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第一大內流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一、地理位置二、自然環境三、環境問題四、治理方法地理位置:→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北部。→全長2137千米,塔里木河由發源于天山的阿克蘇河、發源于喀喇昆侖山的葉爾羌河、和田河匯流而成?!饔蛎娣e19.8萬平方千米,最后流入臺特馬湖?!嫌蔚貐^多為起伏不平的沙漠地帶,來自于冰山的融水含沙量大,河水很不穩定,被稱為“無韁的野馬”。二、自然環境塔里木河流域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四周高山環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極端干旱沙漠性氣候。其特點是: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溫差大,多風沙、浮塵天氣,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豐富。氣溫年平均日較差14℃-16℃,年最大日較差一般在30℃以上。夏酷冬寒,夏季7月份平均氣溫為20℃-30℃,極端最高氣溫43.6℃。塔里木河流域土壤比較簡單,主要為胡楊林土、草甸土、沼澤土、鹽土、殘余沼澤土、殘余鹽土、龜裂土、風沙土和綠洲土組成,總面積7278.66萬畝。塔里木河流域的植被具有強烈的旱化和荒漠化特征。其主要表現為:植被種類貧乏、結構單純、生長稀疏。主要植物種類為胡楊、灰楊、沙棗、鈴鐺刺、紅柳、鹽穗木、白刺、蘇枸杞、駱駝刺、羅布麻、甘草、蘆葦、香蒲、佛子茅等。作為建群種或優勢種在流域構成一定面積群落的為胡楊林和紅柳灌叢,純草類面積較小。1.河道斷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環境惡化。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以下363km的河道自70年代以來長期處于斷流狀態,并有向上延伸的趨勢,臺特馬湖于1974年干涸。下游阿爾干地區附近地下水位下降了5m,水質礦化度明顯提高。3.沙漠化土地面積不斷擴大,沙塵暴天氣增加。干流地區沙漠化面積達82%,其中下游地區沙漠化面積達86%,比50年代末上升了22%。大風、沙塵暴災害性天氣由50年代年均出現2次,增加到90年代的25次?!拔迨甏篮?,六十年代漫灌,七十年代節水,八十年代抗旱,九十年代斷流,二十一世紀咋辦?”老百姓編的這個順口溜,就是塔里木河下游綠色走廊50年來環境惡化的真實寫照。
面對幾十年來欠下的生態“歷史債”,塔里木河“后治理時代”是怎樣的呢?
2012年,在完成第13次生態輸水后,塔河綜合治理順利進入收官階段。據統計,項目已累計完成渠道防滲8160公里、攔河樞紐3座、干流輸水堤600公里、生態閘44座,流域實現年節增水量26億立方米。這些數字背后的現實是,塔克拉瑪干、庫魯克塔格兩大沙漠的合攏趨勢得到有效遏制,218國道經常被沙埋的問題基本解決,大量鹽漬化耕地得到改良,以往難覓蹤跡的野生動物也已常見。面對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溫泉養生服務創新研究-全面剖析
- 墻面毛細施工方案
- 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質量監控例題帶答案
- 輪滑世界杯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英語寫作競賽輔導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營養咨詢與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創業保險服務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藝術創作小組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數字化信貸工廠與運營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藝術品慈善拍賣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英語語言與文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華僑大學
- 2024年中考化學復習教學建議-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備考策略課件
- 【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研究-以螞蟻集團為例12000字(論文)】
- 外教社新編英語語法教程(第6版)PPT課件Unit-22
- 2023年陜西特崗學前教育學科真題真題
- 痕跡檢驗概述
- 麻醉科省級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申報標準
- DB37-T 5225-2022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一體化應用技術標準
- ASTM B658 B658M-11(2020) 無縫和焊接鋯和鋯合金管標準規格
- 《自然資源聽證規定》(2020年修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