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眾傳播的“媒介分析”媒介就是傳遞大規模信息的載體,包括報紙、雜志、書籍、廣播、電影、電視等。誰(who)說什么(sayswhat)通過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對誰說(towhom)產生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媒介分析主要研究傳播渠道。大眾傳播的“媒介分析”媒介就是傳遞大規模信息的載體,包括報紙1六大媒介概述1)報紙2)雜志3)書籍4)廣播5)電影6)電視六大媒介概述1)報紙2廉價報紙,(CheapPapers),也稱“大眾化報紙”(PopularPapers)是西方工業革命后興起的一種資產階級商業報紙。一般認為它有這些特征:1、面向社會中下層,以廣大平民百姓為主要讀者對象;2、政治上標榜超黨派而獨立;3、經濟上實行商業經營,廣告是主要的收入來源;4、內容上,除了少數鼓吹社會改革、宣傳改良主義主張的以外,一般著重報道地方新聞、社會新聞、警事新聞、體育新聞以及種種軟新聞;5、文字簡短通俗,編排活潑花哨。廉價報紙,(CheapPapers),也稱“大眾化報紙”(3報紙的優勢和局限優點:1)制作簡便,費用低廉2)反應及時,信息量大3)閱讀自由,選擇性強缺點:1)保存2)龐雜報紙的優勢和局限優點:4當代中國閱讀書籍現狀在今天的中國,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生活內容的日益豐富,能坐下來安心讀點書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少。不少有識之士警告,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書蟲”將成為未來中國一個新的“瀕危物種”。據媒體報道,中國讀書的人數正在逐年減少。去年,中國只有51.7%的識字國民讀書,這一比例比5年前下降了8.7%。一項調查表明,雖然公眾閑暇時間整體上在增加,但是學習、閱讀的時間卻有所減少。相反,人們看電視的時間卻比5年前增加了1個小時以上。當代中國閱讀書籍現狀在今天的中國,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生5廣播的優勢優勢:1)滲透性2)時效性3)靈活性4)通俗性局限性:流失性快廣播的優勢優勢:6電視傳播在中國11958年5月1日,中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即后來的中央電視臺)開始首播。1個多月以后,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播出。當時的電視劇主要是用戲劇化的敘述來闡釋國家政策,如《一口菜餅子》通過劇中人物的倒敘,回憶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舊中國”人民缺衣少食的生活故事。這個故事是劇中的姐姐用來教育弟弟珍惜糧食的政治教材。顯然,這部電視劇是為了配合當時中共中央提出的“憶苦思甜”、“節約糧食”的宣傳精神而制作的。應該說,這一時期的電視劇多數都像《一口菜餅子》一樣,具有明確的政治教育主題。當時,中國僅有一座電視臺,電視覆蓋面小,全國電視機擁有量一開始僅僅數百臺,文化大革命時期達到數萬臺,除極少數政府領導和高級知識分子,一般中國觀眾看不到電視。電視傳播在中國11958年5月1日,中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7電視傳播在中國2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步入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階段。中國電視業的運作方式也發生深刻變化。1979年1月28日,上海電視臺播出了一則1.5分鐘《參桂補酒》的廣告。這是中國電視發展史上的第一條廣告,意味著市場經濟力量開始進入一直被看作“黨和政府喉舌”的電視運作之中。電視節目制作在政府資金以外獲得了新的資金渠道,電視也開始受到政府以外的市場力量的制約和影響。電視傳播在中國2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步入改革開放的新8電視傳播在中國31980年2月5日,中央電視臺開始播出的9集《敵營十八年》具有一種標志性的意義。這是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這部電視劇突出了情節性、戲劇性、驚險性、離奇性,已具備娛樂性作品的基本特征。1979年底,日本兒童電視動畫片《鐵臂阿童木》開始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不久,美國電視節目如科幻電視劇《大西洋底來的人》、驚險動作劇《加里森敢死隊》等也相繼在中國播出,這些節目為過去主要只觀看單集電視劇的中國觀眾展示了“連續劇”的魅力,而且也展示了通俗電視情節劇的娛樂魅力。這標志著中國電視文化傳播的政治意義開始淡化,其消費意義被得以重視。電視傳播在中國31980年2月5日,中央電視臺開始播出的9集9電視媒體基本特征1:日常性曾經有專門研究收視行為的學者對一定范圍內的城市居民做過一個調查:你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干什么?回答是千奇百怪的,但其中40%以上的人在第一個答案中選擇了“打開電視”;75%以上的人在前3個答案中選擇了:“打開電視”。由此可見,“看電視”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是人們在家中的一個“標志性行為”。一旦把電視媒體理解為家用媒體,我們隨之應當發生的根本性轉變就是傳播態度和傳播觀念。觀眾是舒服地歪在自家客廳里、或者是靠在床頭上看電視,在這樣的環境和心態下,難道有人會愿意請一個"家庭德育教師",站在自家客廳里、甚至是站在自己的床前來教訓自己嗎?電視媒體基本特征1:日常性曾經有專門研究收視行為的學者對一定10電視媒體基本特征2:主持人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我們認同電視是一個“家用媒體”,就應該認同另一個與之密切關聯的概念:電視同時還是“主持人媒體”。電視是在家中輕松收看的,是用來娛樂與交流的,所以它需要主持人,需要通過主持人對觀眾的吸引力、親和力來實現電視與觀眾之間的交流――誰在說話?對于舒舒服服坐在家中看電視的觀眾而言,不是“電視臺”、“電視機”或抽象的“電視節目”,而是電視中活生生的、個性鮮明的人。電視媒體基本特征2:主持人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我們認同電視是一個11電影與廣播、電視通過電波傳輸信號的方式來傳遞信息不同,電影其實是將一系列靜止的照片飛快地放映在銀幕上。人們觀看電影時,由于“視覺滯差”或者說“視覺暫留”的作用,就看到了一種活動的畫面。所謂“視覺暫留”,就是當一個物體已從眼前消失以后,大腦仍然暫時保持看見這個物體的印象。所以當一系列靜止的照片快速放映在銀幕上的時候,觀眾就產生了照片在均勻栘動的幻覺。因此,從技術上說,電影的產生與照相息息相關。電影與廣播、電視通過電波傳輸信號的方式來傳遞信息不同,電影12電影的優勢與局限優點:1)影像清晰,形象逼真2)銀幕寬大,表現力強3)投資巨大,制作精細4)影院效應,參與性強缺點:1)信息量較低2)觀眾較少電影的優勢與局限優點:13大眾媒介的性質在大眾傳播媒介中,消遣娛悅的信息所占的比例正呈日益上升趨勢。它適應了世界各國工作時間日益縮短、閑暇時間日益增長后對娛樂性信息的需求。斯蒂芬森在《傳播游戲論》(1967)一書中早就看到,大眾傳播中“幾乎全部內容,都有一種普遍化的游戲或娛樂的功能。”新聞媒介也正日益成為新聞與娛樂的媒介。大眾媒介的性質在大眾傳播媒介中,消遣娛悅的信息所占的比例正呈14娛訊1在商品邏輯及收視率的強大作用下,西方文化生產出現了一系列的“內爆”。例如新聞與娛樂的界限消失了,以致西方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infortainment,這個詞是由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娛樂)合成,它預示了電視在收視率誘導下的發展趨向:娛訊。在20世紀70年代,電視新聞在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都有飛速發展,為電視臺創下了高收視率。例如,說新聞開始盛行,使新聞中許多嚴肅的問題變得輕松活潑,新聞娛樂化的風氣由此形成。娛訊1在商品邏輯及收視率的強大作用下,西方文化生產出現了一系15娛訊2娛訊編播風格在中國的一些名牌電視欄目中也有所體現,如元元主持《第7日》創造了北京電視臺周日中午時段的收視新高點。元元的成功在于她不是居高臨下地播新聞,而是用充滿幽默感的老百姓日常語言表述新聞事件,傳達新聞觀點。娛訊2娛訊編播風格在中國的一些名牌電視欄目中也有所體現,如元16娛訊3元元在捕捉北京市全城動員滅蟑螂周這一新聞熱點時,就顯得很有創意。元元不重復已有的宣傳,而是大膽采用擬人化手法,以蟑螂口吻自述的方式,模擬蟑螂低視角平拍還借來科影廠有關蟑螂的資料片,巧妙提高了觀眾的收視興趣。這里摘錄部分解說詞,其特點便可一目了然:
我是蟑螂,用我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這樣,什么什么都很高大,前些年總聽有人唱:娛訊3元元在捕捉北京市全城動員滅蟑螂周這一新聞熱點時,就顯得17娛訊4我們是害蟲,還有什么殺死,殺死。我就是那歌里唱的害蟲,我覺得沒招誰沒惹誰,可人們就是討厭我,大概是因為我什么都吃,而且哪兒哪兒都去,繁殖速度也快,十幾天都能當上爺爺。我們生生不息,所以人們可能也挺佩服的,要不然怎么一見到我們就激動得大呼小叫的,不信我躲到抽屜里,你看著啊:(同期:小姑娘開抽屜,尖叫)我還有一絕活,就是有‘第六感覺’,什么風聲、雨聲、腳步聲,一點風吹草動我就能感覺到。想滅我,哪兒那么容易呀?……啊,怎么超市里也全是我們的名字,滅蟑藥,居然擺了兩層貨架,一種,兩種,三種,四種,哎喲,數不過來了,十幾種吧。……娛訊4我們是害蟲,還有什么殺死,殺死。我就是那歌里唱的害蟲,18娛訊5您瞧瞧,有設機關的,有下毒藥的,還有放毒氣的,真是沒活路了,要封門了,快逃出去。……真是悲慘世界呀!慘啊,看來,我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了。還是回大本營吧。啊,蟑螂藥。趕快跑。啊,這兒也有藥,怎么到處是藥!沒處躲了,怎么辦哪,啊!主持人:這蟑螂是我裝的,真正的蟑螂沒這么聰明,否則滅起來就更困難了。不招人待見的蟑螂倒有個好聽的別名:叫富貴蟲。正是因為好吃的多了,蟑螂有了口福;高樓多了,就有了蟑螂喜歡棲身的管道;再有就是旅游的人多了,把蟑螂從這兒帶到哪兒,又從那兒帶到這兒。所以,滅蟑螂的要點是一起動手,不留死角。人心齊,泰山移,何況小小蟑螂呢。娛訊5您瞧瞧,有設機關的,有下毒藥的,還有放毒氣的,真是沒活191948年,拉斯韋爾發表了《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這篇文章的一大貢獻就是提出了關于大眾傳播的三種基本功能,這三種功能是:監視環境、協調社會以及文化傳承。1959年,查爾斯·賴特為其補充了“娛樂”功能。由此,形成了傳播學中的大眾傳播“四功能說”。1948年,拉斯韋爾發表了《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這篇文章的201環境監視功能(守望功能)有學者指出:4月20日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之后,媒體在報道中時有出現“失度”—過分渲染和煽情。4月20日之后,隨便打開電視或一張報紙,“戰爭”、“應急保衛戰”、“舍生忘死”、“筑起銅墻鐵壁”、“勇闖非典病區”、“圍追堵截”、“火線入黨”等等,比比皆是。這種比喻性說法無疑會引起緊張和焦慮。SARS報道中從早期的“失語、失真”走向后來的“失度”。1環境監視功能(守望功能)有學者指出:4月20日衛生部新聞發21“媒體病毒”還有學者指出:SARS疫情的國內外媒體報道均有一定程度的夸張,以致有“媒體病毒”之嫌。媒體通過非典報道,把人對公共健康的恐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媒體對病毒危險的扭曲、放大,致使恐懼本身成了“另一種公害”。“媒體病毒”還有學者指出:SARS疫情的國內外媒體報道均有一222、社會協調功能大眾傳播并非單純的“告知”活動,它所傳達的信息中通常伴隨著對事件的解釋,并提示人們應采取何種行動反應。例如社論或評論都是有明確意圖的說服或動員活動。2、社會協調功能大眾傳播并非單純的“告知”活動,它所傳達的信233、文化傳承功能文化傳承功能是指通過大眾傳播把文化遺產傳遞給后代,并繼續教育離開了學校的成年人,使得社會成員擁有共享的價值觀、社會規范。赫爾岑:“書籍——這是一代人對另一代在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即使種族、人群、國家消失了,書籍將永存下去。”3、文化傳承功能文化傳承功能是指通過大眾傳播把文化遺產傳遞給244、提供娛樂功能大眾傳播的內容并非都是務實的,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消遣性的。4、提供娛樂功能大眾傳播的內容并非都是務實的,其中相當一部分25拉扎斯菲爾德、莫頓的《大眾傳播的社會作用》1)媒介使大眾審美鑒賞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2)媒介常以低廉的代價占用或剝奪了人們的自由時間,“多少代以來,人們為爭取更多的自由時間而進行斗爭,但是現在他們在自由時間里跟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節目打交道,而不是跟哥倫比亞大學打交道。”3)麻醉大眾精神,“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心停留在表面,他們只是閱讀、收聽和思考,卻以為可以代替決斷和行動。”拉扎斯菲爾德、莫頓的《大眾傳播的社會作用》1)媒介使大眾審美26大眾傳播的“媒介分析”媒介就是傳遞大規模信息的載體,包括報紙、雜志、書籍、廣播、電影、電視等。誰(who)說什么(sayswhat)通過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對誰說(towhom)產生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媒介分析主要研究傳播渠道。大眾傳播的“媒介分析”媒介就是傳遞大規模信息的載體,包括報紙27六大媒介概述1)報紙2)雜志3)書籍4)廣播5)電影6)電視六大媒介概述1)報紙28廉價報紙,(CheapPapers),也稱“大眾化報紙”(PopularPapers)是西方工業革命后興起的一種資產階級商業報紙。一般認為它有這些特征:1、面向社會中下層,以廣大平民百姓為主要讀者對象;2、政治上標榜超黨派而獨立;3、經濟上實行商業經營,廣告是主要的收入來源;4、內容上,除了少數鼓吹社會改革、宣傳改良主義主張的以外,一般著重報道地方新聞、社會新聞、警事新聞、體育新聞以及種種軟新聞;5、文字簡短通俗,編排活潑花哨。廉價報紙,(CheapPapers),也稱“大眾化報紙”(29報紙的優勢和局限優點:1)制作簡便,費用低廉2)反應及時,信息量大3)閱讀自由,選擇性強缺點:1)保存2)龐雜報紙的優勢和局限優點:30當代中國閱讀書籍現狀在今天的中國,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生活內容的日益豐富,能坐下來安心讀點書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少。不少有識之士警告,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書蟲”將成為未來中國一個新的“瀕危物種”。據媒體報道,中國讀書的人數正在逐年減少。去年,中國只有51.7%的識字國民讀書,這一比例比5年前下降了8.7%。一項調查表明,雖然公眾閑暇時間整體上在增加,但是學習、閱讀的時間卻有所減少。相反,人們看電視的時間卻比5年前增加了1個小時以上。當代中國閱讀書籍現狀在今天的中國,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生31廣播的優勢優勢:1)滲透性2)時效性3)靈活性4)通俗性局限性:流失性快廣播的優勢優勢:32電視傳播在中國11958年5月1日,中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即后來的中央電視臺)開始首播。1個多月以后,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播出。當時的電視劇主要是用戲劇化的敘述來闡釋國家政策,如《一口菜餅子》通過劇中人物的倒敘,回憶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舊中國”人民缺衣少食的生活故事。這個故事是劇中的姐姐用來教育弟弟珍惜糧食的政治教材。顯然,這部電視劇是為了配合當時中共中央提出的“憶苦思甜”、“節約糧食”的宣傳精神而制作的。應該說,這一時期的電視劇多數都像《一口菜餅子》一樣,具有明確的政治教育主題。當時,中國僅有一座電視臺,電視覆蓋面小,全國電視機擁有量一開始僅僅數百臺,文化大革命時期達到數萬臺,除極少數政府領導和高級知識分子,一般中國觀眾看不到電視。電視傳播在中國11958年5月1日,中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33電視傳播在中國2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步入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階段。中國電視業的運作方式也發生深刻變化。1979年1月28日,上海電視臺播出了一則1.5分鐘《參桂補酒》的廣告。這是中國電視發展史上的第一條廣告,意味著市場經濟力量開始進入一直被看作“黨和政府喉舌”的電視運作之中。電視節目制作在政府資金以外獲得了新的資金渠道,電視也開始受到政府以外的市場力量的制約和影響。電視傳播在中國2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步入改革開放的新34電視傳播在中國31980年2月5日,中央電視臺開始播出的9集《敵營十八年》具有一種標志性的意義。這是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這部電視劇突出了情節性、戲劇性、驚險性、離奇性,已具備娛樂性作品的基本特征。1979年底,日本兒童電視動畫片《鐵臂阿童木》開始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不久,美國電視節目如科幻電視劇《大西洋底來的人》、驚險動作劇《加里森敢死隊》等也相繼在中國播出,這些節目為過去主要只觀看單集電視劇的中國觀眾展示了“連續劇”的魅力,而且也展示了通俗電視情節劇的娛樂魅力。這標志著中國電視文化傳播的政治意義開始淡化,其消費意義被得以重視。電視傳播在中國31980年2月5日,中央電視臺開始播出的9集35電視媒體基本特征1:日常性曾經有專門研究收視行為的學者對一定范圍內的城市居民做過一個調查:你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干什么?回答是千奇百怪的,但其中40%以上的人在第一個答案中選擇了“打開電視”;75%以上的人在前3個答案中選擇了:“打開電視”。由此可見,“看電視”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是人們在家中的一個“標志性行為”。一旦把電視媒體理解為家用媒體,我們隨之應當發生的根本性轉變就是傳播態度和傳播觀念。觀眾是舒服地歪在自家客廳里、或者是靠在床頭上看電視,在這樣的環境和心態下,難道有人會愿意請一個"家庭德育教師",站在自家客廳里、甚至是站在自己的床前來教訓自己嗎?電視媒體基本特征1:日常性曾經有專門研究收視行為的學者對一定36電視媒體基本特征2:主持人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我們認同電視是一個“家用媒體”,就應該認同另一個與之密切關聯的概念:電視同時還是“主持人媒體”。電視是在家中輕松收看的,是用來娛樂與交流的,所以它需要主持人,需要通過主持人對觀眾的吸引力、親和力來實現電視與觀眾之間的交流――誰在說話?對于舒舒服服坐在家中看電視的觀眾而言,不是“電視臺”、“電視機”或抽象的“電視節目”,而是電視中活生生的、個性鮮明的人。電視媒體基本特征2:主持人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我們認同電視是一個37電影與廣播、電視通過電波傳輸信號的方式來傳遞信息不同,電影其實是將一系列靜止的照片飛快地放映在銀幕上。人們觀看電影時,由于“視覺滯差”或者說“視覺暫留”的作用,就看到了一種活動的畫面。所謂“視覺暫留”,就是當一個物體已從眼前消失以后,大腦仍然暫時保持看見這個物體的印象。所以當一系列靜止的照片快速放映在銀幕上的時候,觀眾就產生了照片在均勻栘動的幻覺。因此,從技術上說,電影的產生與照相息息相關。電影與廣播、電視通過電波傳輸信號的方式來傳遞信息不同,電影38電影的優勢與局限優點:1)影像清晰,形象逼真2)銀幕寬大,表現力強3)投資巨大,制作精細4)影院效應,參與性強缺點:1)信息量較低2)觀眾較少電影的優勢與局限優點:39大眾媒介的性質在大眾傳播媒介中,消遣娛悅的信息所占的比例正呈日益上升趨勢。它適應了世界各國工作時間日益縮短、閑暇時間日益增長后對娛樂性信息的需求。斯蒂芬森在《傳播游戲論》(1967)一書中早就看到,大眾傳播中“幾乎全部內容,都有一種普遍化的游戲或娛樂的功能。”新聞媒介也正日益成為新聞與娛樂的媒介。大眾媒介的性質在大眾傳播媒介中,消遣娛悅的信息所占的比例正呈40娛訊1在商品邏輯及收視率的強大作用下,西方文化生產出現了一系列的“內爆”。例如新聞與娛樂的界限消失了,以致西方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infortainment,這個詞是由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娛樂)合成,它預示了電視在收視率誘導下的發展趨向:娛訊。在20世紀70年代,電視新聞在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都有飛速發展,為電視臺創下了高收視率。例如,說新聞開始盛行,使新聞中許多嚴肅的問題變得輕松活潑,新聞娛樂化的風氣由此形成。娛訊1在商品邏輯及收視率的強大作用下,西方文化生產出現了一系41娛訊2娛訊編播風格在中國的一些名牌電視欄目中也有所體現,如元元主持《第7日》創造了北京電視臺周日中午時段的收視新高點。元元的成功在于她不是居高臨下地播新聞,而是用充滿幽默感的老百姓日常語言表述新聞事件,傳達新聞觀點。娛訊2娛訊編播風格在中國的一些名牌電視欄目中也有所體現,如元42娛訊3元元在捕捉北京市全城動員滅蟑螂周這一新聞熱點時,就顯得很有創意。元元不重復已有的宣傳,而是大膽采用擬人化手法,以蟑螂口吻自述的方式,模擬蟑螂低視角平拍還借來科影廠有關蟑螂的資料片,巧妙提高了觀眾的收視興趣。這里摘錄部分解說詞,其特點便可一目了然:
我是蟑螂,用我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這樣,什么什么都很高大,前些年總聽有人唱:娛訊3元元在捕捉北京市全城動員滅蟑螂周這一新聞熱點時,就顯得43娛訊4我們是害蟲,還有什么殺死,殺死。我就是那歌里唱的害蟲,我覺得沒招誰沒惹誰,可人們就是討厭我,大概是因為我什么都吃,而且哪兒哪兒都去,繁殖速度也快,十幾天都能當上爺爺。我們生生不息,所以人們可能也挺佩服的,要不然怎么一見到我們就激動得大呼小叫的,不信我躲到抽屜里,你看著啊:(同期:小姑娘開抽屜,尖叫)我還有一絕活,就是有‘第六感覺’,什么風聲、雨聲、腳步聲,一點風吹草動我就能感覺到。想滅我,哪兒那么容易呀?……啊,怎么超市里也全是我們的名字,滅蟑藥,居然擺了兩層貨架,一種,兩種,三種,四種,哎喲,數不過來了,十幾種吧。……娛訊4我們是害蟲,還有什么殺死,殺死。我就是那歌里唱的害蟲,44娛訊5您瞧瞧,有設機關的,有下毒藥的,還有放毒氣的,真是沒活路了,要封門了,快逃出去。……真是悲慘世界呀!慘啊,看來,我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了。還是回大本營吧。啊,蟑螂藥。趕快跑。啊,這兒也有藥,怎么到處是藥!沒處躲了,怎么辦哪,啊!主持人:這蟑螂是我裝的,真正的蟑螂沒這么聰明,否則滅起來就更困難了。不招人待見的蟑螂倒有個好聽的別名:叫富貴蟲。正是因為好吃的多了,蟑螂有了口福;高樓多了,就有了蟑螂喜歡棲身的管道;再有就是旅游的人多了,把蟑螂從這兒帶到哪兒,又從那兒帶到這兒。所以,滅蟑螂的要點是一起動手,不留死角。人心齊,泰山移,何況小小蟑螂呢。娛訊5您瞧瞧,有設機關的,有下毒藥的,還有放毒氣的,真是沒活451948年,拉斯韋爾發表了《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這篇文章的一大貢獻就是提出了關于大眾傳播的三種基本功能,這三種功能是:監視環境、協調社會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有關特許經營合同(17篇)
- 七年級英語下冊 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Section A 第2課時(3a-3c)教學設計 (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豬場租賃合同集錦(16篇)
- 售后部個人工作計劃怎么寫(4篇)
- 安全教育幼兒園班會課總結(14篇)
- 借助校園資源整合科學與綜合實踐活動
-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一節 人口與人種教案及反思
- 管理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6篇)
- 2025年初中學生愛國演講稿(5篇)
- 采購部日常總結匯報2025年(7篇)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中國紡織文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園區智慧化評價導則
- 電梯曳引機減速箱的設計、建模與運動仿真分析機械
- 河北省用人單位錄用人員身份核查登記表
-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電子書
- 老視的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
- VDA6.3的P2-7條款
- 工程聯系單表格(模板)
- 混凝土攪拌機設計論文
- 《Clean,Not Clean》RAZ分級閱讀繪本pdf資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