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眩暈2021完整版課件_第1頁
針灸治療眩暈2021完整版課件_第2頁
針灸治療眩暈2021完整版課件_第3頁
針灸治療眩暈2021完整版課件_第4頁
針灸治療眩暈2021完整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針灸治療眩暈張婷婷針灸治療眩暈張婷婷1簡介眩暈具有環境或自省的運動幻覺,包括旋轉、滾翻、傾倒、搖擺、浮沉等感覺。眩暈癥是最常見的臨床癥候群,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癥。65歲以上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引起眩暈的疾病涉及許多臨床學科。簡介眩暈具有環境或自省的運動幻覺,包括旋轉、滾翻、傾倒、搖擺2根據解剖結構和性質分類前庭系統性眩暈前庭末梢性眩暈如:梅尼埃病、位置性眩暈、急慢性中耳炎、耳毒性藥物中毒性眩暈、迷路炎和橋小腦角腫瘤等前庭中樞性眩暈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延髓背外側綜合征、小腦梗塞或出血、腦干腫瘤等非前庭系統性眩暈眼病、本體感覺系統疾病、全身系統疾病等根據解剖結構和性質分類前庭系統性眩暈3中醫病因病機本病中醫亦稱為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目眩以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為特征;頭暈以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為特征。基本病機不外風、火、痰、虛四個方面。本病病位在腦,但與肝、脾、腎密切相關,其中又以肝為主;病性虛實交錯,需者居多。中醫病因病機本病中醫亦稱為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4影響針灸療效的因素引起眩暈的疾病臨床分期留針時間的長短穴位配伍是否合適針刺手法針刺百會、上印堂(印堂上1寸)、太陽穴時患者是否有重壓感電針刺激量的大小患者的年齡等個體差異影響針灸療效的因素引起眩暈的疾病5針灸診療特點(1)針灸治療眩暈以辨病為主,首先找到引起眩暈的原因和疾病,根據不同的疾病選擇不同的針灸方法。(2)眩暈發作期針灸治療以鎮靜止眩為主,多采用電針。間歇期應根據臟腑辨證和八綱辨證,以補虛瀉實,調理髄海為法。針灸診療特點(1)針灸治療眩暈以辨病為主,首先找到引起眩暈的6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發作期原則:急則治其標,以鎮靜止眩為主,取穴:百會、風池、上印堂、太陽、通天方法:多采用電針,針刺百會、上印堂、太陽穴時患者有重脹針感為度。留針時間要長、上印堂留針3小時。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發作期7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間歇期原則:明辨病癥性質,據臟腑辨證和八綱辨證,以補虛瀉實,調理髄海為法。治則:調理髓海穴方:百會、風府、風池、上印堂、太陽,懸鐘均雙側。隨證配穴: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間歇期8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隨證配穴:脈澀血虧型(主要見于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血栓后遺癥等):加腎俞、太溪、復溜肝腎陰虛型(主要見于內耳性眩暈):加翳明、合谷、太沖、內關氣血兩虛型(主要見于貧血、低血壓):加脾俞、心俞、足三里、三陰交瘀血內阻型(主要見于腦外傷、腦震蕩):加列缺、三陰交、血海肝陽上亢型(主要見于高血壓、內耳眩暈):加翳風、行間、陽陵泉風火上擾型(主要見于高血壓兼外感、前庭神經元炎等):加曲池、天突、太沖、列缺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隨證配穴:9針灸治療眩暈—辨病治療針灸治療眩暈2021完整版課件10(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診斷依據:發作性旋轉性眩暈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續20分鐘至數小時。常伴自主神經紊亂和平衡障礙。無意識喪失。波動性聽力損失,早期多為低頻聽力損失,隨病情進展聽力損失逐漸加重。至少1次純音測聽為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可出現聽覺重振現象。伴有耳鳴和(或)耳脹滿感。前庭功能檢查:可有自發性眼震和(或)前庭功能異常。排

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暈,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迷路炎、前庭神經元炎、藥物中毒性眩暈、突發性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和顱內占位性病變等。(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診斷依據:11(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臨床分期:⑴早期:間歇期聽力正常或有輕度低頻聽力損失。

⑵中期:間歇期低、高頻率均有聽力損失。

⑶晚期:全頻聽力損失達中重度以上,無聽力波動。(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臨床分期:12(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以耳部局部穴位為主,以太陽、少陽經穴為主取穴:率谷,曲鬢,太陽,聽宮,聽會操作方法:率谷透曲鬢穴:28號2寸毫針,從率谷穴進針,順頭皮刺向曲鬢穴,得氣后持續捻轉針柄,不提插,速度180-200次/分,使患者顳部有酸麻脹感。太陽穴:將針斜刺入骨膜1.0寸,患者有重壓感為度。留針20-30分鐘。聽宮、聽會:令患者張大口,垂直進針1—1.3寸,不提插微捻轉,患者感針下沉緊為度。(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以耳部局部穴位為主,以太陽、少陽經穴為13(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療程:每天一次,5次為一療程,隔一天開始下一療程。注意事項:以上穴位進針后均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待患者出現重脹針感后停止。(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療程:14(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診斷標準(1)突然出現眩暈,與頭位有關,持續時間短暫。(2)眩暈發作時伴有一種或多種神經缺損的癥狀和體征(如站立不穩,惡心嘔吐,偏側肢體麻木無力,水平性眼震等。)(3)常在24小時內減輕,以后可再發。(4)TCD檢查:提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診斷標準15(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取穴:頸百勞,頸夾脊,風池、百會、通天、上印堂操作方法:頸夾脊穴:取坐位。根據頸部X光片所示椎體節段改變取相應頸夾脊穴,常規消毒,選用1.5寸不銹鋼毫針,直刺1寸左右,進針得氣后(以酸、麻、脹為主),行平補平瀉捻轉加小幅提插手法,先行針5秒鐘后留針20分鐘。頸百勞穴:正坐位。直刺0.5-1寸,針刺得氣后接電子針療儀,用連續脈沖波,電流以患者適宜為度。風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取穴:16(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療程:每天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每療程之間休息1天,連續治療2個療程。注意事項:針刺風池穴應正確把握進針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不可向對側眼針刺過深,以防刺入枕骨大孔傷及延髓。(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療程:17(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為發作性視物或自身旋轉感、晃動感、不穩感,多因頭位或(和)體位變動而誘發。眩暈同時伴有其他腦干一過性缺血的癥狀,如眼癥(黑蒙、閃光、視物變形、復視等)、內耳疼痛、肢體麻木或無力、碎倒、昏厥等。輕微腦干損害體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減退或消失,調節和(或)輻揍障礙,自發性或轉頸壓迫一側椎動脈后誘發的眼震及陽性的病理反射等。病因明確,如頸椎病、腦動脈硬化、高脂血癥、高粘血癥等。(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為發作性視物或自身旋轉感18(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以調理髓海為主,加補益氣血,調理脾胃取穴:百會、風府、風池、上印堂、太陽,氣海,血海,足三里操作方法:患者先取坐位。風府穴用1.5寸毫針斜刺入0.5寸,針尖向下,提插數次,待患者出現重脹針感后出針,不留針。然后患者取平臥位,針刺百會、上印堂、太陽穴。將針斜刺入骨膜1.0寸,患者有重壓感為度。風池穴使用1.5寸毫針,向鼻尖方向刺入0.8寸,患者出現重脹針感。以上穴位進針后均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待患者出現重脹針感后停止。風池穴、百會穴、雙側太陽穴加電針。選用電針頻率80HZ,間歇波,電流量以患者能耐受為度。以上穴位風府穴不留針,上印堂穴留針三小時,百會、太陽、風池穴均留針30分鐘。(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以調理髓海為主,加補益氣血,19(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療程:每天針灸一次,每周治療五次,十次為一個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注意事項:針刺百會、上印堂、太陽穴均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待患者出現重脹針感后停止。上印堂留針時間要長。(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療程:20日常調護(1)針灸治療本證效果較好,但應分辨標本緩急。眩暈急重者,先治其標;眩暈較輕或發作間歇期,注意求因治本。(2)為明確診斷,在治療的同時應測血壓,查血色素、紅細胞計數及心電圖、電測聽、腦干誘發電位、眼震電位、頸椎X光片以及CT、磁共振等檢查。(3)眩暈發作時可令患者閉目,安臥(或坐位),作悠緩、細勻的呼吸動作,或以手指按壓印堂、太陽穴,使頭面部經氣流暢,眩暈癥狀即可減輕。(4)痰濁上蒙型患者應以清淡食物為主,禁食油膩厚味及動物內臟食品,以免助濕生痰,釀熱生風。也應避免食辛辣,過用煙酒,以防風陽升散之虞。(5)加強護理及心理治療,消除患者恐懼心理。日常調護(1)針灸治療本證效果較好,但應分辨標本緩急。眩暈急21名中醫經驗氣血不足型眩暈(西醫診斷:眩暈)臨床表現:頭暈,頭沉,乏力,輕微惡心,無視物旋轉及嘔吐。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治則:益氣升陽,滋陰補血處方:百會,攢竹,上星,外關,足三里,三陰交方義:百會為諸陽之會,可升舉陽氣以帥血上榮。攢竹、上星為局部取穴,可疏通經絡止痛。外關是手少陽三焦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疏經活絡。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之合穴,為調和胃氣之主要腧穴。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的腧穴,有健脾之功。足三里和三陰交同時取用,為陰陽表里配穴,脾胃得以健旺,則氣血生,滋養五臟六腑而聰上竅。名中醫經驗氣血不足型眩暈(西醫診斷:眩暈)22名中醫經驗濕熱中阻型眩暈(西醫診斷:眩暈)臨床表現:頭暈,視物旋轉,無耳鳴,惡心,嘔吐,無發熱,無腹痛。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治則:清熱利濕,疏通經絡處方:梅花針夾脊穴叩刺。背部督脈、膀胱經走罐。隔姜灸百會方義:梅花針叩刺夾脊穴,以調整內臟機能紊亂。督脈行于背部正中,多次與足少陽經及陰維脈交會,對全身起到調節作用,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走罐,可祛除濕熱之邪并疏通經絡,調理臟腑機能。百會為諸陽之會,隔姜灸百會,升舉陽氣,氣血上榮,使氣行則血行,血運則氣達,氣至病所則髓充腦健神自安,故眩止。名中醫經驗濕熱中阻型眩暈(西醫診斷:眩暈)23名中醫經驗肝陽上亢,兼濕熱下注型眩暈(西醫診斷:高血壓病)臨床表現:頭暈,頭痛,胸悶,面色紅赤,形體肥胖。舌體胖大,舌紅,苔黃微膩,脈沉滑治則:平肝潛陽兼清利濕熱處方:百會,肩髃,風池,大椎,曲池,足三里,太溪,中極,歸來方義:風池、大椎清瀉肝膽上亢之陽,百會調神熄風以清上。肩禺是手陽明經與陽蹺脈交會穴,可疏經利節,活血通絡,治療風熱頭痛有效。曲池是手陽明大腸經合穴,既可疏風清熱又清利下焦濕熱,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合穴,健脾和胃,疏風化濕,通經活絡。太溪是足少陰腎經輸穴、原穴,中級乃任脈與足太陰、厥陰、少陰經交會穴,膀胱經之募穴,合足陽明胃經穴歸來以補腎培元,通利膀胱,清利濕熱。名中醫經驗肝陽上亢,兼濕熱下注型眩暈(西醫診斷:高血壓病)24名中醫經驗瘀血阻竅型眩暈(西醫診斷:頸椎病)臨床表現:頭暈,頸部發僵,二便調。舌體胖大,舌暗紅,苔薄白,脈弦治則:活血化瘀,開竅通絡處方:百會,上星,風池,風府,天柱,頸夾脊,大椎方義:百會為諸陽之會,可升提陽氣,清利頭目。上星疏通局部經絡。風池,風府疏風散邪,醒腦開竅,疏通經絡。天柱、頸夾脊穴可疏通局部經絡,活血化瘀。督脈大椎穴是諸陽經的交會穴,能助陽補氣,祛瘀通絡。名中醫經驗瘀血阻竅型眩暈(西醫診斷:頸椎病)254、忍別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是為了收獲得不到的收獲。7.當你走完一段之后回頭看,你會發現,那些真正能被記得的事真的是沒有多少,真正無法忘記的人屈指可數,真正有趣的日子不過是那么一些,而真正需要害怕的也是寥寥無幾。13.一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大抵是因為,那里有你深愛的人和一去不復返的青春。1.最短的距離是從手到嘴,最長的距離是從說到做。4.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7.環境永遠不會十全十美,消極的人受環境控制,積極的人卻控制環境。4.懦弱的人害怕孤獨,理智的人懂得享受孤獨。13.要無條件自信,即使在做錯的時候。6.幸福是需要提醒的,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4.人生當自勉,學習需堅持。從這一刻開始,我依舊是我,只是心境再不同。不論今后的路如何,我都會在心底默默鼓勵自己,堅持不懈,等待那一場破繭的美麗。18.如同磁鐵吸引四周的鐵粉,熱情也能吸引周圍的人,改變周圍的情況。9.行動不一定帶來快樂,而無行動則決無快樂。16.從古到今,人世間有過多少這樣的陰差陽錯!這類生活悲劇的演出,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個人的命運,而常常是當時社會的各種矛盾所造成的。10.滴水能穿石,只因為它永遠打擊同一點。8.窮不一定思變,應該是思富思變。7.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可以決定怎么面對,那是“運”!5.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斗就可以征服的命運。18、挫折其實就是邁向成功所應繳的學費。7.品味生活,完善人性。存在就是機會,思考才能提高。人需要不斷打碎自己,更應該重新組裝自己。4.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不斷地重復做。12.世界原本就不是屬于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15.世界因生命而美麗,生命因夢想而精彩。在人生的航程中,只有堅持自己的夢想,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是不斷的反省,不斷的調整,才不會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才會有找到自己的航標,乘風破浪,有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1.青春是盛開的鮮花,用它艷麗的花瓣鋪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樂章,用它跳躍的音符譜寫人生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鷹,用它矯健的翅膀搏擊廣闊的天宇;青春是奔騰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氣勢沖垮陳舊的桎梏。8.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2.凡事多為別人著想,不必抱怨人情太薄,人情本來就是一件季節性外套。4、忍別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是為了收獲得不到26針灸治療眩暈張婷婷針灸治療眩暈張婷婷27簡介眩暈具有環境或自省的運動幻覺,包括旋轉、滾翻、傾倒、搖擺、浮沉等感覺。眩暈癥是最常見的臨床癥候群,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癥。65歲以上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引起眩暈的疾病涉及許多臨床學科。簡介眩暈具有環境或自省的運動幻覺,包括旋轉、滾翻、傾倒、搖擺28根據解剖結構和性質分類前庭系統性眩暈前庭末梢性眩暈如:梅尼埃病、位置性眩暈、急慢性中耳炎、耳毒性藥物中毒性眩暈、迷路炎和橋小腦角腫瘤等前庭中樞性眩暈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延髓背外側綜合征、小腦梗塞或出血、腦干腫瘤等非前庭系統性眩暈眼病、本體感覺系統疾病、全身系統疾病等根據解剖結構和性質分類前庭系統性眩暈29中醫病因病機本病中醫亦稱為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目眩以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為特征;頭暈以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為特征。基本病機不外風、火、痰、虛四個方面。本病病位在腦,但與肝、脾、腎密切相關,其中又以肝為主;病性虛實交錯,需者居多。中醫病因病機本病中醫亦稱為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30影響針灸療效的因素引起眩暈的疾病臨床分期留針時間的長短穴位配伍是否合適針刺手法針刺百會、上印堂(印堂上1寸)、太陽穴時患者是否有重壓感電針刺激量的大小患者的年齡等個體差異影響針灸療效的因素引起眩暈的疾病31針灸診療特點(1)針灸治療眩暈以辨病為主,首先找到引起眩暈的原因和疾病,根據不同的疾病選擇不同的針灸方法。(2)眩暈發作期針灸治療以鎮靜止眩為主,多采用電針。間歇期應根據臟腑辨證和八綱辨證,以補虛瀉實,調理髄海為法。針灸診療特點(1)針灸治療眩暈以辨病為主,首先找到引起眩暈的32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發作期原則:急則治其標,以鎮靜止眩為主,取穴:百會、風池、上印堂、太陽、通天方法:多采用電針,針刺百會、上印堂、太陽穴時患者有重脹針感為度。留針時間要長、上印堂留針3小時。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發作期33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間歇期原則:明辨病癥性質,據臟腑辨證和八綱辨證,以補虛瀉實,調理髄海為法。治則:調理髓海穴方:百會、風府、風池、上印堂、太陽,懸鐘均雙側。隨證配穴: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間歇期34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隨證配穴:脈澀血虧型(主要見于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血栓后遺癥等):加腎俞、太溪、復溜肝腎陰虛型(主要見于內耳性眩暈):加翳明、合谷、太沖、內關氣血兩虛型(主要見于貧血、低血壓):加脾俞、心俞、足三里、三陰交瘀血內阻型(主要見于腦外傷、腦震蕩):加列缺、三陰交、血海肝陽上亢型(主要見于高血壓、內耳眩暈):加翳風、行間、陽陵泉風火上擾型(主要見于高血壓兼外感、前庭神經元炎等):加曲池、天突、太沖、列缺針灸治療眩暈—分期治療隨證配穴:35針灸治療眩暈—辨病治療針灸治療眩暈2021完整版課件36(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診斷依據:發作性旋轉性眩暈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續20分鐘至數小時。常伴自主神經紊亂和平衡障礙。無意識喪失。波動性聽力損失,早期多為低頻聽力損失,隨病情進展聽力損失逐漸加重。至少1次純音測聽為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可出現聽覺重振現象。伴有耳鳴和(或)耳脹滿感。前庭功能檢查:可有自發性眼震和(或)前庭功能異常。排

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暈,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迷路炎、前庭神經元炎、藥物中毒性眩暈、突發性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和顱內占位性病變等。(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診斷依據:37(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臨床分期:⑴早期:間歇期聽力正常或有輕度低頻聽力損失。

⑵中期:間歇期低、高頻率均有聽力損失。

⑶晚期:全頻聽力損失達中重度以上,無聽力波動。(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臨床分期:38(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以耳部局部穴位為主,以太陽、少陽經穴為主取穴:率谷,曲鬢,太陽,聽宮,聽會操作方法:率谷透曲鬢穴:28號2寸毫針,從率谷穴進針,順頭皮刺向曲鬢穴,得氣后持續捻轉針柄,不提插,速度180-200次/分,使患者顳部有酸麻脹感。太陽穴:將針斜刺入骨膜1.0寸,患者有重壓感為度。留針20-30分鐘。聽宮、聽會:令患者張大口,垂直進針1—1.3寸,不提插微捻轉,患者感針下沉緊為度。(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以耳部局部穴位為主,以太陽、少陽經穴為39(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療程:每天一次,5次為一療程,隔一天開始下一療程。注意事項:以上穴位進針后均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待患者出現重脹針感后停止。(一)針灸治療梅尼埃病療程:40(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診斷標準(1)突然出現眩暈,與頭位有關,持續時間短暫。(2)眩暈發作時伴有一種或多種神經缺損的癥狀和體征(如站立不穩,惡心嘔吐,偏側肢體麻木無力,水平性眼震等。)(3)常在24小時內減輕,以后可再發。(4)TCD檢查:提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診斷標準41(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取穴:頸百勞,頸夾脊,風池、百會、通天、上印堂操作方法:頸夾脊穴:取坐位。根據頸部X光片所示椎體節段改變取相應頸夾脊穴,常規消毒,選用1.5寸不銹鋼毫針,直刺1寸左右,進針得氣后(以酸、麻、脹為主),行平補平瀉捻轉加小幅提插手法,先行針5秒鐘后留針20分鐘。頸百勞穴:正坐位。直刺0.5-1寸,針刺得氣后接電子針療儀,用連續脈沖波,電流以患者適宜為度。風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取穴:42(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療程:每天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每療程之間休息1天,連續治療2個療程。注意事項:針刺風池穴應正確把握進針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不可向對側眼針刺過深,以防刺入枕骨大孔傷及延髓。(二)針灸治療頸性眩暈療程:43(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為發作性視物或自身旋轉感、晃動感、不穩感,多因頭位或(和)體位變動而誘發。眩暈同時伴有其他腦干一過性缺血的癥狀,如眼癥(黑蒙、閃光、視物變形、復視等)、內耳疼痛、肢體麻木或無力、碎倒、昏厥等。輕微腦干損害體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減退或消失,調節和(或)輻揍障礙,自發性或轉頸壓迫一側椎動脈后誘發的眼震及陽性的病理反射等。病因明確,如頸椎病、腦動脈硬化、高脂血癥、高粘血癥等。(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為發作性視物或自身旋轉感44(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以調理髓海為主,加補益氣血,調理脾胃取穴:百會、風府、風池、上印堂、太陽,氣海,血海,足三里操作方法:患者先取坐位。風府穴用1.5寸毫針斜刺入0.5寸,針尖向下,提插數次,待患者出現重脹針感后出針,不留針。然后患者取平臥位,針刺百會、上印堂、太陽穴。將針斜刺入骨膜1.0寸,患者有重壓感為度。風池穴使用1.5寸毫針,向鼻尖方向刺入0.8寸,患者出現重脹針感。以上穴位進針后均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待患者出現重脹針感后停止。風池穴、百會穴、雙側太陽穴加電針。選用電針頻率80HZ,間歇波,電流量以患者能耐受為度。以上穴位風府穴不留針,上印堂穴留針三小時,百會、太陽、風池穴均留針30分鐘。(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以調理髓海為主,加補益氣血,45(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療程:每天針灸一次,每周治療五次,十次為一個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注意事項:針刺百會、上印堂、太陽穴均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待患者出現重脹針感后停止。上印堂留針時間要長。(三)針灸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療程:46日常調護(1)針灸治療本證效果較好,但應分辨標本緩急。眩暈急重者,先治其標;眩暈較輕或發作間歇期,注意求因治本。(2)為明確診斷,在治療的同時應測血壓,查血色素、紅細胞計數及心電圖、電測聽、腦干誘發電位、眼震電位、頸椎X光片以及CT、磁共振等檢查。(3)眩暈發作時可令患者閉目,安臥(或坐位),作悠緩、細勻的呼吸動作,或以手指按壓印堂、太陽穴,使頭面部經氣流暢,眩暈癥狀即可減輕。(4)痰濁上蒙型患者應以清淡食物為主,禁食油膩厚味及動物內臟食品,以免助濕生痰,釀熱生風。也應避免食辛辣,過用煙酒,以防風陽升散之虞。(5)加強護理及心理治療,消除患者恐懼心理。日常調護(1)針灸治療本證效果較好,但應分辨標本緩急。眩暈急47名中醫經驗氣血不足型眩暈(西醫診斷:眩暈)臨床表現:頭暈,頭沉,乏力,輕微惡心,無視物旋轉及嘔吐。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治則:益氣升陽,滋陰補血處方:百會,攢竹,上星,外關,足三里,三陰交方義:百會為諸陽之會,可升舉陽氣以帥血上榮。攢竹、上星為局部取穴,可疏通經絡止痛。外關是手少陽三焦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疏經活絡。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之合穴,為調和胃氣之主要腧穴。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的腧穴,有健脾之功。足三里和三陰交同時取用,為陰陽表里配穴,脾胃得以健旺,則氣血生,滋養五臟六腑而聰上竅。名中醫經驗氣血不足型眩暈(西醫診斷:眩暈)48名中醫經驗濕熱中阻型眩暈(西醫診斷:眩暈)臨床表現:頭暈,視物旋轉,無耳鳴,惡心,嘔吐,無發熱,無腹痛。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治則:清熱利濕,疏通經絡處方:梅花針夾脊穴叩刺。背部督脈、膀胱經走罐。隔姜灸百會方義:梅花針叩刺夾脊穴,以調整內臟機能紊亂。督脈行于背部正中,多次與足少陽經及陰維脈交會,對全身起到調節作用,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走罐,可祛除濕熱之邪并疏通經絡,調理臟腑機能。百會為諸陽之會,隔姜灸百會,升舉陽氣,氣血上榮,使氣行則血行,血運則氣達,氣至病所則髓充腦健神自安,故眩止。名中醫經驗濕熱中阻型眩暈(西醫診斷:眩暈)49名中醫經驗肝陽上亢,兼濕熱下注型眩暈(西醫診斷:高血壓病)臨床表現:頭暈,頭痛,胸悶,面色紅赤,形體肥胖。舌體胖大,舌紅,苔黃微膩,脈沉滑治則:平肝潛陽兼清利濕熱處方:百會,肩髃,風池,大椎,曲池,足三里,太溪,中極,歸來方義:風池、大椎清瀉肝膽上亢之陽,百會調神熄風以清上。肩禺是手陽明經與陽蹺脈交會穴,可疏經利節,活血通絡,治療風熱頭痛有效。曲池是手陽明大腸經合穴,既可疏風清熱又清利下焦濕熱,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合穴,健脾和胃,疏風化濕,通經活絡。太溪是足少陰腎經輸穴、原穴,中級乃任脈與足太陰、厥陰、少陰經交會穴,膀胱經之募穴,合足陽明胃經穴歸來以補腎培元,通利膀胱,清利濕熱。名中醫經驗肝陽上亢,兼濕熱下注型眩暈(西醫診斷:高血壓病)50名中醫經驗瘀血阻竅型眩暈(西醫診斷:頸椎病)臨床表現:頭暈,頸部發僵,二便調。舌體胖大,舌暗紅,苔薄白,脈弦治則:活血化瘀,開竅通絡處方:百會,上星,風池,風府,天柱,頸夾脊,大椎方義:百會為諸陽之會,可升提陽氣,清利頭目。上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