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課件_第1頁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課件_第2頁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課件_第3頁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課件_第4頁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財務管理》教材編寫組2011.8

財務管理第9章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財務管理》教材編寫組

財務管理第9章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1中國聯通實行總部、省分、地市三級管理模式,其資產特點有:(1)

數量龐大(2)價格昂貴(3)地點分散中國聯通實行總部、省分、地市三級管理模式,其資產特點有:2

(4)

涉及崗位、人員眾多。(5)

增長速度快。(6)

資產形態多樣。(7)資產調動和轉移快速、頻繁。顯然,管好、用好這些高價值資產,對企業資金利用,減少重復投資具有重要意義,但如何管理好數量龐大、地點分散、人員眾多、快速增長的資產對聯通資產管理部門來說是一個挑戰,資產管理已成為公司經營管理中一項重要復雜的系統工程。(4)

涉及崗位、人員眾多。3除了進行資產的動態管理與監控以及例行的清查盤點外,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必不可少。同時,隨著美國《薩班斯法案》的執行和我國《上市公司內控指引》的推出,中國聯通作為一家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公司,在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強資產的內控制度建設,確保資產安全完整,防止企業潛虧,對聯通的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聯通公司資產管理問題對你有何啟示?除了進行資產的動態管理與監控以及例行的清查盤點4理解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概念熟悉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業務流程控制及核算管理的主要內容掌握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方法、政策選擇以及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方法理解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概念59.1固定資產管理概述9.2固定資產日常管理9.3固定資產折舊管理9.4無形資產管理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課件69.1.1固定資產的概念與特點1.固定資產的概念

固定資產是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固定資產在符合定義的前提下,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才能予以確認:(1)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9.1.1固定資產的概念與特點72.固定資產的基本屬性(1)實物屬性。如電力企業的一個電力站、游泳館的場館。(2)價值屬性。通常反映其歷史成本,但更重要的是其重估成本、機會成本等。(3)收益屬性。固定資產將來會帶來收益。(4)費用屬性。固定資產的運作、保養、大修等,會帶來一系列費用。2.固定資產的基本屬性83.固定資產的分類(1)按固定資產的經濟用途,分為:1)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指參加生產過程或直接為生產過程服務的各種固定資產。2)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指不直接服務于生產過程的各種固定資產3.固定資產的分類9(2)按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分為:

1)使用中固定資產

2)未使用固定資產

3)不需用固定資產(3)按固定資產的所屬關系,分為自有固定資產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2)按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分為:109.1.2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

固定資產管理包括對固定資產的采購計劃、購置、驗收、登記、領用、使用、維修、報廢等業務流程全過程的管理。

企業固定資產在資產總額中所占比例較大,確保固定資產安全完整,對于企業的良性發展意義重大。

9.1.2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119.2.1固定資產業務流程的控制根據《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8號—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固定資產業務流程如圖9-1所示,通常可以分為取得、投保、日常維護、更新改造和淘汰處置等五個環節反映。9.2.1固定資產業務流程的控制12制定戰略預算作業資產取得投保日常維護資產改造報廢淘汰清查盤點財務信息系統

圖9-1固定資產基本業務流程圖制定戰略預算作業資產取得投保日常維護資產改造報廢淘汰清查盤點13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特點,分析、歸納、設計合理的業務流程,查找管理的薄弱環節,健全全面風險管控措施,保證固定資產安全、完整、高效運行。1.固定資產取得(1)主要風險:新增固定資產驗收程序不規范,可能導致資產質量不符合要求,進而影響資產運行;(2)管控措施:建立嚴格的交付使用驗收制度。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特點,分析、歸納、設計合理的業務流142.資產登記造冊(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登記內容不完整,可能導致資產流失、信息失真、賬實不符。(2)管控措施:制定適合本企業的固定資產目錄,列明固定資產編號、名稱、種類、所在地點、使用部門、責任人、數量、賬面價值、使用年限、損耗等內容,有利于企業了解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全貌。3.固定資產投保(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投保制度不健全,可能導致應投保資產未投保、索賠不力,不能有效防范資產損失風險。(2)管控措施:企業應當通盤考慮固定資產狀況,根據其性質和特點,確定和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的投保范圍和政策。2.資產登記造冊154.固定資產運行維護(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操作不當、失修或維護過剩,可能造成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產品殘次率高,甚至發生生產事故或資源浪費。(2)管控措施:1)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會同管理部門負責固定資產日常維修、保養,2)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建立固定資產運行管理檔案,3)實物管理部門審核施工單位資質和資信,并建立管理檔案;4)特殊設備實行崗位許可制度,需持證上崗,必須對資產運轉進行實時監控,保證資產使用流程與既定操作流程相符,提高使用效率。4.固定資產運行維護165.固定資產更新改造(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更新改造不夠,可能造成企業產品線老化、缺乏競爭力。(2)管控措施:1)定期進行固定資產技術先進性評估,結合盈利能力和企業發展可持續性,資產使用部門根據需要提出技改方案,與財務部門一起進行預算可行性分析,并且經審核批準。2)管理部門需對技改方案實施過程適時監控、加強管理,有條件企業建立技改專項資金并定期或不定期審計。5.固定資產更新改造176.資產清查(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丟失、毀損等造成賬實不符,資產貶值嚴重。(2)管控措施:1)財務部門會同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定期進行清查,明確資產權屬,確保實物與卡、賬、表相符,2)在清查結束編制清查報告,管理部門對清查報告進行審核,確保真實性、可靠性。3)清查過程中發現的盤盈(盤虧),應分析原因,追究責任,妥善處理,報告審核通過后及時調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確保賬實相符,并上報備案。6.資產清查187.抵押質押(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抵押制度不完善,可能導致抵押資產價值低估和資產流失。(2)管控措施:1)規范固定資產抵押、質押流程,確保經過授權審批及適當程序,做好相應記錄,保障企業資產安全。2)財務部門辦理資產抵押時,如需要委托專業中介機構鑒定評估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應當會同金融機構有關人員、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固定資產使用部門現場勘驗抵押品,對抵押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7.抵押質押198、固定資產處置(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處置方式不合理,可能造成企業經濟損失。(2)管控措施: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處置制度,區分固定資產不同的處置方式,采取相應控制措施,確定固定資產處置的范圍、標準、程序和審批權限。8、固定資產處置201.固定資產計價(1)原始成本計價原始成本,亦稱歷史成本,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可作為固定資產的基本計價標準(2)重置完全價值計價重置完全價值,又稱現實重置成本,指在現時的生產技術條件下,重新購建同樣的固定資產所需要的全部支出。僅在確定清查財產中盤盈固定資產的價值時使用。1.固定資產計價21(3)折余價值計價固定資產折余價值,亦稱賬面凈值,指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或重置完全價值扣減累計折舊后的凈額。如果固定資產已計減值準備的,則稱為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即:固定資產原價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后的金額)。主要用于計算確定盤虧、毀損固定資產的溢余或損失,以及財務報表列報。(3)折余價值計價222.固定資產的價值構成(1)購入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的買價、包裝費、運輸費、安裝成本、交納的有關稅金記賬。(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在建造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全部支出記賬。(3)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評估確認的原價記賬。(4)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賃協議確定的設備價款、發生的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支出記賬。2.固定資產的價值構成23(5)在原有固定資產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按原固定資產的價值,加上由于改建、擴建而發生的支出,減改建、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記賬。(6)盤盈的固定資產,按重置完全價值記帳。(7)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所提供的有關憑據記賬,接受捐贈固定資產時發生的中各項費用,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5)在原有固定資產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按原固定資產的價243.固定資產的核算(1)購入固定資產1)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全新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3.固定資產的核算252)購入需要安裝調試的全新固定資產借:在建工程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貸:工程物資或銀行存款在安裝調試完成后,借:固定資產貸:在建工程2)購入需要安裝調試的全新固定資產26(2)盤盈固定資產對于清查盤點中發現盤盈的固定資產應由有關負責保管和使用的部門核實情況,查明原因,編制固定資產盤盈報告表,報經企業領導批準后及時處理。(3)固定資產處置1)對外投資轉出固定資產企業用現有的固定資產對外投資,屬于非貨幣性交易,應該按照非貨幣性交易的有關準則處理。(2)盤盈固定資產272)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固定資產報廢的核算由兩個步驟組成:注銷該項固定資產原價、已經提取的累計折舊和累計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確認清理過程中的收益或損失。①借: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貸:固定資產銀行存款(清理費用)②借:銀行存款(變價收入)貸:固定資產清理③借:固定資產清理貸:營業外收入或借:營業外支出貸:固定資產清理2)固定資產報廢清理28(4)固定資產期末計價1)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發生損壞、技術陳舊或經濟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凈值,稱為固定資產價值減值。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后,應當在剩余使用壽命內,根據調整后的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和預計凈殘值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2)在建工程減值準備(4)固定資產期末計價299.3.1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其價值將逐漸以折舊費的形式構成產品成本的一部分或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生產經營成本費用中去,通過產品銷售的實現,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固定資產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上去的那部分價值,叫固定資產折舊。9.3.1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309.3.2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范圍與計提原則1.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范圍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2.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原則(1)企業一般應按月提取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9.3.2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范圍與計提原則31(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3)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如果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按估計價值確認為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手續后,再按照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329.3.3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分為平均折舊法和加速折舊法兩類。1.平均折舊法平均折舊法也稱直線折舊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等,其基本含義是,固定資產在每一會計期間或每一單位產量上的價值損耗相同。9.3.3固定資產折舊方法33(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清理費用和殘余價值,按照其折舊年限平均計算的。各期折舊額一般根據固定資產原值乘以該期折舊率計算確定。計算公式如下: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1)平均年限法34【例9-1】某企業有一臺設備,原值100000元,預計可使用20年,按照有關規定,該設備報廢時的凈殘值率為4%。則:年折舊率=(1—4%)/20=4.8%月折舊率=4.8%/12=0.4%月折舊額=100000×0.4%=400(元)平均年限法把固定資產的全部損耗價值在其經濟使用年限內平均計提折舊,計算簡便。案例分析:【例9-1】某企業有一臺設備,原值100000元,預計可使用35(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除以預計使用期內可以完成的總工作量(如總行駛里程或總工作小時),求得單位工作量折舊額的方法。根據各個時期完成的工作量,即可計算出該時期應計提的折舊額。計算公式是: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原始價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2)工作量法362.加速折舊法我國企業財務制度允許對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制造企業、汽車制造企業、化工生產企業和醫藥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經財政部批準的特殊行業企業的機器設備可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2.加速折舊法37(1)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乘以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率,確定年度折舊額。隨著固定資產折余價值的逐年減少,每年計提的折舊額亦隨之減少。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帳面凈值×月折舊率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應該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折余價值扣去凈殘值后的凈值平均攤銷。(1)雙倍余額遞減法38【例9-3】甲公司某臺設備原價12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5年,預計凈殘值率4%,假設甲公司沒有對該機器設備計提減值準備。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如表9-2所示。其中,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5×100%=40%。折舊年份各年折舊額折舊累計額折余價值1120×40%=484872272×40%=28.876.843.2343.2×40%=17.2894.0825.924(25.92-120×4%)÷2=10.56104.6415.365(25.92-120×4%)÷2=10.56115.24.8表9-2折舊計算表單位:萬元案例分析:【例9-3】甲公司某臺設備原價12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5年,39(2)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乘以遞減分數(年折舊率),確定年度折舊額。隨著固定資產折舊率的逐年減少,每年計提的折舊額亦隨之減少。計算公式如下: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2)年數總和法40【例9-4】某固定資產原值5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2000元。采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折舊。請問各年應計提折舊多少元?第一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5/15=16000(元)第二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4/15=12800(元)第三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3/15=9600(元)第四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2/15=6400(元)第五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1/15=3200(元)

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的特點都是在固定資產使用的早期多提折舊,后期少提折舊,遞減的速度逐年加快,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壽命內加快得到補償。案例分析:【例9-4】某固定資產原值5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411.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分析相關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可以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1)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2)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規定折舊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1.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分析42

企業對國家政策允許采用加速折舊的資產,是否采用加速折舊?一方面,企業實行快速折舊,可以通過多提折舊,增加成本費用,加快投資回收速度;其次可減輕相應所得稅負擔,等于國家向企業提供了變相的無息貸款。此外加速折舊實質上是延緩納稅,由于通貨膨脹和資金時間價值的客觀存在,這種延緩實際上等于少納所得稅。關健在于充分了解折舊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的影響。關健在于充分了解折舊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的影響。43

另一方面,加速折舊也會對企業財務和經營業績產生負面影響。加速折舊脫離了固定資產實際損耗,將與以后年度配比的費用提前與當年的收入配比,造成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的不真實所映,從而影響報表使用者對企業價值的評價。

442.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選擇分析相關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為20年;(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5)電子設備,為3年。

上述所規定的折舊年限,只是各項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的一個基本要求,它并不排除企業自己規定對資產采用比最低折舊年限更長的折舊時限。2.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選擇分析45企業應在考慮以下因素后,慎重決策。(1)資金回收。縮短折舊年限能加速資本回收,降低經營風險。(2)無形損耗。如果無形損耗較大,則折舊年限縮短,反之可長。(3)行業與地區特點。企業應在考慮以下因素后,慎重決策。46【例9-5】甲企業逐年盈利,未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2008年擬購進一項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該項固定資產原值500萬元,預計凈殘值2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5年,與稅法規定的折舊最低年限相同。根據稅法規定,該項固定資產在折舊方面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假定按年復利利率10%計算,第1-5年的現值系數分別為:0.909、0.826、0.751、0.683、0.621。

案例分析:【例9-5】甲企業逐年盈利,未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所47方案一:采取通常折舊方法。企業不考慮稅收優惠政策以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折舊年限5年,年折舊額為(500―20)÷5=96萬元,累計折舊現值合計為96×0.909+96×0.826+96×0.751+96×0.683+96×0.621=363.84萬元,因折舊可稅前扣除,相應抵稅363.84×25%=90.96萬元。方案一:采取通常折舊方法。企業不考慮稅收優惠政策以年限平均法48方案二: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企業選擇最低折舊年限為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的60%,則該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為5×60%=3年,按年限平均法分析,年折舊額為(500-20)÷3=160萬元,累計折舊現值合計為160×0.909+160×0.826+160×0.751=397.76萬元,因折舊可稅前扣除,相應抵稅397.76×25%=99.44萬元。方案二: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企業選擇最低折舊年限為固定資產49方案三: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第1年折舊額為500×2÷5=200萬元,第2年折舊額為(500-200)×2÷5=120萬元,第3年折舊額為(500-200-120)×2÷5=72萬元,第4、5年折舊額均為(500-200-120-72-20)×2=44萬元。累計折舊現值合計為200×0.909+120×0.826+72×0.751+44×0.683+44×0.621=392.368萬元,因折舊可稅前扣除,相應抵稅392.368×25%=98.092萬元。方案三: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50方案四:采取年數總和法。第1年折舊額為(500-20)×5÷15=160萬元,第2年折舊額為(500-20)×4÷15=128萬元,第3年折舊額為(500-20)×3÷15=96萬元,第4年折舊額為(500-20)×2÷15=64萬元,第5年折舊額為(500-20)×1÷15=32萬元,累計折舊現值合計為160×0.909+128×0.826+96×0.751+64×0.683+32×0.621=386.848萬元,因折舊可稅前扣除,相應抵稅386.848×25%=96.712萬元。方案四:采取年數總和法。51

對上述4種方案比較分析,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方法,在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前期計提的折舊較多,因貨幣的時間價值效應,較采取通常折舊方法抵稅效益明顯。在上述4種方案中,方案一采取通常折舊方法抵稅最少,方案二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抵稅最多,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較正常折舊方法多抵稅99.44-90.96=8.48萬元;方案三雙倍余額遞減法次之,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較正常折舊方法多抵稅98.092-90.96=7.132萬元;采取方案四年數總和法,較正常折舊方法多抵稅96.712-90.96=5.752萬元。對上述4種方案比較分析,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529.4.1無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1.無形資產的的概念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9.4.1無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53無形資產在符合定義的前提下,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

總之,無形資產是一種非實體的生產經營要素。即主要以知識形態存在的重要經濟資源,它可為其所有者或合法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或優勢的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無形資產在符合定義的前提下,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542.無形資產管理的意義無形資產管理一般指是對企業無形資產的形成、積累、評估、管理、使用和創新整個過程的控制和管理。按無形資產在企業資本運營中的實施目標來協調企業內外相關部門的關系,提高無形資產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無形資產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作用。2.無形資產管理的意義559.4.2無形資產管理流程的控制1.無形資產管理的基本流程根據《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8號—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無形資產管理的基本業務流程包括無形資產的取得、驗收并落實權屬、自用或授權其他單位使用、安全防范、技術升級與更新換代、處置與轉移等環節(見圖9-2)。9.4.2無形資產管理流程的控制56無形資產處置購買自行研發其他方式取得無形資產組織驗收確定權屬關系使用與保全定期評估技術升級更新換代是否通過未通過通過未通過

圖9-2無形資產基本業務流程圖

無形資產處置購買自行研發其他方式取得無形資產組織驗收確定權屬572.無形資產業務環節中的風險與控制(1)無形資產取得與驗收1)主要風險:取得的無形資產不具先進性,或權屬不清,可能導致企業資源浪費或引發法律訴訟。2)管控措施:企業應當建立嚴格的無形資產交付使用驗收制度,明確無形資產的權屬關系,及時辦理產權登記手續。2.無形資產業務環節中的風險與控制58(2)無形資產的使用與保全1)主要風險:無形資產使用效率低下,效能發揮不到位;缺乏嚴格的保密制度,致使體現在無形資產中的商業機密泄漏;由于商標等無形資產疏于管理,導致其他企業侵權。2)管控措施:建立健全無形資產核心技術保密制度,嚴格限制未經授權人員直接接觸技術資料,對技術資料等無形資產的保管及接觸應保有記錄,實行責任追究,保證無形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對侵害本企業無形資產的,要積極取證并形成書面調查記錄,提出維權對策,按規定程序審核并上報等。(2)無形資產的使用與保全59(3)無形資產的技術升級與更新換代1)主要風險:無形資產內含的技術未能及時升級換代,導致技術落后或存在重大技術安全隱患。2)管控措施:企業應當定期對專利、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先進性進行評估。發現某項無形資產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響時,應當考慮淘汰落后技術,同時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與技術升級。(3)無形資產的技術升級與更新換代60(4)無形資產的處置1)主要風險:無形資產長期閑置或低效使用,就會逐漸失去其使用價值;無形資產處置不當,往往造成企業資產流失。2)管控措施:企業應當建立無形資產處置的相關管理制度,明確無形資產處置的范圍、標準、程序和審批權限等要求。重大的無形資產處置,應當委托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資產評估。(4)無形資產的處置611.無形資產的取得目前我國財務實務中,無形資產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1)企業從外單位購入的無形資產,按購入的該項無形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實際支付價款入賬,一般包括買價,法律費及一些必要的附加支出。(2)企業所有者和其他單位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3)企業自行開發并按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照在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支出以及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作為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入賬。在研究過程中的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1.無形資產的取得622.無形資產的攤銷對于存在確定生命期的無形資產,期末要進行攤銷處理時,一般采用直線法確定攤銷額。對于不存在確定生命期的無形資產,期末不進行攤銷處理,只進行減值測試。3.無形資產的期末計價企業應當至少每年對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某項無形資產(如專利技術)已經被其它新技術等所替代,使其為企業創造的經濟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的不利影響,或者該無形資產(如商標權)的市價在當期大幅度下降,并在剩余的攤銷年限內可能不會恢復,就應該對該無形資產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并將該無形資產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無形資產減值,并提取減值準備。2.無形資產的攤銷631.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格的因素(1)無形資產成本無形資產按照其來源渠道可以分為外購和自創兩種類型,具體來說,外購無形資產成本主要由買價和購置費用兩部分構成的;自創無形資產成本則主要包括材料費用、工資費用、專用設備費用、咨詢鑒定費用、培訓費、差旅費、管理費、技術服務費等。(2)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該項無形資產轉讓、投資、出售后失去市場而損失收益的大小。(3)效益因素無形資產更重要的是其能創造收益。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越強,其評估值越高。有的無形資產,盡管其創造成本很高,但不為市場所需求,或收益能力低微,其評估值就很低。1.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格的因素64(4)使用期限使用期限的長短,一方面取決于該無形資產先進程度;另一方面取決于其無形損耗大小。無形資產越先進,其領先水平越高,使用期限越長。同樣地,其無形資產損耗程度越低,其使用期限越長。考慮無形資產期限,主要考慮其具有實際超額收益期限(或收益期限)。(5)技術成熟程度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直接影響到評估值的高低。其開發程度越高,技術越成熟,運用該技術成果的風險性越小,評估值就會越高。(6)轉讓內容因素從轉讓內容看,無形資產轉讓有所有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所有權轉讓的無形資產評估值高于使用權轉讓的評估值。(4)使用期限65(7)國內外該種無形資產的發展趨勢、更新換代情況和速度無形資產的更新換代越快,無形損耗越大,其評估值越低。無形資產價值的損耗和貶值,不取決于自身的使用損耗,而取決于本身以外的更新換代情況。(8)市場供需狀況市場供需狀況包括無形資產市場需求情況和無形資產的適用程度。對于可出售、轉讓的無形資產,其評估值隨市場需求的變動而變動。市場的需求大,則評估值就越高。(9)其他因素對無形資產評估,除應考慮以上因素外,還應考慮同行業同類無形資產的價格水平、價款的支付方式、提成基數與比例等。(7)國內外該種無形資產的發展趨勢、更新換代情況和速度662.無形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場價值法、收益現值法和重置成本法三種。(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于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于大多數無形資產并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2.無形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67(2)收益現值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如特許代理等。即:無形資產評估值=未來年超額利潤的現值之和。無形資產轉讓實務中,轉讓方按固定額收費時往往先收取一定最低收費為轉讓的底價,則無形資產評估值的計算公式可為:無形資產評估值=P+式中:P-----最低收費額

-----年收益額

r----折現率

n-----收益期限(2)收益現值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681)最低收費額的確定最低收費額是指在無形資產轉讓中,視購買方實際生產和銷售情況收取轉讓費時,所確定的“旱澇保收”收入,并在確定比例收費時預先扣除,有時稱之為“入門費”。無形資產轉讓的最低收費額由其重置成本和機會成本因素決定。無形資產最低收費額=重置成本凈值×轉讓成本分攤率+無形資產轉讓的機會成本1)最低收費額的確定無形資產最低收費額=重置成本凈值×轉讓成69其中:

轉讓成本分攤率=購買方運用無形資產的設計能力/運用無形資產的總設計能力×100%

“購買方運用無形資產的設計能力”可根據設計產量或按設計產量計算的銷售收入確定“運用無形資產的總設計能力”指運用無形資產的各方匯總的設計能力。當購買方獨家使用無形資產時,轉讓成本分攤率為1。其中:“購買方運用無形資產的設計能力”可根據設計產量或按設計70無形資產轉讓的機會成本=無形資產轉出的凈減收益+無形資產再開發凈增費用

式中“無形資產轉出的凈減收益”和“再開發凈增費用”是運用邊際分析方法測算的。“無形資產轉出的凈減收益”一般指在無形資產尚能發揮作用期間減少的凈現金流量“再開發凈增費用”包括保護該無形資產追加的科研費用和其他費用、員工再培訓費用等。。“無形資產轉出的凈減收益”一般指在無形資產尚能發揮作用期間71【例9-6】某企業轉讓醫用無影燈生產全套技術,經搜集和初步測算已知如下資料:該企業與購買企業共同享用醫用無影燈生產技術,雙方設計能力分別為600萬臺和400萬臺;醫用無影燈生產全套技術系國外引進,賬面價格200萬元,已使用2年,尚可使用8年,2年通貨膨脹率累計為10%;該項技術轉出對該企業生產經營有較大影響,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商品價格下降,在以后8年減少銷售收入按折現值計算為80萬元,增加開發費用以提高質量、保住市場的追加成本按現值計算為20萬元。試評估該無形資產轉讓的最低收費額。案例分析:【例9-6】某企業轉讓醫用無影燈生產全套技術,經搜集和初步72評估思路:兩年來通貨膨脹率為10%,對外購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可按物價指數法調整,并根據成新率確定凈值,可得醫用無影燈生產全套技術的重置成本凈值為:

200×(1+10%)×8÷(2+8)=176(萬元)因轉讓雙方共同使用該無形資產,設計能力分別為600萬臺和400萬臺,評估重置成本凈值分攤率為:

400÷(600+400)=40%由于無形資產轉讓后加劇了市場競爭,在該無形資產的壽命期間,銷售收入減少和費用增加的折現值是轉讓無形資產的機會成本,據題給資料為:

80+20=100(萬元)故該無形資產轉讓的最低收費額評估值為:

176×40%+100=170.4(萬元)評估思路:兩年來通貨膨脹率為10%,對外購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73

2)年收益額的確定無形資產收益額是由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一般采用凈利潤口徑。無形資產收益額的測算,是采用收益法評估無形資產的重要步驟。其基本公式為:其中:年分成基數可為企業年銷售收入或銷售利潤,無形資產分成率也可采取無形資產使用所帶來的超額銷售收入或超額銷售利潤在收入總額或利潤總額中的比重。無形資產年收益額=年分成基數×無形資產分成率2)年收益額的確定無形資產年收益額=年分成基數×無形資產分74上式可變為:

銷售利潤分成率=銷售收入分成率÷銷售利潤率無形資產年收益額=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分成率×(1-所得稅率)或=銷售利潤×銷售利潤分成率×(1-所得稅率)上式可變為:無形資產年收益額=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分成率×(175

利潤分成率的確定主要可根據無形資產帶來的追加利潤在利潤總額中的比重為基礎的,具體可采用邊際分析法和約當投資法來評估無形資產轉讓的利潤分成率。①邊際分析法。先對無形資產邊際貢獻進行分析;再測算無形資產壽命期間的利潤總額及追加利潤總額并折為現值;最后按利潤總額現值與追加利潤總額現值計算利潤分成率。其基本公式為:利潤分成率=追加利潤現值÷利潤總額現值利潤分成率的確定主要可根據無形資產帶來的追加利潤在利潤總76【例9-7】企業轉讓彩電顯像管新技術,購買方用于改造年10萬只彩電顯像管生產線。經過無形資產邊際貢獻因素的分析,測算在其壽命期間各年度分別可帶來的追加利潤100萬元,120萬元,90萬元,70萬元,分別占當年利潤總額的40%,30%,20%,15%,試評估無形資產利潤分成率。各年度利潤總額現值之和(折現率為10%)為:(100/40%)÷(1+10%)+(120/30%)÷(1+10%)^2+(90/20%)÷(1+10%)^3+(70/15%)÷(1+10%)^4=250×0.9091+400×0.8264+450×0.7513+467×0.6830=227.275+330.56+338.085+318.961=1214.881(元)案例分析:【例9-7】企業轉讓彩電顯像管新技術,購買方用于改造年10萬77各年度追加利潤現值之和為:100÷(1+10%)+120÷(1+10%)^2+90÷(1+10%)^3+70÷(1+10%)^4=100×0.9091+120×0.8264+90×0.7513+70×0.6830=90.91+99.168+67.617+47.81=305.505(萬元)無形資產利潤分成率=305.505/1214.881×100%=25%各年度追加利潤現值之和為:78②約當投資法。采取在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基礎上附加相應的成本利潤率,折合成約當投資的辦法,按無形資產的折合約當投資與購買方投入的資產約當投資的比例確定利潤分成率。其基本公式為:式中: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無形資產重置成本×(1+適用成本利潤率)購買方投入資產約當投資量=購買方投入總資產的重置成本×(1+適用成本利潤率)無形資產利潤分成率=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購買方投入資產約當投資量+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100%②約當投資法。無形資產利潤分成率=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793)無形資產評估中折現率的確定一般來說,無形資產投資收益高,風險性強,因此,無形資產評估時折現率往往要高于有形資產評估的折現率。應根據該項無形資產的功能、投資條件、收益獲得的可能性條件和形成概率等因素,科學測算其風險利率,以進一步測算出其適合的折現率。另外,折現率的口徑應與無形資產評估中采用的收益額的口徑保持一致。3)無形資產評估中折現率的確定804)無形資產收益期限的確定無形資產收益期限又稱有效期限,是指無形資產發揮作用并具有超額獲利能力的時間。預計和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可依照下列方法確定:法律或合同、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與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法律無規定有效期,企業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受益年限確定。法律和企業合同或申請書均未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預計受益期限確定。預計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統計分析或與同類資產比較得出。4)無形資產收益期限的確定81(3)重置成本法無形資產重置成本是根據現時市場條件下重新創造或購置一項全新無形資產所耗費的全部貨幣總額。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于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3)重置成本法821)自創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自創無形資產如果已經有賬面價格,由于它在全部資產中的比重一般不大,可以按照定基物價指數作相應調整,即得到重置成本。自創無形資產如無賬面價格,需要按財務核算法和市價調整法兩種方法進行估計。2)外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外購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包括購買價和購置費用兩部分,一般可以采用市價類比法和物價指數法兩種方法:1)自創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833)無形資產成新率的估算影響無形資產成新率的因素是無形資產的損耗(或貶值)。無形資產的損耗(貶值)表現為功能性損耗(貶值)和經濟性損耗(貶值)。無形資產成新率的確定,通常可以采用專家鑒定法和剩余經濟壽命預測法進行。3)無形資產成新率的估算84

固定資產是企業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必要的物資條件,具有實物屬性、價值屬性、收益屬性、費用屬性等特性。固定資產分類:按經濟用途,可分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和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按使用情況分類,可分為使用中固定資產、末使用固定資產和不需用固定資產;按其所屬關系,分為自有固定資產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企業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必要的物85

固定資產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業務流程的控制和固定資產核算管理。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取得、投保、日常維護、更新改造和淘汰處置等業務流程,查找管理的薄弱環節,加強全面風險管控措施。企業應正確地對固定資產進行計價,企業增減固定資產,都應當正確地記錄和反映。固定資產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業務流程的控86

固定資產的折舊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范圍與計算方法,以及折舊政策的選擇分析。折舊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企業應合理地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選擇企業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固定資產的折舊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87

無形資產是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辯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管理主要包括無形資產管理業務流程的風險與控制、核算管理和評估管理。企業首先應當在對無形資產取得、驗收、使用、保護、評估、技術升級、處置等環節進行全面梳理的基礎上,明確無形資產業務流程中的主要風險,并采用適當的控制措施實施無形資產內部控制。無形資產是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辯88無形資產的核算管理主要包括無形資產取得成本的確定和攤銷,無形資產期末計價等內容。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是無形資產價值管理的核心,應合理運用市場價值法、收益現值法和重置成本法等評估方法。無形資產的核算管理主要包括無形資產取得成本的確定和攤銷,無形891.如何有效進行固定資產業務流程中的關鍵控制?

2.請問固定資產的計價標準有哪幾種?根據企業固定資產來源渠道不同,其價值構成內容上有何不同?

3.談談固定資產折舊的經濟意義是什么?加速折舊法與平均折舊法相比有何優點?

4.你認為無形資產業務流程中風險與控制要點是什么?

5.請問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格的因素包括哪些?思考題1.如何有效進行固定資產業務流程中的關鍵控制?思考題900pento

QuestionsTheEndTHANKYOU!0pentoQuestionsTheEndTHANK91《財務管理》教材編寫組2011.8

財務管理第9章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財務管理》教材編寫組

財務管理第9章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92中國聯通實行總部、省分、地市三級管理模式,其資產特點有:(1)

數量龐大(2)價格昂貴(3)地點分散中國聯通實行總部、省分、地市三級管理模式,其資產特點有:93

(4)

涉及崗位、人員眾多。(5)

增長速度快。(6)

資產形態多樣。(7)資產調動和轉移快速、頻繁。顯然,管好、用好這些高價值資產,對企業資金利用,減少重復投資具有重要意義,但如何管理好數量龐大、地點分散、人員眾多、快速增長的資產對聯通資產管理部門來說是一個挑戰,資產管理已成為公司經營管理中一項重要復雜的系統工程。(4)

涉及崗位、人員眾多。94除了進行資產的動態管理與監控以及例行的清查盤點外,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必不可少。同時,隨著美國《薩班斯法案》的執行和我國《上市公司內控指引》的推出,中國聯通作為一家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公司,在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強資產的內控制度建設,確保資產安全完整,防止企業潛虧,對聯通的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聯通公司資產管理問題對你有何啟示?除了進行資產的動態管理與監控以及例行的清查盤點95理解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概念熟悉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業務流程控制及核算管理的主要內容掌握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方法、政策選擇以及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方法理解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概念969.1固定資產管理概述9.2固定資產日常管理9.3固定資產折舊管理9.4無形資產管理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管理課件979.1.1固定資產的概念與特點1.固定資產的概念

固定資產是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固定資產在符合定義的前提下,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才能予以確認:(1)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9.1.1固定資產的概念與特點982.固定資產的基本屬性(1)實物屬性。如電力企業的一個電力站、游泳館的場館。(2)價值屬性。通常反映其歷史成本,但更重要的是其重估成本、機會成本等。(3)收益屬性。固定資產將來會帶來收益。(4)費用屬性。固定資產的運作、保養、大修等,會帶來一系列費用。2.固定資產的基本屬性993.固定資產的分類(1)按固定資產的經濟用途,分為:1)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指參加生產過程或直接為生產過程服務的各種固定資產。2)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指不直接服務于生產過程的各種固定資產3.固定資產的分類100(2)按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分為:

1)使用中固定資產

2)未使用固定資產

3)不需用固定資產(3)按固定資產的所屬關系,分為自有固定資產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2)按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分為:1019.1.2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

固定資產管理包括對固定資產的采購計劃、購置、驗收、登記、領用、使用、維修、報廢等業務流程全過程的管理。

企業固定資產在資產總額中所占比例較大,確保固定資產安全完整,對于企業的良性發展意義重大。

9.1.2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1029.2.1固定資產業務流程的控制根據《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8號—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固定資產業務流程如圖9-1所示,通常可以分為取得、投保、日常維護、更新改造和淘汰處置等五個環節反映。9.2.1固定資產業務流程的控制103制定戰略預算作業資產取得投保日常維護資產改造報廢淘汰清查盤點財務信息系統

圖9-1固定資產基本業務流程圖制定戰略預算作業資產取得投保日常維護資產改造報廢淘汰清查盤點104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特點,分析、歸納、設計合理的業務流程,查找管理的薄弱環節,健全全面風險管控措施,保證固定資產安全、完整、高效運行。1.固定資產取得(1)主要風險:新增固定資產驗收程序不規范,可能導致資產質量不符合要求,進而影響資產運行;(2)管控措施:建立嚴格的交付使用驗收制度。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特點,分析、歸納、設計合理的業務流1052.資產登記造冊(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登記內容不完整,可能導致資產流失、信息失真、賬實不符。(2)管控措施:制定適合本企業的固定資產目錄,列明固定資產編號、名稱、種類、所在地點、使用部門、責任人、數量、賬面價值、使用年限、損耗等內容,有利于企業了解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全貌。3.固定資產投保(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投保制度不健全,可能導致應投保資產未投保、索賠不力,不能有效防范資產損失風險。(2)管控措施:企業應當通盤考慮固定資產狀況,根據其性質和特點,確定和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的投保范圍和政策。2.資產登記造冊1064.固定資產運行維護(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操作不當、失修或維護過剩,可能造成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產品殘次率高,甚至發生生產事故或資源浪費。(2)管控措施:1)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會同管理部門負責固定資產日常維修、保養,2)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建立固定資產運行管理檔案,3)實物管理部門審核施工單位資質和資信,并建立管理檔案;4)特殊設備實行崗位許可制度,需持證上崗,必須對資產運轉進行實時監控,保證資產使用流程與既定操作流程相符,提高使用效率。4.固定資產運行維護1075.固定資產更新改造(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更新改造不夠,可能造成企業產品線老化、缺乏競爭力。(2)管控措施:1)定期進行固定資產技術先進性評估,結合盈利能力和企業發展可持續性,資產使用部門根據需要提出技改方案,與財務部門一起進行預算可行性分析,并且經審核批準。2)管理部門需對技改方案實施過程適時監控、加強管理,有條件企業建立技改專項資金并定期或不定期審計。5.固定資產更新改造1086.資產清查(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丟失、毀損等造成賬實不符,資產貶值嚴重。(2)管控措施:1)財務部門會同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定期進行清查,明確資產權屬,確保實物與卡、賬、表相符,2)在清查結束編制清查報告,管理部門對清查報告進行審核,確保真實性、可靠性。3)清查過程中發現的盤盈(盤虧),應分析原因,追究責任,妥善處理,報告審核通過后及時調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確保賬實相符,并上報備案。6.資產清查1097.抵押質押(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抵押制度不完善,可能導致抵押資產價值低估和資產流失。(2)管控措施:1)規范固定資產抵押、質押流程,確保經過授權審批及適當程序,做好相應記錄,保障企業資產安全。2)財務部門辦理資產抵押時,如需要委托專業中介機構鑒定評估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應當會同金融機構有關人員、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固定資產使用部門現場勘驗抵押品,對抵押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7.抵押質押1108、固定資產處置(1)主要風險:固定資產處置方式不合理,可能造成企業經濟損失。(2)管控措施: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固定資產處置制度,區分固定資產不同的處置方式,采取相應控制措施,確定固定資產處置的范圍、標準、程序和審批權限。8、固定資產處置1111.固定資產計價(1)原始成本計價原始成本,亦稱歷史成本,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可作為固定資產的基本計價標準(2)重置完全價值計價重置完全價值,又稱現實重置成本,指在現時的生產技術條件下,重新購建同樣的固定資產所需要的全部支出。僅在確定清查財產中盤盈固定資產的價值時使用。1.固定資產計價112(3)折余價值計價固定資產折余價值,亦稱賬面凈值,指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或重置完全價值扣減累計折舊后的凈額。如果固定資產已計減值準備的,則稱為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即:固定資產原價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后的金額)。主要用于計算確定盤虧、毀損固定資產的溢余或損失,以及財務報表列報。(3)折余價值計價1132.固定資產的價值構成(1)購入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的買價、包裝費、運輸費、安裝成本、交納的有關稅金記賬。(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在建造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全部支出記賬。(3)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評估確認的原價記賬。(4)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租賃協議確定的設備價款、發生的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支出記賬。2.固定資產的價值構成114(5)在原有固定資產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按原固定資產的價值,加上由于改建、擴建而發生的支出,減改建、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記賬。(6)盤盈的固定資產,按重置完全價值記帳。(7)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所提供的有關憑據記賬,接受捐贈固定資產時發生的中各項費用,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5)在原有固定資產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按原固定資產的價1153.固定資產的核算(1)購入固定資產1)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全新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3.固定資產的核算1162)購入需要安裝調試的全新固定資產借:在建工程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貸:工程物資或銀行存款在安裝調試完成后,借:固定資產貸:在建工程2)購入需要安裝調試的全新固定資產117(2)盤盈固定資產對于清查盤點中發現盤盈的固定資產應由有關負責保管和使用的部門核實情況,查明原因,編制固定資產盤盈報告表,報經企業領導批準后及時處理。(3)固定資產處置1)對外投資轉出固定資產企業用現有的固定資產對外投資,屬于非貨幣性交易,應該按照非貨幣性交易的有關準則處理。(2)盤盈固定資產1182)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固定資產報廢的核算由兩個步驟組成:注銷該項固定資產原價、已經提取的累計折舊和累計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確認清理過程中的收益或損失。①借: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貸:固定資產銀行存款(清理費用)②借:銀行存款(變價收入)貸:固定資產清理③借:固定資產清理貸:營業外收入或借:營業外支出貸:固定資產清理2)固定資產報廢清理119(4)固定資產期末計價1)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發生損壞、技術陳舊或經濟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凈值,稱為固定資產價值減值。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后,應當在剩余使用壽命內,根據調整后的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和預計凈殘值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2)在建工程減值準備(4)固定資產期末計價1209.3.1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其價值將逐漸以折舊費的形式構成產品成本的一部分或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生產經營成本費用中去,通過產品銷售的實現,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固定資產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上去的那部分價值,叫固定資產折舊。9.3.1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1219.3.2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范圍與計提原則1.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范圍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2.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原則(1)企業一般應按月提取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9.3.2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范圍與計提原則122(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3)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如果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按估計價值確認為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手續后,再按照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1239.3.3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分為平均折舊法和加速折舊法兩類。1.平均折舊法平均折舊法也稱直線折舊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等,其基本含義是,固定資產在每一會計期間或每一單位產量上的價值損耗相同。9.3.3固定資產折舊方法124(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清理費用和殘余價值,按照其折舊年限平均計算的。各期折舊額一般根據固定資產原值乘以該期折舊率計算確定。計算公式如下: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1)平均年限法125【例9-1】某企業有一臺設備,原值100000元,預計可使用20年,按照有關規定,該設備報廢時的凈殘值率為4%。則:年折舊率=(1—4%)/20=4.8%月折舊率=4.8%/12=0.4%月折舊額=100000×0.4%=400(元)平均年限法把固定資產的全部損耗價值在其經濟使用年限內平均計提折舊,計算簡便。案例分析:【例9-1】某企業有一臺設備,原值100000元,預計可使用126(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除以預計使用期內可以完成的總工作量(如總行駛里程或總工作小時),求得單位工作量折舊額的方法。根據各個時期完成的工作量,即可計算出該時期應計提的折舊額。計算公式是: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原始價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2)工作量法1272.加速折舊法我國企業財務制度允許對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制造企業、汽車制造企業、化工生產企業和醫藥生產企業以及其他經財政部批準的特殊行業企業的機器設備可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2.加速折舊法128(1)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乘以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率,確定年度折舊額。隨著固定資產折余價值的逐年減少,每年計提的折舊額亦隨之減少。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帳面凈值×月折舊率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應該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折余價值扣去凈殘值后的凈值平均攤銷。(1)雙倍余額遞減法129【例9-3】甲公司某臺設備原價12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5年,預計凈殘值率4%,假設甲公司沒有對該機器設備計提減值準備。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如表9-2所示。其中,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5×100%=40%。折舊年份各年折舊額折舊累計額折余價值1120×40%=484872272×40%=28.876.843.2343.2×40%=17.2894.0825.924(25.92-120×4%)÷2=10.56104.6415.365(25.92-120×4%)÷2=10.56115.24.8表9-2折舊計算表單位:萬元案例分析:【例9-3】甲公司某臺設備原價12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5年,130(2)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乘以遞減分數(年折舊率),確定年度折舊額。隨著固定資產折舊率的逐年減少,每年計提的折舊額亦隨之減少。計算公式如下: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2)年數總和法131【例9-4】某固定資產原值5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2000元。采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折舊。請問各年應計提折舊多少元?第一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5/15=16000(元)第二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4/15=12800(元)第三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3/15=9600(元)第四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2/15=6400(元)第五年應計提折舊額=(50000-2000)×1/15=3200(元)

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的特點都是在固定資產使用的早期多提折舊,后期少提折舊,遞減的速度逐年加快,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壽命內加快得到補償。案例分析:【例9-4】某固定資產原值5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1321.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分析相關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可以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1)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2)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規定折舊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1.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分析133

企業對國家政策允許采用加速折舊的資產,是否采用加速折舊?一方面,企業實行快速折舊,可以通過多提折舊,增加成本費用,加快投資回收速度;其次可減輕相應所得稅負擔,等于國家向企業提供了變相的無息貸款。此外加速折舊實質上是延緩納稅,由于通貨膨脹和資金時間價值的客觀存在,這種延緩實際上等于少納所得稅。關健在于充分了解折舊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的影響。關健在于充分了解折舊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的影響。134

另一方面,加速折舊也會對企業財務和經營業績產生負面影響。加速折舊脫離了固定資產實際損耗,將與以后年度配比的費用提前與當年的收入配比,造成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的不真實所映,從而影響報表使用者對企業價值的評價。

1352.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選擇分析相關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為20年;(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5)電子設備,為3年。

上述所規定的折舊年限,只是各項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的一個基本要求,它并不排除企業自己規定對資產采用比最低折舊年限更長的折舊時限。2.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選擇分析136企業應在考慮以下因素后,慎重決策。(1)資金回收。縮短折舊年限能加速資本回收,降低經營風險。(2)無形損耗。如果無形損耗較大,則折舊年限縮短,反之可長。(3)行業與地區特點。企業應在考慮以下因素后,慎重決策。13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