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診療規范(2020年版)腹瀉病是多種病原、多種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一組疾病。急性感染性腹瀉病指病程在周以內、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腹瀉病。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發病率高、流行廣泛,嚴重危害兒童健康。近年來,隨著發展中國家口服補液鹽(ORS)的廣泛應用、母乳喂養率提高、營養和衛生保健措施改善,該病致死率明顯降低,但仍是我國兒童常見病及5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在治療過程中還存在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和過多經靜脈補液等問題。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相關學科專家,結合我國國情,制定了《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診療規范(2020年版)》,以進一步提高我國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診治水平。一、主要病原體病原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見附表1),其中以病毒感染,尤其是輪狀病毒感染最為常見。二、臨床表現(一)共同臨床表現。消化道癥狀。大便性狀改變,如稀糊便、水樣便、黏液310~20次/日;可有惡心、嘔吐、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1全身癥狀。如發熱、煩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驚厥、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包括不同程度的脫水、代低鎂血癥。脫水。依據丟失體液量、精神狀態、皮膚彈性、黏膜、前囟、眼窩、肢端、尿量、脈搏及血壓的情況進行脫水程度的評估,脫水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2)(130~150mmol/L)<130mmol/L)和高滲性脫水(>150mmol/L),以前兩者多見。代謝性酸中毒。表現為呼吸深快、頻繁嘔吐、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等。低鈉和高鈉血癥。可有惡心、嘔吐、精神萎靡、乏力,嚴重者可出現意識障礙、驚厥發作等。低鉀血癥。如精神不振、無力、腹脹、心律紊亂等。營養不良患兒更易發生。脫水、酸中毒糾正過程中或糾正后出現上述表現時,應考慮低鈣血癥可能。補鈣治療無效時應考慮低鎂血癥。(二)常見病原體所致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臨床特點。(見附表3)三、輔助檢查2(一)糞便常規。為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常規檢查。霍亂菌感染時,大便涂片可見孢子、菌絲。(二)需常規行糞便培養。(三)分析、核酸擴增技術或分子序列分析檢測等。(4)(四)源性發熱;有全身感染中毒癥狀;原發或繼發免疫功能低下;3個月以下嬰兒;有某些高危因素如溶血性貧血、到過腸源性發熱疫區旅游或接觸過來自疫區、患不明原因發熱性疾病的旅游者。(五)液、頭顱CTMRIB超和/腹部立位片等檢查。四、診斷2可3及流行情況可初步估計病因,病原學檢查可協助明確致病原。以及有無酸堿失衡和電解質紊亂。五、鑒別診斷(一)水樣便鑒別。導致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的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可根據不同疾病特點選擇大便酸堿度、還原糖試驗、大便鉀、鈉及氯離子測定、基因檢測等檢查方法加以鑒別。食物蛋白誘導的腸病。最常見過敏原是牛奶蛋白、大豆、1K缺乏等。回避可疑食物癥狀緩解,攝入可疑食物后癥狀重現可考慮本病,食物激發試驗和小腸黏膜活檢對診斷有幫助。(二)別。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中毒癥狀重,高熱,嘔吐,大便初為水樣便,繼而轉為暗紅色、果醬樣或赤豆湯樣血便,腹B腸間隙增寬、腸壁積氣等。6個月以內嬰兒。主要表現為腹瀉,大便性狀多變,可呈稀便或稀糊4應高度懷疑,食物激發試驗有助于確診。食物蛋白誘導的小腸結腸炎綜合征。常見過敏原是牛奶蛋白、雞蛋、大豆等。嘔吐、腹瀉是常見臨床表現,呈水樣便或稀便,如病變累及結腸可出現血便。急性發作患兒,嘔吐出現在攝入食物后4小時內,24小時內可有腹瀉,重者可有不同程于診斷。炎癥性腸病。是一組原因尚不清楚的非特異性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主要表現為腹瀉,合病史、體檢、內鏡、影像學及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六、病情嚴重程度評估和入院標準(一)病情嚴重程度評估。輕型。以胃腸道癥狀為主,無脫水及明顯全身中毒癥狀。中型。胃腸道癥狀較重,并出現輕、中度脫水和/身中毒癥狀。重型。胃腸道癥狀重,重度脫水和/或有明顯的全身中毒癥狀。5(二)入院標準。經口服補液治療失敗,伴中重度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和/或全身感染中毒癥狀重、休克,有消化道外器官或系統受累的患兒應住院治療。七、治療續適量飲食,合理用藥。(一)飼管補液。口服補液。口服補液與靜脈補液同樣有效,是預防和治療輕度、中度脫水的首選方法。目前推薦選擇低滲口服補液鹽(ORSⅢ),配方見附表5。患兒自腹瀉開始就應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可予ORSⅢ或米湯加鹽溶液[每500ml加細鹽1.75g(約為1/2啤酒瓶蓋)]每次稀便后補充一定量的液體(<650ml,6月~2100ml,2~10歲150ml,10歲以上兒童按需隨意飲用),直至腹瀉停止。輕至中度脫水:口服補液用量(ml)=體重(kg)×(50~75),4h內分次服完。4h液可能失敗,需調整補液方案:①頻繁、大量腹瀉(>10~20ml/kg·h);②頻繁、嚴重嘔吐;③口服補液服用量不足,脫水未糾正;④嚴重腹脹。靜脈補液。適用于重度脫水及不能耐受口服補液的中度腸梗阻等患兒。靜脈補液的成分、量和滴注持續時間須根據脫6水程度和性質決定。補液原則為“后慢,見尿補鉀”。(1)124h的補液。①確定補液總量。應包括累積丟失、繼續丟失和生理需要三個方面。累積丟失根據脫水程度估算(2);20~40ml/kg·d10kg體重lOOml/kg10kg50ml/kg20ml/kg124h的補液總量為輕度脫水90~120ml/kg,中度脫水120~150ml/kg,重度脫水150~180ml/kg。②1/2張含鈉液,低滲2/31/3~1/5含鈉液。難以確定脫水性質者先按等滲性脫水處理。脫水一旦ORS易配制方法見附表6。③1/2在前8~10h8~12ml/kg·h1/216h4~6ml/kg·h20ml/kg,30min~60min10~20ml/kg擴容,一般不超過3次,同時需評估有無導致休克的其他原因。休克糾正后再次評估脫水程度,確定后續補液量和補液速度,原則和方法同前。注意監測血糖,休克糾正后可給予5%~10%含糖液,以避免低血糖。補液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7若脫水程度減輕、嘔吐停止,盡早改為口服補液。(2)24h124h酸液。補充繼續丟失量的原則是“丟多少補多少、隨時丟隨時補”1/2~1/31/4~1/512~24h內勻速補液。鼻飼管補液。推薦應用于無靜脈輸液條件、無嚴重嘔吐ORSⅢ20ml/kg·h,如患兒反1~2h重度脫水者應同時盡快建立靜脈通路或轉至上級醫院。(二)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低鈉血癥。輕度低鈉血癥多隨脫水的糾正而恢復正常,不需特殊處理。當血鈉<120mmol/L3%NaCl12ml/kg3%NaCl10mmol/L,初始可予1/3~1/2劑量,如癥狀無緩解,可重復上述劑量。宜緩1~2ml/kg·hmmol=[130-實測血鈉(mmol/L)]×體重(kg)×0.64h內可先補給計算量的1/2~1/3,余量根據病情演變情況調整。需特別注意:嚴重低124h10mmol/L血鈉升高<8mmol/L,血鈉糾正幅度過快過鈉時,其中的鈉也應計算在內。8高鈉血癥。一般高滲性脫水不需特殊處理,隨脫水糾正血鈉水平可逐漸恢復。嚴重高鈉血癥(血鈉>155mmol/L)避免血鈉水平降低過快,以每小時血鈉下降速度為宜。低鉀血癥。鼓勵患兒進食含鉀豐富的飲食;10%KCl100~200mg/kg·d6~8h。注意:①KCl濃度應稀釋到0.15%~0.3%;②禁忌直接靜脈推注,體內缺鉀至少需2~4天才能補足;③有尿后補鉀,少尿、無尿者慎用。④反復低鉀血癥或低鉀難以糾正者,應注意補鎂治療。低鈣和低鎂血癥。無須常規補充鈣劑和鎂劑。如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抽搐,應急查血鈣、血鎂等電解質及血糖。血鈣低者可予10%葡萄糖酸鈣0.5ml/kg,最大不超過10ml,10~20min靜脈緩注,必要時重復使用。低鎂血癥者可予25%硫酸鎂,每次0.2ml/kg,每天2~3次,深部肌肉注射,療程2~3天,癥狀消失后停藥。嚴重低鎂血癥或深部肌肉注射困難者,可靜脈補充硫酸鎂50~100mg/kg·次,單次最大量不超過2g,25%硫酸鎂用5%葡萄糖稀釋為2.5%的硫酸鎂溶液緩慢靜點,每次輸注時間不少于2h,可按需重復給藥。靜點過程中需密切監測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代謝性酸中毒。9外補充堿性藥物。嚴重代謝性酸中毒需予堿性液糾酸,劑量計算方法如下:①所需碳酸氫鈉mmol數=(24-實測HCO值)×0.3×體重3(kg);②所需5%碳酸氫鈉ml數=BE×0.5×體重(kg)。注意堿性液一般稀釋成等張含鈉液后分次給予,首次可給計算量的1/2。注意保持氣道通暢以保證CO2毒糾正后注意補充鉀和鈣。(三)飲食治療。急性感染性腹瀉病期間,口服或靜脈補液嬰幼兒母乳喂養者繼續母乳喂養,配方奶喂養者伴有乳糖不耐受時可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配方。年齡較大的兒童,無需嚴格限制飲食。盡可能保證熱量供給。急性腹瀉病治愈后,應額外補充疾病導致的營養素缺失。(四)抗感染治療。病毒是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的主要病原,常為自限性,目菌藥物。水樣便腹瀉者(排除霍亂后)多為病毒或非侵襲性細菌10未明確時,應根據本地流行病學情況經驗性選擇抗菌藥物;病原菌明確后,根據藥敏結果和病情給予針對性抗感染治療。常見病原體感染的常用抗菌藥物見附表7。另外,霍亂弧菌引起的腹瀉抗感染藥物可用多西環素(8歲以上患兒)、阿奇霉素、環丙沙星等。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感染可用復方磺胺甲噁唑。寄生蟲所致腹瀉病少見。藍氏賈地鞭毛蟲和阿米巴感染者,可予大蒜素等治療。臨床情況考慮是否應用抗真菌藥物。原則上首選口服給藥,下列情況推薦靜脈給藥:①無法口服用藥(嘔吐、昏迷等);②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現發熱;③膿毒癥、已證實或疑似菌血癥;④新生兒和<3(五)黏膜保護劑。蒙脫石散有助于縮短急性水樣便患兒2歲,1~2g/次,22~3g/3次口服。(六)補鋅治療。在鋅缺乏高發地區和營養不良患兒中,6月~5歲患兒的腹瀉持續時間。<610mg,>620mg,療程10~14天。元素鋅20mg相當于硫酸鋅100mg、葡萄糖酸鋅140mg。(七)間,可酌情選用。11八、中醫藥治療中醫治療以運脾化濕為基本治則,針對不同病因辨證施治,實證以祛邪為主,虛證以扶正為主。同時配合小兒推拿、灸療法等外治法。(一)辨證論治。常證濕熱瀉:多見于急性腹瀉。減退,小便黃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治則:清熱利濕、分利止瀉。方藥: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葛根、黃芩、黃連、金銀花、茯苓、車前子、蒼術等)。加減:發熱重,加藿香、柴胡、生石膏;嘔吐,加姜半夏、生姜。中成藥:葛根芩連類。傷食瀉:起病前有傷食病史。疼痛,痛則欲瀉,瀉后痛減,不欲飲食,惡心嘔吐,舌質淡紅,苔白厚膩或淡黃膩,脈滑數,指紋紫滯。治則:消食導滯、理氣止痛。方藥:保和丸加減(子、茯苓、蒼術、白術等)。加減:嘔吐,加姜半夏、生姜;腹痛,加木香、白芍、元12胡、甘草。中成藥:保和丸類、神曲消食類。風寒瀉:由于感受風寒、飲食生冷引起的腹瀉。淡紅。治則:疏風散寒、化濕和中。方藥:藿香正氣散加減(樸、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膩,加大腹皮、厚樸。中成藥:藿香正氣類。脾虛瀉:適用生后即腹瀉或病后伴發腹瀉。白,脈緩弱,指紋淡。治則:健脾益氣、固澀止瀉。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黨參、茯苓、白術、蒼術、ft陳皮、雞內金、黃芪)。中成藥:參苓白術類、人參健脾類。脾腎陽虛瀉:適用于重癥難治性腹瀉。便色淡不臭,形體消瘦,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舌淡少苔,13脈微弱,指紋淡。治則:溫補脾腎、固澀止瀉。方藥: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人參、蒼術、甘草、干姜、茯苓、ft藥、煨肉豆蔻、鹽炒補骨脂、醋五味子、吳茱萸、大棗等)。中成藥:附子理中類、四神丸類。變證虧氣耗所致。若不及時救治,則可能迅速發展為陰竭陽脫證。則無尿,唇紅而干。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治則:健脾益腎,酸甘斂陰。方藥:人參烏梅湯加減(人參、烏梅、木瓜、蓮子、ft葛根、白芍、甘草)。石斛。癥。淡,苔薄白,脈細微欲絕。治則:回陽固脫。14方藥: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旋轉式卷筒紙分切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方巾紙行業發展研究報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國斜擊式水輪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國數顯輪胎自動充氮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血管介入術的基礎護理
- 腦卒中溶栓護理查房
- 焊工中級工課件
- 期末安全工作總結
- 守護珠峰:你的行動力是多少
- 五年級上冊數學一課一練-第三單元 第8課時 進一法和去尾法(含詳細解析)人教版
- 除草機器人簡介
- 當代文學第一章1949-1966年的文學思潮
- 抽油井檢泵作業課件
- 2022年06月2022年廣東肇慶廣寧縣司法局招考聘用政府雇員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
- a320飛機空調系統工作原理與使用維護分析
- 施工機具進場檢查驗收記錄
- 《液壓與氣動技術項目教程》高職配套教學課件
- 民俗學概論 第一章 概述課件
- 2022年七步洗手法操作考核評分標準
- 過敏性紫癜的護理PPT課件(PPT 33頁)
- 基礎降水井封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