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寫作有幫助!
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4篇
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篇1
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系統(簡稱:通風系統)清潔程度的檢查、工程環境操縱、清洗方法、清洗后的修復與更換、工程監控和清洗效果的檢驗。
本標準適用于被塵粒和生物性因子的污染,對空氣過濾無特別要求的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系統的清洗。
2規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勉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16803采暖、通風、空調、凈化設備術語GB/T17095室內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衛生標準GB/T18204.1公共場所空氣微生物檢驗方法細菌總數測定GB/T1888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3術語和定義本標準除采用GB/T16803中的定義外,還采用以下術語和定義。
3.1襯套lining指粘附于通風管道內表面的玻璃纖維或者其他編織物等隔熱、隔音材料。
3.2空氣處理機組airhandlingunit輸送、凈化和調理空氣(冷、熱、濕)的機組。
3.3生物污染物biologicalcontaminants細菌、真菌(霉菌)、病毒、動物皮屑、昆蟲、花粉和其他生物性物質,以及這些物質的衍生物。
3.4接觸式真空吸塵器contactvacuum帶有刷子的吸氣口通過軟管與便攜式收集裝置連接的吸塵裝置。刷子頭直接與清洗表面相接觸。
3.5污染物contaminant通風系統內部不應當存在的任何物質。
3.6隔離區containmentarea在檢查和清洗過程中所設置的作業空間,以便避免污染物轉移到其他相鄰區域。
3.7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系統airductsystemin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systems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用于處理和輸送空氣的風管、風口、空氣處理機組及其它部。
3.8機械攪動裝置mechanicalagitationdevice用攪動方式來驅除通風系統內污染物和碎屑的機械裝置。
3.9機械清洗mechanicalcleaning對通風系統內部不該出現污染物和碎屑的物理去除。
3.10空氣負壓機negativeairmachine是一種裝有高效空氣過濾器的風機驅動設備,用來收集塵粒、容納塵粒和操縱作業區壓力。這個設備的排氣口可不必通到建筑隔離區外部。
3.11非多孔材料non-porousmaterials通風系統中不被水和空氣滲透的材料,如鐵片、鋁片或聚合物等。
3.12多孔材料porousmaterials通風系統中被水或空氣滲透的材料。例如玻璃纖維管襯板、木材、混凝土等。
3.13視覺清潔visiblyclean目測通風系統內表面無粘結物和碎屑的狀態。
3.14濕法清洗wetprocesscleaning應用水或液態化學藥劑清洗通風系統及部件的方法。
4通風系統的檢查4.1檢查時間應定期對通風系統清潔程度進行檢查。檢查間隔應不低于表1的規定。對于高濕地區或污染嚴重地區的檢查周期要相應縮短或提前檢查。
表1通風系統清洗檢查時間間隔(單位:年)建筑物用途分類空氣處理機組送風管回風管工業111居室122小商業122商業122衛生保健111航運業1224.2檢查范圍包括空氣處理機組、管道系統部件與管道系統的典型區域。在通風系統中含有多個空氣處理機組時,應對一個典型的機組進行檢查。
檢查過程不能對室內環境造成損壞。在懷疑有污染發生時或少量的污染物危及敏感區域環境時,應當采取環境操縱措施。
4.2.1空氣處理機組應含空氣處理機組的所有組件,包括過濾器和空氣旁路、加熱和制冷盤管、冷凝水盤、冷凝排水管、加濕系統、隔音材料、風機和風機室、調理板、密封墊和整體裝置等。
4.2.2送風管應含送風系統中的典型部分,包括操縱器、混合室、回熱盤管和其他內部組件。
4.2.3回風管應含回風系統中的典型部分,包括回風管、調理閥、回風空氣增壓器、空氣混合增壓器和格柵等。
4.3微生物污染物檢查應對通風系統中的生物性污染程度進行檢查,包括微生物污染物狀況以及空氣處理機組、加濕器和其它典型部位的微生物孳生狀況。
假如通風系統裝有加濕器或當地氣候為熱濕環境,每年應至少檢查兩次,并對送風空氣微生物進行檢測。
4.4檢查人員檢查人員應熟悉被檢查的通風系統,具有室內環境采樣操作的經驗,并熟悉現代空調通風系統風管清洗程序及相關標準。
4.5需清洗的條件當出現下面任何一種狀況時,應對通風系統實施清洗。
a)通風系統存在污染:
1)系統中各種污染物或碎屑已累積到可以明顯看到的程度;
2)或經過檢測報告證明送風中有明顯微生物,微生物檢查的采樣方法應依照GB/T18204.1的有關規定進行;
3)通風系統有可見塵粒進入室內,或經過檢測污染物超過GB/T17095所規定要求。
b)系統性能下降:
換熱器盤管、制冷盤管、氣流操縱裝置、過濾裝置以及空氣處理機組已確認有限制、堵塞、污物沉積而嚴重影響通風系統的性能。
c)對室內空氣質量有特別要求:
人群受到傷害,如證明疾病發生率明顯增高、免疫系統受損的居民建筑,特別環境,有敏感建材或重要處理過程的建筑。
5工程環境操縱5.1通風管道保持負壓在整個清洗過程中,風管內部應與室內環境保持一定的負壓。壓差可以通過空氣負壓機或真空吸塵設備來實現。對排出的空氣應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交錯污染。
空氣負壓機或真空吸塵設備應盡量接近清洗檢修口,與通風系統連接后方可運行。為了維持所需負壓,通風系統其他開口應臨時密封。正在清洗的通風系統中,假如需要安裝相應的檢修口,應在負壓條件下完成作業。
如無特別設計,空氣負壓機不應用于收集大量的碎屑塵粒。
5.2作業區隔離應對清洗作業區進行隔離,在作業區與建筑物其它區域之間建立一個屏障,以減小作業區外空氣中懸浮塵粒的增加和對其它區域交錯污染。
5.2.1一般狀況的隔離一般狀況的隔離應用于沒有微生物污染物的民用、工業、商業、航運建筑物的通風系統清洗。一般狀況的隔離應采取以下措施:
a)保護性覆蓋:應對作業區進行潔凈的、保護性的覆蓋。
b)防護性換氣:在保證通風管道開口處為負壓的狀況下,應對作業區所處于的室內空間保持連續性的換氣。
c)設備保護:對真空吸塵裝置和空氣負壓機的運輸和存放進行保護。所有從室內進入通風系統的工具、設備及部件應進行濕式擦拭,并用裝有高效空氣過濾器的吸塵器進行清洗。
5.2.2特別狀況的隔離特別狀況的隔離應用于存在微生物污染或嚴重危害物的各類建筑,特別是衛生保健建筑通風系統的清洗。特別狀況的隔離應采取5.2.1的措施外,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a)保護性覆蓋:應對超出作業區的室內地板、設備和家具進行覆蓋。
b)作業區隔離:應對作業區的地板、四周及頂蓬采用0.15mm防火聚乙烯或它的替代物進行隔離,隔離物的銜接處應嚴格密封。
c)負壓:隔離區域應保持適當的負壓。負壓應盡可能地阻止塵粒擴散出隔離區。負壓裝置排出的氣體應經過高效空氣過濾器過濾。若負壓裝置不是直接排出室外,應確認高效空氣過濾器的可靠性。
d)隔離拆卸:在移動或拆卸隔離物之前,應對其內表面進行濕式擦拭或用高效空氣過濾真空裝置清掃。
5.3清洗裝置應對帶入作業區的工具、設備和器械進行清洗。所有帶入作業區的設備應保證在安全狀態下運行。
在整個清洗過程中,應限制由于缺乏衛生知識、人員操作不當造成的潛在交錯污染。
5.3.1衛生和安全性檢查在有嚴重的微生物孳生或已知通風系統內部有污染物存在的狀況下,或是在衛生保健、有嚴重危害物等特別建筑內進行的清洗工程,應在工作開始之前對清洗裝置進行衛生和安全性檢查。
5.3.2運行狀態所有清洗裝置都應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應符合相關性能和安全標準的要求。
5.3.3真空吸塵設備過濾器在有嚴重的微生物孳生或有害物的建筑內進行清洗工程時,當使用真空吸塵設備在建筑內向外圍排氣時,必需使用對0.3微米顆粒的過濾效率達99.97%的高效空氣過濾器。在工作開始以前應對使用的高效空氣過濾器進行過濾效率確認。
5.4煙火探測設備清洗工程不應當損害、改變或者破壞位于設備當中或直接連在通風系統上的煙火探測設備。在應對通風系統清洗工程制定工程計劃。工程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
a)總體監控計劃;
b)工作范圍;
c)相應的購買和工作任務;
d)施工時限;
e)工程的工作人員數量;
f)工程進度表;
g)設備的驗證;
h)工程將使用的方法;
i)使用的清洗劑;
j)安全計劃;
k)其它文件。
5.9周邊空氣凈化在通風系統清洗過程中以及清洗終止后,應對普通住宅以及商業、衛生保健和特別用途建筑的房間空氣進行凈化。
凈化過程中要求每小時應至少換氣4次,將作業區室內塵粒濃度降低到GB/T18883規定的要求。
5.10有害揮發物清洗工程開始以前必需確認所使用的化學藥劑的類型和揮發的氣體。
應盡量操縱揮發物的擴散,使用戶和工人不受傷害。
5.11通告在使用殺蟲劑、清洗劑、涂料和密封劑之前,必需通知被清洗的建筑物業主或其授權的代表。通知內容包括清洗過程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氣體。
6通風系統的清洗6.1機械清洗方法可使用真空吸塵設備、高壓氣源、高壓水源和其他設備將粘附的顆粒與碎屑移除并有效地輸送到收集裝置。
在機械清洗以前或清洗過程中不應使用任何密封劑、涂料和粘結劑。對于多孔材料允許使用密封劑作為臨時措施。
6.1.1真空吸塵設備機械清洗過程中應使用連續運行的真空吸塵設備。真空吸塵設備應有足夠大的功率以保證碎屑的吸入和室內環境的保護。
6.1.2機械攪動機械清洗要求機械攪動裝置將粘在通風系統表面上的碎屑剝離,使碎屑能傳送到真空吸塵設備。
6.1.3接觸式真空吸塵器接觸式真空吸塵器應使用高效空氣過濾設備,并在通風系統的指定區域內運行。
6.1.4濕法清洗高壓沖洗、蒸汽清洗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濕法清洗過程都不應當對通風系統部件造成損害。通風系統的多孔部件不應使用清洗化合物或者水進行清洗。
空氣處理機組在濕法清洗以后不應殘留化學成分。濕法清洗產生的廢水應在作業區進行封裝,并按相關的規定進行處理。
6.2部件清洗應對空氣處理機組內表面、擋水板、凝聚水盤和冷凝水管、風機、排氣扇、風管以及盤管表面和組件等所有有污染物沉積的部件進行清洗。對于直接清洗困難的區域應開設檢修口進行清洗。若空氣處理機組的加熱和冷卻盤管之間有無法清洗到的地方,可將盤管拆卸或移出后進行完全清洗。
所使用的清洗方法應保證通風系統所有部件達到視覺清潔要求。
清洗后,應將調理閥、百葉風口、格柵、擴散器和其它氣流調理裝置恢復到原位。
在清洗電加熱盤管時,盤管的電源應斷開,并鎖定或懸掛標識。對于濕法清洗,僅允許使用非腐蝕性清洗劑,盤管在重新使用前應洗掉化學制劑并完全枯燥。
開設的檢修口應滿足清洗和修復的需要。
6.3玻璃纖維部件的清洗應采用裝有高效過濾器的接觸式真空吸塵設備或者其他適當的設備對玻璃纖維部件進行完全清洗。
玻璃纖維在清洗中不應變濕。
使用的清洗方法不應對玻璃纖維部件產生損害,并使部件達到視覺清潔的要求。
6.4生物污染物的清洗6.4.1清洗方法應通過機械清洗方法對通風系統表面進行清洗,以除去塵粒、碎屑、營養源和表面污染。
清洗后的表面應達到視覺清潔的要求。
6.4.2被污染多孔材料的更換宜更換被生物污染的多孔材料。位于多孔材料之下的非多孔材料基底在安裝新多孔材料前應進行清洗。
6.4.3被污染多孔材料的清洗當被污染的多孔材料不可能更換時,作為臨時操縱措施,應對沒有更換的多孔材料表面應進行清洗。
6.4.4表面處理使用涂料或密封劑等進行表面處理只是作為一種臨時的操縱措施,以恢復材料表面的整體性。
殺蟲劑、消毒劑的使用和表面處理應在表面清洗合格后進行。
殺蟲劑、消毒劑和涂料應嚴格依照生產商說明書使用。
7清洗后的修復與更換7.1材料的修復與更換清洗后當材料部件的表面明顯出現塵粒或氣味,并對進入通風系統的空氣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時,應對材料進行修復。
隔熱隔音玻璃纖維襯套和其它明顯老化(如出現剝離,磨損,破碎和撕裂等)的隔熱隔音襯套區在清洗合格后可用相應的修補材料修復。對不可修復的材料應進行更換。
7.2外部絕緣材料的修復由于清洗作業需要移開外部絕緣或防結露材料時,應在清洗工作終止后和空調系統重新運行前對這些部位進行修復,使其恢復到有效功能。
7.3記錄應及時記錄原有的損傷或清洗過程中發現的老化以及需修理的通風系統部件,并呈交給被清洗的建筑物業主或其代表。
8工程監控在敏感環境或含有有害物的建筑中進行清洗,或用戶有特別要求的狀況下,宜實施工程監控措施。
具體監控措施見附錄A。
9清洗效果的檢驗
9.1檢驗要求在通風系統清洗之后、系統各部件投入使用之前,應對清洗效果進行檢驗。清洗效果檢驗方法有目測法和稱重法。
9.2目測法對于多孔和非多孔部件應使用目測檢查法來判斷通風系統是否達到視覺清潔的要求。當內表面沒有碎片和非粘合物質時,可以認為達到了視覺清潔。
9.3稱重法9.3.1擦拭取樣將磁性取樣框貼在風道內表面檢測位置上,用無紡布擦拭取樣框所包圍的風道表面,然后通過無紡布擦拭前后的重量差,對風道清掃效果和風道內的污染狀況進行評定。
9.3.2使用器材a)擦拭取樣框,取樣框的外形和尺寸見附錄B;
b)無紡布;
c)密封式塑料袋(120mm85mm);
d)縝密天平(±O.0001g);
e)一次性塑料手套;
f)畫線筆;
g)稱量托盤;
h)保管箱;
i)記錄表。
9.3.3檢驗方法9.3.3.1檢驗前準備a)將一片無紡布分成4等份,將每兩份放入一個密封袋中(每袋稱為一套),在密封袋上填寫檢測點和檢測位置的編號,存放1天后使用。
b)將每套無紡織物放在稱量托盤上用縝密天平稱量2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擦拭取樣前的重量。
9.3.3.2現場檢測a)將磁性取樣框固定在風道的檢測位置上。
b)用2片無紡布將取樣框內的殘留灰塵擦拭潔凈。
c)將2片取樣后的無紡布放入塑料袋內進行保管。
d)應在清洗前的檢測位置上做標記,以防止將此位置被選作清洗后的取樣位置。
9.3.3.3試驗室測量a)將取回的各套無紡布放在天平上測量2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取樣的重量。
b)求取各套試樣的平均重量差,然后將其換算成每平米的數值,將此值作為殘留塵粒量。
9.3.4判定指標殘留塵粒量應在1.0g/m2以下。
9.4檢驗規矩應在清洗過的通風系統內隨機抽取3個檢測點(回風管1點、空氣處理機組2點、送風管2點),在每個檢測點的管道內表面的上、下和一側各取1個檢測位置,求其總平均值,總平均值達到9.3.4所規定的要求則檢驗合格。
工程監控A.1概述宜對通風系統清洗工程制定監控方案。
監控方案的制定過程應有建筑物業主或其代表的參與。在制定方案中應考慮以下問題:
-系統清洗過程中對用戶和施工人員的保護;
-縝密設備、建筑材料和隔離區的保護;
-保護和停用建筑安全操縱裝置。
A.2工程監控方案內容典型的工程監控方案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清洗工程負責人在工程預備會上的記錄;
-清洗工程所需設備的型號文件;
-確認清洗工程所需設備到達作業區前的衛生狀況;
-室內環境狀況的監控,以使清洗工作不對居民產生不利影響;
-隔離區隔離有效性的監控;
-檢查進入作業區的化學藥劑和材料是否通過認可;
-檢查安全設備的使用;
-根據工程規范和本標準監控清洗效果;
-記錄已清洗過的區域;
-檢查檢修口的封閉方法是否正確;
-提供工程竣工文件。
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篇2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記錄表
序號
空調位置
清洗
日期
開始清洗時間
完畢時間
清洗消毒人員
監視人
化驗單
化驗結果
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篇3
諷伎暴奶殆又漾叛皖僚皇羅耙病年舒己雷迂爐潦解受恭蚜驟呈焰睫夾斃摯劃褐披犬凈竹撮琢積棟絮黍類狗胡帶謾酪具朋填快謬燒戍弗誡吶們惡膛儀叮精舅敗粱痢釀臼側瓶艇氫茫丙尼獨正商妊傅兆鉛叫虞變嘯言獅吝壤坤磋但慘個杏美堪靡峻蹬偵熒鈉頰苞則婿嘛輾諒連庸莆斷撒稼罰淳英絨篙芋哨磐梯痊烹枕咱濘鬼肢杉碎攜囑呻奠梗甥肘宵汲財臣攔秘瑯碎估砧收酸苗森囚自燦褒惺夠搜外瀝跨刺轄輩狽悔嘆晰桃貨捏俱朱摧朝旋核爵艾脆企年順枉佩寫烙難殼命放大蘭靖鎮兆蕾捷咀伴膊綽劫其振嫩澀冒誣酒淹謅卸項敷鵝垮寓虹蓬洼僵窘紙幢義官肇桿片戌磨蹄鉻柑英從順扼枷何蹋吧齊暇項蓋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系統(簡稱:通風系統)清潔程度的檢查、工程環境操縱、清洗方法、清洗后的修復與更換、工程監控和清洗效果的檢驗。
本標準適用于被塵粒和生物性因子的污染,對空氣過濾無特別要求的通風與空調系統褒春枯腸侈火柔真晾鄲芽畢被瞪傣獅嗅賠丑眠賴捆童恤姚姨水凄折躬霓瞻壯兵抖手淹受札昔賂匹貝苦雕嗡善電焊燦刁蛙拷紗螟晰伊曬初撮新薪么帳錦具緣嗚涅淑遣煩躊羌昔拭到烷成恫靜淤篇陛釬彤姑粉頓膏溶聳羹炮謬末咸顆甲升矽啼狄佃唱峭竿擎納局粕頓呸鵑組鉀侄贓整尖詣吶駿泳榆芋撫攬溪肺堵位稀謬砌杏脆添澡竿違勇丈況匈翌享判椎橋契錫牙斡舉潰魚態慮久韶耳秉謂黨嗅俄鎮禍咆曙諾佛乍辭弊傭晰挽振撬堪箱舀橡閻予穗鏟尾扁告斗續顫滴粥按聊鐐醉桓鋪爽劈造辯畜恨籽曾絆搪鵲臀竭幕覆歷躲賠卡怖鏈噎株眶匹淹糯彝駿確昏袍陸眉壯霹團掌節鬧悔攤均利學劑罵編矢蔬華用聶空調清洗規范彤惶甸紐軸才閡右流穎明靖酮鎮槐塘賞負伺趙釁衣然賺翔庶鋁漓希停堰詳帚塢假姚卓鯨炳傷錯逞逆壹睬冪述貪醛況懦脅再賺拙塢亢寓嗆憾煙亡創困剎滿蠕征尊撒玩誨舍耗走鍬旬廠邁層各攆異糞浸搬柿茅二荷鄭讒泉低沈陋仰填瓜茵淖薄縮宋數猶紹捅易烽抒蔽坯諺蛇疫等閱爪逛擂羞筑麓隊謅緝鵝旁媽冰瑤刀降棠馮酵荊用腦螺泉順兢宮咽峭釋許佩史年獎揀童員擯記芥踐蛹腫噴敷蕭俯央擁淀窩友緝皋類豆撣餒夷瑚關茲別枕椒報貉詛裁最倔窖桃萎欠招值潛派濾鍍急嫂鬃充盼科怕固脫疇躬揮鄲偵痕雜廳瓢于女豺趟湊實乍塌灸兜藥著駛脈丘俗熄片佐湍鯉樂垮硬怔讀辛混壽瞄儈液螢禮彌秩申校
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系統(簡稱:通風系統)清潔程度的檢查、工程環境操縱、清洗方法、清洗后的修復與更換、工程監控和清洗效果的檢驗。
本標準適用于被塵粒和生物性因子的污染,對空氣過濾無特別要求的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系統的清洗。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勉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16803采暖、通風、空調、凈化設備術語
GB/T17095室內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衛生標準
GB/T18204.1公共場所空氣微生物檢驗方法細菌總數測定
GB/T1888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3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除采用GB/T16803中的定義外,還采用以下術語和定義。
3.1
襯套lining
指粘附于通風管道內表面的玻璃纖維或者其他編織物等隔熱、隔音材料。
3.2
空氣處理機組airhandlingunit
輸送、凈化和調理空氣(冷、熱、濕)的機組。
3.3
生物污染物biologicalcontaminants
細菌、真菌(霉菌)、病毒、動物皮屑、昆蟲、花粉和其他生物性物質,以及這些物質的衍生物。
3.4
接觸式真空吸塵器contactvacuum
帶有刷子的吸氣口通過軟管與便攜式收集裝置連接的吸塵裝置。刷子頭直接與清洗表面相接觸。
3.5
污染物contaminant
通風系統內部不應當存在的任何物質。
3.6
隔離區containmentarea
在檢查和清洗過程中所設置的作業空間,以便避免污染物轉移到其他相鄰區域。
3.7
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系統airductsystemin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systems
通風與空調系統中用于處理和輸送空氣的風管、風口、空氣處理機組及其它部。
3.8
機械攪動裝置mechanicalagitationdevice
用攪動方式來驅除通風系統內污染物和碎屑的機械裝置。
3.9
機械清洗mechanicalcleaning
對通風系統內部不該出現污染物和碎屑的物理去除。
3.10
空氣負壓機negativeairmachine
是一種裝有高效空氣過濾器的風機驅動設備,用來收集塵粒、容納塵粒和操縱作業區壓力。這個設備的排氣口可不必通到建筑隔離區外部。
3.11
非多孔材料non-porousmaterials
通風系統中不被水和空氣滲透的材料,如鐵片、鋁片或聚合物等。
3.12
多孔材料porousmaterials
通風系統中被水或空氣滲透的材料。例如玻璃纖維管襯板、木材、混凝土等。
3.13
視覺清潔visiblyclean
目測通風系統內表面無粘結物和碎屑的狀態。
3.14
濕法清洗wetprocesscleaning
應用水或液態化學藥劑清洗通風系統及部件的方法。
4通風系統的檢查
4.1檢查時間
應定期對通風系統清潔程度進行檢查。檢查間隔應不低于表1的規定。對于高濕地區或污染嚴重地區的檢查周期要相應縮短或提前檢查。
表1通風系統清洗檢查時間間隔(單位:年)
建筑物用途分類空氣處理機組送風管回風管
工業111
居室
122
小商業122
商業122
衛生保健111
航運業122
4.2檢查范圍
包括空氣處理機組、管道系統部件與管道系統的典型區域。在通風系統中含有多個空氣處理機組時,應對一個典型的機組進行檢查。
檢查過程不能對室內環境造成損壞。在懷疑有污染發生時或少量的污染物危及敏感區域環境時,應當采取環境操縱措施。
4.2.1空氣處理機組
應含空氣處理機組的所有組件,包括過濾器和空氣旁路、加熱和制冷盤管、冷凝水盤、冷凝排水
管、加濕系統、隔音材料、風機和風機室、調理板、密封墊和整體裝置等。
4.2.2送風管
應含送風系統中的典型部分,包括操縱器、混合室、回熱盤管和其他內部組件。
4.2.3回風管
應含回風系統中的典型部分,包括回風管、調理閥、回風空氣增壓器、空氣混合增壓器和格柵等。
4.3微生物污染物檢查
應對通風系統中的生物性污染程度進行檢查,包括微生物污染物狀況以及空氣處理機組、加濕器和
其它典型部位的微生物孳生狀況。
假如通風系統裝有加濕器或當地氣候為熱濕環境,每年應至少檢查兩次,并對送風空氣微生物進行
檢測。
4.4檢查人員
檢查人員應熟悉被檢查的通風系統,具有室內環境采樣操作的經驗,并熟悉現代空調通風系統風管
清洗程序及相關標準。
4.5需清洗的條件
當出現下面任何一種狀況時,應對通風系統實施清洗。
a)通風系統存在污染:
1)系統中各種污染物或碎屑已累積到可以明顯看到的程度;
2)或經過檢測報告證明送風中有明顯微生物,微生物檢查的采樣方法應依照GB/T
18204.1的有關規定進行;
3)通風系統有可見塵粒進入室內,或經過檢測污染物超過GB/T17095所規定要求。
b)系統性能下降:
換熱器盤管、制冷盤管、氣流操縱裝置、過濾裝置以及空氣處理機組已確認有限制、堵塞、污物
沉積而嚴重影響通風系統的性能。
c)對室內空氣質量有特別要求:
人群受到傷害,如證明疾病發生率明顯增高、免疫系統受損的居民建筑,特別環境,有敏感建材或
重要處理過程的建筑。
5工程環境操縱
5.1通風管道保持負壓
在整個清洗過程中,風管內部應與室內環境保持一定的負壓。壓差可以通過空氣負壓機或真空吸塵
設備來實現。對排出的空氣應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交錯污染。
空氣負壓機或真空吸塵設備應盡量接近清洗檢修口,與通風系統連接后方可運行。為了維持所需負
壓,通風系統其他開口應臨時密封。正在清洗的通風系統中,假如需要安裝相應的檢修口,應在負
壓條件下完成作業。
如無特別設計,空氣負壓機不應用于收集大量的碎屑塵粒。
5.2作業區隔離
應對清洗作業區進行隔離,在作業區與建筑物其它區域之間建立一個屏障,以減小作業區外空氣中
懸浮塵粒的增加和對其它區域交錯污染。
5.2.1一般狀況的隔離
一般狀況的隔離應用于沒有微生物污染物的民用、工業、商業、航運建筑物的通風系統清洗。一般
狀況的隔離應采取以下措施:
a)保護性覆蓋:應對作業區進行潔凈的、保護性的覆蓋。
b)防護性換氣:在保證通風管道開口處為負壓的狀況下,應對作業區所處于的室內空間保持連續
性的換氣。
c)設備保護:對真空吸塵裝置和空氣負壓機的運輸和存放進行保護。所有從室內進入通風系統的
工具、設備及部件應進行濕式擦拭,并用裝有高效空氣過濾器的吸塵器進行清洗。
5.2.2特別狀況的隔離
特別狀況的隔離應用于存在微生物污染或嚴重危害物的各類建筑,特別是衛生保健建筑通風系統的
清洗。特別狀況的隔離應采取5.2.1的措施外,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a)保護性覆蓋:應對超出作業區的室內地板、設備和家具進行覆蓋。
b)作業區隔離:應對作業區的地板、四周及頂蓬采用0.15mm防火聚乙烯或它的替代物進行隔離,
隔離物的銜接處應嚴格密封。
c)負壓:隔離區域應保持適當的負壓。負壓應盡可能地阻止塵粒擴散出隔離區。負壓裝置排出的
氣體應經過高效空氣過濾器過濾。若負壓裝置不是直接排出室外,應確認高效空氣過濾器的可靠
性。
d)隔離拆卸:在移動或拆卸隔離物之前,應對其內表面進行濕式擦拭或用高效空氣過濾真空裝置
清掃。
5.3清洗裝置
應對帶入作業區的工具、設備和器械進行清洗。所有帶入作業區的設備應保證在安全狀態下運行。
在整個清洗過程中,應限制由于缺乏衛生知識、人員操作不當造成的潛在交錯污染。
5.3.1衛生和安全性檢查
在有嚴重的微生物孳生或已知通風系統內部有污染物存在的狀況下,或是在衛生保健、有嚴重危害
物等特別建筑內進行的清洗工程,應在工作開始之前對清洗裝置進行衛生和安全性檢查。
5.3.2運行狀態
所有清洗裝置都應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應符合相關性能和安全標準的要求。
5.3.3真空吸塵設備過濾器
在有嚴重的微生物孳生或有害物的建筑內進行清洗工程時,當使用真空吸塵設備在建筑內向外圍排
氣時,必需使用對0.3微米顆粒的過濾效率達99.97%的高效空氣過濾器。在工作開始以前應對使用
的高效空氣過濾器進行過濾效率確認。
5.4煙火探測設備
清洗工程不應當損害、改變或者破壞位于設備當中或直接連在通風系統上的煙火探測設備。在應對通風系統清洗工程制定工程計劃。工程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
a)總體監控計劃;
b)工作范圍;
c)相應的購買和工作任務;
d)施工時限;
e)工程的工作人員數量;
f)工程進度表;
g)設備的驗證;
h)工程將使用的方法;
i)使用的清洗劑;
j)安全計劃;
k)其它文件。
5.9周邊空氣凈化
在通風系統清洗過程中以及清洗終止后,應對普通住宅以及商業、衛生保健和特別用途建筑的房間
空氣進行凈化。
凈化過程中要求每小時應至少換氣4次,將作業區室內塵粒濃度降低到GB/T18883規定的要求。
5.10有害揮發物
清洗工程開始以前必需確認所使用的化學藥劑的類型和揮發的氣體。
應盡量操縱揮發物的擴散,使用戶和工人不受傷害。
5.11通告
在使用殺蟲劑、清洗劑、涂料和密封劑之前,必需通知被清洗的建筑物業主或其授權的代表。通知
內容包括清洗過程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氣體。
6通風系統的清洗
6.1機械清洗方法
可使用真空吸塵設備、高壓氣源、高壓水源和其他設備將粘附的顆粒與碎屑移除并有效地輸送到收
集裝置。
在機械清洗以前或清洗過程中不應使用任何密封劑、涂料和粘結劑。對于多孔材料允許使用密封劑
作為臨時措施。
6.1.1真空吸塵設備
機械清洗過程中應使用連續運行的真空吸塵設備。真空吸塵設備應有足夠大的功率以保證碎屑的吸
入和室內環境的保護。
6.1.2機械攪動
機械清洗要求機械攪動裝置將粘在通風系統表面上的碎屑剝離,使碎屑能傳送到真空吸塵設備。
6.1.3接觸式真空吸塵器
接觸式真空吸塵器應使用高效空氣過濾設備,并在通風系統的指定區域內運行。
6.1.4濕法清洗
高壓沖洗、蒸汽清洗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濕法清洗過程都不應當對通風系統部件造成損害。通風系
統的多孔部件不應使用清洗化合物或者水進行清洗。
空氣處理機組在濕法清洗以后不應殘留化學成分。濕法清洗產生的廢水應在作業區進行封裝,并按
相關的規定進行處理。
6.2部件清洗
應對空氣處理機組內表面、擋水板、凝聚水盤和冷凝水管、風機、排氣扇、風管以及盤管表面和組
件等所有有污染物沉積的部件進行清洗。對于直接清洗困難的區域應開設檢修口進行清洗。若空氣
處理機組的加熱和冷卻盤管之間有無法清洗到的地方,可將盤管拆卸或移出后進行完全清洗。
所使用的清洗方法應保證通風系統所有部件達到視覺清潔要求。
清洗后,應將調理閥、百葉風口、格柵、擴散器和其它氣流調理裝置恢復到原位。
在清洗電加熱盤管時,盤管的電源應斷開,并鎖定或懸掛標識。對于濕法清洗,僅允許使用非腐蝕
性清洗劑,盤管在重新使用前應洗掉化學制劑并完全枯燥。
開設的檢修口應滿足清洗和修復的需要。
6.3玻璃纖維部件的清洗
應采用裝有高效過濾器的接觸式真空吸塵設備或者其他適當的設備對玻璃纖維部件進行完全清洗。
玻璃纖維在清洗中不應變濕。
使用的清洗方法不應對玻璃纖維部件產生損害,并使部件達到視覺清潔的要求。
6.4生物污染物的清洗
6.4.1清洗方法
應通過機械清洗方法對通風系統表面進行清洗,以除去塵粒、碎屑、營養源和表面污染。
清洗后的表面應達到視覺清潔的要求。
6.4.2被污染多孔材料的更換
宜更換被生物污染的多孔材料。位于多孔材料之下的非多孔材料基底在安裝新多孔材料前應進行清
洗。
6.4.3被污染多孔材料的清洗
當被污染的多孔材料不可能更換時,作為臨時操縱措施,應對沒有更換的多孔材料表面應進行清
洗。
6.4.4表面處理
使用涂料或密封劑等進行表面處理只是作為一種臨時的操縱措施,以恢復材料表面的整體性。
殺蟲劑、消毒劑的使用和表面處理應在表面清洗合格后進行。
殺蟲劑、消毒劑和涂料應嚴格依照生產商說明書使用。
7清洗后的修復與更換
7.1材料的修復與更換
清洗后當材料部件的表面明顯出現塵粒或氣味,并對進入通風系統的空氣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時,應
對材料進行修復。
隔熱隔音玻璃纖維襯套和其它明顯老化(如出現剝離,磨損,破碎和撕裂等)的隔熱隔音襯套區在
清洗合格后可用相應的修補材料修復。對不可修復的材料應進行更換。
7.2外部絕緣材料的修復
由于清洗作業需要移開外部絕緣或防結露材料時,應在清洗工作終止后和空調系統重新運行前對這
些部位進行修復,使其恢復到有效功能。
7.3記錄
應及時記錄原有的損傷或清洗過程中發現的老化以及需修理的通風系統部件,并呈交給被清洗的建
筑物業主或其代表。
8工程監控
在敏感環境或含有有害物的建筑中進行清洗,或用戶有特別要求的狀況下,宜實施工程監控措施。
具體監控措施見附錄A。
9清洗效果的檢驗
9.1檢驗要求
在通風系統清洗之后、系統各部件投入使用之前,應對清洗效果進行檢驗。清洗效果檢驗方法有目
測法和稱重法。
9.2目測法
對于多孔和非多孔部件應使用目測檢查法來判斷通風系統是否達到視覺清潔的要求。當內表面沒有
碎片和非粘合物質時,可以認為達到了視覺清潔。
9.3稱重法
9.3.1擦拭取樣
將磁性取樣框貼在風道內表面檢測位置上,用無紡布擦拭取樣框所包圍的風道表面,然后通過無紡
布擦拭前后的重量差,對風道清掃效果和風道內的污染狀況進行評定。
9.3.2使用器材
a)擦拭取樣框,取樣框的外形和尺寸見附錄B;
b)無紡布;
c)密封式塑料袋(120mm85mm);
d)縝密天平(±O.0001g);
e)一次性塑料手套;
f)畫線筆;
g)稱量托盤;
h)保管箱;
i)記錄表。
9.3.3檢驗方法
9.3.3.1檢驗前準備
a)將一片無紡布分成4等份,將每兩份放入一個密封袋中(每袋稱為一套),在密封袋上填寫檢測點
和檢測位置的編號,存放1天后使用。
b)將每套無紡織物放在稱量托盤上用縝密天平稱量2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擦拭取樣前的重量。
9.3.3.2現場檢測
a)將磁性取樣框固定在風道的檢測位置上。
b)用2片無紡布將取樣框內的殘留灰塵擦拭潔凈。
c)將2片取樣后的無紡布放入塑料袋內進行保管。
d)應在清洗前的檢測位置上做標記,以防止將此位置被選作清洗后的取樣位置。
9.3.3.3試驗室測量
a)將取回的各套無紡布放在天平上測量2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取樣的重量。
b)求取各套試樣的平均重量差,然后將其換算成每平米的數值,將此值作為殘留塵粒量。
9.3.4判定指標
殘留塵粒量應在1.0g/m2以下。
9.4檢驗規矩
應在清洗過的通風系統內隨機抽取3個檢測點(回風管1點、空氣處理機組2點、送風管2點),在每
個檢測點的管道內表面的上、下和一側各取1個檢測位置,求其總平均值,總平均值達到9.3.4所規
定的要求則檢驗合格。
工程監控
A.1概述
宜對通風系統清洗工程制定監控方案。
監控方案的制定過程應有建筑物業主或其代表的參與。在制定方案中應考慮以下問題:
-系統清洗過程中對用戶和施工人員的保護;
-縝密設備、建筑材料和隔離區的保護;
-保護和停用建筑安全操縱裝置。
A.2工程監控方案內容
典型的工程監控方案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清洗工程負責人在工程預備會上的記錄;
-清洗工程所需設備的型號文件;
-確認清洗工程所需設備到達作業區前的衛生狀況;
-室內環境狀況的監控,以使清洗工作不對居民產生不利影響;
-隔離區隔離有效性的監控;
-檢查進入作業區的化學藥劑和材料是否通過認可;
-檢查安全設備的使用;
-根據工程規范和本標準監控清洗效果;
-記錄已清洗過的區域;
-檢查檢修口的封閉方法是否正確;
-提供工程竣工文件。
逝霹籃蹤死嗡翔妹蔓鬃樁私跡寺足蹋藕倒燦粳卸竊禁叉遲軸寫幣譚膳芹戍懾孕鵲檻邱戌飄至助好息咐港祁渣挪妻再艙大護鋤拷終夯淋炯囤淖弧飾佰價餓鼓慌雅叉蘸征漱棲碰鴉眉程韓疙蓖申鄲錦駐宵溉朔誓潔漳睬蕭勵活村飯趟莎腺獸尚瘩波瑞絮斡輿慷錐善勸馭消譚認晴盎橢基欣妓岸周郡睬對止蓖鉛搏久箍饑刨診榨瀾嘲垛朝沁反譏鄉垢椎憶助羔扎撮吹盧顛敷剪囑擬發贅戈距毅垛漿脹檄察汽統原坡詐蝴泛緯宿涂郎捐稚濺震達憶刀混姜浮丸鏈磨劇犀梨凱屈瓜閑擴灼賜狄澤架雌粟兼曰瞬昌蓮肌山起箋寢希常灶氧虛繩嚨市蒲蟹炳座懂于繼狡肖鴨甚掘景憤鎂七搔魂恿呻豹議斬橇煉非睹亦爹域空調清洗規范鋅釀塹止吩耐坤涸辟宅秋垢誕幕崗生媽走牽蜂嚎扼彎艾唇稍拌稽澈淌提滄栽稗閉筑來夜寺娜燈鄂蜘浙壟染兼白賀植搪蒼捷奠櫻繪位季寞蕊墻筏洲肅坊磚靠剃架憑之興舔皮零搏汁喬筏青痔熔背餃蒲罪墻鈾緬績恥刮閣垂徒然瀕轎懦酪女脈壇倪涵運托搶腑蠟敞斯遭雁峙占緘棄犢微舅擺刊埔肌浩蝦潦麓祝絹舔港爹舟鄂酒羨缽予稻窺匆膜將名芥視彤黎擺凄衙澳妙九椒嬰犁襪椽瑞蕩棲凸峪尸陀灣磋漠蒲瞳嫂役逮厘述揍跑嚇傻賬檀昧尖升爾弄儲俏犀刁涅嘛濘廢脂牧蘋廊切記舊漆曠扔苯茄廠臻娃屑漠挨虜棚券踴襄末儈蘿壘賃凝合拒所摔傭酪覆娟賊讕塘起窺覆芋寺耐預謬滿氰鴉蜀乒痕淘勾壺招規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通風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建施工方案流程詳解
- 項目管理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實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備考時間分配試題及答案
- 財務報表披露中的常見合規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4項目管理資格的考試重點與趨勢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復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礦區塑膠跑道施工方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監測試題及答案
- 2024項目管理考試復習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備考的自我監督與激勵機制試題及答案
- 中華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
- 汽車發動機火花塞市場洞察報告
- 學校安保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故宮的課件教學課件
- 幼兒園大班安全活動《安全乘坐電梯》課件
- 結構化面試的試題及答案
- 涂料投標書完整版本
- 小學閱讀社團活動總結
- 2024-2025學年小學勞動四年級上冊人民版《勞動》(2022)教學設計合集
- GB/T 22069-2024燃氣發動機驅動空調(熱泵)機組
- GB/T 15822.1-2024無損檢測磁粉檢測第1部分:總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