/2-l02/(24R2)P=l02/(24R)1.3、第二緩和曲線:X=(T-Xi-Yitgα)cosα+TY=Yi/cosα+(T-Xi-Yitgα)sinαXiYi為該點到本緩和曲線起點坐標值,α為本曲線偏角。2、橋與隧坐標的統一計算:X=Xs+YQY=YS+XQ3、墩臺所在線路上切線偏角的計算,根據不同的線路點及所對點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公式:3.1、置鏡圓曲線測緩和曲線:S=(3nlo-L3/n)30(πRlo)3.2、置鏡緩和曲線測另一緩和曲線上的任意點:S=(3mn+n2-L13/n-L23/n)30/(πRlo)3.3、置鏡緩和曲線測緩和曲線上的任意點(同一緩和曲線):S=[(3m±n)n]30/(πRlo)3.4、置鏡緩和曲線測圓曲線上的任意點:S=(3mn+n2-L3/n)30/(πRlo)4、橋梁、墩、臺的縱、橫十字線與墩臺所在線路點法線的差值。X=(α1-α2)/2與梁所在線路位置的不同,α1;α2隨之而變化,并選擇不同的公式。由于偏距的不同而引起的偏角很小忽略不計:4.1、梁跨越直緩點:α1=l/(6Rlo)*3437.75tl3/L1+3437.75(Eo-E1)/L1α2=l/(6Rlo)tl2(2+α/L1)+3437.75(E1-Eo)/L14.2、梁在緩和曲線上:α3=l/(6Rlo)L2(3t1+L2)+3437.75(E1-E2)/L2α4=l/(6Rlo)L2(3t2-L2)+3437.75(E2-E1)/L24.3、梁跨越緩圓點:α5=[l/(6Rlo)L3(3t2+L3)-l/(6Rlo)K3/L3]+3437.75(E2-E3)/L3α6=[l/(2R)×3437.75L3-α2b3]+3437.75(E3-E2)/L34.4、梁在圓曲線上:α7=l/(2R)×3437.75L4+3437.75(E3-E4)/L4α8=l/(2R)×3437.75L4+3437.75(E3-E4)/L45、坐標方位角的傳算:α1=l/(6Rlo)×3437.75×32.85(t2+L3)-l/(6Rlo)K3/L+(E2-E1)/L×3437.755.1、原點→1#線的方位角259-01-20.045.2、原點→2#線的方位角260-26-7.035.3、1#線→1#335-29-15.55.4、2#線→2#337-20-18.26、導線點坐標的計計算:墩工作線交點坐標標1#x=9337.86995y=748.50880墩中心縱向移100cm的點的坐坐標(指1#)x=938.32448y=748.30005橫十字線上另一坐標點x=1000.91178y=719.77442縱十字線上另一坐標點x=998.23115y=879.679922#x=9551.11338y=778.47222x=915.57552y=778.27995x=897.20336y=803.07333x=900.51338y=655.983367、橋跨的的檢核1#--2#::D=√(y1-y2)2+(x1-x2)2=332.760078、根據函數方程式式:y=Kx+b解算算:1#橫十字線:yy=-0.445574335x+11175.93361#縱十字線:yy=2.199304666x-13009.4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銷售人員個人工作方案2025年
- 2025年年度市場工作方案
- 秘書職業培訓
- 山東省臨沂市2025屆高三2月一模考試數學試卷 含解析
- 志高公企業發展戰略研討
- 湖北省咸寧市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吉安一中、九江一中等八所重點中學2025年高三第二學期期末(一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鳳翔縣2024-2025學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羽毛球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科技學院《中學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B/T 33744-2017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運行管理指南
- 2022初三體育中考仿真模擬測試實施方案
- c語言程序設計第7章數組課件
- 儲能熱管理行業專題報告
- “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學習任務群的課程論分析
- 租車費結算單
- 陜北民歌之簡介課件
- 近視眼的防控課件
- 食品添加劑 亞硫酸鈉標準文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抖音直播運營團隊薪酬績效考核管理方案(直播帶貨團隊薪酬績效提成方案)
- 風生水起的投資年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