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治理中的應用
班級:環境科學一班學號:201340463109姓名:杜志鵬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治理中的應用
班級目錄我國礦區廢棄地的類型與特點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案列分析結語目錄我國礦區廢棄地的類型與特點礦業廢棄地是指為采礦活動所破壞的,非經治理而無法使用的土地。根據其來源可劃分為4種類型:1)由剝離表土、開采的巖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廢棄地;2)隨著礦物開采而形成的大量采空區和塌陷區,即采礦坑廢棄地;3)開采出來的礦石經各種分選方法分選出精礦后的剩余物排放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4)采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山輔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先占用后廢棄的土地。我國礦區廢棄地的類型與特點礦業廢棄地是指為采礦活動所破壞的,
由于受采礦活動的劇烈擾動,礦業廢棄地具有眾多危害環境的極端理化性質,其主要特點如下。(1)表土層破壞導致缺乏植物能夠自然生根和伸展的介質,水分缺乏、營養物質不足、毒性物質含量過高。(2)極端貧瘠,N、P、K及有機質含量極低,或是養分的不平衡。(3)存在限制植物生長的物質,如重金屬含量過高、極端pH值或鹽堿化等。我國礦區廢棄地的類型與特點
由于受采礦活動的劇烈擾動,礦業廢棄地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1占用和破壞大量的土地資源
一般而言,露天采礦所占用土地面積大約相當于采礦場面積的5倍以上。我國現有國營礦山企業8000多個,個體礦山23萬多個。我國礦區破壞土地面積累計達2.88萬km2,并且每年以大約467km2的速度增長,進一步加劇了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1占用和破壞大量的土地資源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2對地表景觀的改變
礦山開采主要分為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兩種方式。露天開采必須砍伐植物和剝離表土,因而地表植被往往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裸地;地下開采常導致地表沉陷、裂縫,影響土地耕作和植被正常生長,從而引發地貌和景觀生態的改變。盡管兩類采礦方式對土地的破壞途徑、程度和方式不同,但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地表景觀的改變,導致數倍于開采范圍的區域生態和自然景觀的破壞。據統計,中國因采礦直接破壞的森林面積累計達106×104hm2,破壞草地面積達26.3×104hm2。
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2對地表景觀的改變露天煤礦采砂場大理石廠采砂場大理石廠采銅礦露天煤礦采砂場大理石廠采砂場大理石廠采銅礦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3產生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
礦業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酸性、堿性、毒性或重金屬成分物質,這些物質通過逕流和大氣擴散,污染水、大氣、土壤及生態環境,其影響的區域遠遠超過了礦區的范圍。重金屬污染是礦業廢棄地普遍存在且最為嚴重的問題,這些重金屬在風吹、水蝕作用下能迅速向四周擴散并在土壤中積累,當積累達到一定量后就會對土壤、植物系統產生毒害,不僅導致土壤退化,農作物產量和品質降低,而且還將通過逕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水文環境惡化,并可能通過直接接觸、食物鏈等途徑危及人類的生命和健康。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3產生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2.4破壞生物群落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勘礦、采礦引起的地表與地下水的擾動可以對生物群落造成很大的危害,且許多是不可逆的。如選礦廢水的污染,導致魚蝦幾乎絕跡。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4破壞生物群落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礦區開采的生態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5地面塌陷,誘發地震
采礦業對地質結構的強烈擾動,無論是正在開采或已廢棄的礦,都有產生地塌陷和誘發地震的危險。廣東凡口鉛鋅礦地表開裂影響區近5km2,建筑受損面積7×104m2,農田受損面積0.7km2。河流中斷,礦坑涌水加劇。大同煤礦因采空區頂部冒落產生地震幾十次,最大達里氏3.4級。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5地面塌陷,誘發地震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
由于礦區廢棄地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迫切需要對礦區廢棄地進行生態恢復與重建。但是,目前我國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作總體上還處于初期階段,因此,在我國大力開展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作是當務之急。生態恢復的關鍵的是生態系統功能的恢復和合理結構的構建,而生態系統的各種功能是靠系統的各組成成分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因此,要恢復生態系統的功能,必須恢復系統的非生物成分的功能,進行植被的恢復及動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的構建。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由于礦區廢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礦區土壤污染的治理1、礦區土壤培肥改良技術土壤培肥改良技術就是對土壤有機質、pH值、土壤養分、團粒結構等性質的改良。具體的改良技術包括以下幾種a)土壤營養狀況改良:土壤營養狀況改良主要包括微生物、有機廢棄物、綠肥、化學肥料、固氮植物等;b)土壤pH值改良:對于pH值不達標的土壤可以通過石灰或碳酸氫鹽來調節土壤的酸性,改善土壤結構;c)表土轉換:在采礦前先把亞表層和表層的土壤取走并保存,采礦完成后再把這些保存的土壤放回原處,這樣就可以基本保持土壤的營養條件、物理性質等方面的特性;d)土壤物理性狀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改良的目標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孔隙度,短期內可采用施用農家肥和深翻土地的方法。⑤客土覆蓋:客土覆蓋就是在廢棄地土層較薄時,可采用異地熟土直接覆蓋,并通過引進植物種子、微生物、氮素等方法對土壤理化特性進行改良。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礦區土壤污染的治理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生物恢復措施a)植物修復。植物修復包括土壤的植物修復與水的植物修復兩類。土壤的植物修復機理主要利用植物的固定和吸收作用,多為原位生物修復。可用植物固化技術、根際生物降解的植物誘導技術、根際過濾技術、植物蒸發技術、人工濕地構建技術等對植物進行修復。礦區植被恢復的生態學原則:(a)植被的連通性:生態系統被孤立不但對生物物種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會嚴重威脅到整個生態環境。而通過增加孤立的植被斑塊間的連通性,可以有效提高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能力;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生物恢復措施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b)植被的生態完整性:植被的生態完整性包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完整的植被結構、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充分的地表覆蓋、豐富的生態功能群體、豐富的植被層次、完整的生態功能和效益產出體系;c)表土轉換:在采礦前先把亞表層和表層的土壤取走并保存,采礦完成后再把這些保存的土壤放回原處,這樣就可以基本保持土壤的營養條件、物理性質等方面的特性;d)土壤物理性狀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改良的目標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孔隙度,短期內可采用施用農家肥和深翻土地的方法。客土覆蓋:客土覆蓋就是在廢棄地土層較薄時,可采用異地熟土直接覆蓋,并通過引進植物種子、微生物、氮素等方法對土壤理化特性進行改良。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b)植被的生態完整性:植被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觀賞性植物鳳仙花觀賞性植物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植被恢復物種選擇原則:選用當地優良的先鋒樹種和鄉土樹種或選用固氮樹種;選用抗逆性好、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的樹種;選用抗病蟲害、耐濕、耐瘠薄、抗旱、抗風沙、抗污染以及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樹種,如刺槐、沙棗、楊樹等喬木樹種,胡枝子、山杏、金銀花等灌木樹種,香根草,百喜草等草本植物;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植被恢復物種b)微生物修復。從污染土壤中篩選出能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如酶菌、固氮菌、酶菌、放線菌、細菌、固氮菌,然后在實驗室中對其進行修飾、馴化等處理后,提高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然后制成菌劑[4]。如菌根是土壤中的高等植物營養根系與真菌菌絲形成的一種聯合體,能修復土壤、改善土壤質量,幫助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質營養,從而提高植物抗病力,提高植物的耐鹽、耐旱性,促進植物生長,達到作物增產的目的;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b)微生物修復。從污染土壤中篩選出能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c)動物修復。為了能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可以利用土壤中的鼠類、蚯蚓等低等動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的特性,在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放養這些低等動物,待其富集重金屬后,采用灌水、電激等方法驅出這些低等動物,然后進行集中處理。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c)動物修復。為了能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可以利用土壤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綜合治理在堆棄場地建設排水、攔渣壩、擋渣墻等,進行防漏和攔擋處理。對影響安全的坡面,可以設置排洪渠、截流溝等,并配以防護林草帶,增加植被覆蓋,減少坡面徑流對地表的沖刷]。對礦山開采形成的各類邊坡要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與恢復植被措施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綜合治理。對產生的尾礦庫、廢棄工業場地、廢石堆,采取排蓄結合的辦法,排水攔渣,有效解決廢水、廢渣的污染。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綜合治理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案列-------------生態修復技術蘇州旺山廢棄礦山的應用案列案列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對礦產資源,特別是石礦資源的需求呈跳躍式發展的趨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迅猛發展刺激了采石場的發展。這些采石場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采石場給環境、生態和景觀帶來了一系列的危害和問題,因此采石場的生態環境恢復日益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
案列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對礦產資源,特案列在江蘇省與蘇州市進行的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規劃的指導下,蘇州吳中區旺山采石場于2002年關閉,同年5月21日杭州環復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開始對旺山進行生態環境治理,成為江蘇省首批進行生態環境恢復的礦山,此項工程的施工期到2003年1月20日截止,共治理山體面積8萬平方米,通過2年的養護觀察,已經基本達到了生態恢復的要求。在旺山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綜合采用了以厚層基材為主,包括植生袋,客土噴播等多種國內外的先進工藝。案列在江蘇省與蘇州市進行的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案列1、旺山地區基本概況旺山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溫度15.7℃,年平均降水量1088.5mm(最多1782.9mm,最少600mm):常年6月16日入梅,7月9日出梅,梅雨量194mm;無霜期240天;年日照時數1940.3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5%。案列1、旺山地區基本概況案列2材料與方法2.1噴播植物種子
根據旺山廢棄礦山所處地區的氣候、地質與水文條件,在前期采用了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彎葉畫眉草(Eragrostiscurvula)、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百喜草(Paspalumnotatum)、白三葉(Trifoliumrepens)等禾本科和豆科草本植物,后期更多的采用了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穗槐(Amorphafruiticosa)、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等草灌木品種,并對前期單一的草本坡面進行了灌木種子補播。案列2材料與方法案列3、工藝方法3.1客土噴播工藝
客土噴播是以團粒劑使客土形成團粒化結構,加筋纖維在其中起到類似植物根莖的網絡加筋作用,從而造就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風侵蝕,牢固透氣,與自然表土相類似或更優的多孔穩定土壤。3.1.1特點1、錨桿、鐵絲網(土工網),混合在客土基質中的粘合劑、團粒劑、加筋纖維,有邊坡防護和支撐客土基質的雙重功能。
2、用空壓機、客土噴播機等設備對客土基質進行高壓噴播(0.5MPa),保證了基質在邊坡的穩定性,且機械化作業速度快、效率高。
3、植物根系生長,尤其是灌木根系的生長,給坡面的長期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案列3、工藝方法案列3.1.2技術要點1、噴播基材是保證噴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泥炭土是噴播的好材料,可和木纖維(或紙漿)按一定的配比混合使用,比單用純木纖維具有更優良的附著和保水性能,可在土壤層較薄且非常瘠瘦,甚至風化巖的坡面上進行噴播,一般噴播厚度在10~20cm。
2、保水劑及粘合劑用量。保水劑可根據各地氣候條件及石場特點的不同而做相應的調整;粘合劑可根據石壁的坡度而定,與坡度大小成正比。
案列3.1.2技術要點3、掛網。先把錨釘按一定的間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掛網。
4、草種選擇。所噴播的草種應是根系發達、生長成坪快、抗旱、耐貧瘠的多年生品種;如果當地的冬季寒冷的話,還應考慮品種的抗凍性。5、混播。利用草種的互補性,如深根性和淺根性、豆科和禾本科、外地與本地、發育早與發育晚等特性進行混合噴播案列3、掛網。先把錨釘按一定的間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掛網。案列3.1.3施工流程,施工準備,作業面清理截、排水溝施工,鋪網、釘網,客土噴播,噴播植物種子,覆蓋,養護管理3.1.3.1施工準備設安全防護區:施工現場附近,禁止行人、車輛通過,界定安全防護區,在施工場地兩頭設施工標志。根據施工安全操作規范要求,選擇安全防護措施,搭設鋼管腳手架,下鋪毛竹腳手片,上掛防護網,或從山頂下懸繩索,系安全帶施工。腳手架搭設按腳手架搭設施工規范進行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配戴安全帽及必要的勞保用具。案列3.1.3施工流程,施工準備,作業面清理截、排水溝施工,3.1.3.2作業面清理
清除作業面雜物及松動巖塊,對坡面轉角處及坡頂的棱角進行修整,使之呈弧形,盡可能將作業面平整,以利于客土噴播施工,同時增加作業面綠化效果。保證施工前作業面的凹凸度平均為±10cm,最大不超過±15cm;對低洼處適當覆土夯實回填或以植生袋裝土回填,以填至使反坡段消失為準,有條件的可在作業面上每隔一定高度開一橫向槽,以增加作業面的粗糙度,使客土對作業面的附著力加大。若巖石邊坡本身不穩定,應該采用預應力錨桿錨索進行加固處理。案列3.1.3.2作業面清理案列案列3.1.3.3截、排水溝施工作業面排水系統得設置是否恰當和合理直接關系到作業面植被的生長環境,對于長、大邊坡,坡頂、坡腳以及平臺均需要設置排水溝。并根據作業面水流量的大小考慮是否設置坡面排水溝。案列3.1.3.3截、排水溝施工作業面排水系統得設3.1.3.4鋪網、釘網采用高鍍鋅棱形鐵絲網或高強塑料加強土工網,網孔規格為5cm×5cm。巖石處用風鉆或電鉆按1×1m間距梅花形布置錨桿和錨釘。錨桿長90~100cm。錨釘長約15~40cm。掛網施工時采用自上而下放卷,相鄰兩卷鐵絲網(土工網)分別用綁扎鐵絲連接固定,兩網交接處至少要求有10cm的重疊,錨釘每平方米不少于5只。網與作業面保持一定間隙,并均勻一致,。較陡巖面處,可用草繩按一定間隔纏繞在網上,以增加附著力,使客土厚度得到保證。掛網可以使客土基質在巖石表面形成一個持久的整體板塊。案列3.1.3.4鋪網、釘網采用高鍍鋅棱形鐵絲網或高強案列3.1.3.5客土噴播客土噴播前澆水濕潤坡面,將泥炭、腐殖土、草纖維、緩釋營養肥料等混合材料經過專用機械的攪拌后噴播在鐵絲網上,厚度為2~8cm。由于基質水分喪失會造成基質厚度不夠,一般要求噴射厚度為設計厚度的125%。案列3.1.3.5客土噴播客土噴播前澆水濕潤坡面,案列3.1.3.6噴播植物種子根據施工作業面土壤或巖面性質、當地氣候條件、施工季節,并結合各種植物生長特性選擇植物的種子,并增加當地類似地貌作業面上的鄉土樹種種子,使次生植被在今后的數年內逐漸與自然生態植被融合,不顯人工雕琢的痕跡。喬、灌木種子用60~80℃熱水(含浸種劑)浸種1天,草本植物種子在噴播前浸種1-2小時使種子吸水濕潤即可。將處理好的種子與纖維、粘合劑、保水劑、復合肥、緩釋肥、微生物菌肥等經過噴播機攪拌混勻成噴播泥漿,在噴播泵的作用下,均勻噴灑在工作作業面上。案列3.1.3.6噴播植物種子根據施工作業面土壤或結語我國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起步較晚,近些年雖有所發展,但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任務十分艱巨。生態修復技術的綜合利用是實現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有效途徑,可實現環境,土壤和生態的綜合修復。目前,尚未形成鑒定礦山生態修復評價指標體系,對于其生態修復的效果無法做出確切的評價跟判斷。因此,尋求一套完整有效并廉價實用的技術,才能保證我國礦山廢棄地的生態功能能得到修復治理。結語我國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起步較晚,近些年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謝謝觀賞環科一班杜志鵬謝謝觀賞環科一班杜志鵬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治理中的應用
班級:環境科學一班學號:201340463109姓名:杜志鵬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治理中的應用
班級目錄我國礦區廢棄地的類型與特點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案列分析結語目錄我國礦區廢棄地的類型與特點礦業廢棄地是指為采礦活動所破壞的,非經治理而無法使用的土地。根據其來源可劃分為4種類型:1)由剝離表土、開采的巖石碎塊和低品位礦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廢棄地;2)隨著礦物開采而形成的大量采空區和塌陷區,即采礦坑廢棄地;3)開采出來的礦石經各種分選方法分選出精礦后的剩余物排放堆積形成的尾礦廢棄地;4)采礦作業面、機械設施、礦山輔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先占用后廢棄的土地。我國礦區廢棄地的類型與特點礦業廢棄地是指為采礦活動所破壞的,
由于受采礦活動的劇烈擾動,礦業廢棄地具有眾多危害環境的極端理化性質,其主要特點如下。(1)表土層破壞導致缺乏植物能夠自然生根和伸展的介質,水分缺乏、營養物質不足、毒性物質含量過高。(2)極端貧瘠,N、P、K及有機質含量極低,或是養分的不平衡。(3)存在限制植物生長的物質,如重金屬含量過高、極端pH值或鹽堿化等。我國礦區廢棄地的類型與特點
由于受采礦活動的劇烈擾動,礦業廢棄地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1占用和破壞大量的土地資源
一般而言,露天采礦所占用土地面積大約相當于采礦場面積的5倍以上。我國現有國營礦山企業8000多個,個體礦山23萬多個。我國礦區破壞土地面積累計達2.88萬km2,并且每年以大約467km2的速度增長,進一步加劇了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1占用和破壞大量的土地資源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2對地表景觀的改變
礦山開采主要分為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兩種方式。露天開采必須砍伐植物和剝離表土,因而地表植被往往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裸地;地下開采常導致地表沉陷、裂縫,影響土地耕作和植被正常生長,從而引發地貌和景觀生態的改變。盡管兩類采礦方式對土地的破壞途徑、程度和方式不同,但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地表景觀的改變,導致數倍于開采范圍的區域生態和自然景觀的破壞。據統計,中國因采礦直接破壞的森林面積累計達106×104hm2,破壞草地面積達26.3×104hm2。
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2對地表景觀的改變露天煤礦采砂場大理石廠采砂場大理石廠采銅礦露天煤礦采砂場大理石廠采砂場大理石廠采銅礦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3產生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
礦業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酸性、堿性、毒性或重金屬成分物質,這些物質通過逕流和大氣擴散,污染水、大氣、土壤及生態環境,其影響的區域遠遠超過了礦區的范圍。重金屬污染是礦業廢棄地普遍存在且最為嚴重的問題,這些重金屬在風吹、水蝕作用下能迅速向四周擴散并在土壤中積累,當積累達到一定量后就會對土壤、植物系統產生毒害,不僅導致土壤退化,農作物產量和品質降低,而且還將通過逕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水文環境惡化,并可能通過直接接觸、食物鏈等途徑危及人類的生命和健康。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3產生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2.4破壞生物群落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勘礦、采礦引起的地表與地下水的擾動可以對生物群落造成很大的危害,且許多是不可逆的。如選礦廢水的污染,導致魚蝦幾乎絕跡。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4破壞生物群落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礦區開采的生態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5地面塌陷,誘發地震
采礦業對地質結構的強烈擾動,無論是正在開采或已廢棄的礦,都有產生地塌陷和誘發地震的危險。廣東凡口鉛鋅礦地表開裂影響區近5km2,建筑受損面積7×104m2,農田受損面積0.7km2。河流中斷,礦坑涌水加劇。大同煤礦因采空區頂部冒落產生地震幾十次,最大達里氏3.4級。礦區開采的生態環境效應2.5地面塌陷,誘發地震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
由于礦區廢棄地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迫切需要對礦區廢棄地進行生態恢復與重建。但是,目前我國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作總體上還處于初期階段,因此,在我國大力開展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作是當務之急。生態恢復的關鍵的是生態系統功能的恢復和合理結構的構建,而生態系統的各種功能是靠系統的各組成成分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因此,要恢復生態系統的功能,必須恢復系統的非生物成分的功能,進行植被的恢復及動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的構建。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由于礦區廢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礦區土壤污染的治理1、礦區土壤培肥改良技術土壤培肥改良技術就是對土壤有機質、pH值、土壤養分、團粒結構等性質的改良。具體的改良技術包括以下幾種a)土壤營養狀況改良:土壤營養狀況改良主要包括微生物、有機廢棄物、綠肥、化學肥料、固氮植物等;b)土壤pH值改良:對于pH值不達標的土壤可以通過石灰或碳酸氫鹽來調節土壤的酸性,改善土壤結構;c)表土轉換:在采礦前先把亞表層和表層的土壤取走并保存,采礦完成后再把這些保存的土壤放回原處,這樣就可以基本保持土壤的營養條件、物理性質等方面的特性;d)土壤物理性狀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改良的目標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孔隙度,短期內可采用施用農家肥和深翻土地的方法。⑤客土覆蓋:客土覆蓋就是在廢棄地土層較薄時,可采用異地熟土直接覆蓋,并通過引進植物種子、微生物、氮素等方法對土壤理化特性進行改良。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礦區土壤污染的治理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生物恢復措施a)植物修復。植物修復包括土壤的植物修復與水的植物修復兩類。土壤的植物修復機理主要利用植物的固定和吸收作用,多為原位生物修復。可用植物固化技術、根際生物降解的植物誘導技術、根際過濾技術、植物蒸發技術、人工濕地構建技術等對植物進行修復。礦區植被恢復的生態學原則:(a)植被的連通性:生態系統被孤立不但對生物物種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會嚴重威脅到整個生態環境。而通過增加孤立的植被斑塊間的連通性,可以有效提高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能力;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生物恢復措施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b)植被的生態完整性:植被的生態完整性包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完整的植被結構、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充分的地表覆蓋、豐富的生態功能群體、豐富的植被層次、完整的生態功能和效益產出體系;c)表土轉換:在采礦前先把亞表層和表層的土壤取走并保存,采礦完成后再把這些保存的土壤放回原處,這樣就可以基本保持土壤的營養條件、物理性質等方面的特性;d)土壤物理性狀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改良的目標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孔隙度,短期內可采用施用農家肥和深翻土地的方法。客土覆蓋:客土覆蓋就是在廢棄地土層較薄時,可采用異地熟土直接覆蓋,并通過引進植物種子、微生物、氮素等方法對土壤理化特性進行改良。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b)植被的生態完整性:植被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觀賞性植物鳳仙花觀賞性植物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植被恢復物種選擇原則:選用當地優良的先鋒樹種和鄉土樹種或選用固氮樹種;選用抗逆性好、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的樹種;選用抗病蟲害、耐濕、耐瘠薄、抗旱、抗風沙、抗污染以及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樹種,如刺槐、沙棗、楊樹等喬木樹種,胡枝子、山杏、金銀花等灌木樹種,香根草,百喜草等草本植物;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植被恢復物種b)微生物修復。從污染土壤中篩選出能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如酶菌、固氮菌、酶菌、放線菌、細菌、固氮菌,然后在實驗室中對其進行修飾、馴化等處理后,提高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然后制成菌劑[4]。如菌根是土壤中的高等植物營養根系與真菌菌絲形成的一種聯合體,能修復土壤、改善土壤質量,幫助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質營養,從而提高植物抗病力,提高植物的耐鹽、耐旱性,促進植物生長,達到作物增產的目的;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b)微生物修復。從污染土壤中篩選出能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c)動物修復。為了能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可以利用土壤中的鼠類、蚯蚓等低等動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的特性,在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放養這些低等動物,待其富集重金屬后,采用灌水、電激等方法驅出這些低等動物,然后進行集中處理。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c)動物修復。為了能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可以利用土壤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綜合治理在堆棄場地建設排水、攔渣壩、擋渣墻等,進行防漏和攔擋處理。對影響安全的坡面,可以設置排洪渠、截流溝等,并配以防護林草帶,增加植被覆蓋,減少坡面徑流對地表的沖刷]。對礦山開采形成的各類邊坡要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與恢復植被措施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綜合治理。對產生的尾礦庫、廢棄工業場地、廢石堆,采取排蓄結合的辦法,排水攔渣,有效解決廢水、廢渣的污染。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綜合治理我國礦區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的方法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案列-------------生態修復技術蘇州旺山廢棄礦山的應用案列案列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對礦產資源,特別是石礦資源的需求呈跳躍式發展的趨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迅猛發展刺激了采石場的發展。這些采石場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采石場給環境、生態和景觀帶來了一系列的危害和問題,因此采石場的生態環境恢復日益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
案列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對礦產資源,特案列在江蘇省與蘇州市進行的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規劃的指導下,蘇州吳中區旺山采石場于2002年關閉,同年5月21日杭州環復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開始對旺山進行生態環境治理,成為江蘇省首批進行生態環境恢復的礦山,此項工程的施工期到2003年1月20日截止,共治理山體面積8萬平方米,通過2年的養護觀察,已經基本達到了生態恢復的要求。在旺山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綜合采用了以厚層基材為主,包括植生袋,客土噴播等多種國內外的先進工藝。案列在江蘇省與蘇州市進行的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生態修復技術在礦山廢棄地的應用課件案列1、旺山地區基本概況旺山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溫度15.7℃,年平均降水量1088.5mm(最多1782.9mm,最少600mm):常年6月16日入梅,7月9日出梅,梅雨量194mm;無霜期240天;年日照時數1940.3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5%。案列1、旺山地區基本概況案列2材料與方法2.1噴播植物種子
根據旺山廢棄礦山所處地區的氣候、地質與水文條件,在前期采用了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彎葉畫眉草(Eragrostiscurvula)、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百喜草(Paspalumnotatum)、白三葉(Trifoliumrepens)等禾本科和豆科草本植物,后期更多的采用了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穗槐(Amorphafruiticosa)、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等草灌木品種,并對前期單一的草本坡面進行了灌木種子補播。案列2材料與方法案列3、工藝方法3.1客土噴播工藝
客土噴播是以團粒劑使客土形成團粒化結構,加筋纖維在其中起到類似植物根莖的網絡加筋作用,從而造就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風侵蝕,牢固透氣,與自然表土相類似或更優的多孔穩定土壤。3.1.1特點1、錨桿、鐵絲網(土工網),混合在客土基質中的粘合劑、團粒劑、加筋纖維,有邊坡防護和支撐客土基質的雙重功能。
2、用空壓機、客土噴播機等設備對客土基質進行高壓噴播(0.5MPa),保證了基質在邊坡的穩定性,且機械化作業速度快、效率高。
3、植物根系生長,尤其是灌木根系的生長,給坡面的長期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案列3、工藝方法案列3.1.2技術要點1、噴播基材是保證噴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泥炭土是噴播的好材料,可和木纖維(或紙漿)按一定的配比混合使用,比單用純木纖維具有更優良的附著和保水性能,可在土壤層較薄且非常瘠瘦,甚至風化巖的坡面上進行噴播,一般噴播厚度在10~20cm。
2、保水劑及粘合劑用量。保水劑可根據各地氣候條件及石場特點的不同而做相應的調整;粘合劑可根據石壁的坡度而定,與坡度大小成正比。
案列3.1.2技術要點3、掛網。先把錨釘按一定的間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掛網。
4、草種選擇。所噴播的草種應是根系發達、生長成坪快、抗旱、耐貧瘠的多年生品種;如果當地的冬季寒冷的話,還應考慮品種的抗凍性。5、混播。利用草種的互補性,如深根性和淺根性、豆科和禾本科、外地與本地、發育早與發育晚等特性進行混合噴播案列3、掛網。先把錨釘按一定的間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掛網。案列3.1.3施工流程,施工準備,作業面清理截、排水溝施工,鋪網、釘網,客土噴播,噴播植物種子,覆蓋,養護管理3.1.3.1施工準備設安全防護區:施工現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緊固件銷售與市場拓展考核試卷
- 幕墻施工中的精細化管理考核試卷
- 原油加工過程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紡織品企業綠色供應鏈與環保措施考核試卷
- 生命體征測量技術
- 5-11序列信號發生器1-分析與設計
- 1-6碼制-二-十進制碼
-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大興區中考一模物理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4課《刷子李》精美課件
- 病案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考試重點梳理(最新最全)
- 安全施工作業票(模版)
- 環保管理制度(適用于軟件企業)
- 【2021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教材解讀--PPT課件
- DB 33-T 1015-2021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高清正版)
- 鋼結構門式剛架廠房設計土木工程畢業設計
- 橙色黑板風小學生知識產權科普PPT模板
- 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使用手冊課件
- 幼兒園兒歌100首
- 甲狀腺解剖及正常超聲切面ppt課件
- 易學書籍大全291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