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腦開竅針法-選修課課件_第1頁
醒腦開竅針法-選修課課件_第2頁
醒腦開竅針法-選修課課件_第3頁
醒腦開竅針法-選修課課件_第4頁
醒腦開竅針法-選修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醒腦開竅針法

主要內容一、石學敏的簡介二、中風與醒腦開竅針法三、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四、醒腦開竅針法的創新簡介中風與醒腦開竅針法

中風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無昏倒而突然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

腦血管病缺血性出血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死腔隙性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中風與醒腦開竅針法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有或無意識障礙中風與醒腦開竅針法中風與醒腦開竅針法石氏對“神”的概念進行深入探討:狹義的“神”,僅指思維、意識、精神狀態、認知能力等廣義的“神”

則泛指一切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同時也泛指主宰一切生命活動的正常運轉。中風與醒腦開竅針法治療上,針對病機立“醒腦開竅”大法,將“治神、調神”作為貫穿中風病各期的主線。以督脈穴為主,以“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為主,“疏通經絡”為輔。治療時間

針灸2次/d,10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3~5個療程。中風與醒腦開竅針法④大腦半球出血,血腫在40ml以上,病程在2周以內;⑤腦出血病情逐漸加重,尤其是生命指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瞳孔)進行性改變

(2)有腦疝傾向者;(3)嚴重腦水腫;中風與醒腦開竅針法(4)深度昏迷者;(5)血壓:舒張壓在120mmHg以上,收縮壓180mmHg以上者;(6)有嚴重的自汗、盜汗者。中風與醒腦開竅針法一、處方醒腦開竅針刺法有“大醒腦”(處方Ⅰ)和“小醒腦”(處方Ⅱ)之分,在腧穴組成上主穴有所不同,而副穴與配穴則相同。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人中患側三陰交內關處方Ⅰ主穴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內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即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的后方。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患側尺澤患側委中患側極泉處方Ⅰ副穴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委中: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與半腱肌腱之間。眩暈配雙側天柱;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手指握固加合谷透三間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語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口角歪斜地倉透頰車主穴操作量學規定先刺雙側內關,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轉結合的瀉法;捻轉的角度>180°,頻率為50~60轉/分。手法持續操作1~3分鐘。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主穴操作量學規定繼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瀉法),以流淚或眼球濕潤為度;再刺三陰交,沿脛骨內側緣與皮膚成45度角斜刺,針尖刺到原三陰交穴的位置上,進針0.5-1.0寸,采用行重插輕提之提插補法,針感到足趾,下肢出現不能自控的運動,以患肢抽動三次為度。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極泉穴,原穴沿經下移2寸的心經上取穴,避開腋毛,術者用手固定患肢肘關節,使其外展,直刺進針0.5-0.8寸,用提插瀉法,患者有手麻脹并抽動的感覺,以患肢抽動三次為度。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副穴操作尺澤穴

取法應屈肘為內角120度,術者用手托住患肢腕關節,直刺進針0.5-0.8寸,用提插瀉法,針感從肘關節傳到手指或手動外旋,以手動三次為度。委中穴

仰臥位抬起患肢踝關節,以醫者肘部頂住患肢膝關節刺入穴位后,針尖向外15°,進針1.0-1.5寸,用提插瀉法,以下肢抽動三次為度。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印堂上星百會患側三陰交雙側內關處方Ⅱ主穴副穴及配穴同主方一上星: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1寸。百會: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之上5寸,或兩耳間連線的中點處。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印堂:在額部,當兩眉頭之間。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先刺印堂穴,刺入皮下后使針直立,采用輕雀啄手法(瀉法),以流淚或眼球濕潤為度。繼之,選3寸毫針由上星穴刺入,沿皮刺至百會穴后,針柄旋轉90°,轉速120-160次/分,行手法1分鐘。內關穴、三陰交穴及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一。

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大醒腦”即常說的醒腦開竅針刺法,是臨床報道及研究中最常見醒腦開竅針刺法。石學敏教授考慮到主穴中內關、人中刺激量較大,長期使用增加病人痛苦,在“大醒腦”的基礎上又創立了“小醒腦”。印堂為督脈腧穴,歷代均被確立為醒神調神、寧心益智的重要腧穴,并且針刺痛苦較“人中”小,因此適用于病情穩定,神志清醒的中風患者。一般在應用調神法之初首選“大醒腦”,而后與“小醒腦”穴交替使用醒腦開竅針法的組成病因病機的創新陰經取穴為主量學規范操作醒腦開竅針法的特點醒腦開竅針法的創新開創了中風病因、病機及治則的第三階段

中醫治療中風的發展經歷了數千年,有文字記載就已有兩千余年,但對中風的病因、病機及治則上大體只經歷了兩個階段:醒腦開竅針法的創新第一階段以唐宋以前的“外風”學說為主。《內經·靈樞》認為真氣不足而邪氣獨留。《金匱要略》亦認為是經絡空虛,風邪乘虛入中。治則上還是以疏風祛邪、扶助正氣為主。醒腦開竅針法的創新第二階段以唐宋以后的“內風”學說為主。清代葉天士曰:“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陽偏亢,內風時起”。治則以滋液熄風,補陰潛陽為主。醒腦開竅針法的創新《靈樞?本神第八》云:“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從中醫治療中風歷史發展來看,如果說“風”、“痰”學說是第一、二階段的主流,那么立足于“醒神”、“調神”的醒腦開竅針刺法則開創了中醫治療中風的第三階段。醒腦開竅針法的創新

選穴配方上的創新

《素問?痿論篇》云:“治痿獨取陽明,故針灸治療中風偏癱歷來以陽經穴為主,譬如肩髃、曲池、外關、環跳、足三里、解溪、昆侖等穴。醒腦開竅針法的創新醒腦開竅針刺法認為所謂“獨取陽明”,是指對痿癥中的部分病人采用補益后天的治療原則,而非單取陽明經而言。據此,本法以陰經穴為主,選用了內關、人中、三陰交、極泉、尺澤、委中等陰經穴。醒腦開竅針法的創新

醒腦開竅法和傳統針灸法的比較位置不同:傳統針灸取四肢外側陽明經和膽經穴位為主;醒腦開竅用四肢內側陰經穴位和督脈穴位為主。功效不同:傳統針灸以行氣活血,疏通經絡為主;醒腦開竅以醒神、調神,滋補肝腎為主。醒神穴位取用時間不同:傳統針灸是在中臟腑閉證時,予醒神治療;醒腦開竅法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