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物流管理預案概述_第1頁
倉儲物流管理預案概述_第2頁
倉儲物流管理預案概述_第3頁
倉儲物流管理預案概述_第4頁
倉儲物流管理預案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8/28當前文檔修改密碼:8362839倉儲物流管理倉儲物流管理概述3.1儲備與倉庫的概念、功能一、儲備的形成與作用二、倉庫的分類三、倉庫的功能3.2倉儲規劃(選址、庫區規劃)一、倉庫的選址二、庫區規劃3.3倉儲作業管理(基本作業、機械化、自動化)3.4庫存物資管理(進銷存、庫存控制)3.5倉儲管理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3.1儲備和倉庫一.儲備的形成和作用:(一)剩余產品的形成,也就形成了儲備。這種儲備的作用,是剩余暫存,以待后用。(二)備戰備荒備用,有計劃有目的的儲備。這種儲備的作用,是保障儲備,以應付以后需要。(三)為使生產和流通順利進行,在生產和流通的各環節上進行的儲備。這種儲備,叫流轉儲備,它的作用,是緩沖各環節間供和需在時間上的矛盾,多了可以存,少了可以流,保證各環節都能順利進行。二.倉庫的分類:┌糧食儲備庫│棉花儲備庫┌生活領域│油料儲備庫││食鹽儲備庫│└生活用品儲備庫等│┌原材料儲備庫1.按領域分:│生產領域│配件儲備庫││工具儲備庫│└半成品儲備庫等│┌成品庫││儲運庫└流通領域│中轉庫│批發庫└零售庫┌剩余儲備┌積壓庫│└廢品庫│┌國家儲備庫2.按性質分:│保險儲備│地方儲備庫││長期儲備庫│└當年儲備庫等└流轉儲備┌成品庫└零售庫3.按保管對象分:┌普通倉庫│控溫倉庫4.按保管條件分:│冷藏倉庫│冷凍倉庫└特種倉庫┌普通人力倉庫5.按機械化程度分:│機械化倉庫└自動化倉庫自動化倉庫簡介:二要素:1.高層多格貨架:2.自動識別存取搬運系統。發展概況:美國:始于50年代,到1979年已使用1000多座。日本:始于1965年,到1977年已擁有1833座。西德:到1977年已擁有500多座。我國:始于1974年,鄭州紡織機械廠高架立體倉庫。1977年,二汽七十年代,先后有天津儲運公司,南寧手扶托拉機廠等建立。優點:1.工作效率高。(出入庫迅速準確安全,減少車輛等待時間)2.大幅度增加高度,充分利用空間,提高庫容利用率。3.貨物存放系列化,集中化,立體化,安全準確。4.減輕工人勞動強度。5.提高管理水平。三.倉庫的功能:1.儲存和保管的功能:2.調節供需和運輸的功能:3.集散和加工的功能:4.配送和服務的功能:5.物流中心或流通中心的功能。四.倉庫管理的意義和特點:1.物資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保存物資的使用價值;3.對內促進物資流通費用節省、加速物資周轉,對外聯結生產和消費。3.2倉庫的規劃和設計一.倉庫宏觀布局:(眾多倉庫在全國范圍內的分布,也是物資儲備的分布、倉庫總體規劃)1.倉庫合理布局的重要性:1)為生產和流通服務───物資流通的及時性;2)倉庫本身的經濟效益:──經濟性;3)倉庫布局本身就是生產力布局的組成部分,影響宏觀生產力的布局。2.倉庫合理布局應考慮的因素:1)經濟地理條件;2)生產力布局;3)交通運輸條件;4)管理體制和經營管理水平。3.合理布局的原則:1)整體性;2)一致性;3)長遠性;4)合理性;5)經濟性;6)服務性。二.倉庫選址:(中觀布局,在宏觀布局確定以后,選擇倉庫具體位置)應考慮的主要因素:1)符合生產力布局和物流優化的原則:2)交通方便;3)節省用地;4)環境適宜;5)水電供應;6)地質地形合適。三.庫區規劃:1.對大型倉庫而言,大致有三個組成部分:1)生產作業區:貨場;庫房;貨棚;物資檢驗室。交通道:庫內交通道;專用線;裝卸站臺。2)輔助生產區:機修;油庫;回收;車庫;維護。3)行政生活區:辦公樓;宿舍;食堂;學校,幼兒園等。2.影響庫區規劃的因素:1)外部環境;(環境設施,地質地理條件)2)內部因素(物資保管條件等)3.庫區規劃基本原則:1)有利于倉儲作業;2)根據地質地形條件因地制宜;3)充分利用現有設備設施;4)有利于安全生產和防火;5)要有長遠打算。四.倉庫建筑參數設計:1.選擇建筑結構的原則:1)適合物資作業(保管、裝卸、驗收等),充分利用倉庫容量;2)堅固耐久、施工方便;3)考慮將來發展;4)降低造價,節省各種維護費用。2.倉庫面積參數的確定:1.建筑面積:指從建筑物肋腳算起,整個建筑物的平面面積,多層樓房的建筑面積等于各層平面面積的總和。2.有效面積(使用面積):庫房使用面積:指庫房建筑面積扣除外沿,外墻,庫內支柱,間壁墻等后剩下、可能用于存放物資的面積。3.實用面積(S):指使用面積內,可實際用于堆存物資的面積。庫房實用面積等于庫房使用面積扣除房內必要的通道,墻距,垛距,作業區等所占面積之后剩下來的實際用于堆放物資的面積,也等于所有貨垛所占平面面積之和。面積利用系數α:式中,面積利用系數α為實用面積占有效面積的比率,取決于:1).物資的種類;2).堆存方式。(見表1)倉庫額定儲量Q:Q=D.S實用=D.αS有效式中,D為單位面積額定儲量,取決于物資品種和堆放方式,有手冊可查。所以:S有效=Q/Dα3.倉庫長寬高的確定:1)寬度:取決于倉庫結構和作業方式:┬人工作業:>12M└機械作業:>14~16M┬木結構:跨度9~15M└鋼架混凝土:跨度30M以上。2)長寬比:一般8:3,具體與倉庫面積有關:┌───────────┬─────────────┐│倉庫總面積(M2)│寬/長│├───────────┼─────────────┤│500以下│1/2~1/3││500~1000│1/3~1/5││1000~2000│1/5~1/6│└───────────┴─────────────┘3)高度:=梁架下弦至橋式起重機上限距離h1+橋式起重機上限至橋式起重機吊勾下限h2+被吊貨物所占空間高度h3+被吊貨物下緣貨架頂部h4+貨架高度h54.倉庫容量的確定:=所有貨架容量+所有貨垛容量。┌──────────┬─────┬───────────┬─────┐│物資名稱和堆存方式│∧值│物資名稱和堆存方式│∧值│├──────────┼─────┼───────────┼─────┤│1.混合儲存:││2.存于料倉的散裝物資│0.50~0.70││1).用貨架│0.30~0.36│3.存放在架子上的物資│││(主通道2.5~4.0米││1).工具│0.25~0.30││輔通道1.1~1.2米)││2).橡膠品│0.30~0.35││2).箱裝堆存│0.55~0.60│3).有色金屬制品│0.35~0.40││3).桶裝或袋裝│0.50~0.60│4).電氣商品│0.25~0.30││4).金屬材料││5).勞保用品│0.30~0.35││分類存放于架上│0.25~0.40│(工作服等)│││5).金屬材料│││││分類堆放│0.40~0.55│││└──────────┴─────┴───────────┴─────┘(表二)┌──────┬─┬────┬─────┬────┬─────┬────┐│物資│單│堆存容量│堆碼│堆碼高度│堆碼密度│每平方米││名稱│位│(噸/M2)│方法│(米)│系數()│堆放數量│├──────┼─┼────┼─────┼────┼─────┼────┤│Ⅰ.黑色金屬││││││││方圓扁鋼│噸│3.5~5.2│堆垛或格架│1.2~1.5│0.45~0.67│2.9~4.2││方圓扁鋼│噸│3.5~5.2│貨架│2.0~2.5│2.0~2.5│4.5~6.0││鋼板(厚板)│噸│3.5~6.0│堆垛│~2│0.45~0.80│4.1~4.5││鋼板(薄板)│噸│4.5│堆垛或貨架│1.0~1.2│0.54│2.0~4.5││槽鋼│噸│4.2│堆垛或柵架│1│0.54│2.7~3.0││角鋼│噸│3.5│堆垛或柵架│1.0~1.2│0.45│2.9~3.2││型鋼│噸│2.4│堆垛或柵架│0.6~1.0│0.32│0.8~1.6││鋼軌│噸│2.5│堆垛或柵架│1│0.35│4.2~4.5││盤條│噸│0.9│堆垛│1.0~1.5│0.12│1.3~1.5││生鐵鑄塊│噸│5.3│堆垛│1.4│0.74│7.5│└──────┴─┴────┴─────┴────┴─────┴────┘3.3倉儲作業流程一.倉儲作業流程概述:─────────────┌──┐┌──┐┌──┐┌──┐│││車││專││倉││庫││┌──┐│站││用││庫││內│││接運││碼││線││自││接││└──┘│頭││接││行││貨│││接││車││提│││入││貨││││貨││││└┬─┘└─┬┘└─┬┘└─┬┘庫內外交接└────┴─┬─┴───┘│┌─────┴────┐階││驗收準備││└─────┬────┘段│┌─────┴────┐┌──┐│核對資料││驗收│└─────┬────┘└──┘┌─────┴────┐│││檢驗實物│││└─────┬────┘││┌─────┴────┐│││建立帳卡擋案│││└─────┬────┘───────────────┌─────┴────┐│││堆碼,苫墊,密封│││└─────┬────┘││┌─────┴────┐││維護保養│保│└─────┬────┘┌────┐┌─────┴────┐管│保管保養││檢查│└────┘└─────┬────┘階│┌─────┴────┐││清點盤存│段│└─────┬────┘│┌─────┴────┐│││核對出庫憑證│││└─────┬────┘───────────────┌─────┴────┐│││備料││└─────┬────┘出┌────┐┌─────┴────┐│出庫││復核│└────┘└─────┬────┘庫│┌─────┴────┐││點交││└─────┬────┘階點交清理┌─────┴────┐││清理││└─────┬────┘段┌────┐┌─────┴────┐│發運││包裝││└────┘└─────┬────┘││┌─────┴────┐│││發運│││└─────┬────┘────────┴───────────────────二.物資的接運:任務:及時而準確無誤地向交通運輸部門或供貨單位提取入庫物資。重要性:倉儲業務活動的開始,是物資入庫和保管的前提,直接影響物資的驗收及物資保管保養。要求:1.熟悉對方單位的有關規章制度和交接手續;2.熟悉產品的性能和運輸特性;3.實際交接時,作到手續清楚、責任分明、數質準確。4.盡量作到提貨、運輸、驗收、入庫、堆碼一條龍作業。方式:1.車站碼頭接貨;2.專用線接車;3.自行提貨;4.庫內接貨。三.物資的驗收:任務:檢驗實物的數量質量以及物資的證件。重要性:是物資入庫的第一關,為以后的庫存管理和保管保養打好基礎。要求:嚴肅認真、準確無誤。作業程序:1.驗收準備:用具,場地,勞力。2.核對證件:入庫通知單、訂貨合同;(存貨方)質量證書、合格證;(供貨方)運單、殘損普通記錄或商務記錄。(運方)3.檢驗實物:數量:┌全檢└抽檢質量:┌一般檢驗└技術檢驗4.建立帳卡檔案:物資保管帳;料卡;(掛貨垛)物資檔案:(生產廠產品憑證、運輸憑證、入庫驗收單、磅碼單、檢驗單、保管條件等)。四.物資的保管保養:1.物資保管保養的基本要求:(四保、三化)保質:保量:保安全:保急需:倉庫規劃化:存放系列化:保養經常化:2.物資保管保養的幾個環節:嚴格驗收:貨位規劃:妥善堆碼:清潔衛生:日常維護:檢查盤點:防盜防災:3.堆碼苫墊:1).基本要求:合理:牢固:定量:整齊:節?。悍奖悖海玻?基本形式:重迭式:縱橫交錯式:仰伏相間式:栽柱式:壓縫式:襯墊式:通風式:串聯式:魚鱗式:3).貨架:4).苫墊:4.日常維護保養:1).影響物質變化的因素:(1).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2).自然因素(3).物資儲存物2).日常保管保養:(1).溫濕度控制(2).防銹除銹(3).防治蟲(4).防火防盜5.檢查盤點:1).物資保管損耗:(1).自然損耗(2).保管不善或自然災害(3).運輸損耗或磅差(4).儲存期限,過期變質保廢2).盤點檢查:(1).檢查內容(2).檢查方法五.物資的出庫:1.出庫方式:1).領貨:2).送貨3).代運2.出庫程序:1).核對出庫憑證2).備貨3).復核4).點交清理5).物資包裝3.4倉儲工作經濟技術指標一.吞吐量和庫存量:吞吐量:吞吐量=總入庫量+總出庫量(噸/期)(周轉量)反映倉儲工作強度量,并影響和決定其它指標.取決于面積,設備、勞動力。庫存量:有即時庫存量和平均庫存量。通常指平均庫存量,反映儲存能力及利用情況。月平均庫存量=(月初庫存量+月末庫存量)/2年平均庫存量=各月平均庫存量之和/12二.庫存物資周轉率:=期內物資出庫量/同期內平均庫存量,取決于平均庫存量,出庫量三.儲運質量:收發質量:收發差錯率=收發差錯量/期內吞吐量收發正確率=1-收發差錯量/期內吞吐量=(期內吞吐量-收發差錯量)/期內吞吐量裝卸搬運質量:裝卸搬運損失率=裝卸搬運損失量/期內吞吐量裝卸搬運質量=1-裝卸搬運損失量/期內吞吐量=(期內吞吐量-裝卸搬運損失量)/期內吞吐量物資保管完好程度:(期內平均庫存量-損壞、變質、損失量)物資保管完好率=──────────────────期內平均庫存量物資保管損耗率=損壞、變質、損失量/期內平均庫存量業務賠償費率=業務賠償費之和/期內倉儲業務收入(1000‰)期內倉儲業務收入為倉儲費和進出庫費之和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