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社會的發展_第1頁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_第2頁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_第3頁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_第4頁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學類專業基礎課程2013教育為什么?一些人認為教育應當從其自身出發提高學生的理解力(或者知識、推理能力以及智力);另一些人則認為,教育應當幫助每一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有些人把“個性”和“自治”看作頭等重要的東西。有些人相信全面發展,相信理論知識和實踐成就之間,在藝術和科學之間達成某種平衡;另外一些人則更重視在一些專門領域中取得杰出成績。還有一些人提倡社會的需求,倡導確保為社會提供一支人數眾多的有文化的勞動大軍以及確保有知識分子參與的民主制度。一些人強調藝術與文化,另一些人強調人的道德品質。[英]約翰·懷特《再論教育目的》2013聚訟不已的話題:教育能干什么?實現社會理想的工具促進個人發展的手段社會平等的入口社會分層的手段促進個體的社會化促進個體的個性化教育2013教學內容第一節教育的社會制約性第二節教育功能概述教育功能的含義&類別

第三節教育的本體功能

第四節教育的社會功能2013教育與社會發展:

教科書的經典內容教育的社會制約性自然環境人口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文化教育的社會功能人口功能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態……其他教育的社會地位教育的相對獨立地位教育現代化……2013第一節教育的社會制約性自然環境人口因素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文化20131.自然環境對教育的制約不同的自然環境具有加速和阻滯教育發展的作用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文化發展-教育發展:密切相關這一關系在一定程度決定了教育的條件和水平兒童的入學率、鞏固率與畢業率等與地理環境有著直接關系2013皮里村孩子的上學路(新疆喀什,2011)行走在死亡的邊緣?20132.人口因素對教育的制約人口數量對教育發展的制約和影響一定的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影響著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人口增長制約和影響著教育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和戰略重點的選擇人口質量對教育發展的制約和影響人口年齡結構制約著教育發展人口就業結構制約著教育發展人口的性別結構影響著教育的發展2013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主要目標各級各類教育指標單位2009年2015年2020年學前教育幼兒在園人數萬人265834004000學前一年毛入園率%74.085.095.0學前兩年毛入園率%65.070.080.0學前三年毛入園率%50.960.070.0九年義務教育在校生萬人157721610016500鞏固率%90.893.095.0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萬人462445004700毛入學率%79.287.090.0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萬人217922502350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萬人128013901480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萬人297933503550在校生總數萬人282630803300研究生萬人140170200毛入學率%24.236.040.0繼續教育從業人員繼續教育萬人次166002900035000年份小學招生人數(單位:萬人)比上一年增減人數(單位:萬人)增減比例小學在校生人數(單位:萬人)比上一年增減人數(單位:萬人)增減比例19982201.38-260.66-10.59%13953.80-41.57-0.30%19992029.53-171.85-7.81%13547.96-405.84-2.91%20001946.47-83.06-4.09%13013.25-534.71-3.95%20012295.57+112.13+5.76%12543.47-469.78-3.61%20021952.80+8.59+0.37%12156.71-386.76-3.08%20031829.39-123.41-6.75%11689.74-466.97-3.99%20041747.01-82.38-4.50%11246.23-443.51-3.79%20051671.74-75.27-4.31%10846.07-381.04-3.39%20061729.36+57.61+3.45%10711.53-152.53-1.41%全國小學招生生人數和在校校生人數2013年份初中招生人數比上一年增減人數增減比例初中在校生人數比上一年增減人數增減比例19981999.25+159.78+7.40%5449.73+201.05+3.56%19992183.44+187.19+9.36%5811.65+361.92+6.64%20002295.57+112.13+5.14%6256.29+444.64+7.6520012287.85-7.72-0.34%6514.38+258.09+4.13%20022281.82-6.03-0.26%6687.43+173.05+2.66%20032220.13-61.69-2.70%6690.83+3.4+0.05%20042094.64-125.49-5.65%6527.51-163.30-2.44%20051987.58-107.06-5.99%6214.94-312.57-4.79%20061929.56-58.02-2.92%5957.95-257-4.14%全國初中招生生人數和在校校生人數2013小學招生人數比一年增減的人數增減比例小學在校生人數比上一年增減的人數增減的比例19971705917195604440199815100116-1959055-11.48%94394988-1209452-1.27%199913530446-1569670-10.40%90741269-3653719-3.87%200012537476-992970-7.34%85035137-5706132-6.29%200113118320+580844+4.63%86048027+1012890+1.19%200212946506-171814-1.31%81416791-4631236-5.38%200311924477-1022029-7.89%76891519-4525272-5.56%200411302638-621839-5.21%73785984-3105535-4.04%200510678543-624095-5.52%69478276-4307708-5.84%200610814409+135866+1.27%66761432-2716844-3.91%全國農村小學學招生人數和和在校生人數數初學招生人數比一年增減的人數增減比例初中在校生人數比上一年增減的人數增減的比例19971063787629376498199811445048+807172+7.59%30752833+1376335+4.69%199912354140+909092+7.94%32697714+1944881+6.32200012658790+304650+2.47%34284664+1586950+4.85%200111181444-1477346-11.67%31213026-3071638-8.96%200210808626-372818-3.33%31088266-124760-0.40%200310635941-172685-1.60%31603983+515717+1.66%200410242925-393016-3.70%31682659+78676+0.25%20058825438-1417487-13.84%27846594-3836065-12.11%20068096000-729438-8.27%25636576-2210018-7.94%全國農村初中中招生人數和和在校生人數數20133.生產力對教育育的制約生產力的發展展制約著人才的質量和和規格生產力發展制制約著教育發展規模模、結構和速速度生產力發展制制約著課程設置及教教學內容的選選擇生產力發展制制約著教學方法、手手段及形式20134.政治經濟制度度對教育的制制約政治經濟制度度決定了教育的性質政治經濟制度度決定了教育的宗旨和和目的政治經濟制度度決定了教育的權利和和機會政治經濟制度度決定了教育內容、教教育結構和教教育管理體制制20135.文化制約性::中西社會文文化特征相互依賴——個性獨立;調和社會與自自我——注重個性自由由;不注重隱私權權——注重隱私權個人缺乏自信信——個人富有自信信數世同堂大家家庭——婚姻子女小家家庭尊重老人——重視兒童青少少年壓制對性的意意識和表達——夸大性的表達達和意義中國人認為現現狀總是美好好的——經常批評現實實中國人奉行多多神論——一神論2013中西教育傳統統差異重人與社會的的協調,強調調社會本位;;重人倫觀念,,強調師道尊尊嚴;重入世(仕)),強調學以以致用;重人文精神,,強調教育的的世俗性。重個性獨立,,強調個人本本位;重主智主義,,強調博雅教教育;重宗教,強調調宗教精神的的養成中國西方總體性分析2013中西教育傳統統差異:具體分析注重調和社會會和自我;注注重個性自由由和主體意識識;重知識的應用用價值;重知知識的內在價價值;重教育的世俗俗性;重教育育的宗教性。。強調教師權威威;西方重視視兒童;師生相互依賴賴;強調個性性獨立;師道尊嚴;強強調師生平等等。重教的行為;;重學的行為為;教學形式刻板板;教學形式式靈活;壓制/體現對情感的的意識和表達達;重問題的解決決;重問題的的提出。價值取向師生關系教育方法2013第二節教育育功能概述一、國際視野野下教育功能能觀的嬗變二、我國關于于教育功能的的討論三、教育功能能的含義四、教育功能能的類別2013一、國際視野野下教育功能能觀的嬗變20世紀下半葉的的線索天真時期:樂樂觀主義的教教育功能觀懷疑時期:懷懷疑主義的教教育功能觀危機時期:悲悲觀主義的教教育功能觀2013二、我國關于于教育功能的的討論1.勃興于1970s末的“教育本本質”大討論論之前講“教育育與~發展”多、講講“教育功能能”少,有實實無名2.社會背景&學術背景社會:工作重重心轉移;““真理標準””大討論學術:教育本本質討論;相相關社會科學學學科發展;;國外教育經經驗引進3.教育功能研究究的階段三大階段20133.我國教育功能能研究的階段段第一階段(1978-1983):從階級斗爭工工具職能到生生產斗爭工具具職能主旋律:教育育的經濟功能能熱點議題:教教育與經濟增增長、教育與與勞動力再生生產、教育與與經濟效益提提高第二階段(1984-1989):從工具功能能到本體功能能拋棄“階級斗斗爭工具說””,新“工具具論”凸顯育人功能(本本體論)vs.社會功能(工工具論)第三階段(1990-):教育多種功功能的分析教育功能的綜綜合研究教育各項功能能的深入探討討對教育功能發發揮的考察2013三、教育功能能的含義眾說紛紜的概概念:~職能、~效能、~性能、~功效、~作用、~意義、~價值,等功能:哲學:由事物物的結構所決決定的該事物物的特性和能能力;一個事事物系統所具具備的對周圍圍其它事物發發生作用的能能力或根本屬屬性社會學:某一一活動或社會會系統所發揮揮的作用。教育功能:教育作為獨特特的社會實踐踐活動,在與與人及周圍環環境相互作用用和影響過程程中所表現出出來的特性和和能力;教育活動和教教育系統對個個體發展和社社會發展所產產生的各種影影響和作用2013與教育功能相相關的兩對范范疇兩對范疇教育本質&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教育價值2013四、教育功能能的類別從作用的對象象分個體功能&社會功能育人功能&社會功能本體功能&工具功能從作用的層次次分基本功能&衍生功能(派派生功能)從作用的方向向(性質)和和表現形式分分方向性質:正正向功能&負向功能表現形式:顯顯性功能&隱性功能本體功能&社會功能2013[日]柴野昌山的教教育功能理論論分析框架主觀意向顯性隱性客觀結果正向AB負向DC多維度的復合合分類人

社會

客觀結果

正向

AB負向

DC把性質和形式式結合起來劃劃分把對象與性質質結合起來劃劃分2013正、負功能

正向負向強++弱+強--AB弱-DC強負--弱負-弱正+強正++D(教育危機期期)A(教育變革期期)C(教育平淡期期)B(教育興盛期期)不同教育時期期內教育功能能總體狀況的的基本格局2013第三節教育育的本體功能能教育的個體社社會化功能社會化是指個個體接受文化化規范,使其其行為規范化化,以形成一一定社會的社社會成員的過過程教育促進個體體社會化的表表現形態:1)使學生獲得得和掌握一定定的社會文化化;2)使學生學會會扮演一定的的社會角色教育的個體個個性化功能個性化是個性性形成和發展展、其固有特特征不斷彰顯顯的過程。個個性化的過程程在本質上亦亦是社會化的的過程,是與與社會化交替替進行、相互互作用的個性化的核心心是通過實踐踐提升個體的的自主性、獨獨特性和創造造性教育促進個體體個性化的表表現形態:1)促進個體主主體意識的形形成與發展;;2)促進個體差差異的發展;;3)促進個體生生命價值的提提升2013第四節教育的社會功功能(一)教育的的人口功能(二)教育的的經濟功能(三)教育的的政治功能(四)教育的的文化功能生態功能……2013一、人口功能能教育有利于減減少人口數量量教育有利于提提高人口質量量教育有利于改改善人口結構構教育有利于促促進人口遷移移2013教育改善人口口質量,提高高民族素質的的功能國家初中及以下(%)高中(%)高等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年美國(1999)13523512.74日本(1999)19503112.55英國(1999)18572512.46德國(1999)19582312.34中國(2000)821357.972009:8.5勞動人口2012:9.5勞動人口2020:11.2中國及OECD部分國家25~64歲人口受教育育狀況2013公眾科學素養養比較2001年我國公眾具具備基本科學學素養的比例例為1.4%(每千人中中有14人具備基本公公眾科學素養養),比1996年的0.2%提高了1.2個百分點。2013二、經濟功能能教育通過提高高勞動者素質質促進經濟發發展教育可以改變變勞動能力的的形態,使潛潛在的勞動力力轉化為現實實的勞動力教育通過提高高國民素質來來提高勞動生生產率教育是促進經經濟發展的重重要因素教育是發展科科學技術的重重要途徑2013三、政治功能能通過培養一定定社會所需要要的合格公民民和政治人才才去實現教育育的政治作用用通過宣傳統治治階級的思想想意識,制造造一定的社會會輿論為政治治服務組織學生直接接參加社會的的政治活動,,把學生作為為現實的政治治力量使用通過教育制度度,實現對受受教育者的階階級或階層的的選拔,使原原有的社會政政治關系得以以延續和發展展,或者加速速改變舊的社社會政治關系系2013四、文化功能能文化傳承功能能文化選擇功能能文化交流功能能文化創新功能能2013布迪厄:兩種種社會再生產產方式一是經濟資本本的再生產二是文化資本本的再生產,,即以教育制制度為中介,,通過學校進進行的特權承承繼學校是現代社社會中為社會會等級制提供供證明的極為為重要的制度度機制個人在進入學學校教育體系系之前,便已已經通過早期期社會化,憑憑借家庭內部部的代際傳遞遞,獲取了各各自不同數量量與類型的文文化資本,學學校教育制度度所要求和獎獎賞的正是這這種文化資本本2013教育學原理英國社會學家家伯恩斯坦的的實驗研究:學生的家庭文文化背景與他他的學業成就就抽樣:從中產階級級(每人每月月收入≥3000美元)和勞工工階級(每人人每月收入≤≤500美元)兩個不不同階層7歲—17歲的青少年中中各選取10個代表,進行行模糊抽樣調調查。內容:請兩個階層層的孩子來描描述下面的4幅畫:1.一群孩子在在踢足球。2.足球打在了了足球場旁邊邊的一住戶家家的玻璃上,,玻璃碎了。。3.一位中年婦婦女抱著足球球出來,張著著嘴巴在說話話。4.孩子們抱著著足球跑了。。2013結果與發現結果:中產階級的孩孩子在描述時時經常這樣說說:在一個風和日日麗的下午,,我們去踢球球。一不小心心,我們把球球踢到了鄰居居家的玻璃上上,打碎了玻玻璃,我們趕趕緊上前去賠賠禮道歉,并并要求賠償。。但是她不要要。我們把球球抱回來又開開始踢球了。。勞工階級的6個孩子經常這這樣說:我們去踢球,,一不小心,,我們把球踢踢到了胖女人人家的玻璃上上了。胖女人人一出來就罵罵我們,我們們也罵了她。。后來我們把把球偷跑了。。勞工階級的另另外4個孩子說:我們踢球,踢踢到她的玻璃璃上了。她出出來之后讓我我們賠,我們們2個人跟她說,,另外2個人聲東擊西西把球偷跑了了。發現:伯恩斯坦發現現中產階級孩孩子的語言中中含有系統性性、邏輯性、、文學性和文文化的修養性性4個主要特征,,他為之取名名為精致的文文化編碼。勞勞工階級孩子子的語言中沒沒有系統性、、邏輯性、文文學性和文化化的修養性,,他為之取名名為粗制的文文化編碼。2013意義任何一個國家家的課程都是是精致的文化化編碼。每一一個國家的課課程都具有系系統性、邏輯輯性、文學性性和文化的修修養性,都飽飽含著中產階階級的語言特特點。這就導導致了中產階階級的孩子在在學校教育中中容易獲得成成功,而勞工工階級的孩子子卻很難獲得得成功。因為為勞工階級家家庭文化背景景的粗制編碼碼不能與學校校課程中的精精致編碼溝通通,而中產階階級卻剛好暗暗暗溝通了。。2013再生產的實現現學校制造了一一種假象,即即社會的不平平等是由各人人不同的稟賦賦、努力和欲欲求所導致的的不可避免的的后果,從而而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