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課件_第1頁
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課件_第2頁
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課件_第3頁
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課件_第4頁
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目錄學校常見傳染病及防治23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2021/11/142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學校常見目錄學校常見傳染病流行特點1學校常見傳染病及防治23

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2021/11/142目錄學校常見傳染病流行特點1學校常見傳染病及防治23學校學校常見傳染病流行特點極易發生√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整天在一起生活學習,相互之間密切接觸。√如果衛生設施不好,衛生制度不健全,衛生習慣不好,這就具備了傳染病在學校里發生與流行的條件。2021/11/143學校常見傳染病流行特點極易發生2021/11/143學校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學校是社會一個特殊的組成人群。年齡構成從兒童、少年到青年。學生每天從四面八方,一家一戶聚集到學校里來,又從學校分散到千家萬戶里去,傳染源從社會的每個角落進入學校,又從每個學校分散到每個家庭和社會上各個角落,所以說學校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2021/11/144學校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2021/11/144學校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是傳染病流行的根本條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強度大小那么取決于傳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傳播途徑實現機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強弱。√學校易感者密度高,傳染源又容易進入學校,傳染機制極易實現。所以學校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2021/11/145學校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2021/11/145呼吸道傳染病流感/流感樣病例手足口病猩紅熱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學校常見傳染病腸道傳染病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病毒性肝炎2021/11/146呼吸道傳染病學校腸道傳染病2021/11/146學校常見呼吸道傳染病2021/11/147學校常見呼吸道傳染病2021/11/147流感及流感樣病例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流感樣病例(ILI)定義:體溫≥38℃,伴有咳嗽或咽喉疼痛等病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潛伏期一般為1~3日,出現急起畏寒、高熱〔≧38℃〕、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病癥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淚等呼吸道病癥,少數病例有食欲減退,伴有腹痛、腹脹、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病癥2021/11/148流感及流感樣病例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流感及流感樣病例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不同?流感的主要表現為全身病癥,普通感冒主要表現為局部病癥。據本市對流行性感冒歷年監測,每年冬春季有一個明顯的季節發病頂峰,同時易在幼托、學校等集體單位出現傳播和集體性發病。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個型。甲型引起的流行最為廣泛和嚴重;乙型常引起爆發;丙型多引起小兒散發病例。2021/11/149流感及流感樣病例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不同?2021/11/1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為7-10天。臨床主要表現為口腔炎〔口腔粘膜出現紅色潰瘍性皰疹〕,同時手、足、皮膚出現斑、丘疹,并轉為皰疹,可伴有低熱、患者口腔皰疹潰瘍后患者咀嚼時疼痛,并拒食、流涎在流行季節發病,常見于學齡前兒童,嬰幼兒多見。普通病例發熱伴手、足、口、臀部皮疹,局部病例可無發熱。重癥病例出現神經系統受累、呼吸及循環功能障礙等表現聚集性病例定義:1周內,同一托幼機構或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及以上;1周內,同一班級或宿舍發生2例及以上2021/11/1410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為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后一周內傳染性最強。可經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普遍易感。不同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尤以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該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全年均可發生,一般5-7月為發病頂峰。托幼機構等易感人群集中單位可發生爆發今年我市手足口病發病形勢不容樂觀。3月份全市手足口病發病數已達去年最頂峰的發病人數2021/11/1411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發病前數天,感染者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任何年齡均可感染麻疹,過去一般以8個月到5歲發病率最高。麻疹任何季節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發病最多。傳染源: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2天(潛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內,口咽、鼻、眼結膜分泌物、氣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具傳染性。恢復期不帶病毒。臨床表現:從發熱到出疹一般3—4天,伴體溫增高,病癥加重。在發熱同時出現咳嗽、噴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病癥;眼結合膜充血、畏光、流淚、眼瞼浮腫。皮疹先見于耳后、發際,漸及額、面、頸,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達手掌與足底,3—5天出齊。2021/11/1412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任何年齡均可感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猩紅熱是由A組β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咽峽炎、全身皮膚出現彌漫性皮疹,局部病人可出現“楊梅舌〞〔舌質紅、舌乳頭紅腫呈楊梅狀〕。局部病例可出現關節、腎臟變態反響并發癥。好發季節冬季與早春季節。發病年齡主要在2歲至10歲兒童。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高熱、頭痛、四肢與軀干出現淤斑和腦膜刺激病癥,嚴重者危及生命。流腦好發季節為冬春季,兒童為易感人群。2021/11/1413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猩紅熱2021/11/1413水痘是水痘-帶狀皰疹所引起的兒童常見的急性傳染病。水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較多。臨床上全身病癥輕微,有發熱及全身性分批出現的皮疹,以斑疹、丘疹及迅速開展的皰疹和結痂為其特征。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皮疹和耳后、枕后與頸部淋巴結大為特征。但局部病人只有發熱、上呼吸道炎、淋巴結腫大而無皮疹或無發熱但有皮疹。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腮腺非化膿性腫脹疼痛,發熱伴咀嚼受阻為特征,同時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多發于兒童和青少年。2021/11/1414水痘2021/11/1414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原那么加強晨檢工作,病人應及時就醫,居家休息加強教室等公共場所的開窗通風,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流行季節少去空氣渾濁的公共場所加強戶外鍛煉活動,提高抗病能力加強日常性衛生工作,做好消毒工作對學生開展安康宣教,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減少校內集體性活動易感者疫苗免疫預防2021/11/1415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原那么加強晨檢工作,病人應及時就醫,居家休息學校常見腸道傳染病2021/11/1416學校常見腸道傳染病2021/11/1416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諾如病毒胃腸炎臨床表現與輪狀病毒相似。潛伏期24-48h,可短至18h,長至72h。起病突然,主要病癥為發熱、惡心、嘔吐、腹部痙攣性疼痛及腹瀉。大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2h內4-8次,持續12-60h,一般48h。兒童一般嘔吐多見,而年長者腹瀉病癥更嚴重。可伴有頭痛、肌痛、咽痛等病癥。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菌素,預后較好。對兒童及病情較重者,需住院補液、對癥治療。2021/11/1417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諾如病毒胃腸炎臨床表現與輪狀病毒相似。霍亂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大多數情況下,感染只造成輕度腹瀉或根本沒有病癥,典型的病癥表現為劇烈的無痛性水樣腹瀉,嚴重的一天腹瀉十幾次感染霍亂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會引起嚴重脫水導致死亡潛伏期數小時至5天,通常2~3天2021/11/1418霍亂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氏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呈粘液、粘胨或膿血便,伴有里急后重,局部病例可出現發熱等病癥,病癥嚴重的可出現中毒型菌痢。該病主要通過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生活接觸傳播。6月-11月為本市菌痢好發季節,發病隨氣溫升高會步入頂峰期;學齡前、小學生及青壯年是主要發病對象;易借助污染的食物造成集體單位食源性爆發。2021/11/1419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氏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2021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副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持續高熱、腹部不適、肝脾腫大、玫瑰疹、相對緩脈等主要通過水、食物、生活接觸傳播;夏秋季為流行季節好發年齡主要為學生與成年人2021/11/1420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副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2021/11急性肝炎腸道傳播的急性肝炎主要為甲型和戊型肝炎,是由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惡心、嘔吐、肝區痛、肝腫大,可伴有黃疸病癥甲、戊肝傳播方式主要通過水、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觸,尤其食用生、半生的毛蚶等貝殼類水產品各年齡組人群對甲、戊肝均易感,好發年齡主要為15歲以上的青壯年。2021/11/1421急性肝炎腸道傳播的急性肝炎主要為甲型和戊型肝炎,是由甲型、戊腸道傳染病防治原那么加強晨檢工作,病人應及時就醫,居家休息。加強戶外鍛煉活動,提高抗病能力。加強日常性衛生工作,不亂倒垃圾搞好環境衛生,做好滅蠅、糞便管理工作,防止污染水源及食物,做好消毒工作。對學生開展安康宣教。易感者疫苗免疫預防。發生疫情后,積極隔離治療病人,對病人、疑似病人的糞便、嘔吐物、衣被、剩余食物均要進展消毒,減少校內集體性活動。做好學生所在的班級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2021/11/1422腸道傳染病防治原那么加強晨檢工作,病人應及時就醫,居家休息。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學校和托幼機構應當建立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學校和托幼機構的教師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病癥、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應及時進展排查,并將排查情況記錄在學生因病缺勤、傳染病早期病癥、疑似傳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結果登記日志上。

建立由學生到教師、到學校疫情報告人、到學校〔托幼機構〕領導的傳染病疫情發現、信息登記與報告制度2021/11/1423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建立由學生到教師、到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晨檢應在學校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展,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展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安康狀況。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病癥〔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要進展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因病缺勤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疑心,要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追查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2021/11/1424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晨檢應在學校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展,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

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病癥〔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當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信息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病癥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學校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當出現符合本工作標準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等〕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屬地教育行政部門報告。2021/11/1425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

2021/11/1425爆發有關的定義爆發:指同一集體機構或同一居住地在短時間內〔疾病的最長潛伏期內〕突然發生數例疑似或臨床診斷或確診病例,并有蔓延趨勢爆發點:爆發所在的集體機構或居住地爆發結案:指爆發點內最后1例疑似或臨床診斷或確診病例發病之日后,經過該病的最長潛伏期后,沒有新病例發生,且所有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期滿沒有人發病2021/11/1426爆發有關的定義爆發:指同一集體機構或同一居住地在短時間內〔疾應對要那么關鍵:如何防止傳染病的蔓延?防止傳染病的蔓延最關鍵的是及早覺察傳染病的出現,教師有責任留意學生的安康狀況,注意傳染病的發生與爆發,尤其是法定報告傳染病,都應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以便及時采取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發現學校可能發生了傳染病爆發或流行時,需要啟動預案或相應方案作為控制傳染病蔓延的應對措施2021/11/1427應對要那么關鍵:如何防止傳染病的蔓延?2021/12021/11/14282021/11/1428控制傳染源不少傳染病在開場發病以前就已經具有了傳染性,當發病初期表現出傳染病病癥的時候,傳染性最強。因此,對傳染病人要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患傳染病的動物也是傳染源,也要及時地處理。這是預防傳染病的一項重要措施。2021/11/1429控制傳染源2021/11/1429切斷傳播途徑切斷傳播途徑,主要是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展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體喪失感染安康人的時機。2021/11/1430切斷傳播途徑2021/11/1430保護易感者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該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并且進展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對易感者本人來說,應該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2021/11/1431保護易感者2021/11/1431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責任明確,積極應對√學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事件處置工作,校長為組長,并將責任分解到各部門、落實到人。√學校應將事件開展變化情況及時報告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疾病控制中心等有關部門。2021/11/1432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責任明確,積極應對2021/11/14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病人隔離,加強治療√病人應隔離和醫學觀察,加強治療,防止病情加重。√聚集性發熱疫情中的病人要求熱退48小時后或根據醫生建議,可復課或復工。√諾如病毒胃腸炎疫情中的發病學生在病癥消失后再觀察72小時才能返校;食堂從業人員、教師和工勤人員發病后建議暫時調離工作崗位,病癥消失后72小時才可復工。2021/11/1433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病人隔離,加強治療2021/11/14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加強晨午檢√發生聚集性腹瀉、發熱等事件后,學校每天在入校前嚴格落實晨檢制度,必要時開展課間的安康巡查,詳細詢問每個學生的安康狀況,做好登記,發現有腹瀉、嘔吐、腹部不適、發熱等病癥的學生應立即隔離并要求家長及時帶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治療,將情況及時報告給學校,注意休息和個人衛生,發病學生必須在病癥消失后按規定時間完畢隔離后才能返校。2021/11/1434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加強晨午檢2021/11/1434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防止穿插感染√發生聚集性胃腸炎事件后,應加強食堂從業人員、教師和工勤人員的安康狀況和個人衛生的檢查,如有不適及時去醫療機構就診,發病的教師建議暫時調離工作崗位。對已受感染的食品加工人員,應強制性采取使其暫時脫離接觸食品崗位的措施。在病癥消失后按規定時間接觸隔離后才能復工。√疫情完全控制前,建議學校圖書館、公共教室等室內公共場所暫停開放,以免穿插感染。2021/11/1435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防止穿插感染2021/11/1435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加強日常消毒工作√每天做好隨時性消毒,尤其是重點環節: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間、公共教室、圖書館等公共場所的消毒,確保消毒時間、消毒濃度、消毒方法符合傳染病處置的標準要求。√發生聚集性胃腸炎事件時嘔吐物、糞便按照腸道傳染病防制要求,用有效氯10000mg/L浸泡30分鐘后排放,清理病人排泄物時做好戴口罩、戴手套等防護,防止直接接觸患者排泄物,處理完后要及時清潔和消毒雙手〔流動水、肥皂、手消毒劑〕。清潔用品〔地拖、抹布、桶等〕使用后也需清洗和消毒。√按照食品衛生要求,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和各項制度落實。2021/11/1436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加強日常消毒工作2021/11/143一般對象隨時性消毒要求室內空氣:√開窗通風,每天至少二次,每次翻開門窗通風15~30min。√紫外線消毒,消毒時燈的功率以每立方米不少于1.5W計算,每次照射時間≥30min,消毒時房間內應保持清潔枯燥,并在無人情況下使用。環境物體外表:√用25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時可直接將消毒液噴灑到物體外表,并由左及右、由上及下順序進展,作用30min后用清水洗凈。當發生傳染病時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消毒。衛生間地面:√預防性消毒:衛生間的地面每天用清水拖擦清潔√當發現腸道傳染病流行時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拖擦,每天2次。隔離觀察室:√當患病學生離開隔離觀察室后必須對觀察室的墻面、地面、家具等物體外表作稱徹底的消毒處理,可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劑拖擦、浸泡,作用1小時。2021/11/1437一般對象隨時性消毒要求室內空氣:2021/11/1437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加強宣傳教育,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學校注重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日常衛生管理工作,制定定期自查制度和獎罰制度,促使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開展對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疾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不斷提高防病意識和能力。

2021/11/1438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加強宣傳教育,養成良好衛生習慣2021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因病缺課缺勤追蹤√發生疫情后,每日對因病缺課學生和教職員工做好原因追蹤和記錄,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所有觀察期滿并返校的學生及教職員工須經學校醫務室開具復課、返崗證明前方可復課、返崗。2021/11/1439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因病缺課缺勤追蹤2021/11/143謝謝!2021/11/1440謝謝!2021/11/1440謝謝欣賞謝謝欣賞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目錄學校常見傳染病及防治23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2021/11/142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治校醫培訓學校常見目錄學校常見傳染病流行特點1學校常見傳染病及防治23

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2021/11/1443目錄學校常見傳染病流行特點1學校常見傳染病及防治23學校學校常見傳染病流行特點極易發生√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整天在一起生活學習,相互之間密切接觸。√如果衛生設施不好,衛生制度不健全,衛生習慣不好,這就具備了傳染病在學校里發生與流行的條件。2021/11/1444學校常見傳染病流行特點極易發生2021/11/143學校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學校是社會一個特殊的組成人群。年齡構成從兒童、少年到青年。學生每天從四面八方,一家一戶聚集到學校里來,又從學校分散到千家萬戶里去,傳染源從社會的每個角落進入學校,又從每個學校分散到每個家庭和社會上各個角落,所以說學校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2021/11/1445學校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2021/11/144學校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是傳染病流行的根本條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強度大小那么取決于傳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傳播途徑實現機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強弱。√學校易感者密度高,傳染源又容易進入學校,傳染機制極易實現。所以學校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2021/11/1446學校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2021/11/145呼吸道傳染病流感/流感樣病例手足口病猩紅熱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學校常見傳染病腸道傳染病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病毒性肝炎2021/11/1447呼吸道傳染病學校腸道傳染病2021/11/146學校常見呼吸道傳染病2021/11/1448學校常見呼吸道傳染病2021/11/147流感及流感樣病例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流感樣病例(ILI)定義:體溫≥38℃,伴有咳嗽或咽喉疼痛等病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潛伏期一般為1~3日,出現急起畏寒、高熱〔≧38℃〕、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病癥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淚等呼吸道病癥,少數病例有食欲減退,伴有腹痛、腹脹、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病癥2021/11/1449流感及流感樣病例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流感及流感樣病例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不同?流感的主要表現為全身病癥,普通感冒主要表現為局部病癥。據本市對流行性感冒歷年監測,每年冬春季有一個明顯的季節發病頂峰,同時易在幼托、學校等集體單位出現傳播和集體性發病。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個型。甲型引起的流行最為廣泛和嚴重;乙型常引起爆發;丙型多引起小兒散發病例。2021/11/1450流感及流感樣病例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不同?2021/11/1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為7-10天。臨床主要表現為口腔炎〔口腔粘膜出現紅色潰瘍性皰疹〕,同時手、足、皮膚出現斑、丘疹,并轉為皰疹,可伴有低熱、患者口腔皰疹潰瘍后患者咀嚼時疼痛,并拒食、流涎在流行季節發病,常見于學齡前兒童,嬰幼兒多見。普通病例發熱伴手、足、口、臀部皮疹,局部病例可無發熱。重癥病例出現神經系統受累、呼吸及循環功能障礙等表現聚集性病例定義:1周內,同一托幼機構或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及以上;1周內,同一班級或宿舍發生2例及以上2021/11/145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為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后一周內傳染性最強。可經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普遍易感。不同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尤以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該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全年均可發生,一般5-7月為發病頂峰。托幼機構等易感人群集中單位可發生爆發今年我市手足口病發病形勢不容樂觀。3月份全市手足口病發病數已達去年最頂峰的發病人數2021/11/1452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發病前數天,感染者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任何年齡均可感染麻疹,過去一般以8個月到5歲發病率最高。麻疹任何季節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發病最多。傳染源: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2天(潛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內,口咽、鼻、眼結膜分泌物、氣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具傳染性。恢復期不帶病毒。臨床表現:從發熱到出疹一般3—4天,伴體溫增高,病癥加重。在發熱同時出現咳嗽、噴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病癥;眼結合膜充血、畏光、流淚、眼瞼浮腫。皮疹先見于耳后、發際,漸及額、面、頸,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達手掌與足底,3—5天出齊。2021/11/1453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任何年齡均可感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猩紅熱是由A組β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咽峽炎、全身皮膚出現彌漫性皮疹,局部病人可出現“楊梅舌〞〔舌質紅、舌乳頭紅腫呈楊梅狀〕。局部病例可出現關節、腎臟變態反響并發癥。好發季節冬季與早春季節。發病年齡主要在2歲至10歲兒童。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高熱、頭痛、四肢與軀干出現淤斑和腦膜刺激病癥,嚴重者危及生命。流腦好發季節為冬春季,兒童為易感人群。2021/11/1454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猩紅熱2021/11/1413水痘是水痘-帶狀皰疹所引起的兒童常見的急性傳染病。水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較多。臨床上全身病癥輕微,有發熱及全身性分批出現的皮疹,以斑疹、丘疹及迅速開展的皰疹和結痂為其特征。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皮疹和耳后、枕后與頸部淋巴結大為特征。但局部病人只有發熱、上呼吸道炎、淋巴結腫大而無皮疹或無發熱但有皮疹。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腮腺非化膿性腫脹疼痛,發熱伴咀嚼受阻為特征,同時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多發于兒童和青少年。2021/11/1455水痘2021/11/1414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原那么加強晨檢工作,病人應及時就醫,居家休息加強教室等公共場所的開窗通風,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流行季節少去空氣渾濁的公共場所加強戶外鍛煉活動,提高抗病能力加強日常性衛生工作,做好消毒工作對學生開展安康宣教,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減少校內集體性活動易感者疫苗免疫預防2021/11/1456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原那么加強晨檢工作,病人應及時就醫,居家休息學校常見腸道傳染病2021/11/1457學校常見腸道傳染病2021/11/1416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諾如病毒胃腸炎臨床表現與輪狀病毒相似。潛伏期24-48h,可短至18h,長至72h。起病突然,主要病癥為發熱、惡心、嘔吐、腹部痙攣性疼痛及腹瀉。大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2h內4-8次,持續12-60h,一般48h。兒童一般嘔吐多見,而年長者腹瀉病癥更嚴重。可伴有頭痛、肌痛、咽痛等病癥。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菌素,預后較好。對兒童及病情較重者,需住院補液、對癥治療。2021/11/1458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諾如病毒胃腸炎臨床表現與輪狀病毒相似。霍亂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大多數情況下,感染只造成輕度腹瀉或根本沒有病癥,典型的病癥表現為劇烈的無痛性水樣腹瀉,嚴重的一天腹瀉十幾次感染霍亂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會引起嚴重脫水導致死亡潛伏期數小時至5天,通常2~3天2021/11/1459霍亂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氏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呈粘液、粘胨或膿血便,伴有里急后重,局部病例可出現發熱等病癥,病癥嚴重的可出現中毒型菌痢。該病主要通過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生活接觸傳播。6月-11月為本市菌痢好發季節,發病隨氣溫升高會步入頂峰期;學齡前、小學生及青壯年是主要發病對象;易借助污染的食物造成集體單位食源性爆發。2021/11/1460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氏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2021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副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持續高熱、腹部不適、肝脾腫大、玫瑰疹、相對緩脈等主要通過水、食物、生活接觸傳播;夏秋季為流行季節好發年齡主要為學生與成年人2021/11/1461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副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2021/11急性肝炎腸道傳播的急性肝炎主要為甲型和戊型肝炎,是由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惡心、嘔吐、肝區痛、肝腫大,可伴有黃疸病癥甲、戊肝傳播方式主要通過水、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觸,尤其食用生、半生的毛蚶等貝殼類水產品各年齡組人群對甲、戊肝均易感,好發年齡主要為15歲以上的青壯年。2021/11/1462急性肝炎腸道傳播的急性肝炎主要為甲型和戊型肝炎,是由甲型、戊腸道傳染病防治原那么加強晨檢工作,病人應及時就醫,居家休息。加強戶外鍛煉活動,提高抗病能力。加強日常性衛生工作,不亂倒垃圾搞好環境衛生,做好滅蠅、糞便管理工作,防止污染水源及食物,做好消毒工作。對學生開展安康宣教。易感者疫苗免疫預防。發生疫情后,積極隔離治療病人,對病人、疑似病人的糞便、嘔吐物、衣被、剩余食物均要進展消毒,減少校內集體性活動。做好學生所在的班級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2021/11/1463腸道傳染病防治原那么加強晨檢工作,病人應及時就醫,居家休息。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學校和托幼機構應當建立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學校和托幼機構的教師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病癥、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應及時進展排查,并將排查情況記錄在學生因病缺勤、傳染病早期病癥、疑似傳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結果登記日志上。

建立由學生到教師、到學校疫情報告人、到學校〔托幼機構〕領導的傳染病疫情發現、信息登記與報告制度2021/11/1464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建立由學生到教師、到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晨檢應在學校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展,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展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安康狀況。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病癥〔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要進展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因病缺勤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疑心,要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追查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2021/11/1465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晨檢應在學校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展,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

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病癥〔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當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信息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病癥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學校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當出現符合本工作標準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等〕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屬地教育行政部門報告。2021/11/1466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

2021/11/1425爆發有關的定義爆發:指同一集體機構或同一居住地在短時間內〔疾病的最長潛伏期內〕突然發生數例疑似或臨床診斷或確診病例,并有蔓延趨勢爆發點:爆發所在的集體機構或居住地爆發結案:指爆發點內最后1例疑似或臨床診斷或確診病例發病之日后,經過該病的最長潛伏期后,沒有新病例發生,且所有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期滿沒有人發病2021/11/1467爆發有關的定義爆發:指同一集體機構或同一居住地在短時間內〔疾應對要那么關鍵:如何防止傳染病的蔓延?防止傳染病的蔓延最關鍵的是及早覺察傳染病的出現,教師有責任留意學生的安康狀況,注意傳染病的發生與爆發,尤其是法定報告傳染病,都應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以便及時采取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發現學校可能發生了傳染病爆發或流行時,需要啟動預案或相應方案作為控制傳染病蔓延的應對措施2021/11/1468應對要那么關鍵:如何防止傳染病的蔓延?2021/12021/11/14692021/11/1428控制傳染源不少傳染病在開場發病以前就已經具有了傳染性,當發病初期表現出傳染病病癥的時候,傳染性最強。因此,對傳染病人要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患傳染病的動物也是傳染源,也要及時地處理。這是預防傳染病的一項重要措施。2021/11/1470控制傳染源2021/11/1429切斷傳播途徑切斷傳播途徑,主要是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展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體喪失感染安康人的時機。2021/11/1471切斷傳播途徑2021/11/1430保護易感者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該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并且進展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對易感者本人來說,應該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2021/11/1472保護易感者2021/11/1431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責任明確,積極應對√學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事件處置工作,校長為組長,并將責任分解到各部門、落實到人。√學校應將事件開展變化情況及時報告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疾病控制中心等有關部門。2021/11/1473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責任明確,積極應對2021/11/14學校聚集性事件防控措施病人隔離,加強治療√病人應隔離和醫學觀察,加強治療,防止病情加重。√聚集性發熱疫情中的病人要求熱退48小時后或根據醫生建議,可復課或復工。√諾如病毒胃腸炎疫情中的發病學生在病癥消失后再觀察72小時才能返校;食堂從業人員、教師和工勤人員發病后建議暫時調離工作崗位,病癥消失后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